夜思|不想上班的年輕人:「斜杠人生」可以有!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小年說:當脫口秀演員王勉用搖滾說唱吼出一聲「我不想上班」時,全場炸裂。但看綜藝的我們,還在上班。有人說,年輕人開啟「斜杠人生」,是對抗職場倦怠的一劑良藥。你覺得呢?推薦給你,靜夜思。

不想上班的年輕人:「斜杠人生」可以有!

來源:中國青年報 | ID:zqbcyol

作者:蔣肖斌

-01-

一個「2019職場人加班現狀」的在線調查顯示,近九成的人都難逃加班命運,24.7%的人幾乎每天在加班;而每天都加班的人群中,年齡越小比例越高,95後高居榜首——近三成每天在加班。

最近一篇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文章,講的是網際網路大廠的廁所難題,連上廁所這樣的人類基本生理需求,也已經被視為效率的敵人。有的走勸說路線,在廁所牆上貼著:「上廁所不要帶手機」「時間寶貴,入廁乾脆」。有的彰顯極客本色:在廁所坑位裝了計時器,精確到秒,顯示裡面的人蹲了多久;開發了內部小程序,實時感應坑位是否有人以及所佔用的時間;或者簡單粗暴,在廁所屏蔽了手機信號。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不想上班是一種病,年輕人沒有錯,只是病了。「不想上班」的強大意念就像一座冰山,瞬間湧來的那些原因僅僅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但就像來自北大西洋的暖流終究溫暖了冰島,不想上班是病,也就有藥。

-02-

年輕人不會坐以待斃,勇敢的我們總是能自救的。

比如,剛從大學畢業的準社會人,能不能先不工作?

有一個招聘網站針對2019屆畢業生的調研顯示,約2.9%的大專應屆生和5.7%的本科應屆生選擇暫緩就業,多進行短期支教、遊學、創業考察等活動。在有物質條件的基礎上,社會對此也持寬容態度,慢慢考慮人生道路、為未來做規劃,未嘗不是好事。要警惕的是兩種情況,一是啃老,二是變了味的「間隔年」。

「啃老」的負面影響大家都懂,我們來說「間隔年」。「間隔年」指的是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升學、工作、換工作)之前,騰出一年時間以實踐的方式來體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旅行、研學、做義工等。但是,如果並不明確自己在「間隔年」的目標,而只是作為「不想上班」的藉口,那就是自欺欺人。

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研究了幾十年20~29歲的年輕人,得出了一個嚴肅的事實:20~29歲是極簡單卻極具變化的時期,這十年決定了一個人的事業、愛情甚至整個人生。所以,暫時不工作,你得想清楚了。

-03-

那麼對於已經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居家辦公是否可行?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曾經有數月,活動半徑不超過1.3公裡——為什麼那麼精確,因為那是我家與離我最近的大超市的距離。起初我是快樂的,不用去單位,居家遠程辦公,四捨五入約等於不上班。然而,現實和理想總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是技術問題,釘釘崩潰、微信斷片,遠程會議卡頓;然後是環境問題,筆記本屏幕有點小,孩子有點吵;最糟糕的是家中慵懶的氣氛,導致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居家辦公,也許只是看上去很美。

如果幸運的你已經熬過了職場最初的那幾年,有了一定閱歷和技能,能不能幹點別的?

一個名叫馬奇·艾波赫的美國作家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暢銷書《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書》中,提出了「斜杠人生」的概念,鼓勵年輕職場人不要滿足於單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這被視為對抗職場倦怠的一劑良藥。當然,她本人也身體力行,是作家/記者/演說家/講師。

義大利在2017年有超過530萬自由職業者,其中80%可以歸入「斜槓」一族,佔總工作人數的五分之一。在中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發展,兼職也變得越來越普遍,特別是一些激發個人興趣、發揮潛能的自由兼職,既能滿足年輕人自由支配時間和體驗不同職業人生的願望,也能利用空間碎片時間掙點額外收入。有一個某求職網站在2016年發布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人表示,願意每天花2~4小時做兼職。

「斜槓」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得到額外收入,其次能拓展職業技能,最後還能讓興趣愛好得以施展。斜槓青年,這個可以有!

看到這裡,雖然依然要上班,但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打算?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倦怠》:勇敢一點,讓我們治癒「不想上班」
    有的走勸說路線,在廁所牆上貼著:「上廁所不要帶手機」「時間寶貴,入廁乾脆」。有的彰顯極客本色:在廁所坑位裝了計時器,精確到秒,顯示裡面的人蹲了多久;開發了內部小程序,實時感應坑位是否有人以及所佔用的時間;或者簡單粗暴,在廁所屏蔽了手機信號。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不想上班是一種病,年輕人沒有錯,只是病了。
  • 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但生活還在繼續,你依然得強打精神去上班。公交車還是會擠,路還是會堵,那些匆匆忙忙的人群中還是會有你奔波的身影.....曾經在微博上看過一個搞笑的段子:你因為窮而做過什麼事情?「上班。」雖是逗君一樂,但確實「扎心」。年輕人順理成章地厭倦上班,理由無外乎就是那麼幾個:難纏的領導、超低的工資、工作內容無聊......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斜槓」概念進入中國便與青年文化一拍即合,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風靡社交網絡。斜槓青年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進步的體現。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工業革命」帶來的限制和束縛,釋放天性。斜槓青年越來越流行,已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 斜槓青年|我想要的生活有100種
    他也不覺得自己的粉絲是一群盲目的追隨者,他說他們是「迷茫的年輕人」。他希望自己可以給他們一些能量,一些價值觀,能讓這些年輕人通過他的經歷找到自己的方向。他說因為自己從那個階段走過來,所以知道他們在焦慮什麼。其實,今年他剛 30 歲,也只是個步入社會沒幾年的青年人。別人四歲,我二十六歲「我一直在追尋自己的道路」,劉澤煊是這麼評價自己的。
  • 解放日報頭版:「斜槓民警」,寫支歌溫暖人生路
    解放日報頭版:「斜槓民警」,寫支歌溫暖人生路 2021-01-10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不想上班!「不想上班」商標、公司早已註冊
    卑微的打工人,每個月總有那麼二十幾天不想上班。#不想上班#、#老闆比我還不想上班#、#不想上班的理由#等話題紛紛亮相微博熱搜就是最好的證明。你在感慨不想上班時,已經有人把「不想上班」申請商標了。查詢商標網發現,目前有10件「不想上班」的相關商標,最早3件「不想上班」商標,申請於2017年11月26日,目前均處於無效狀態。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還沒喝到,冬天就來了,小編所在的城市早上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7度!
  • 不想上班,如果裸辭,可以做些什麼呢?
    如果不上班,辭職後我覺得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來分析:1.假如未來都不想上班如果你很討厭枯燥無味的打工生活,但是,你仍然是個有夢想的上進青年,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活出自己的價值和精彩人生。畢竟,生活是需要Money 的,要不然不能稱之為生活。
  • 從《步步驚心》到科幻小說 作家桐華的「斜槓」人生
    好奇讓我不斷嘗試新題材  《步步驚心》之後,桐華並未一直專注於「穿越」題材,她所涉獵的題材完全可以用「多變」來形容——既有童話、神話類,也有都市生活主題的故事。  獲得「中國好書獎」的《散落星河的記憶》,更是以科幻元素為背景。用她自己的話說,不斷嘗試新題材大概源於一種好奇心。
  • 藍盈瑩:我就是一個很具有狼性的人,我可能是個「斜槓青年」
    我就是一個很具有狼性的人,因為,我的夢想特別特別多,我可能是個「斜槓青年」。我希望唱跳也可以成為我的夢想之一。許多人覺得,「賺錢太少」絕對是「被迫上班」的第一理由。可實際上,真正讓你不想上班的,恰恰是只賺到錢。」為什麼Papi醬第一份工作只上了半天就離職,做短視頻卻做得風生水起呢?《圓桌派》中陳丹青給出了答案:不是不想工作,而是不想上班。
  • 衣二三:用「租」的方式佔領年輕人衣櫥
    衣二三創始人 劉夢媛一、現在年輕消費者的"ID屬性"創辦之初,很多人都覺得我"瘋"了,房子可以租,車子可以租,誰會為了時尚租衣服?比如,我認識一個在網際網路公司上班的小姑娘,她說"我今天可以從廣州搬到北京,明天就可以從北京搬到上海,後天也許搬到巴黎"。她說"房子是租的,每天騎共享單車上下班,衣服用的都是衣二三"。現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已經不會把自己局限在條條框框裡,他們可以隨時轉換身份、轉換行業、轉換城市,他們的生活非常真我、隨性。第二類,斜槓青年。我們公司前市場負責人就是非常典型的斜槓青年。
  • 「國民女友」子望完美演繹斜槓青年的生活態度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如今的年輕人已經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我們往往稱呼這類人為「斜槓青年」。有一位網絡紅人更是「斜槓青年」中的佼佼者,沒錯,她就是被網友們稱為「國民女友」的子望。除了被人們常知的自媒體博主這一身份以外,子望同時也是一名演員和作家,並且在不同領域都小有建樹。
  • 如何成為一個斜槓青年——讓我的事業第二春來得更加猛烈些吧!
    看看斜槓青年們都在做什麼吧!那麼,何謂斜槓青年呢?這個詞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它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斜槓青年們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所以,「斜槓」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 趙樹海70歲的粉紅斜杠人生,生日前夕歡慶發表全新專輯及貼圖畫
    叱吒藝壇40幾年,從校園民歌的全盛時代就以歌手和創作人身份出道,並且演戲參與舞臺劇演出、還曾經獲得金鐘主持人獎的趙樹海,實屬成功斜杠人生的典範 ; 從今年起又多了一個新的斜槓身份「插畫作家」,選在70歲生日前夕發表他的首本水彩筆插畫創作「PinkSir趙樹海貼圖集(ㄧ)」以及全新「
  • 進廠打工,人生沒前途?年輕人該不該進廠?這句忠告很實在
    年輕人,往往朝氣蓬勃,潛力無限,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然而,有很多年輕人,由於現實原因,被條條框框限制住了自己的人生,只能被迫做出一些選擇,比如,在職業方面,一些年輕人由於無學歷、無技術、無背景,只能進廠打工。
  • 長時間不上班的人,過得怎樣了?是逍遙自在,還是陷入焦慮?
    作為一個現代社畜,上班後我們要面對996,無償加班,老闆甩鍋,搞不好還有難搞的同事關係。 那麼,那些不上班的年輕人又過得怎麼樣呢? 一 小雨是個追星女孩,是我最瀟灑的朋友。
  • 越來越不想上班的星座,上班如「上刑」,只想在家被「圈養」!
    而職場的壓力更會使其越來越不想上班,只想待在家裡面被「圈養」。下面講到幾個星座就是如此,一起來看看吧。射手座由於射手座的人生觀比較開放,所以他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因為他們的夢想是美好的,想要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越是有吸引力的地方,就越能激發他們的熱情。但如果讓他們對某件事情堅持到底,相信這樣會讓他們瘋掉的。
  • 如果不想上班了怎麼辦?
    其實誰都不想上班,我們之所以上班,就是要解決「生存」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能解決「錢」的問題,那上不上班都不是問題。可是對於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講,日復一日地做著重複的工作,幾年下來,技能單一且初級,如果離開公司,就很可能沒有辦法養活自己。
  • 「中國唱詩班」系列第五集《夜思》,中國風成國產動畫的筋骨脊梁
    有一個團隊,一直都堅持做中國風的動畫,將中國的詩詞歌賦和文人經歷相結合,創造出了備受好評的原創中國風動畫。繼《飲湖上初晴後雨》之後,「中華唱詩班」系列第五集《夜思》又更新了。《夜思》採用插敘的手法,為人們還原中國著名外交官顧維鈞前往東北調查「偽滿洲國」罪證的經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紐約,顧維鈞對口述歷史學家唐德剛講述自己戰火紛飛的過往。
  • 螞蟻員工感嘆現狀:有期權的不想上班,沒期權的也不想上班了
    如果說公司沒能發展起來倒閉了,那麼期權等於是廢紙,但假如公司發展起來成功上市,那麼期權就是真金白銀,可以說比黃金還值錢,往往這個時候這些有期權的員工身價都能暴漲,實現財富自由。比如2018年小米在港交所上市時,有傳言稱至少造就了1000名千萬富翁,早期進入小米的前100名員工可能都是億萬富翁,當然具體造就了多少富翁,只有小米自己才知道,但是不可否認,只要公司上市,對於有期權的員工來講,無疑是一場造富運動。
  • 今天我不想上班了!
    今天,我不想上班了!接二連三的事實告訴我,我還是那個碼字的「老農」!1這幾天市場上有幾個大消息。第一個,寒武紀上市了。這個聽起來像玄幻小說的公司,被稱為是「AI晶片第一股」。科創板一下子就嗨了,寒武紀開盤大漲228%,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妥妥的造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