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離家20年杳無音信 女兒尋父盼中秋團圓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爸爸離家20年杳無音信 女兒尋父盼中秋團圓

陳敬良

  @

  華西都市報:「爸爸今年已經60歲了,現在天氣開始冷了,不知道他在外面是怎麼過的。」自父親離家後,20年杳無音信。近日,得知父親有可能在西藏打工,崇州市民陳群希望知情者能提供相關線索,幫她實現中秋節前找回父親的心願。

  「如今我也是為人父母的人了,每年都在盼望人月兩團圓。」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是親人團聚的日子。然而,崇州市民陳群卻平添了一抹愁緒,因感情問題父母先後離家,而父親更是杳無音信已20年。近日,得知父親有可能在西藏打工,陳群希望知情者能提供相關線索,幫她實現中秋節前找回父親的心願。

  父親在插秧苗的季節離家

  在陳群還是學生時,父母就因為感情問題常有不快,1993年母親索性搬走。「我爸爸是那種一根筋的人。」陳群回憶說,母親搬走後,父親陳敬良連續一年在外四處尋找母親,但找到母親後,她並不願意再跟父親回家。估計受此打擊,陳敬良在1994年的一天,帶著戶口本和女兒的獨生子女證,從崇州市金雞鄉徐渡村10組的家中出走。「當時我在學校上課,爸爸離家具體是哪天我記不得了。只記得是在快要插秧苗季節裡。」那一年陳群成了「孤兒」,隨著親戚生活。

  20年尋找 次次無功而返

  時間一晃就是20年,從16歲的小姑娘到36歲的母親,陳群一路走來都比較艱辛。「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些,想找到爸爸的願望就更強烈了。」如今陳群和丈夫在崇州做著小生意,日子還算寬裕。多年來,她都沒有停止對父親的尋找。12年前,單憑熟人的一句:「看到一個很像你父親的人。」陳群和親友在三江鎮進行了五天五夜不眠不休的尋找,「我們複印了爸爸的照片,滿街的發,全鎮的大人小孩都問了個遍,還是沒有找到。熟人說那個像我爸爸的人,穿著和狀態完全就是個乞丐樣,想到他一個人在外面流浪,我太難受了。」陳群說,這樣的尋找還不止一次,但每次都無功而返。

  女兒盼爸爸中秋回家

  近日,從西藏回來的老鄉告訴陳群,好像在西藏的某個工地見到了陳敬良。「身高在160-170cm之間,身材偏瘦,走路的姿勢,駝背的特徵,還有喜歡穿中山裝的習慣都和我爸爸很像。」由於陳敬良早年就有到陝西、黑龍江和西藏打工的經歷,陳群對這一條信息不多的線索很重視,但遺憾的是,通過多方查找,陳群一家還是沒能找到這個和陳敬良很像的人。

  「爸爸今年已經60歲了,現在天氣開始冷了,不知道他在外面是怎麼過的,」陳群希望知情者能提供相關線索,幫她實現尋父心願。「中秋節又要到了,我們一家都盼望人月兩團圓,讓我儘快找到父親,盡到做女兒的責任。」陳群說。

  如果你認識陳敬良,或者知道陳敬良的近況,請撥打華西傳媒呼叫中心028-96111提供線索。(記者 程渝 圖片由陳群提供)

相關焦點

  • 壽光「90後」女子離家出走7年杳無音信 父母急尋女兒下落
    齊魯網濰坊8月19日訊8月19日,壽光上口鎮雙井口村村民馬女士向閃電新聞記者求助稱,她的女兒劉翠瑩於2012年8月26日在壽光市田柳鎮邢姚村突然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在女兒失蹤的這7年裡,馬女士與家人從未放棄過尋找她的下落。
  • 女兒,你在哪兒?棗莊花季少女離家出走,母親苦尋1年餘盼回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劉臣見習記者王函文化路上的一家小餐館是陳若雯最後被發現曾停留過的地方,1 年多來,女兒音信全無時刻讓黃莉(音)陷入懊悔自責。儘管尋遍棗莊大街小巷後一無所獲,但黃莉仍盼望著。她希望女兒就在自己身邊,只要喊一聲「若雯」,女兒 就能轉過臉笑著撲進她的懷裡。
  • 因2耳光與父親決裂,離家出走20年杳無音信,回首父親卻早已痴呆
    他的心結,就是自己與父親將近二十年的僵持。因2耳光與父親決裂,離家20多年杳無音信在麥家小時候,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只因為他的爺爺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爸爸是you派。所以麥家活得孤獨而無助,面對同學的孤立、老師的羞辱與不公平,麥家度過了一段灰暗而痛苦的歲月。
  • 「中秋月團圓」感受文字中的中秋文化
    今天,我們就從「中秋月團圓」幾個字說起,談談八月十五中秋節。天上的明月,與人間的團圓,共同譜寫了一曲中秋之樂,一年一度,奏響在中華大地上。中國象形文字是表意的,每個文字都講述著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從「中秋月團圓」幾個字說起,談談八月十五中秋節。
  • 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
    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時間:2020-09-30 23: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 中秋節國慶節祝福語2020,國慶和中秋雙節同慶,大家昌盛,小家團圓,有關國慶中秋同一天的10條祝福語
  • 推薦中秋節祝福語,2020年熱門中秋節句子
    推薦中秋節祝福語,2020年熱門中秋節句子時間:2020-10-02 10: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推薦中秋節祝福語,2020年熱門中秋節句子 1中秋臨近送你五如意,祝事事順心,件件如意:一送搖錢樹財運壯,二送貴人扶事業興,三送萬事如意健康長,四送幸福滿筐福祿至
  • 中秋味道 除了團圓還有堅守
    團圓是中秋的主題,卻總有那麼一群人,由於特殊的工作性質,依然堅守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詮釋出另一種「中秋味道」:奉獻,辛苦並快樂著。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金米娜:值班室24小時不斷人  昨日下午,在位於艾溪湖畔的省氣象臺值班室,帶班的首席預報員金米娜正對著電腦屏幕,分析一組組不斷更新的氣象資料。
  • 快樂的中秋節日記20篇
    快樂的中秋節日記20篇過中秋節日記200字(一)201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中秋節。 我一想到中秋節,就高興得不得了,因為我們不但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餅,還有非常可口的飯菜。真是一筆特大的享受呀!
  • 潮汕中秋月,朥餅伴團圓
    中秋佳節,一個代表著「團圓」的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說到中秋,大家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必定是中秋節的代表食物——月餅。月餅只是一個統稱,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月餅,同個地域有不同口味的月餅。
  • 中秋團圓:一樣的月光,不一樣的「風景」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自古承載著中國人渴望團圓幸福的心願,作為「團圓餅」的月餅餡兒也從最初簡單的糖、棗泥、蓮蓉發展到五仁、肉鬆、冰激凌,甚至腐乳等等,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可不只是月餅,而是中秋的「風景」。「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 大熊二熊中秋團圓,曬合照
    龍門浩老街裡有好幾個熊本熊雕塑。8月份洪水過境時,其中兩隻熊本熊被迫離家出走,拖著400多斤身軀,開始了他們的漂流生活。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譚博治原標題:熊本熊漂流大結局:大熊二熊中秋團圓 【免責聲明
  • 新創華版權IP特攝動漫中秋賀圖 可愛的戰兔與團圓的柯南一家人
    隨著國慶和中秋節的到來,國內新創華公司旗下的版權相關作品,也在近日正式公開了具體的中秋慶賀圖,除了幾部知名的動漫IP之外,還有特攝系列的知名作品,其看點非常的豐富有趣和好玩,來看看這次具體的中秋慶賀圖吧。
  • 「機長爸爸」的除夕夜
    新華網長沙1月2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史衛燕)這個除夕,機長楊思宜又一次坐上離家的汽車,把女兒的哭聲拋在了身後。  和他一樣,在中國有數以萬計民航飛行員,因為工作需要,每年春運時節,他們都會面對履行職責與家庭團圓的艱難選擇。為了更多家庭的團圓,他們放棄節假,告別家人,在雲上守護著旅客的幸福和平安。
  • 2020國慶中秋同一天祝福語怎麼發 2020國慶中秋祝福語精選匯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國慶中秋同一天祝福語怎麼發 2020國慶中秋祝福語精選匯總 2020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比較特殊,兩個節日居然同在一天,那麼我們該怎麼送上祝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2020國慶中秋的祝福語_國慶中秋雙節祝福語大全,希望你喜歡。
  • 2020年迎中秋賀國慶祝福語大全
    不知不覺國慶又逢中秋月圓,偉大祖國大好河山,蒸蒸日上。在今年10月1日既是國慶又是中秋,迎中秋賀國慶祝福語有哪些?今天小編整理了2020年迎中秋賀國慶祝福語大全,大家一起來看看吧!2020年迎中秋賀國慶祝福語11.
  • 王陽明: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月缺又月圓,又是一年中秋日, 今年的中秋節時間為2019年9月13日, 農曆己亥年八月十五星期五。 中秋始於唐,盛於宋,明清到達頂峰。 月圓人團圓,遠方的遊子歸家團聚,未歸的遊人寄託鄉情。 家家戶戶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表達著人們對豐收的祈願。
  • 淮安新概念婚紗攝影中秋人月兩團圓,曬全家福獲好禮相送!
    贏取淮安新概念婚紗攝影價值1599元、999元的全家福套餐、價值288元的個人寫真、盧米埃電影票、價值500元婚紗攝影消費現金抵用劵、日月洲生態園門票諸多豐厚好禮等你來取!come on,大家都來曬自己的幸福家庭吧!用你們的幸福來曬傷我們吧!中秋人月兩團圓,曬全家福贏超值大禮!
  • 女孩因講故事跟爸爸鬧矛盾,打算「離家出走」,走到電梯卻回來了
    下面就有這麼一位媽媽,對於教育女兒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女兒也根本就鬥不過媽媽。01女孩因講故事跟爸爸鬧起了矛盾,竟打算「離家出走」劉女士和丈夫有一個女兒,兩人平時對女兒其實也是很好的,但是對於孩子的一些小脾氣,劉女士也從來不會慣著孩子。
  • 【開心速遞】何綺雲中秋節不忘餵流浪貓 《愛回家》「Ma姐」因毛孩跟家人團圓
    ▲ 何綺雲中秋不忘流浪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