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護心!學習穴位按摩打通健康養生「筋絡」

2021-01-10 人民網

  編者按:中醫認為,經絡腧穴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不僅在疾病治療方面療效卓著,而且在養生保健方面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推拿、點按、艾灸、刮痧、貼敷等方法刺激體表特定的穴位,來激發經絡之氣,以起到通經活絡、調節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作用,達到預防保健、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目的。穴位保健是一種簡單、方便且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

  高血壓:百會與太衝穴

  穴位選擇:1.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處,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穴。2.太衝穴,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拇趾、次趾夾縫向腳背方向二橫指,即是太衝穴。

  按摩方法:力度由輕到重,循序漸進,以局部出現酸、麻、脹、痛和(或)發熱為準。每穴每次按揉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專家提醒,高血壓患者可按摩穴位輔助治療,但千萬不要擅自停藥。此外,在情緒激動或者身體不適、漏服降壓藥等情況下,一些患者血壓會突然升高,常伴隨頭暈、頭脹痛,有的可能還會出現噁心、胸悶等症狀。這時不論是高血壓病人還是家屬都會比較緊張,反覆地量血壓,殊不知,緊張的情緒會導致血壓居高不下或越量越高。一般建議,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時間測量血壓是正確的。如果血壓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下,大可不必緊張,儘量放鬆,在床上靜臥休息,按摩上述穴位,多數情況血壓會逐漸降下來。如果血壓超160/100毫米汞柱,建議口服降壓藥,然後靜臥休息並進行穴位按摩。如果血壓超過180/100毫米汞柱,出現噁心嘔吐或胸痛、喘憋等症狀時,應馬上就醫。

  心絞痛:內關、神門、檀中穴

  心絞痛患者在大量體力活動時,可能會出現胸悶、胸痛、氣短等症狀,穴位按摩能擴張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緩解症狀。

  穴位選擇:1.內關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尋找這個穴位時,我們先用力攥緊左拳,將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上凸起的兩根筋相交叉點就是內關穴。2.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3.羶中穴: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按摩方法:將拇指或食指指峰(避免用指甲用力掐按皮膚)放於穴位上,先揉後按,以向下按壓為主,左右交替進行。力度由輕至重,以使其穴位產生酸、麻、脹、痛、熱等效應為度。每天上下午各進行一次,每穴按摩2~3分鐘。該方法適合冠心病患者日常保健或心絞痛發作時進行。但是,如果心絞痛發作時胸痛程度重,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建議立即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物,若胸痛持續不緩解,應馬上就醫。

  心律失常:神門、郄門、內關穴

  穴位選擇:郄門穴,在腕橫紋上5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大致相當於腕橫紋和肘橫紋中點,兩條肌腱中間,神門、內關穴位置如前所述。

  按摩方法:將拇指或食指指峰(避免用指甲用力掐按皮膚)放於穴位上,先揉後按,以向下按壓為主,左右交替進行。力度由輕至重,以使其穴位產生酸、麻、脹、痛、熱等效應為度。每天上下午各進行一次,每穴按摩2~3分鐘。郄門穴位置較深,按壓時力度要稍重,按壓的時間可以延長至每次5分鐘。

  專家提醒,心律失常分很多種類型,有些患者伴有較重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或患有甲狀腺疾病,還有些心律失常會危及生命,如室性心動過速、室撲、室顫等,這時需就醫。

  明目醒腦: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養胃:中脘穴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鬆開,再壓,如此反覆,三五分鐘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補腎固元:關元穴

  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護心臟:內關穴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清熱止痛:合谷穴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藥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髮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解腰背酸痛: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膕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舒筋活絡:陽陵泉穴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全能」穴:足三裡

  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裡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裡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裡。另外,足三裡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裡10分鐘,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

  滋陰養顏:三陰交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溼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鐘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安神健體:湧泉穴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裡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鐘左右,有助睡眠。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天氣轉暖後,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湧泉穴。

  氣喘揉羶中穴

  如果感覺胸悶、憋氣,最容易產生反應的叫羶中穴。羶中屬於任脈穴,位於胸前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如果有上述症狀,羶中穴的痛感會非常強。此時可以用拇指按揉,按揉後能夠產生疼痛感,疼痛的刺激再加上穴位行氣的作用,可以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緩解胸悶、哮喘等症狀。

  經常與羶中穴一起搭配按摩的是內關穴,內關穴屬於心包經,心包經能夠寬胸、理氣、強心,和羶中穴搭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內關穴位於前臂,在腕橫紋上2寸,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仰掌取穴。也可以用來緩解中暑、暈車船。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痛經按十七椎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在中醫臨床中,通過穴位按摩的方法能對痛經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月經周期較準時的女性,可以事先「防患於未然」。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位置。在經前一周左右時間,按摩「三陰交」,對緩解痛經有很好療效。如果月經已至,則可在經期按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稱為「背部奇穴」,位於腰部的後正中線上,第五腰椎棘突下。尋找此穴時,可以用手壓一壓,如果有明顯的痛感,就是找對了位置。操作時,用拇指指關節加點力度,按揉該穴3~5分鐘,感覺有輕微的痛感為度,不能只按,一定還要揉,才能讓血脈暢通,疼痛才能緩解。

  頭痛按天柱和太陽穴

  頭痛有很多種原因,如果是神經性的偏頭疼,按揉天柱穴和太陽穴能有所緩解。天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重要穴道之一,位於第一頸椎棘突下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尋找方法:天柱穴位於後頭骨正下方凹處,也就是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側凹處,後髮際正中旁開約2釐米左右即是此穴。也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壓至有脹痛感,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頸部僵硬按肩井穴

  現在有一種比較多發的頭痛,叫頸性頭痛,是由頸椎問題引起的,因為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頭痛。這種頭痛可以按揉肩井穴緩解。位置在頸部後面最突起的骨頭與肩頭連線的正中。按摩時,用中指按住對側的肩井穴,並轉動與肩井穴同側的胳膊,按壓力度以感覺到「舒服的微痛」為最佳。如果在辦公室備一個小吹風機,休息時間溫暖肩部,效果會更好。

  振奮情緒按足三裡

  情緒方面的問題,穴位按摩也能適當緩解,比如緊張不安,可以按揉勞宮穴。勞宮穴是調節自律神經的穴位,刺激這個穴位會緩解緊張。位置:當你握拳的時候,中指和無名指與手掌接觸點的中間就是勞宮穴。再比如情緒低落,可以按按足三裡。足三裡是恢復胃動力、消除疲勞、振奮精神的萬能穴位。位置:膝蓋下有一小塊突起的骨頭,骨頭下三個手指的地方有個骨頭和肌肉形成的凹陷,就是足三裡了。用左右手拇指一起按壓效果會更好。

  身體有毒素,按通胃經

  臉色黃而黑、身體疲乏、脾氣也時常暴躁易怒……中醫將這些症狀歸納為「身體有毒素」的信號,排毒不僅能使皮膚氣色變好,對身體健康也至關重要。因此,不妨多按胃經來緩解。

  取穴:屈膝沿髕骨向下循按,摸到脛骨,距脛骨外側邊緣一中指寬處就是足陽明胃經小腿部的循行線。髕骨下方的韌帶外側凹陷處是犢鼻穴,自犢鼻向下約一掌是足三裡穴,再向下一掌為上巨虛穴,再下一掌為下巨虛穴。具體方法:自犢鼻沿胃經循行線自上而下點按足三裡、上巨虛穴、下巨虛穴,通暢小腿氣血。反覆10次後換另一條腿重複動作。(人民健康網綜合自生命時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健康時報)

(責編:馬玲玲、常國水)

相關焦點

  • 穴位怎麼按摩 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保養可是每個人都不能忽視的保健方法。穴位按摩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治病,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不同原因的疼痛,都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緩解,如果常按摩一些重要穴位可能效果比吃補品還要好,所以我們要了解一下。
  • 養生其實不繁瑣,用一把梳子按摩即可?6個好處被發掘
    人身上的許多穴位在一定的刺激下,都能激發身體相應的調節作用,所以常用梳子按摩,有養生保健的功效。通過梳子按摩法,能夠調理和改善人的體質,增強自身免疫力。梳子用到身體不同的位置,養生功效都不同。1、梳頭能提神醒腦、防脫固發。
  • 經常按摩腳上哪個穴位能益壽延年
    腳俗稱是我們身體的第二心臟,因為腳上的穴位是有很多的,經常按摩這些穴位,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我們的身體健康了,自然就會更加長壽,所以說腳的健康狀況也關係著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所以說接下來我們就要一起了解一下腳底都有哪些保健穴位,平時我們該如何做好腳部保健的工作吧。  按摩腳的好處
  • 如何去燥潤肺降火 可以按摩這些穴位
    人體諸多穴位均有各自的養生功效,通過按摩、艾灸等中醫手法對這些穴位進行刺激能夠起到相應的養生作用。初秋季節,想要滋陰潤肺、去燥降火,按摩下面這些穴位可以起到相應的功效作用。1. 護肺養肺的穴位魚際穴,人體的穴位處,按下去總會有一些脹痛的感覺,魚際穴是位於手掌上大拇指下方那團肉的中間,沿著指骨揉按下去有脹痛感的地方便是了,魚際穴的功效是清肺瀉熱、利咽止痛,對於一些肺熱疾病有治療作用。
  • 按摩三個穴位 輕鬆搞定鼻塞
    經常鼻塞如果不想用藥,這裡有更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摩穴位。用手或以刮痧板代針,按壓印堂、迎香、合谷這三個穴位。每個穴位按3~5分鐘,每日1~2次,可治療感冒塞鼻。像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子不通氣、感冒後的流涕、前額痛這些症狀,按摩這三個穴位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印堂穴:位於兩眉頭的中間。按壓此穴可以防治頭痛、鼻疾患。
  • 經常按摩這些穴位會有奇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注重養生的人是越來越多,而且更多人去選擇中醫養生,中醫養生不但效果好,而且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中醫養生中大家用的最多的就是中醫按摩,這種方法是非常簡單的,自己也能夠做到,通過按摩身體上的一些養生窩最後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們詳細的來了解下吧。
  • 疏肝理氣最快的好方法 穴位按摩對了才有效
    身體的健康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事,肝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平時對肝臟的保護要多注意。那麼,疏肝理氣最快的好方法有哪些呢?哪些茶疏肝理氣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疏肝理氣最快的好方法太衝穴這個穴位很適合平時比較愛生悶氣、焦慮、鬱悶的人群。在頭昏腦脹的時候,太衝血可以讓人神清氣爽,還可以補足氣血。在心情煩亂的時候,可以鎮定安神。
  • 按摩腳部穴位,補腎是關鍵!除了補腎,還有哪些穴位對身體有益處
    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些人喜歡泡腳,來緩解腳部疼痛感觸和工作一天的壓力放鬆,並且,有些人對養生方面比較重視,可以尋找一些腳部穴位,減輕身體某些不適的症狀,但是,大家知道腳部穴位有哪些?通過什麼方法正確尋找腳部補腎要穴?
  • 提醒:太陽穴疼痛的時候,可以按摩這些穴位來緩解,簡單實用
    人體分布著很多個穴位,人們早已學會通過這些穴位來養生。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太陽穴這個位置不知道什麼原因,感到有些疼痛。很多人面對這種情況時可能會置之不理,而那些比較謹慎的人,則會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這些疼痛。
  • 冬季驅寒補陽少疾病,環陽丹仙茸護腎膠囊為健康護航
    因此冬季驅寒補陽很有必要,才能為健康護航。中醫理論中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陽氣的多與少影響著一個人健康趨向。人的各項活動都需要消耗陽氣,寒冬時自然界陽氣非常弱,因此冬季養生重在溫補人體陽氣。人體陽氣有哪些方法補充?
  • 癸亥日穴位按摩子午流注逐時開穴
    為了方便親友們自我按摩養生和調理各種不適症狀,本人計劃整理出點穴按摩的時候每日諸時辰應該首先選取的穴位(根據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等),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調養任何疾病時,首先按照時辰選取對應的子午流注穴位,然後再根據臟腑、氣血、虛實、表裡、寒熱辨證選取對應經絡上的其他穴位,這樣取穴可以達到最好的養生和治療效果。
  • 「健康中國」背不好,難長壽!每天幾分鐘,補陽氣、護五臟,很簡單
    每天幾分鐘,補陽氣、護五臟,很簡單健康中國★★★★★古語有「背者,胸中之府」的說法,背部的養生保健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中醫按摩、拔罐、刮痧、捏脊、督脈灸等許多治療方法都是在背部進行的。可以說,注重養背護背,可祛病延年。今天,小郎中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養背這件事!夏季為何要養背背部是人體五臟六腑的反射區。
  • 保健按摩常識 常按這3個穴位效果堪比補藥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即便鑽研一輩子,也沒有盡頭,中醫認為夏季是一個需要養陽、祛溼、調理氣血的季節,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夏季養生穴位、夏季養生要注意哪些事等通過中醫養生方式度過夏季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哦。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2、按摩下背部時,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鍵脾、和胃、化溼的脾俞穴等等。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
  • 穴位按摩減肥瘦臉的原理 快速瘦臉的4個小妙招
    原標題:穴位按摩減肥瘦臉的原理 快速瘦臉的4個小妙招   穴按摩減肥是建立在中醫經絡理論基礎上的,是健康、安全、快速的減肥方法,人體擁有超過700多個穴位,每一個穴位都可以瘦不同的地方,下面就分享穴位按摩減肥瘦臉法!
  • 【土郎中養生】按摩百會穴位的作用有哪些 百會穴功效大全
    導   語             百會穴是身體中一個重要的穴位,它位於我們的頭部,對於我們的身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經常對這個穴位進行按摩能夠很好的治療頭痛、頭暈、高血壓以及休克的症狀,。所以說,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中也有記載,百會穴是調節腦功能的一個重要部位,所以經常按摩百會穴具有提神醒腦以及開竅的作用,對於中風還有腦膜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於百會穴的按摩治療,在我國的戰國時期就有詳細的記載,第一個使用的就是著名的扁鵲了。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百會穴上方進行艾灸,能夠很好的令大腦中的動脈血液流量加速,這樣就導致腦血流量加快,很好的促進大腦健康。
  • 耳鳴穴位按摩治療法
    很多年輕大的人,都會出現耳聾耳鳴的現象,現在,也有一些年輕人也會有這個現象,這完全影響到我們學習和工作了,我們該怎麼辦呢?中醫如何看待耳鳴耳聾的呢,耳鳴耳聾中醫又是如何調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耳朵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能夠聽到各種聲音,如果耳朵出現問題的話,對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這個穴位不通 會讓你身體四肢發冷發熱、麻木僵硬 瞧瞧醫生是怎麼...
    俗話說肚臍下冷是宮寒,這是很多養生女性知道的,它會造成諸多婦科疾病,乃至不孕不育;其實肩膀冷的症狀也不容小視,因為肩膀冷預示著膽不通也成了危險當今女性健康的頭疼之症之一。  首先膽不通會有哪些症狀呢?
  • 胃火按摩什麼穴位 有胃火長按這裡
    主要是由於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等引起的,在中醫學上,胃火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解決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胃火按摩什麼穴位、胃火什麼原因引起的以及有胃火怎麼辦。胃火按摩什麼穴位1、按摩內庭穴治療胃火旺中醫認為,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揉內庭穴,它的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 經絡養生——你經常失眠嗎?按摩「百會」等穴位,讓你夜裡睡得香
    中醫認為,不論什麼原因導致的失眠,多和心、脾、肝、腎功能失調有關。因此,使用經絡按摩的方法,適時、恰當調整心、腎等各系統間的關係,使它們恢復到協調狀態。可以相信:使用經絡按摩的方法去應對失眠現象,那麼,你未來的睡眠香甜絕對不是夢。1.按摩的特效穴位風池、天柱、百會、睛明、瞳子髎、太陽、中衝、內關、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