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外國人很少吃河魚,這也是造成國外淡水魚泛濫的一個原因,如在美國泛濫的亞洲淡水魚,在澳大利亞泛濫鯉魚,並不是因為這些魚是外來物種所以他們不吃,在他們的文化中就沒有多少關於吃河魚敘述。

在他們的飲食餐具上也沒有吃河魚的利器,如他們進餐用的刀叉,吃淡水魚挑魚刺就很麻煩。在一些外國人的意識裡河魚肉還屬於寄生有毒物質載體,遠沒有海洋裡生活的海魚乾淨。這也是有依據的,在早前美國工業興起,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造成河水土壤的汙染,還曾出現吃淡水魚中毒的例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美國人就從此開始不吃河魚了,直到今天他們在河邊抓起大魚,只會覺得只是一個樂趣和成就感之後就放生了。(每次看到這種情況編編就在想該怎麼吃呢,最後看到他們將釣起來的魚放生了頓時氣炸了。)

還有在外國人的飲食習慣裡,他們也不喜歡看到一整條魚,會覺得難以接受所以我們在國外水產店經常能看到切好成塊的海魚肉,而不見整條的淡水魚。再說說外國人的烹飪手法,完全沒有我們的豐富,他們在魚肉的時候大多都喜歡煎,誰吃都會膩味對吧。

再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河魚消費國家,從我們的菜譜上也能證實這一點,總會出現紅燒魚,清蒸魚,水煮魚等等,這不僅僅顯示了我們吃魚方式上的變化多端,也在說明我們喜歡吃魚。
對我們如此熱衷於吃河魚外國人對此怎麼說呢?這必須從兩個方面說起,一是在中國的外國人和在國外的外國人,即便都是外國人他們對我們吃河魚的評價也就有天壤之別。

首先說說在國內的外國人怎麼評價我們吃河魚?因為我們喜歡吃魚所以在大環境上在我國的外國人也更容易接受吃河魚的行為,當然我們也是最會做河魚肉的國家,想吃到美味的河魚肉也就只能來我國了,那些在我國吃到河魚肉的外國人幾乎都會被我們美味的魚肉震驚的說不出來話。
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曾經一個老外在我國吃麻辣香水魚,看到如此美味的魚肉也忍不住咽口水,吃了一口滿滿的幸福感:yes!這正是我所想要的,味道非常棒!是我吃到最好吃的魚。

還有一個外國人來我國吃紅燒魚,剛看到這條魚的時候還在猜,這條魚應該很鹹或者很甜,然後用筷子夾起一塊魚肉塞到嘴裡,表情瞬間就爆炸了:嗯!非常辣,味道超出預料,非常棒。接著又是一塊魚肉入嘴還閉上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樣子。

再看在國外的外國人是如何評價我們吃河魚肉,在一些沒有接觸中國菜的外國人眼裡,吃河魚肉完全就是不能接受的事實:他們為什麼要吃這種東西,太不可思議了。在美版知乎上也有很多外國人對我們吃河魚的行為表示不理解的外國人,如一位老外不解的問:他們不怕卡喉嗎?還有外國人可笑的問道:「他們不怕和魚眼睛直視嗎?」是不是覺得很幼稚?
由此可見,外國人在評價我們吃河魚的行為上是受地域和飲食文化限制,他們自然很難以理解了。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