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解釋「引力現象」,萬有引力定律和廣義相對論有什麼區別?

2020-11-28 騰訊網

萬有引力

說起萬有引力,我們知道,這是由牛頓提出來的。牛頓認為,萬物都有彼此吸引的力,也就是萬有引力。而且這個引力和物質的質量成正比,和物質間距的平方成反比。這也是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的內容。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在做學術研究時,要先把研究的對象定義清楚。而這套模式恰恰就是牛頓開創的,如果你翻開牛頓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你就會發現牛頓在前10多頁對各種物理量進行了定義。如今我們熟悉的「質量」、「力」等概念,就是牛頓下的定義。

牛頓在研究萬有引力的時候,實際上就需要對時間和空間下一個準確的定義。當然,我們也知道物理學中的時間定義是通過測量定義法時間指的是周期性的變化

在牛頓的眼中,時間就是時間,空間就是空間,它們是分離開的。它們就像是直角坐標系那樣是平直的,均勻地變化,不會因為物體的運動形式變化而發生變化。也就是說,無論是對誰來說,感受到的一秒都是一樣,看到的一米都是一樣長的。我們也把牛頓的這個觀點叫做機械的時空觀。

那這個觀念有問題麼?實際上,如果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長期處於低速的狀態,這裡的低速指的是遠遠小於光速的速度。那我們感受到的一切就是極為符合牛頓的機械時空觀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統一度量衡,國際上大多數的國家都在用米制等國際單位制的原因。

但是,當這個問題發生變化之後,牛頓的觀念就會出現問題。比如,當我們在太陽附近時,我們感受到的時空變化,就和在地球上是顯著的不同的。意思是說,在地球上的人看到在太陽附近的人都在做慢動作,太陽附近的人相對於地球上的人發生了時間膨脹。不僅如此,看到的物體的尺度也會不同。這看起來很神奇的一幕,來自於太陽引力對於時空的影響

類似的影響還會發生在飛船上,當飛船加速行駛,並且越來越接近光速,並開始勻速運動時,地球上的人也會和飛船上人的時空出現不同,也就是說,運動狀態也會影響到時空

下圖就是一個地面觀測者看到的飛船從上空掠過時的情景:

速度為0.1倍光速時。

速度為0.8倍光速時。

速度為0.95倍光速時。

相對論

也就是說,在引力巨大時或者高速運動狀態下,牛頓的時空觀是沒有辦法符合實際觀測的。那該咋辦呢?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

我們都知道相對論還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統一了空間和時間,他不贊同牛頓的機械時空觀,他認為空間和時間不能分開來看,而應該合併起來看,並稱為時空,而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四維時空,三維的空間加上一維的時間。

廣義相對論

不過狹義相對論所能解決的是平直的時空,也就是在慣性參考系或者說勻速運動的情況。你會發現這樣的時空下,相對論的運用場景實際上很有限。畢竟,在自然界中加速運動或者減速運動是很常見。

於是,愛因斯坦開始研究變速狀態下,時空的變化。要知道理論物理學家是很樂意統一各種原本看起來很不一樣的物理學現象的。在理論物理學史上能躋身前三的大神級學者分別是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他們分別完成不同的「統一」大業:

牛頓利用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大定律統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理學現象,在牛頓之前,學術圈認為天上和地上分別遵守著兩套完全不一樣的規律。

麥克斯韋利用電磁學理論統一了電和磁,在麥克斯韋之前,科學家雖然已經發現了電和磁之間存在的相互轉化的關係,但並沒有從理論上進行論述。

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不僅如此,他還在質能等價的論文中統一了質量和能量。在此之前,學術圈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互獨立的,質量和能量也是相互獨立。

實際上,愛因斯坦的「統一」大業不限於此,在廣義相對論當中,他繼續尋找可以統一的物理學現象。這就是著名的等效原理

他發現重力場與適當加速度運動的參考系(彎曲的時空)進行等價,也就是統一了這兩種看起來完全不一樣的物理學現象。

這樣的做法也給愛因斯坦帶來驚喜。他發現引力的本質其實就是時空的彎曲。

舉個例子,地球之所以會繞著太陽運動,本質上就是因為太陽壓彎了周圍的時空,然後地球沿著時空的「測地線」在運動。

我們多解釋一下測定線的概念,所謂的測定線,其實可以用牛頓第一定律來理解,這條定律告訴我們: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狀態,除非有外力迫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

說白了,在一個理想的平面上,有個物體,它要麼靜止,要麼就一直勻速直線運動。但平面是二維的,而時空是四維的。太陽其實就是讓這個思維時空的「地面」彎曲了,因此,在四維時空中,地球也是在「勻速直線運動」,而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地球繞著太陽在運動。

著名的物理學家惠勒曾經這麼總結廣義相對論: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 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

可能你要說了,愛因斯坦的這一套太玄了,憑什麼就是對的呢?

實際上,在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時,甚至是狹義相對論時,很多物理學是看不懂的,因此和經典物理學差別實在太大了,包括用到的數學工具也比較複雜。但是,如今相對論成為了主流的科學理論。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相對論成為主流的科學理論呢?

相對論的威力

科學家這個群體有個特點,那就是有一套嚴格的科學範式。具體來說,就是當合格的科學家發表了一個理論,學術圈的其他同行會通過實驗來求證這個理論,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同行是以「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來挑錯的。而他們評判的依據除了最基本的邏輯和求證過程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符不符合客觀現實。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能夠成為主流的科學理論就在於此,這個理論和現實擬合得特別完美,它解決了很多牛頓理論遇到的問題。比如:行星的進動問題,一直以來就是牛頓理論的硬傷。

除了進動問題,相對論在引力巨大和高速狀態下的描述遠比牛頓理論精準得多。這才被學術圈廣泛接受。但還不僅限如此,相對論預言了黑洞和引力波的存在。而如今我們不僅觀測到了引力波,同時也給黑洞拍了照片。要知道,這可是100多年前的科學理論,人類花了100多年的時間才驗證了它的預言,這也體現了理論物理學過人的智力。

但這些也還不夠的,相對論甚至是包括量子力學在宏觀低速的尺度下,都把牛頓力學納入到了自身的體系當中,或者我們可以說,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宏觀低速下的近似解,這種新理論兼容舊理論正是科學家所希望看到的。

關於萬有引力和相對論的區別,我們就說到這裡。

相關焦點

  •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一切物理問題都是測量問題,就如一切生物問題都是進化問題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就要從測量的角度去講述。
  • 從萬有引力到廣義相對論,什麼才是引力的真面目?
    從那個蘋果砸中牛頓的一刻開始,牛頓忽然意識到是重力在導致蘋果下墜,而且不僅是大地,任何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引力,所以任何兩個物體都會相互吸引,這就是萬有引力。以牛頓的理論作為基礎,經過了上百年的研究和測量,人類最終找到了萬有引力常數G,於是我們擁有了萬有引力公式。
  • 什麼是廣義相對論?通俗易懂,了解牛頓到底錯在哪裡了
    100年來,廣義相對論仍然是科學家對引力的最佳理解,也是我們理解宇宙最宏大尺度的關鍵。它用數學精確地解釋了質量和能量的分布是如何扭曲了時空,基本思想是十分簡潔,不需要特別專業的知識就能理解。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廣義相對論主要論點是質量本身會導致時空彎曲。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周圍的空間就越扭曲。它的場方程描述了質量與空間曲率和時間膨脹之間的關係。
  • 廣義相對論和時空彎曲,帶你漲漲見識!
    試看廣義相對論的兩條基本原理:1. 等效原理;2.廣義相對論原理:物理定律對一切參考系都有效。廣義相對論將加速度等效於引力加速度,又將引力場解釋成時空彎曲,所以在廣義相對論裡,看不到加速度,也看不到引力場,看到的只有彎曲的時空。
  • 「跳舞」的恆星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這種差異最終導致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發展,這是我們對現實認識的一個突破。水星的進動16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對水星的軌道做了大量的觀測,並記錄了大量的數據。1859年,法國天文學家在整理、計算這些數據的時候發現水星的軌道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和使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計算的有所不同。
  • 解讀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
    牛頓出生於1643年,他建立了一套在人類可感知的範圍中能夠解釋世界上許多的物理現象的萬有引力理論。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之所以說牛頓的理論只能夠解釋人類的可感知範圍內的現象,是由於現代科學指出,牛頓力學在面對兩個極端世界(即宏觀和微觀世界時)就會失去解釋力。有趣的是,在牛頓理論失效的地方,正是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這兩門堪稱現代物理學支柱的學科能夠發揮所長的地方。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基於空間的「彎曲」能力來解釋引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將引力與時空的幾何變化聯繫起來了。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
  • 藏文科普 | 萬有引力的「力」不是真正的力?
    萬有引力全稱萬有引力定律,為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條定律,它的提出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很大的進步,它既解釋了之前無法解釋的很多物理現象,又打開了很多未知領域的大門。    雖然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釋了地面上物體所受的重力、海洋的潮汐和行星與天體的運動,把天上的運動和地上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但讓牛頓感到遺憾的是,他一直沒能解釋清楚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為什麼會產生引力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有多矛盾,我們有沒有可能將二者統一?
    要說物理學體系的建立,還要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開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牛頓用引力描述了世界的規律以及宇宙的運行。牛頓首次解釋了地球之所以能夠圍繞太陽運動就是因為太陽擁有強大的引力。此後,在此基礎上,近代物理學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
  •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到底有啥區別?
    這一節,我們來談談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區別?這也就是愛因斯坦為什麼提出廣義相對論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其它原因),因為真實的慣性系幾乎不存在。
  • 遲到的科普:廣義相對論
    在講相對論的的時候將其分成兩部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很久很久以前講過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卻遲遲沒有講。所今天冷言和大家談談什麼是廣義相對論?其實廣義相對論最主要的有兩點:廣義協變原理和等效原理。
  • 牛頓力學、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通俗的講一下這些不通俗的事
    因為人人都知道萬有引力,而知道了萬有引力,自然也就知道了牛頓。牛頓所創建的牛頓力學體系可以說是近代物理學的基石。然而,牛頓力學體系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說並不是一種普遍的規律,其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普遍規律之中的一小部分特例,所以,之後便有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終於算是將力和運動的事情給說明白了。那麼,什麼是牛頓力學、狹義相對論以及廣義相對論呢?
  • 提出廣義相對論30多年後,愛因斯坦仍在擔憂這件事
    古典原子論和牛頓力學是什麼促使我們在現有理論的基礎上再去發展新的理論呢?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就要去創造理論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享受「理解」的過程,即通過邏輯的過程把未知現象變成一些我們早已知道或顯而易見的東西。當我們發現有無法解釋的新現象時,自然就需要新的理論。
  • 愛因斯坦和相對論,人類是如何計算來自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的
    但是,就在愛因斯坦所生活的時代,由於物質和知識的匱乏,人們並沒有對愛因斯坦的理論有多麼大的認知。也沒能對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的證明。反倒是現代研究和實驗相對論的科學家頻頻獲得諾貝爾獎。廣義相對論的實體是研究物體引力的理論,是物體力量的理論,必然是誕生於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基礎上的。
  • 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相互矛盾,它們能調和統一嗎?
    因此,量子力學的產生是出於了解很小的現象與科學中的大事物的行為有何不同的必要。我們發現,像光子一樣的東西可以充當粒子(攜帶質量和能量)和波(僅攜帶能量)。這意味著宇宙的最小部分會劇烈波動,並且無法隨時知道特定位置。相對論因此,現在我們了解到,量子力學從本質上掀開了我們對宇宙的思考(涉及到最小的尺度)。
  • 有質量才有引力,光子沒有質量,但黑洞能把光吸住,這不矛盾嗎?
    但有質量才有引力,光沒有質量,黑洞為什麼可以吸住光?  回到問題中,要想搞明白這個問題需要從本質上來理解,首先就是牛頓經典力學的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是經典力學中的代表,在宏觀,低速領域都能完美的解釋。
  • 人的靈魂是否「真實」存在——從廣義相對論時空觀講起
    新時代自然應該有新的理解,也恰好現代物理還沒能解釋靈魂的本質,所以我的推論也是基於我自己的理解而得出,如若不夠硬核,大家不妨一笑了之。回到正題,如果大家有大概了解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那麼就一定知道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四維時空觀,我們的宇宙是由長寬高的空間三維和獨立的一個時間維度組成。
  • 等效原理被證實,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再一次被加固
    今天,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相對論「自由落體的普適性」又一次被證明,愛因斯坦又一次正確了。準確來講,這只是廣義相對論的兩大假設之一在一定精度內被證明有效。等效原理等效原理在現代物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1916年愛因斯坦建立的廣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另一個基本假設是廣義相對性原理。等效原理又分為弱等效原理、強等效原理和甚強等效原理。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以及弦理論
    現代物理學有兩大基石,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那麼在這其中,量子力學是用來解釋微觀世界的理論。量子力學的法則支配著微觀世界的原子和基本粒子的行為,想知道電子光子等基本粒子如何運動,以及它們與什麼樣的力發生相互作用的話,就必須要用到量子力學。
  • 科普:引力場中太陽光線的偏折,牛頓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開始碰撞
    並且,牛頓本人基於牛頓力學也對很多天文現象進行了解釋和預測,比較出名有兩條:太陽光線的偏折、水星近日點的進動。今天,我們寫一篇科普性質的小短文來討論一下引力場種太陽光線的偏折現象。不論是簡潔的大家熟悉的牛頓力學,還是看起來複雜無比的廣義相對論,在進行光線偏折計算的時候,都需要一些繁瑣的數學計算,為了避免過多的數學計算,這裡從量綱計算入手,光線偏折的物理現象,共包含有物理參數四個:偏折角度θ(無物理單位),太陽質量Ms(質量單位M),光線與太陽中心的距離R(長度單位L),光的運行速度c(長度單位除以時間單位,L/T),引力常數G(物理單位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