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團圓飯吃什麼傳統食物 大年夜除夕什麼菜寓意好

2021-01-16 閩南網

  中國人過節,最講究的就是吃,不管是古代貧苦的人們,還是現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們,對待節日,一定都要好好犒勞自己一場。那麼在吃方面如此講究的中國人眼裡,除夕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在大年夜吃團圓飯的時刻,吃什麼菜寓意好?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除夕夜團圓飯的食物推薦。

除夕吃哪些傳統食物

除夕團圓飯吃什麼傳統食物

  除夕吃什麼: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除夕吃什麼:餃子

  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除夕吃什麼:長面

  也叫長壽麵,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麵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麵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裡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

  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素麵、葷面、掛麵。

除夕是什麼節日

  除夕吃什麼:元宵

  又名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裡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裡煮食,寓意團團圓圓。元宵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採。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當然,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大約一年中能見到的最好的菜餚都擺上了餐桌。

  按照民間的傳統習慣,中國各地的年夜飯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米糰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閩粵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廣東潮州人初一吃當地特有的「腐圓」;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麵條和燉肉,初二才吃餃子。

  除夕吃什麼:年糕

  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

  除夕吃什麼:魚

  春節吃魚可是有講究的,預示著年年有餘,所以春節吃魚是老北京人的一項習俗。

大年夜除夕什麼菜寓意好

  1、年年高

  過年要準備年糕,是表示喜慶。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2、年夜飯菜譜寓意——魚:年年有餘

  因為中國傳統有年年有餘(魚)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過年吃鰱魚連年有餘。

  為了吃出連年有餘的好意頭,您可以除夕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就是連年有餘。如果製作一條的話,年夜飯吃終端,大年初一吃頭尾,這樣就是連年有餘,有頭魚尾。

  3、年夜飯菜譜寓意——豬手:發財就手

  豬手,可以燜豬手,也可以髮菜豬手,也可以花生豬手等等,吃法很多,因為豬手寓意著發財就手,做什麼都會順順利利,就手發財,幹什麼也都會發財就手。所以這道菜式也是廣州街坊最喜歡的一道吉祥菜!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
  • 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及講究禁忌
    又要過年了,過年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年夜飯。北方很多家庭除夕這邊是吃餃子的,那麼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為什麼除夕要吃餃子呢?除夕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嗎?小編整理了除夕吃年夜飯的講究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除夕習俗有哪些,想知道的看過來,歡歡喜喜團圓,熱熱鬧鬧過年
    除夕,也就是大年夜,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為大年三十,這一天翻過去就是一年開始的新一天。在除夕當天我們要辭舊迎新,吃團圓飯,是非常重要的一天。這一天最熱鬧的時候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 除夕了,你可知道除夕的由來和習俗?
    除夕到了,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祝大家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除夕,又稱大年夜,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故又稱年三十晚。他找到鎮上的人們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裡,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戶人家,這家人就敲起了盆盆罐罐,接著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夕」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
  • 泉州十二道年味:阿母的潤餅菜 除夕的團圓飯
    前天恰逢尾牙,泉州鯉城區金魚巷,吳建川老伯家中,一群親朋好友圍桌,吃著潤餅菜,再就著熱辣水煮魚,有說有笑。「兒時,那是母親最拿手的菜,也是一家人最開心的年夜飯。」吳老伯記憶中的年味,從這道美味的潤餅菜中升騰……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春節吃什麼菜寓意好 春節吃它寓意有計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大家知道過年吃什麼寓意好呢?過年吃什麼水果好呢?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
  • 臺灣除夕:貼春聯有講究、拜拜不忘環保
    摘要:27日農曆除夕,臺灣各地民眾返回家鄉,貼春聯、燒香拜拜、吃團圓飯,進入「春節時間」。臺灣環保部門日前也呼籲民眾到廟宇拜拜,減少燒香數量,或是雙手合十參拜,以降低空氣汙染。 27日農曆除夕,臺灣各地民眾返回家鄉,貼春聯、燒香拜拜、吃團圓飯,進入「春節時間」。貼春聯是中華民族春節傳統。臺灣民眾通常選在除夕日上午6點至中午12點間更換春聯,寓意除舊迎新。
  • 過年吃什麼菜?10道精選年夜飯菜譜,道道經典,寓意吉祥,快收藏
    春節是團圓的大日子,不少人選擇在酒店包桌飯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上一頓,但是現在更多的人願意在自己家裡親手做一頓團圓飯,這樣年味更濃。那麼過年到底做些什麼菜好呢?雞鴨魚肉這些中國老百姓喜歡的硬菜肯定不能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十道美味又好看的菜,過年必備!
  • 除夕的由來 除夕是怎麼來的
    春節裡除夕這一天是人們格外重視的一天,那麼,除夕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除夕的由來  最早提出「除夕」這個詞是在西晉周處所撰著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中出現,說起除夕  除夕這天,是農曆一年裡的最後一天,取名為「歲除」。其意思是舊歲至此而除,即將更換新歲;而夕指的是夜晚。所謂的「除夕」就是指這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
  • 外國人在新年時最喜歡吃什麼東西?食物很傳統,寓意很喜慶
    葡萄牙,12顆葡萄——葡萄牙人迎接新年到來的方式很特別,他們會在跨年時吃12顆葡萄,盡情的感受剝皮(勞作)與吃下去(收穫)的感受。這樣的習俗始於20世紀初,據說是由該國南部葡萄種植者提出的,從那以後,這一傳統已經傳播到許多講西班牙語的國家。
  • 除夕將至,教你在家做:招財進寶!做法簡單,口感鮮嫩又下飯
    導讀:除夕將至,教你在家做:招財進寶!做法簡單,口感鮮嫩又下飯馬上就要除夕了,年夜飯菜單都準備好了嗎?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年夜飯是最有意義的一頓飯,因為年夜飯一家老少都聚在一起,也可以稱為「團圓飯」!為了新年圖個好彩頭,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不僅好看好吃,還是寓意好的飯菜,就是「招財進寶」!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就是用麵食做成元寶的樣子,再把肉餡塞在元寶中,然後上鍋一蒸,這樣一道可口的飯菜就做好了!除夕將至,教你在家做:招財進寶!做法簡單,口感鮮嫩又下飯!
  • 除夕的由來起源來歷 除夕的來歷簡短20字30字50字150字左右
    除夕馬上就到了,作為一年最後一天,人們在這一天會有許多傳統習俗會做,大家都知道除夕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但是為什麼會有除夕這個節日呢?除夕的來歷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除夕由來起源的簡單介紹。除夕的由來除夕的由來起源來歷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
  • 大年三十傳統習俗風俗 除夕為什麼要吃魚吃餃子?
    除夕,中國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守歲等。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之除夕:大年三十的習俗以及禁忌
    三十就是除夕,早上吃完團圓飯就應開始貼春聯,千萬不要過了12點再貼。因為12點以後陰氣初生,陽氣下降,起不到新年好兆頭的作用二、守歲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著「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除夕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 除夕的介紹由來傳說故事50字簡短版
    除夕介紹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 誰說除夕「圍爐」就是吃火鍋?
    但康熙年間的這則紀錄講得還不夠明顯,到底什麼是「圍爐」?這可從1769年《澎湖紀略》看出來:「各家不論貧富,俱宰雞煮肉,團年祀祖。祭畢,闔家男女老少俱同一席圍飲,置火爐於席下,圍住飲酒,謂之圍爐」。顯然,所謂「圍爐」,其實是一家人同坐一席,圍住火爐,共同飲酒的習俗,與今日我們將吃火鍋當作圍爐迥然不同。到了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民俗研究者鈴木清一郎則有更深入的記載。
  • 日本年夜飯都吃什麼?與我們相同的是,每道菜都有非常好的寓意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日本年夜飯都吃什麼,與我們相同的是,每道菜都有非常好的寓意。過年又得貼膘了,因為大魚大肉讓人真的是欲罷不能,但是日本卻不會為這個問題所煩惱,因為在日本年夜飯總體來說熱量是比較低的。但是跟我們相同的是,每道菜都有非常好的寓意。就像咱們的魚是年年有餘,雞是大吉大利。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日本在年夜飯裡會必吃的美食。
  • 2021除夕放假通知幾天 今年春節放假安排調休時間表
    2021除夕放假通知幾天 今年春節放假安排調休時間表  春節又稱「年節」、「大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年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歡樂、祥和、團聚的節日主題,蘊藏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那麼2021年除夕和春節如何放假?如何調休?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