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飢餓遊戲》和《暮光之城》為例,淺談青少年電影為什麼會失敗

2021-01-08 言片兒

2020年,兩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即將上映——蘇珊·科林斯的《鳴鳥與蛇之歌》和史蒂芬妮·梅耶的《午夜太陽》。

雖然後者還沒有上架,但前者在上架第一周就賣出了驚人的50萬冊。

對於那些一直懷疑青少年文學影響力的人來說,蘇珊·科林斯讓他們打消了這種懷疑。

雖然青少年文學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由於一系列暢銷書的大規模湧現,青少年文學在2000年代中期鞏固了其地位。

多年來,《飢餓遊戲》不斷發展,在內容和創作的多樣性方面不斷擴大其範圍,努力使其更具包容性。

但總的來說,《飢餓遊戲》仍被很多人視為是在垂死掙扎。

由於《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以十億美元的票房大獲成功,好萊塢在短短幾年內對青少年電影進行了大量投資,但要重現這種成功並非易事。

在幾次票房失敗後,好萊塢似乎準備宣告青少年電影的失敗,就像90年代的海盜片和西部片時代結束時一樣。

好萊塢似乎從來沒有認真地對待過青少年電影,或者把它看作是曇花一現的時尚。

好萊塢試圖同時拍很多青少年電影

製作一部青少年電影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問題在於,你將不可避免地被別人落在身後。

青少年文學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但與電影相比,它的成本更低,規模也更小。

當《暮光之城》成為暢銷書時,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差不多的超自然愛情故事,但其中很多都憑藉自己的實力成為了大熱門。

而在《飢餓遊戲》大獲成功後,類似的模式也出現了,這導致反烏託邦的青少年故事大量湧現。

如果你想要看到更多自己喜歡的東西,那麼小說比電影更容易迎合你的喜好,正如《暮光之城》和《飢餓遊戲》中人們為捕捉閃電般的激情所做的許多嘗試一樣。

想想《分歧者》系列,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正是讀者渴望更多像《飢餓遊戲》這樣的故事的時候,出版商巧妙地將它推向市場,以滿足這一人群的需求。

雖然由此改編的第一部電影的票房表現不俗,但續集卻大幅下降,直到最後一部《分歧者》未能拍攝成功,因為觀眾已經不再關心這部電影了。

《飢餓遊戲》的原著黨可能會失望,但電影的票房收入遠遠超過了原著的銷量。

而對於喜歡《飢餓遊戲》的觀眾來說,相比之下,《分歧者》無疑是一部缺乏想像力的仿製品。

《飢餓遊戲》或許在文學界掀起了一股反烏託邦的潮流,但電影界對此並不熱衷。

千篇一律的故事並沒有像它需要的那樣吸引普通觀眾的注意力。

電影公司誤解了青少年電影成功的原因

娛樂業建立在一個簡單的模式上,即如果沒有壞,就不要去修理它。

如果某樣東西成功了,不管是某種類型的電影,還是某個導演,那麼該行業的每一家公司都會爭相複製這種模式,直到觀眾徹底厭倦為止。

這一點可以從電影界對青少年電影的看法中看出,他們把每個故事都強迫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宜的模式,而忽略了這些故事最初吸引人的地方。

例如,《飢餓遊戲》既是一本書,也是一部電影,因為作者和導演都認真地對待這個中心概念。

觀眾之所以喜歡上這個故事,是因為它在當時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激進和獨特。

然而,許多電影公司似乎從它的成功中學到了一個教訓,那就是創造出另一個反烏託邦的故事,並希望觀眾能輕易地滿足。

故事的獨特性並不重要,只要它們是反烏託邦的,那就足夠了,但觀眾就不那麼信服了。

當談到電影選擇時,電影公司忽略了一些最獨特的青少年系列電影,這一點我一點也不奇怪。

利巴布雷的《預言家》系列結合了神秘與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的紐約謀殺之謎;

萊妮·泰勒的《煙骨之女》三部曲是一部幻想小說,包括天使、人獸混血兒和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瑪麗莎·邁耶的《月球編年史》以科幻情節和水手月的靈感重新構想了經典童話。

由此可見,青少年電影並不是由一個故事定義的,但這似乎是許多局外人對待它的方式。

當代年輕人的思想與現代好萊塢格格不入

現如今的好萊塢已經把製作方向轉向了大預算的大片,超級英雄、迪斯尼系列、星球大戰和異類組成了數十億美元的觸手的新時代。

隨著大片變得越來越大而不能失敗,3億美元的預算已不再是稀罕之物,中等預算的電影卻因此遭受重創。

包括詹姆斯·格雷在內的許多導演都對這一後果感到惋惜,而它對青少年電影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這是一個恥辱,因為很多好電影,都是一些小預算。

雖然小說永遠不會在年輕人中消但現在,人們關注的更多是現實主義、社會評論和當代故事,其中許多故事推崇進步,宣揚政治意識。

他們可能賺不到幾十億美元,但他們有自己的受眾群體。

事實上,觀眾們都很活躍,渴望看到更多。

說青少年電影已經死了是不對的,但至少在文學改編方面,我們似乎已經沒有更多的預算和更高的概念了。

小故事將在流媒體平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更雄心勃勃的電影則被拋在腦後。

這一呼籲也凸顯了這類電影的另一個問題,對於好萊塢來說,觀眾對華麗動作片和類型故事的渴望被像《復仇者聯盟》這樣的電影所滿足。

所以沒有必要創造更多的內容,從而與他們更重要的任務相競爭。

當然,這一切都可能發生變化。

一旦有一本百萬銷量的小說出現,開啟了這一類型的全新趨勢,好萊塢將爭相跟上。

很多人都在關注下一部《暮光之城》或《飢餓遊戲》,畢竟,獅門影業已經計劃將《鳴鳥與蛇之歌》搬上大銀幕。

相關焦點

  • 《飢餓遊戲》:現象級電影是怎樣煉成的?
    現象一:《飢餓遊戲》為何火爆?  對於一部改編自流行小說的電影而言,《飢餓遊戲》有著傳統意義上好萊塢票房怪獸得以成名的血統。如《哈裡波特》和《指環王》系列,都屬於嘗到名著改編甜頭的例子。但是,與這些大部頭的魔幻世界不同,這部將格局著眼於未來的影片,顯然更像是傾向於《暮光之城》般的流行文學。這種短平快代替者厚重與史詩之後,首先便在風格上有著獨樹一幟之感。
  • 《飢餓遊戲》落幕 詳解電影市場「嘲笑鳥效應」
    同樣的,大銀幕上的一隻「嘲笑鳥」展開象徵反抗的雙翅,四年後,它也為電影市場帶來了一些影響。隨著最後一部影片的上映,《飢餓遊戲》系列電影將正式和觀眾告別,回望過去這四年,「嘲笑鳥」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流行文化符號,更是好萊塢乃至全球影市中值得探討的現象。
  • "飢餓遊戲3"被拆分成"上下集"電影源自導演平庸
    「上下集」電影源自導演平庸   由奧斯卡影后詹妮弗·勞倫斯主演、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的青少年科幻片《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2月8日內地公映。首日6120萬的成績還算可觀,在周日1.33億的大盤中佔比將近一半,但27.94%的排片率僅僅相當於同在檔期的《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上映7天後的佔有率。
  • 《飢餓遊戲》將拍前傳電影,弗朗西斯·勞倫斯回歸執導
    《飢餓遊戲》將拍前傳電影,弗朗西斯·勞倫斯回歸執導文/聽歌打娛《飢餓遊戲》前傳小說定於2020年5月出版,小說命名《鳴鳥與毒舌的民謠》。這本書的故事背景依舊設定在帕納姆世界,時間發生在現有三部曲開始的64年前,故事的重點放在叛亂失敗之後的日子,即「黑暗歲月」(Dark Days)。獅門影業也有爆料消息,有意繼續拍攝《飢餓遊戲》的相關電影,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也將回歸執導。聽到這個消息,粉絲的心情是不是跟過年一樣喜悅。
  • 飢餓遊戲故事續集有望推出前傳電影 劇情設定64年前
    作為青少年電影中的經典,《飢餓遊戲》陪伴了不少影迷的成長。雖然影片和小說的故事告一段落,但故事線索中的諸多疑團並沒有得到解決。近日,有消息稱蘇珊·柯林斯創作的《飢餓遊戲》前傳小說將於2020年推出,獅門影業正對此事保持密切關注,計劃繼續將該作品改編成電影。
  • 《飢餓遊戲》前傳小說明年出版 獅門有望推出電影
    《飢餓遊戲》前傳小說明年出版 獅門有望推出電影2019-06-18 15:36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胡蘿北責任編輯:chensuyun [PConline 資訊]據媒體報導,《飢餓遊戲》的原著作者Suzanne Collins將於2020年5月19日發行該系列小說的前傳,而電影系列片方獅門影業也宣布
  • 《飢餓遊戲3》曝勝利遊行海報 遊戲勝利者登場
    《飢餓遊戲3》曝勝利遊行海報 遊戲勝利者登場 時間:2015.11.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飢餓遊戲》前傳電影立項 原版導演回歸執掌影片
    1905電影網訊 經過長時間的籌備,《飢餓遊戲》的前傳電影,終於在獅門影業立項。該小說的故事,被放在了《飢餓遊戲》裡的大反派斯諾總統的青蔥歲月之上。18歲的思諾,遭遇家庭變故。機緣巧合之下,他參與了第十屆「飢餓遊戲」大會,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該前傳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飢餓遊戲》第一部故事的64年之前。目前,影片所確定的導演是弗朗西斯·勞倫斯,他曾經執導了《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以及《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
  • 《飢餓遊戲3:嘲笑鳥》補拍結尾 片場照流出
    1905電影網訊 當上下兩部《飢餓遊戲3:嘲笑鳥》拍攝完成的時候,影片其實還有一場最重要的結尾戲尚未拍攝。而從片場照來看,外景地鬱鬱蔥蔥,樹葉茂盛,風景相當不錯。     至於為什麼要拖這麼久才拍攝這場戲,影片的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解釋是因為這一場戲需要樹葉和草地都變為綠色才能開拍,而在兩部影片背靠背結束拍攝的時候,影片的外景地亞特蘭大的植被還沒有變綠,所以在當時無法開拍這部這個結尾。
  • 內地首映吸血鬼電影 《暮光之城》靠愛情取勝
    內地首映吸血鬼電影 《暮光之城》靠愛情取勝 [電影網]網友在接受採訪影片不靠驚悚主打愛情 帥哥美女搭配養眼        相比較其他吸血鬼題材的電影,《暮光之城》完全和驚悚靠不上邊,男主角吸血鬼沒有可怕的尖牙
  • 《飢餓遊戲》將發布前傳小說 獅門計劃改編成電影
    電影講述了北美洲在一場大戰中被摧毀,人們建立了新的家園,但是新的家園也有新的政策,在管轄區下的12個區必須選出一男一女共24名選手參加「飢餓遊戲」,在「飢餓遊戲」中不僅要在遊戲中與各種野獸對抗,而且必須要殺死其他選手,最後一名生存下來的可以獲得巨額獎金。
  • 《飢餓遊戲3》:沒進入主題 拆成兩部多此一舉
    1905電影網專稿 如今電影圈有個非常壞的習慣,就是原本一部電影就能講完的事,非要拆成兩部或是三部。     把原本一部的素材剪成兩部上映,票房自然多了很多。不過,電影品質就很難保證了。大量無用的對白、拖時間的廢話,卻成為影片的主要部分。觀眾辛辛苦苦熬過一兩個小時,卻發現,這電影基本什麼都沒講,這大概就是《飢餓遊戲3(上)》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 《飢餓遊戲2》:電影主題是女主凱妮絲的反抗
    不過在這個基礎上的《飢餓遊戲2》就給人驚喜太多了,它要探討的是好萊塢鏡頭中一個從角鬥士時代拍到奇幻時空的一個永恆主題--個體覺醒和為自由而反抗。,意識形態下的飢餓遊戲中青少年被玩弄成為一個觀賞節目,權力製造了娛樂消費並相互苟合,背後是一場更大的操控民眾、鞏固統治的陰謀。
  • 《飢餓遊戲》將拍前傳電影!設定在正傳三部曲前64年
    《飢餓遊戲》真的要拍前傳電影了!據外媒Deadline報導,獅門影業宣布已開始運作將小說原作者蘇珊·柯林斯的新作——《飢餓遊戲》前傳小說《鳴鳥與蛇的歌謠》電影化,《飢餓遊戲2》《飢餓遊戲3》的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將回歸執導,第二部編劇Michael Arndt回歸寫劇本。
  • 《暮光之城》演員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將在電影中扮演黛安娜王妃
    《暮光之城》女演員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在電影中扮演黛安娜王妃,影片講述了黛安娜王妃決定結束與查爾斯王子的婚姻。這部電影將發生在黛安娜王妃意識到她需要結束與查爾斯王子的婚姻的三天時間裡。克裡斯汀·斯圖爾特最著名的電影就是《暮光之城》,這是她在大熒幕上首次扮演黛安娜王妃。據Deadline報導,這位30歲的《暮光之城》女演員將在導演帕布羅·拉雷恩Pablo Larrain的新片《斯賓塞》(Spencer)中扮演已故的王室成員。這部電影預計將於2021年初開拍。
  • 票房紀錄是如何煉成的 《飢餓遊戲2》營銷詳解
    《飢餓遊戲2》劇照   自11月21日上映以來,「《飢餓遊戲2》能不能大賣」這個疑問已經被替換成了——「《飢餓遊戲2》為什麼賣得這麼好?」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從開畫那天起就一路票房飄紅。在北美的戰績最突出,首周末就狂攬1.61億美元,創造了2D電影的開畫紀錄。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可以參照一下現象級的《哈利波特》系列,「哈波」大結局的首周末票房為1.69億(而且別忘了該片是3D格式上映)。在海外,《飢餓遊戲2》雖不如美國本土聲勢浩大,但也表現平穩,海外票房已累積達2.29億。
  • 《飢餓遊戲》前傳電影有望推出 前傳小說明年出版!_遊俠網 Ali213...
    蘇珊·柯林斯創作的《飢餓遊戲》前傳小說將於2020年推出,獅門影業正對此事保持密切關注,計劃繼續將該作品改編成電影。  「作為《飢餓遊戲》電影的出品方,我們一直感到很驕傲。我們對於蘇珊的下一本書的出版已經迫不及待。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就一直與她保持溝通,我們期待繼續與她在電影上密切合作。」獅門影業集團董事長喬·德雷克周一的聲明中表示。
  • 1118-1124北美票房 《飢餓遊戲2》1.61億登頂
    和好萊塢業內之前的預測相似,影片確實是全美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的心水,首映周末即以1.61億美元的逆天進帳,登頂北美周 末票房冠軍。該片也壓倒去年春季的《飢餓遊戲》第一部的1.52億美元,刷新系列電影新高。該片同時還擊敗《暮光之城:新月》的1.42億美元,成為北美 電影史上11月開映電影周末票房最高的電影。這個成績無疑讓獅門電影公司的信心大增。
  •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青春科幻系列畫上句號
    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作為目前超級英雄電影之外最熱門的題材在今年的表現仿佛進入瓶頸期。《分歧者:絕地反擊》和《移動迷宮2》兩部熱門續集的票房和口碑較前作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作為目前超級英雄電影之外最熱門的題材在今年的表現仿佛進入瓶頸期。《分歧者:絕地反擊》和《移動迷宮2》兩部熱門續集的票房和口碑較前作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本質上這是一部勵志電影!
    有的電影,是需要品味的。大家都叫好的電影,比如復仇者聯盟這種,就是所謂的爆米花電影,好萊塢工業流水線的典型之作,不需要思想性,藝術性,純粹感官的刺激,就足以獲得票房的成功,也是好萊塢取勝的法寶。而飢餓遊戲,給我無限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