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40多歲的胡女士從今年8月初就感覺不舒服,去當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沒查出什麼消化道疾病。過了一個月,她開始出現胸悶的症狀。
她去醫院檢查CT,醫生告訴她,她的胸腔裡有大量的氣體和液體,壓得肺張不開,可能是結核病,需要立刻治療。
醫院的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發現胡女士各項指標均沒有顯示她患有結核感染或者腫瘤。然而,血常規中的一項指標異常:嗜酸性粒細胞 8.8*10^9/L,已經高出了參考上限的29.3倍,這提示著患者很有可能存在過敏或寄生蟲感染。
胡女士說,今年3月,她做了腰椎手術,在家休養的過程中有人告訴她一個「偏方」——生吃螃蟹,說是可以強壯骨骼,幫助她的腰椎早點恢復。她一聽聞,就趕緊買了30多隻河蟹,搗碎後用米酒浸泡,去除浮沫後直接全部生吃了。
醫生將她的血液送去做了寄生蟲檢查。檢查結果也令人震驚不已:血液檢查中發現肝吸蟲、肺吸蟲、弓形蟲、包蟲、裂頭蚴、豬囊尾蚴抗體都是陽性,單是醫院能檢查出來的寄生蟲,胡女士就感染了近10種。
醫生解釋:
其實,寄生蟲在生活中很常見,人和動物是它的終宿主。寄生蟲經過中間宿主,如螃蟹、田螺等,通過口感染進入人體,在消化道內破裂,幼蟲脫出並穿過腸壁進入腹腔,穿過橫膈入胸腔和肺,導致胸腔感染,形成胸腔積液,同時在人體內發育為成蟲。
它還可能寄生於多種組織器官,如腦、脊髓、胃腸道、腹腔和皮下組織等,產生相應的症狀,嚴重時還會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
醫生建議,大家要從生活習慣著手,遠離寄生蟲感染。養成不飲用生水、不吃生食,飯前便後用流水肥皂洗手的好習慣。海鮮、河鮮、肉類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尤其是不能生食山溪和河裡的蟹、蝦,因為山溪和河流是各種寄生蟲的滋生源。
其實 ,黃鱔、小龍蝦、
淡水魚、火鍋肉等常見食材,
如果不經煮熟即食用,
也有感染寄生蟲風險。
有哪些食材必須煮透了再食用?
遠離寄生蟲還要注意哪些?
戳↓↓了解,擴散!
來源:都市快報、人民日報、廣州日報
原標題:《女子體內竟有近10種寄生蟲!醫生都驚呆,「與吃螃蟹有關」》
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