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聚才俊——青原開展人才工作紀實

2021-01-21 中國江西網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新發展,近年來,青原區提出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大力實施「引智入區、送智下鄉、留智在村」系列活動,人才工作機制不斷優化、人才創業平臺不斷拓展,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升……

  激勵人才下鄉助力鄉村振興

  青原區設立了2000萬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全方位激勵各類人才到鄉村幹事創業。通過開展「三請三回」、粵港澳大灣區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動,彌補急需緊缺人才。近3年來,該區聘請了16位專家為區政府智庫成員,引進相關產業博士15人、碩士56人、緊缺專業技術人才228人和返鄉創業人員257人。通過公務員、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公開招聘考試,每年招募400餘名大學生到鄉鎮學校、衛生院等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一線崗位貢獻智慧。

  該區調研梳理出急需的63項技術需求,充分爭取掛點幫扶單位省科協等部門支持,組織68名農業、鄉村旅遊、醫療等領域省內頂尖專家和12個團隊85名省級科技特派員以及267名專業技術人員,赴鄉鎮村組開展科技人才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對接技術指導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電商、種養協會等平臺,為鄉土人才提供發展、交流和合作的平臺;鼓勵鄉土人才牽頭興辦種植、養殖等項目,支持鄉土人才創業,通過協會帶人才、人才帶群眾,把人才技術優勢結合起來,整合農村優勢資源,打造「黨建+合作社+黨員致富能人+農戶」「支部+電商+貧困戶」模式,帶動農民發展富民產業;連續兩年組織評選並資助區技能大師工作室10家。

  引進技能人才創新驅動發展

  青原區開展了科技特派團技術培訓、創新平臺載體建設、「一村一品」申報、科技項目服務等活動,持續加強全區技能型人才引進、創新驅動發展,助推各類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摸排支持園區13家符合條件企業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區高企數達到28家,區內29家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

  該區組織晉瑞醫療、北京微應科技吉安分公司參加省「雙千計劃」申報評審系統申報高層次創新團隊項目;組織10餘家企業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招聘會等各類線上線下活動15場,引進相關產業緊缺專業技術人才86人。江西澤發公司參加第十六屆中博會「專精特新」展區專場活動新品發布會,公司選送的「手機3D後蓋」新品入圍全國15強。近兩年來,該區先後與8個省級科技特派團62名成員籤訂了三方協議,開展了12次「技術訂單」對接活動,指導現代農業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20餘件,800多人次受益。

  充實教育隊伍促進均衡發展

  青原區財政局優先保障教育經費,區人社局、編辦為教師招聘、人才引進、機構設置開闢綠色通道。2019年,該區打破編制局限,加大教師補充力度,補充中小學教師250人,通過政府購買非在編幼兒園教職工126人,去年又招聘教師257人;保障中小學校教師待遇,特別對連續在村小及教學點任教分別滿8年和15年的教師進行獎勵,穩定了農村優質教師隊伍。

  該區採取城鄉雙向交流、強弱搭配、職務晉升等措施,推動中小學校長、教師合理流動,促進城鄉師資隊伍均衡發展。近兩年,該區投入近400萬元用於師資培訓,選派169名校長、骨幹教師赴省、市名校培訓及跟班學習,組織市級以上名師到各中小學進行送教送培活動,並分期分批派農村中小學教師到城區中小學跟班學習,全區省、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達450名。

  培育衛健人才建設健康家園

  青原區採取專兼職結合、醫聯體、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引進各類副高層次以上的衛生人才36名。吉安中西醫結合醫院通過提供住房政策、優厚的薪酬待遇、購進高精尖設備,發展團隊,搭建平臺,給專家提供一個良好工作環境,先後從上海、廣州等地引進人才,讓青原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線城市的醫療資源。

  該區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重新核定全區各公立醫療機構人員崗位總量及備案編制數416名,開展備案制專業技術人員招聘工作。2019年,該區首次招聘備案制專業技術人員59名,充實了醫療衛生隊伍。

  打造孵化基地服務人才創業

  位於青原區工業園的青原區人才創業孵化基地是該區重點打造的一家為入孵企業提供高質量創業服務的示範基地,以社交空間、工作空間、資源空間和精神空間四個功能為導向,多功能會議室、商務洽談室、創客咖啡、黨建書吧、實訓室、共享職業培訓學校、創業人才市場等多功能空間區域齊全。近一年內就吸引了26個創新創業團隊落地生根,帶動就業182人,行業涵蓋影視傳媒、創意美工、電商平臺、網絡雲平臺等。

  該基地孵化對象主要以大學生創業者為主,且突出全程公益性服務。孵化期兩年內場地租金、水電、物業等費用全部免費,向入駐企業無償提供項目論證、開業指導、創業培訓等,並積極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創業扶持資金、社會保險補貼等優惠政策落實。該區整合區人社、人才辦、就業等部門職能作用,在創新創業企業的政策落實、公共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科學評價考量等方面,提供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及綠色通道。(彭生苟、袁強)

相關焦點

  • 攬港澳才俊 廣州南沙創人才特區
    截至11月,已有121個港澳創業項目和團隊通過賽事平臺入駐廣州南沙,創新創業形成集群效應,帶動近千名港澳青年才俊依託南沙創新創業。攬才粵港澳,南沙正以「人才特區」的嶄新面貌,開啟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的年青氣象。「我們致力於將南沙打造成為港澳青年北上創新創業的首選地和全面融入內地的中轉站。」南沙區青年聯合會主席高飛說。
  • 這些青年才俊道出心聲,每一個故事都充滿著上海溫度
    「海聚英才」系列品牌活動匯四海棟梁,聚天下英才 「如果那年沒來到上海, 不見得有現在的王珮瑜。」但是問題來了,1949年後,中國的戲曲院校培養人才都是男的演男角,女的演女角,幾乎沒有培養過女老生。要找王珮瑜,上海戲校就必須修改招生簡章。此事一度讓戲校和主管部門上海文化局很糾結。不過上海畢竟是海納百川、包容並蓄的上海。一番慎重考慮之後,上海戲校還是決定破格錄取王珮瑜。這一點至今讓王珮瑜感佩不已。
  • 【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希望在青年。很長時間以來,鄉村的人才、技術、資金等單向流入城市,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卻造成了鄉村的凋敝。「鄉村空無人,無人去鄉村」,農村「空心化」「老年化」問題嚴重,缺少產業支撐,逐漸喪失吸引力,以致發展動力不足。人才聚則鄉村興,青年來則活力強。要著眼長遠,為鄉村振興蓄積青年才俊。
  • 「未來才俊」有答案
    「未來才俊」讓年輕人走向未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用腳步丈量世界,會收穫不一樣的風景。高偉俊給了青島理工大學年輕人,走向世界的機會。「未來才俊」(Future Talent)獎學金由濱海人居環境學術創新中心設立、中心首席科學家高偉俊院士個人出資,每年資助約40名優秀學生,到其他國家地區學習體驗。
  • 海納百川,海洋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高恩洪於1924年創辦的私立青島大學;1929年6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議,在原私立青島大學基礎上籌建國立青島大學;1932年更名為國立山東大學;1959年3月,在山東大學部分科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山東海洋學院,並列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1988年1月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省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於富華:以人才第一資源支撐...
    原標題:以人才第一資源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向全省發出了人才制度改革攻堅的號召。山東省委組織部將堅持怎麼有利於成就人才就怎麼辦,迅速將「人才興魯」戰略轉化成具體行動,最大限度支持人才創新創業,以人才第一資源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唐代的繁榮被普遍解讀為建立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基礎上。然而,大唐立國之初,官方就明確規定本土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為主,外來佛家文化是客,必須以本土文化為尊。事實上,大唐盛世是在道家和儒家佔主導地位的時候形成。
  • 2021年,貴陽人才服務中心計劃開展招聘會30餘場,提供就業崗位10萬...
    1 月 6 日,記者從貴陽市人才服務中心(貴陽市人力資源市場)獲悉,今年貴陽市人才服務中心將積極探索多種形式引才聚才模式,開展公益性現場招聘會 30 場以上,提供就業崗位 10 萬個次。今年將圍繞全市人才工作推進會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精神,圍繞強省會五年行動計劃,紮實做好人才博覽會、高洽會、赴外引才系列活動及組織貴陽市用人單位參加貴州省舉辦的知名高校專項引才活動等相關工作,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引才聚才模式,促進精準引才,持續推進重點企業 " 一對一 " 人才服務工作,認真細緻周到服務企業,不斷提升和改進人才服務質量和效率。
  • 青馬工程∣第十三期「青馬工程」培訓班深入開展系列培訓
    青馬工程」培訓班自10月17日開班以來,圍繞理論培訓、教育實踐、能力提升的培訓模塊,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成效顯著的系列培訓活動,引領青馬學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在本職崗位上不斷淬鍊專業特長,立志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徵程。
  • 青鳥歸來 揚帆煙臺|青年才俊,這個寒假歡迎回家!
    寒假即將來臨,為紮實推進青鳥計劃,開展高質量的「返家鄉」實習實踐活動,為廣大返鄉學子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吸引更多省內外煙臺籍青年人才情系家鄉、學成返鄉,共青團煙臺市委在寒假期間將為廣大煙臺籍學子提供以下幾項服務。
  • 武進人才周匯聚五洲才俊 澎湃發展動力
    開班儀式上,四地籤訂了《人才合作項目協議》,圍繞推進人才服務互享、打造招才引智品牌、深化人才培育共融等重點領域開展定向合作。  「我們將充分發揮長三角區域製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完備、高層次人才聚集、創新資源豐富的優勢,搭建人才與科創要素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深度交流、融通共生的新平臺,擴大武進的人才『朋友圈』。」武進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編辦主任王元兵這樣介紹。
  • 河南孟津縣城關鎮:青年才俊搭把手,脫貧攻堅「一起走」
    該鎮黨委書記尤迎斌介紹說,全鎮派出22名青年才俊走到貧困群眾身邊,親身感悟生活,錘鍊過硬本領,在幫扶工作中,當起了司令員、宣傳員、服務員、監督員、情報員。他們最小的21歲,有朝氣、有正氣、有銳氣!通過脫貧攻堅大潮的洗禮,如今,說起工作頭頭是道,幹起活來武藝超凡,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扶貧專員」。
  • 那片綠樹叢中的奔跑者 ——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工作紀實
    那片綠樹叢中的奔跑者 ——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工作紀實 2020-11-30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鳳擇良木 賢聚華園〡華南理工大學誠聘全球英才
    硬核科技 近年來,學校堅持「世界一流、中國特色、廣東急需」的發展定位,堅持科研工作頂天與立地相結合,科技創新能力得到顯著增強,科研經費持續增長,科技工作成效顯著。1.預聘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Tenure Track)(1)一般為35周歲以下,年齡最大不超過40周歲;(2)博士畢業後在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等一般應具有不少於2年的科研工作經歷;(3)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創新性構想,具有明確的研究方向、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發展潛力
  • 後勤不後,保障先行——2020年後勤工作紀實
    後勤不後 保障先行--2020年後勤工作紀實2020年,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後勤工作持續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各項建設任務穩步推進,綜合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全市後勤工作立足新理念、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發展。
  • 佳作| 2020高考全國一卷《海納百川 大氣乾乾》等兩篇
    【優秀作文】海納百川 大氣乾乾一考生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又到了我們讀書會的時間,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海納百川,大氣乾乾」。擯前嫌,任良相,賢君海納百川彰顯王者氣度;合諸侯,匡天下,霸主大氣乾乾書寫傳奇春秋。讀罷齊桓公的故事,我深深感慨於齊桓公博大的胸襟和恢宏的氣度。
  • 湖南省國際人才交流會召開
    紅網時刻4月11日訊(見習記者嚴遠丹 通訊員 葉飛豔)今天上午,湖南省國際人才交流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在長沙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新章程,選舉產生了協會第四屆理事會領導機構。會上,新一屆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正副秘書長,專家及引才單位、服務單位代表就國際人才交流工作進行了集中座談。
  • 隴南市交管部門開展「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宣傳活動
    原標題:我市交管部門開展「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宣傳活動  中國甘肅網12月4日訊 據隴南日報報導(記者 李董
  • ...志行遠——我校第十三期「青馬工程」培訓班開展集中理論學習教育
    青馬工程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論述,著力提升我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理論素養,我校第十三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廣泛開展集中學習活動,通過舉辦專題線上理論講座、學員討論會、撰寫讀書報告等形式,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四史」專題教育
  • 瀋陽市衛生健康系統"人才建設年、科技創新年、基層提升年"建設成果之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工作紀實
    醫院高度重視年輕人才的儲備培養,建立了年輕幹部人才庫,為委管黨政領導班子建設及幹部隊伍建設提供充足的幹部儲備;制定實施了《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中層幹部管理辦法》,促進幹部管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選派優秀醫生葛玲、楊宏亮和優秀的中層幹部張宏分別到新疆塔城開展精神專科建設和落後的農村開展"鄉村扶貧"工程,通過實踐鍛鍊,在重大任務落實中摔打錘鍊年輕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