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護水情 -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正式通水,一渠清水從丹江口水庫北上進京。南水進了北京城,流進了調節池、調進了自來水廠、存進了密雲水庫、循環再生排入河湖……一切看似簡單,但在南水流經的所有環節背後,有數萬名南水北調人在默默守護,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珍惜每一滴南水,用好每一滴南水。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正式通水,一渠清水從丹江口水庫北上進京。南水進了北京城,流進了調節池、調進了自來水廠、存進了密雲水庫、循環再生排入河湖……一切看似簡單,但在南水流經的所有環節背後,有數萬名南水北調人在默默守護,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珍惜每一滴南水,用好每一滴南水。

北京市南水北調團城湖管理處副主任 劉劍瓊

從「攻山頭」到「守陣地」

團城湖調節池,繞一圈3.8公裡。

每天早上7點多到單位,劉劍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繞著池子轉一圈,看看安全保衛情況,人員是否都到位;看看沿途的三個分水口,設備設施是否正常;再詢問一遍在崗的值守人員。一個多小時轉完一圈,劉劍瓊才放心地回到辦公室。

2015年,南水北調團城湖調節池正式建成。作為南水北調的配套工程之一,這個儲存著150多萬立方米淨水的池子,成為一級水源保護地,具有調峰(控制來水量)、分水(分給水廠和用戶)、最後一道防線(南水進京水質防線的最後一道)三大功能。

劉劍瓊就是調節池的守水人。

其實,從2005年南水北調工程一開始,劉劍瓊就參與到工程建設中。用他的話說,頭10年他是在「攻山頭」,啃下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這塊「硬骨頭」後,從2015年開始工作轉為運行管理,開始「守陣地」,保證這塊水源地每天為北京市民送上乾淨安全的飲用水。

「攻山頭」驚險刺激,幾乎每天都有新挑戰;「守陣地」日復一日,貌似枯燥平淡,卻難在要和「攻山頭」一樣,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緊繃神經。

水質檢測、工程維護、修整環境……每天,劉劍瓊的團隊都在重複這些工作。但每個人都是多面手,每個崗位都有AB主副手,為的就是以防萬一。

2017年汛期的一個周六,北京迎來入汛最強降雨,暴雨橙色預警拉響。下午時分,大雨還沒來,淅淅瀝瀝地掉著小雨點。雨聲,就是命令。根本不需要通知,劉劍瓊和同事們不約而同地從家中趕到單位。

劉劍瓊跑到調節池邊。雨越下越大,噼裡啪啦地砸向水面,調節池旁的金河倒虹吸工程水位漲勢迅猛,從48.77米很快上升至50.25米。眼看著滾滾急流就要倒灌入調節池!

作為防汛副指揮,劉劍瓊立即召集38名應急搶險隊員,冒著大雨吊放備用檢修閘門,搭建臨時圍堰,把沙袋一層層摞高,封堵急流,防止倒灌。現場4臺應急排水泵開啟,和應急排水車一起聯合抽排。現場每個人都是全身溼透、雨鞋積水,可大家全然不顧。

雨慢慢小了,劉劍瓊懸著的心並沒有就此放下,他馬上組織管理處相關人員按照應急預案各守其責,運行人員不間斷巡查,排查安全隱患。

經過近30個小時的不間斷抽水作業後,金河的水位終於恢復了正常。那一夜,劉劍瓊和同事們連辦公室都不敢回,就在應急車上守著,實在太累了就打個盹兒,只要聽見窗外雨聲又密了,就趕緊下車看看。

5年間,每遇這樣的突發情況,劉劍瓊和同事們從未「掉鏈子」,實現了調節池5年零事故。

「我是南水北調的建設者之一,比誰都明白這水多麼來之不易。這陣地,我們一定會守好。」劉劍瓊說。

郭公莊水廠副廠長 陳寶瑞

摸準南水的「脾氣」

「要說制水,咱們國家肯定是這個。」陳寶瑞伸出大拇哥,口氣裡充滿了自信。作為郭公莊水廠的副廠長,他的底氣不光來自於清澈的南水,更來自於郭公莊水廠先進的水處理工藝。運行5年來,郭公莊水廠出水7億立方米,水質遠遠優於國家飲用水106項指標。

過去,北京的自來水都是地下水,鈣鎂離子高,水硬。5年前南水進京,人們最直接的感觀,就是水鹼少了。而對於陳寶瑞來說,南水進了京,並非大功告成,5年間,他一直在摸南水的「脾氣」。

2017年四五月間,陳寶瑞遇到了一件怪事:經過炭砂濾池的過濾後,出水濁度理應會降至0.1NTU以下。但是,濁度居然出現了逐漸升高的趨勢,0.1,0.2,甚至接近0.3。導致濁度升高的原因是水棉藻,是一種潛伏在水中的藻類。為了降低濁度,陳寶瑞只能把濾池的反衝洗周期從48小時縮短到36小時,繼而又縮短到了24小時。

水廠一共有24個濾池,衝洗一個濾池需要37至40分鐘。反衝洗周期縮短到24小時,水廠的壓力陡增。如果濾程再縮短,水質將難以保證。偏偏,此時水廠的汙泥系統也出現異常:原本每天四五百噸的制泥量,那段時間只有一百多噸。陳寶瑞加大了次氯酸鈉的投加劑量,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他突然想到,水棉藻是一種長鏈的藻類,而預加臭氧恰好可以氧化、分解有機物,抑制藻類繁殖。他馬上進行了實驗,發現預加臭氧之後,炭砂濾池的出水濁度果然有了明顯下降。他讓技術人員在加強反衝洗和次氯酸鈉投放的基礎上,適量投加臭氧,果然有了效果。水廠的制泥量恢復到了四五百噸,濾程也逐漸恢復到了48小時。將近一周後,一切回歸了正常。

事後,陳寶瑞總結,南水是地表水,從源頭流到北京,經過一千多公裡,水廠工作人員不能「以逸待勞」,一定要積極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5年來,無論是面對高溫高藻,還是低溫低濁,郭公莊水廠都形成了完善的處理機制。

2014年12月27日,郭公莊水廠正式投用。通水儀式上,卻沒有陳寶瑞的身影。那一段時間,陳寶瑞的嶽父一直在住院,而郭公莊水廠正好進入通水前的關鍵期。從9月下旬開始,陳寶瑞就提前進入臨戰狀態,兩天才回一次家。水廠正式投產的前一天下午,他接到家人電話:老嶽父病危。在醫院裡,爺兒倆見了最後一面。另一邊,正在讀高三的女兒也提出抗議:她感冒需要人照顧,老爸根本指望不上。

「其實那天我在不在現場都一樣。」未能參加通水儀式是個不小的遺憾,但陳寶瑞知道,他已打造出一支過硬的技術保障團隊,足以勝任接水進京的任務。

南水來了,水鹼少了。郭公莊水廠的水質已達到直飲水標準,未來超濾膜設備投產後,水質還會再上一個臺階。

5年過去,陳寶瑞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畢業論文寫的就是南水北調。接下來,女兒還要攻讀研究生,方向也和水有關。「一切都很圓滿。」陳寶瑞很滿意。

密雲水庫管理處水政科副科長 王榮臣

「不一樣的景色」

「你看那兒,前幾個月人還能走過去,現在全是水,只能看見樹冠了。」密雲水庫庫區一片山林裡,王榮臣指著遠處說,由於水庫水位持續上漲,他和同事早就不能按照原來的巡庫路線走了,只能沿著崎嶇的山路徒步巡查。

王榮臣是密雲水庫管理處水政科副科長,需要定期巡查密雲水庫和水庫上遊河道。山路並不好走,有的地方叢林密布,有的地方山石嶙峋,每次徒步巡查,都要比以前多花費兩三個小時。儘管如此,王榮臣還是很興奮,「水庫的水位越來越高,每次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色。」

監測數據記載,2014年5月,密雲水庫的水位137米、水面面積94平方公裡,而到今年6月,密雲水庫的水位已經突破149米,水面面積達到143平方公裡。5年間水位上漲12米,水面面積增加了49平方公裡!

5年前,密雲水庫的蓄水量僅為8億多立方米。「當時就連海拔最低的庫中島也露出了水面,荒草和林木落地生根。」王榮臣說,是南水給密雲水庫「解了渴」。

自2015年9月11日南水北調反向輸水調入密雲水庫至今,已累計向水庫輸水近4.5億立方米。自2016年年初至今,密雲水庫蓄水量連續突破17道整億關口。王榮臣介紹,這主要得益於「三增一減」——春、夏、秋三季,每天有近100萬立方米南水經泵站逐級提升,輸送至密雲水庫,此為「一增」;2015年至今,白河堡水庫每年平均向密雲水庫輸水約7000萬立方米,此為「二增」;2015年至2018年,密雲水庫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比建庫以來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偏多,降雨的增加為水庫帶來更多的來水,此為「三增」;南水進京後,密雲水庫向第九水廠的供水量由原來的每天90萬立方米左右降至15萬立方米左右,此為「一減」。

這「三增一減」 使得密雲水庫水位持續上漲,有效增加了水庫的蓄水量,充實著首都的水家底兒。

「尤其是近兩三年,水位上漲的速度非常快,真是眼看著一天天漲起來的。」王榮臣記得,2017年的一次巡查工作,他登上巡邏船來到了庫區中央,驚喜地發現水中「長」出了大樹,「其實那是個庫中小島,剛沒入水下沒多久,只有大大的樹冠還留在水面上。」王榮臣說,那段時間水庫的水位每天看漲,水庫中央曾經露出水面的20個小島,已有7個被完全淹沒,外圍面積較大的庫中島,面積也在急速縮減。「因為有不少小島沒入了水下,巡查時還真得有老船長帶道才能繞開。」

除了庫區,王榮臣和同事還將水庫上遊96條、總長1519公裡的河道納入巡查範圍。今夏,王榮臣和同事在白河河道巡河時,在一條不通車的小道上發現了幾個輪胎印。他和同事扮成遊客,發現一家農家樂偷偷組織客人開車進河道搞違規漂流。最終,這個違規項目被取締。

涼水河社區級河長 梁娟

「群眾河長」守護門前水景

打開「北京河長」APP,點擊登錄,手機頁面上很快便出現了一連串數據:本月巡河26次,徒步巡河距離44公裡,在全市目前排名第103。

梁娟是豐臺區西羅園街道海戶西裡北社區黨支部書記,而同時也是守護涼水河的一名社區級河長。

上世紀90年代起,梁娟就一直生活在涼水河邊。親身經歷了涼水河從過去臭水溝到現在水草豐美、魚翔淺底的巨變。

涼水河是城南的主要排水河道,高峰期每天都要承受64萬立方米汙水直排入河。河水又髒又臭,別說釣魚,有一二十年河裡壓根見不著活物。

隨著涼水河被當作樣本河道重點治理,沿岸35個排汙口被封堵,還專門設置了6處除臭工程設施。經過治汙清淤、河道改造、生態修復等工程,涼水河終於「脫胎換骨」。

2017年,梁娟成為一名社區級河長,開啟了她的巡河之旅。先看看河水裡有沒有汙物,再看看岸邊有沒有新增違建,然後沿著岸邊徒步走上兩公裡左右,巡查岸邊的環境衛生。一旦發現問題,立刻通過「北京河長」APP拍照上傳。

巡了兩年河,梁娟漸漸有了心得。「巡河時遇到一般性的問題,儘量在社區範圍內解決。」層層上報耽誤時間,「坐等靠」影響問題的處理效率,還不如發現問題,立刻想辦法著手處理。巡河時發現狗糞、垃圾,自己隨手就進行撿拾;遇上大風天,趕緊去河邊清理被風吹落的枯枝敗葉;發現有人將共享單車惡意扔進河道,立刻通知河道保潔隊進行打撈。只有遇到自己實在解決不了的,才向上一級反映報告。

一次巡河中,梁娟發現河裡有一處水面湧動,似有一股水流注入進來。梁娟心裡咯噔一下,沿岸35個排汙口不是都已經封堵完畢了嗎,怎麼還有人能偷偷往河裡排汙?情況緊急,她立刻上報,經過核實,原來這裡有一處專門用來行洪的排水管道,前幾天雨大,管內積存的雨水順著管道緩緩流入河中。弄明白事情原委,梁娟這才鬆了口氣。

今年夏天,一場大雨剛停,梁娟就向涼水河邊自己的「責任段」走去。「雨不小,不知道河邊情況怎麼樣,趕緊過去看看。」到了河邊,梁娟驚訝地發現,由於河水暴漲,連岸邊的人行休閒步道都已經被水淹沒。梁娟立刻協助水務部門和環衛人員封閉所有的臨河通道,勸阻居民暫時不要到河邊行走,以免發生意外。

「現在站在岸邊就能看見成群的魚遊過。夏天巡河,蛙聲一片。」梁娟愛拍照,經常將自己巡河時發現的美景發到朋友圈中,引來左鄰右舍點讚,報名跟她一起巡河。2017年,梁娟發動社區黨員成立了由50餘人組成的「群眾河長」隊伍,每天都有兩名「群眾河長」利用早鍛鍊、晚遛彎兒的工夫,上下午在河邊巡視,發現問題立刻通過微信群上報。目前,整個西羅園街道「群眾河長」已發展到上千人。

相關焦點

  • 倡導愛水護水惜水 建設美麗幸福平溪河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6日訊(畢如欣)為紮實開展2020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宣傳活動,3月24日,禾灘鎮鎮村兩級河長帶領「集中整治突擊小隊」和「護河愛河宣傳小隊」,開展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的活動,向群眾傳遞愛護河湖、珍惜用水的意識,營造保護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的良好氛圍
  • 增長黑客 | 職場脈脈的增長路徑
    15年火爆北京各大街頭的職場社交軟體脈脈,同樣現面臨增長,產品發展的瓶頸。一款高頻剛需的「社交」產品,逐漸淪落成一款「銷售廣告」的工具。回頭來看脈脈在創立到瘋狂增長的最高路段,是所有增長與品牌的同學,要深度學習及研究分析的。
  • B站、拼多多接連「中招」,脈脈居然成了吃瓜聖地?
    據企查查消息,近日,B站關聯公司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與脈脈關聯公司北京淘友天下技術有限公司的判決書公布了。判決文書顯示,上海寬娛稱,脈脈社區中,名為「嗶哩嗶哩員工「帳號評論稱,」B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個「,該評論被設為熱門評論並引發轉發和引用。上海寬娛認為,淘友公司在脈脈上利用虛假用戶發布評論公然侮辱和詆毀B站。
  • 河南日報客戶端 - 河南日報客戶端
    (我二大爺說應是一種水老鼠,此處不展開)。5.汙染環境,傳播疾病,散播細菌。6.打破平靜,擾人安寧。7.待補。九、李時珍和伊索都會捉老鼠從藥材角度論,鼠一身是寶,還是一味中藥。本文刊登於2020年1月22日河南日報中原風版編輯:河南日報文藝部
  • 悠悠心曲一枕夢,脈脈芳思兩情牽;十賦鷓鴣行行淚,提筆字字酸
    悠悠心曲一枕夢,脈脈芳思兩情牽。一個臆想中的舞臺,儘管沒有鮮花和掌聲,還是會很投入的演出。想必,一些屬於人生的章節,疼痛或歡喜,任誰都不能隨意刪減。時光,依舊輾轉在夢裡。卻莫名的,牽絆了滄桑的痕跡。窗外,那一樹繁華的美麗。何時落盡了最後的一片迷離。
  • 「五水共治」進行時 ∣ 桐嶼:加入「綠水幣」護水行動,擴大治水...
    2020-07-30 16: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脈脈何嘗不是企業的一面鏡子,看到更真實的一面
    「到底是誰害怕脈脈呢,誰在心虛呢?」「脈脈的存在和它的運行機制,也從一個側面倒逼了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合規經營、保障員工和用戶權益,長遠來看有利於各方的發展。」連續幾起網際網路熱點事件過後,多次躺著中槍的脈脈圈粉無數。2021年1月15日下午,脈脈在繼《關於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聲明》之後,又發布了一則情感真摯的《關於嗶哩嗶哩訴脈脈一案的聲明》公開聲明。
  • 北京密雲 護住京城「大水盆」
    但這座總庫容43.75億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積188平方公裡的水庫,曾因上遊來水減少,長期處於「盆大水少」的狀態。直至南水進京,才解了密雲水庫「燃眉之急」,曾經「三杯水中,有一杯來自密雲水庫」的格局被改變。
  • 今夏馬蜂擾民警情格外多,7月至今北京消防接報444起
    北京今年夏季的馬蜂擾民警情格外多。記者從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獲悉,7月1日至今,消防部門共接報摘除蜂窩類救助警情共444起,平均一天達12起之多。記者從昌平、石景山、東城、密雲、平谷和大興等消防支隊了解到,近期摘馬蜂窩求助陡增,有的消防救援站一天出警數次,有的居民小區多次叫來消防員滅蜂。
  • 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入選2020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其中,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小米國際業務總裁周受資等10位來自中國的青年領袖上榜。作為中國職場社交行業引領企業的高管,脈脈聯合創始人何金藉助其與團隊在實名制職場社交領域做出的成績和貢獻,成功入選了本年度的獲獎名單。
  • 脈脈、探探等平臺,請不要濫用通訊錄!
    其實這種讓你忍不住點進去的廣告可以稱之為信息流廣告,在比較大的社交類信息平臺上時常出現,比如脈脈、探探、快手等,而這些平臺依靠本身較為準確的用戶自然屬性數據,藉助社交關係,打出這種社會化營銷,引誘用戶下載。
  • 脈脈連接搜狗搜索,打造動態職場百科全書
    在脈脈的職場社交數據接上搜狗引擎後,通過搜狗搜索可以看到各公司的「職位發布人」均是實名認證,內容即時更新,讓應聘者實時掌握一手招聘信息,實現招聘環節的「點對點」服務需求滿足,極大優化了招聘體驗和招聘效率。通過實際操作我們可以發現,在搜狗搜索欄目裡輸入公司關鍵詞,就能直接查到這家公司在脈脈平臺上的介紹、員工、在招職位以及公司的匿名八卦,很直接方便地查看到這家公司在脈脈平臺上的各自信息。
  • 脈脈聯手互動百科 刷新信息更新新速率
    近日,脈脈與互動百科展開合作,互動百科在騰訊、百度、中國移動等5000多個企業詞條中對接了脈脈平臺上的社交數據。在互動百科中輸入企業名稱,便能在對應的詞條中看到脈脈平臺上實時更新的關於此企業的在招職位、公司員工、相關評論等信息。點擊「查看更多」按鈕便能連結到脈脈平臺查看更多想要了解的信息。
  • 我省21個村成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
    我省21個村成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 作者:胡海林 2019-07-24 06:15  來源:遼寧日報
  • 阿sir笑了…… -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中秋節前後進入鳥類遷徙高峰期 老鐵山開展護鳥大行動
    中秋節前後進入鳥類遷徙高峰期 老鐵山開展護鳥大行動 作者:杜敏 巴家偉 2019-09-16 10:18   來源:大連日報
  • 《似水流年情不易》開機 講述年輕人創業故事
    中新網10月4日電 近日,電視劇《似水流年情不易》舉行開機發布會,導演李厚成攜主演出席,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也現身助陣,並對該劇的劇情連連稱讚。現場圖電視劇《似水流年情不易》由李厚成執導,夏玉婷擔任編劇,講述了常亦安(應昊茗 飾)、隨瑤(趙櫻子 飾)、於美麗(張藝宣 飾)、高虎(顧乙亮 飾)、解欣欣((婁舒妤 飾)、張子靈(劉芊辰 飾)、蕭俊( 姜赫銘 飾)等八名大學生在經歷四年的大學生活,畢業後初入職場,在經歷種種考驗後,各自得到成長以及收穫愛情、友情、親情,最終一伙人成功創業的故事。
  • 風雪護鳥人-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薛婷 通訊員 程應平煙波浩渺的湖面,聚集著成群的候鳥,它們時而水面嬉戲,時而翱翔天際,鳴叫聲此起彼伏。2020年12月29日,陽新網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氣溫陡降,天空飄起雪花。45歲的張緒財深一腳淺一腳走過灘涂,遠遠望見鳥群,立刻停下來,拿起望遠鏡仔細觀望。「白色的是小天鵝,灰色的是大雁。」
  •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梅田湖鎮企業、鄉友、校友捐資捐物助復學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4日訊( 通訊員 李捷)近日,嶽陽市華容縣梅田湖鎮各中小學已陸續開學。[責編:何夢君][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 [北京您早]北京日報:十裡河花鳥魚蟲市場下月疏解
    [北京您早]北京日報:十裡河花鳥魚蟲市場下月疏解 北京日報:十裡河花鳥魚蟲市場下月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