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美國、加拿大開始流行「後院養雞」,在自己的後院養雞可以DIY搭雞舍,天天撿蛋吃,其實這並非新鮮事,傳統農家早就習慣在院子裡架圍籬,放養雞鴨鵝,近年許多新投入的年輕農民也開始學習養雞,相較於國外,目前還沒有限制家庭養雞的法令,不過當你養了一隻每天早上都會咕咕叫的公雞,可是會讓方圓幾裡的鄰居們抓狂的。
到底後院養雞有什麼步驟呢?入門新手要怎麼動手搭雞舍?如何保持乾淨,不當個難相處的惡鄰居呢?
選一隻好雞
新手養殖戶該選蛋雞還是肉雞呢?
後院養雞的目的大約有兩種,一種是為了過年過節殺來吃,一種是為了吃到新鮮的雞蛋,也有農家專門養雞來除草吃蟲。不論哪一個品種,母雞都會生蛋,不過一般肉雞與專門生蛋的雞比起來,品種還是不同的,生蛋效率也有區別。
肉雞品種像烏骨雞、土雞等等,母雞也都會生蛋,但是產蛋效率沒有生蛋雞好,一年平均不到蛋雞的一半,不過生蛋的時間比蛋雞長,蛋雞大約20個月,肉雞至少活三年以上都還能夠持續生蛋。新手養雞戶可以依個人需求選擇蛋雞或肉雞、小雞或中雞。公雞的羽毛是非常漂亮的,但如果在後院養雞,公雞卻不怎麼受歡迎,因為公雞天還沒亮就開始咕咕叫,左鄰右舍全跟著它一起起床,有些國家甚至規定不能在後院養公雞。一般按照1:10的公母雞比例,因為兩隻公雞在一起非常容易打架。
給小雞一個溫暖的家
棲架:雞是很愛磨爪的動物,夜晚上睡覺會習慣飛到比較高的地方,所以雞舍必須要有架子、樓梯等,最好是兩層樓,平常放出來活動他們會自動到泥土地找小蟲、挖土,不過要常常訓練他們回籠舍睡覺、喝水、吃飼料,久了牠們就算出外玩耍,也會記得回家。
產蛋區:雞喜歡在狹小、陰暗的地方產蛋,就像貓喜歡紙箱,所以可設個產蛋格、產蛋箱,或擺個盆栽,雞會自動跑去生蛋, 這樣撿蛋也比較方便。
透光圍網:雞喜歡曬太陽,但也很怕淋雨感冒,因此小編建議圍網時用有洞的網子,屋頂一半遮蔭、一半透光,讓雞下雨時可以躲進去。
吃砂盆:雞在野外會自己吃小砂土,幫助磨細食物消化,但如果無法野放,建議放個小砂盆,讓雞可以配著飼料吃。
注意環境衛生
後院養雞不像以前農家空間大,更要注意環境衛生,瓜瓜建議在雞舍下方可以鋪米糠、木屑,讓雞屎不會直接落到泥地夯實,打掃起來也比較方便。
木屑吸水性很好,而且可以抑制臭味,不過會有揚塵,建議上曾可鋪米糠,讓木屑在下層吸水。為了避免引來野鳥,最好把飼料放在雞舍裡,訓練雞去吃,避免野鳥爭食,也減低傳播病毒的風險。
小雞、中雞、成雞需要的營養不同,鄉間不少飼料廠專門提供雞飼料,不過若有空間,可讓雞白天出去覓食,直接吃土裡的小蟲,雞屎相對不會那麼臭,不過雞屎若要當作肥料,還是得經過充分發酵,否則容易傷作物的根,且會引來蒼蠅。
學習當個偷蛋賊
好不容易等到雞開始生蛋了,「偷蛋」也是一項技巧,因為雞剛生蛋時很兇悍,一不小心會被啄傷,不過雞生完蛋後身體虛弱,會離開產蛋區覓食,此時便是拿蛋的好機會了。
另外,設產蛋格也是好方法,可以避免蛋沾染到糞便,只要有一隻雞在格子裡生蛋,其它雞覺得那邊環境舒適,也會跑去同一格生,神奇的是,每隻母雞可以認出自己生的蛋,不過雞也會不小心踩破蛋,雞蛋裂縫可能小到肉眼看不出來,因此小編建議每隔一兩天就去巡視,有蛋趕緊拿起來。
新手養雞戶們學到了嗎?覺得有用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喜歡本文的朋友別忘了關注瓜瓜給瓜瓜一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