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胸悶去醫院檢查,竟然查出了10多種寄生蟲!與吃螃蟹有關!
又到了各種盤錦河蟹、
陽澄湖大閘蟹的吃貨季
遇上這事……
嬸兒瑟瑟發抖,蟹蟹也很懵:
這到底是咋回事?
浙江杭州40多歲的胡女士從今年8月初就感覺不舒服,去當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沒查出什麼消化道疾病。過了一個月,她開始出現胸悶的症狀。
她去醫院檢查CT,醫生告訴她,她的胸腔裡有大量的氣體和液體,壓得肺張不開,可能是結核病,需要立刻治療。
醫院的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發現胡女士各項指標均沒有顯示她患有結核感染或者腫瘤。然而,血常規中的一項指標異常:嗜酸性粒細胞 8.8*10^9/L,已經高出了參考上限的29.3倍,這提示著患者很有可能存在過敏或寄生蟲感染。
胡女士的CT圖
胡女士說,今年3月,她做了腰椎手術,在家休養的過程中有人告訴她一個「偏方」——生吃螃蟹,說是可以強壯骨骼,幫助她的腰椎早點恢復。她一聽聞,就趕緊買了30多隻河蟹,搗碎後用米酒浸泡,去除浮沫後直接全部生吃了。
醫生將她的血液送去做了寄生蟲檢查。檢查結果也令人震驚不已:血液檢查中發現肝吸蟲、肺吸蟲、弓形蟲、包蟲、裂頭蚴、豬囊尾蚴抗體都是陽性,單是醫院能檢查出來的寄生蟲,胡女士就感染了近10種。
醫生解釋
其實,寄生蟲在生活中很常見,人和動物是它的終宿主。寄生蟲經過中間宿主,如螃蟹、田螺等,通過口感染進入人體,在消化道內破裂,幼蟲脫出並穿過腸壁進入腹腔,穿過橫膈入胸腔和肺,導致胸腔感染,形成胸腔積液,同時在人體內發育為成蟲。
它還可能寄生於多種組織器官,如腦、脊髓、胃腸道、腹腔和皮下組織等,產生相應的症狀,嚴重時還會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
醫生建議
大家要從生活習慣著手,遠離寄生蟲感染:
養成不飲用生水、不吃生食,飯前便後用流水肥皂洗手的好習慣。海鮮、河鮮、肉類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尤其是不能生食山溪和河裡的蟹、蝦,因為山溪和河流是各種寄生蟲的滋生源。其實 ,黃鱔、小龍蝦、
淡水魚、火鍋肉等常見食材,
如果不經煮熟即食用,
也有感染寄生蟲風險。
有哪些食材必須煮透了再食用?
遠離寄生蟲還要注意哪些?
戳↓↓了解,擴散!
延伸閱讀:
食物中毒怎麼辦?教你常見解毒小方法
日常生活中不小心發生一些食物中毒事情,情況輕微者,該如何進行解毒呢,今天提供以下方法供各位參考,因情況來選擇吧。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
誤食被汙染的、變質的、過期的食物,或過量飲酒,出現上吐、下瀉、腹痛、頭暈等食物中毒症狀時,不要驚慌,應冷靜地分析發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採取應急措施:
1、量飲水
立即飲用大量的乾淨的水,對毒素進行稀釋。
2、吐
如果進食的時間沒超過2小時,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用手指刺激咽喉部(摳喉嚨),儘可能將胃裡的食物吐出。亦可用生薑汁兌溫水衝服。
3、瀉
如果進食時間已超過2-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汙染的食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人可選用番瀉葉10克,用開水泡茶飲。
4、醋
如果是因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
此外,還可以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常見中毒應急方法:
1、木薯中毒:鮮白菜、生蘿蔔各1200克,用涼開水洗淨,切碎搗爛絞汁,加紅糖適量,分數次服。
2、苦杏仁中毒,可將生綠豆搗碎,加水一大碗,煮沸後過濾取汁,加入砂糖50克,待溫後飲服。
3、白果(銀杏果)中毒,可用麻油50克灌服,並用雞毛掃喉嚨催吐排毒。
4、食穀物類中毒,可取生甘草100克、綠豆100克,用清水煎煮,經過濾後飲藥汁,每日1次,直至中毒痊癒。
5、魚、蝦、禽肉中毒:生薑砸汁,少量食醋,一起兌入一杯溫開水,慢慢飲下
如果症狀較重,要及時送醫院治療。記得將吃過的食物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同時有利於查清具體毒物。注意,不要輕易地服用止瀉藥,以免貽誤病情。讓體內毒素排出之後再向醫生諮詢。
想吐的話,就吐出,出現脫水症狀時要到醫院就醫。用塑膠袋留好嘔吐物或大便,帶著去醫院檢查,有助於診斷。
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1、挑選
注意挑選和鑑別食物,不要購買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魚、毒蘑菇、發芽土豆等。
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熗蚶等違禁生食水產品。
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限等標籤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不隨意採捕食用不熟悉、不認識的動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2、烹飪
烹調食物要徹底加熱,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儲存熟食的溫度要低於7℃,經儲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徹底加熱。
肉類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內生。
3、注意生熟
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瓜果、蔬菜生吃時要洗淨、消毒。
4、拒絕中毒途徑
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變質的食物往往含有多種病毒,最易出現食物中毒現象。
按照低溫冷藏的要求儲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避免昆蟲、鼠類和其他動物接觸食品。
5、個人衛生
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食物中毒應從搞好個人衛生開始。
預防食物中毒,日常飲食中可要多注意。
(原標題:女子體內竟有近10種寄生蟲,醫生都驚呆!與吃螃蟹有關…)
來源:綜合遼瀋晚報 人民網等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