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壘神荼是中國古代信奉的兩位門神,守護著人間平安。神荼、鬱壘,寓意一種消災免禍、趨吉避兇的美好願望。只可惜這一切已經是很遙遠的時代,他們早已不再是門神了。
因為佛教的傳入,中國傳統神話發生了重大變革,泰山陰世遁去,地府出現,兩位遠古門神也成功升級成了"五方鬼帝"。還好的是,佛教文化雖然大大衝擊了中華神話文化,但中華傳統神話文化卻也不是吃素的,不止逆襲了佛教文化,反而還讓佛教文化不得不跟著屁股尾巴走,到頭了反被中華文化融合成了新的佛教。咱不說別的,就用地府來說,雖然泰山陰世沒了,但整個地府除了牛頭和閻羅還有地藏王是佛教的,其餘地府神靈都是天庭和道教的。
鬱壘和神荼權柄不止是消災免禍、趨吉避兇還有驅鬼闢邪,斬妖除魔的能力據緯書《河圖括地象》:「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三千裡。上有金雞,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並執葦索,飼不祥之鬼、禽奇之屬。將旦,日照金雞,雞則大鳴,於是天下眾雞悉從而鳴。金雞飛下,食諸惡鬼。鬼畏金雞,皆走之矣也。」
傳說東海裡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裡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每當清晨金雞啼叫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就必須趕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門兩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將它們捉住,用繩子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懼神荼、鬱壘。
這樣在民間就流傳開用降鬼大仙神荼、鬱壘和桃木驅邪、避災的風習。他們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自家門口,用以避邪防害。這種桃木板被稱做「桃符」。
桃符,顧名思義,以桃木為材料。在古代,桃木有「鬼怖木」之稱,桃木驅鬼闢邪的信仰由來已久,並且從來都關乎於門戶。
也因為兩神的榮光,桃木也成了道教的降魔治鬼之物。
原本二神是家喻戶曉的守護神,可現今卻是早已忘記了,只記得守護家宅的神靈是秦叔寶,尉遲恭或者是關羽和張飛,都完全忘記了那個從遠古就一直守護我們的神靈"鬱壘和神荼."。
雖然二者都成了五方鬼帝,但是有一種痛苦叫做被遺忘,想像一下那一直一直呼喊你名字和崇拜你的人突然之間就忘記了你的存在,你是不是會覺得很失落?不要說神和人不一樣,中國的神靈可不像是外國的神靈以圈養人類,玩弄人類為樂,中國的神靈是都是有道有德者,德不配位不可為神,而且中國的神靈一部分是先祖,一部分是先天神聖,一部分是先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