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旁觀者

2021-01-10 瀟湘晨報

◎作者: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盤小燁 ◎指導老師:梁浩蕾

南都非虛構寫作成長平臺自9月27日起,發起由廣州市委政法委、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主辦的,紀念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成立30周年徵文活動中,共收到社會來稿近千篇。本期,我們精選了四篇來自校園的獲獎作品,讓我們看看學生筆下的「見義勇為」有著怎樣的故事吧!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形單影隻的超級英雄難以拯救世界,而千千萬萬個「平民英雄」卻能遠足於社會守護之路。 「見義勇為」,簡簡單單四字詞語,卻有人對它避之蛇蠍,有人因它熱血沸騰。見義勇為是一種明心見性的行為,其核心為「勇敢」。因此,勇敢的陳家聲和曾傑合力救起了落水女子、勇敢的張露急救摔倒的老人、勇敢的陳海阻止搶劫嫌疑犯逃跑……勇之外現,義之內斂。

9月11日,11名近期在廣州市湧現的見義勇為人員,集中獲得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慰問和獎勵。「如果當時不去救人,我一定會後悔!」「能夠幫上忙的,我義不容辭!」面對獲得的獎勵,11名見義勇為人員普遍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件小事。我們需要見義勇為嗎?這是一個簡單而又困難的矛盾議題。於他人,見義勇為是必然選擇;於自身,見義勇為是無能為力還是拒於麻煩?於此世界,最冷漠的不是落井下石,而是袖手旁觀。「到頭來,我們記住的,不是敵人的攻擊,而是朋友的沉默。」這是馬丁·路德·金激昂的呼籲。若華南師大女研究生張鑫當時袖手旁觀,女檔主或許會在無盡的恐懼中感受世界的冷漠;若侯振林老人當時袖手旁觀,女童或許會在懵懂的無措中告別她只見過四年的世界;若梁恩凱當時袖手旁觀,受傷的女士或許會在馬路中央絕望地感受生命的流逝。

於我而言,每想起那個寂靜漆黑的因丟失了手機卡而徘徊街頭的夜晚,向路人尋求幫助後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絕無視,我或許埋怨後怕,卻又想到一句看似充滿道理而又冷漠無比的話「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不知何時,我們漸漸開始害怕見義勇為,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傷者倒地不敢救、路人受挾不敢幫。轉移視線,擦肩而過,無視痛苦的吶喊與呼救,入戲於一個忙碌的過客。大部分的我們不敢作善,良心和道德阻止了我們作惡,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那我就當一個旁觀者吧。」重慶公交,便是旁觀者用沉默推動的悲劇。無所作為,最是寒心。幸而世界不是絕對的,撐起這個世界溫暖的見義勇為的「平民英雄」們,他們不謀而合地以自身為盾,舉起火炬,驅散了惡人凝聚的黑暗。他們挺身於旁觀者前,將被惡人和旁觀者們的冷漠利器所傷的無措的人們,以單薄而充滿力量的身軀護於身後。「平民英雄」絕非形影相弔,他們以滿腔的熱血與人性的溫度,為冰冷的世界傳輸了溫暖。我們僅知各位英雄的義勇事跡,但卻鮮少思考為何他們選擇毫不畏懼登上未知旅途。「雖千萬人,吾往矣」。主導這一切的,是他們在入世的心膽下潛藏著的使命感。

在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也要不斷地全面發展自己。面對和平而有著無硝菸斗爭的未來,使命感重如泰山。若「人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行為和心態休矣,為他人、為社會伸出援助之手,對自己的心靈「見義勇為」。致敬平民英雄,空口之談無甚作用。正如林靜恆所說:「假如像古代神話裡那樣天降洪水,我願意做那個逆著人潮而上,第一個被洪水淹沒的人。」新時代的我們,應當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拒絕以旁觀者的身份藏身於黑暗之中。與平民英雄們一同守護社會,從而將自己磨礪成新時代中國的脊梁。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拒做「旁觀者」,居民共參與!看他們如何助力舟山創城!
    不做創城的旁觀者主動參與創城爭做城市的「主人翁」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園【來源:舟山廣電】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旁觀者效應是人類獨有的嗎?-虎嗅網
    兩位心理學家設計了實驗,參與者分別會在獨自一人以及有其他旁觀者在場時,面對有人陷入困境的各種情況。實驗中那些在場的旁觀者其實是研究團隊的成員,他們不會提供任何幫助,扮演著「不提供幫助的同謀」的角色。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旁觀者效應。它現在已成為心理學中的經典,在每一本入門教材、每一個入門課程中都會出現。有一些理論來解釋經典旁觀者效應的機制,比如,它通常被認為與責任分散有關,人們認為自己不需要採取行動,因為群體中的其他人會採取行動。也有人用多數無知來解釋,如果沒有人採取行動,旁觀者會假定其他人認為採取行動是錯誤的,從而自己也不會採取行動。
  • 旁觀者很開心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上帝視角能夠看到的真的很多,不管當局者有什麼快樂或者迷茫,旁觀者都不需要體會,旁觀者負責開心就足夠了。
  • 人類其實喜歡見死不救|《旁觀者效應》
    你聽過旁觀者效應嗎?這個效應指的是當旁觀者數量越多時,每個人願意去伸出援手的機率動機就越小,對,這效應的確違反我們的直覺。歷史上曾有兩名心理學家做過巧妙的實驗來證實這個理論,但在討論旁觀者效應之前,先聽我說起這背後慘痛的歷史。
  • 旁觀者效應在搗鬼!
    什麼是旁觀者效應呢?1964年3月13日,28歲的Kitty Genovese在下班返回公寓的途中遭到歹徒的襲擊。這場襲擊持續了將近30多分鐘,期間,Kitty Genovese多次朝附近的居民樓呼救,但除一人報警以外,其他人都沒有伸出援手。最後,她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死去了。
  • 旁觀者與行動者:哲學與時代的互動
    研究哲學,只是充當社會生活的解釋者、旁觀者。這其實是對哲學的偏見。事實上,哲學也具有對現在的提示作用和對未來的預測功能。馬克思說:「一切內在條件一旦成熟,德國的復活日就會由高盧雄雞的高鳴來宣布。」在這裡,哲學不只是「密納發的貓頭鷹」,在一天即將結束的黃昏起飛,還是「高盧雄雞」,在清晨啼叫,預示新一天的來臨。
  • 人類其實喜歡見死不救,你不願相信的人性-《旁觀者效應》
    你聽過旁觀者效應嗎?這個效應指的是當旁觀者數量越多時,每個人願意去伸出援手的動機就越小。這個效應的確違反我們的直覺,歷史上曾有兩名心理學家做過巧妙的實驗來證實這個理論。在說這個效應之前,我們先來講一個慘痛的故事。1964年3月13日,凌晨3:15,繁華的紐約市街頭被一陣悽厲的尖叫聲劃破貌似和平的假象,28歲的凱蒂·吉諾維斯在酒吧下班後,開車前往皇后區的住處。
  • 同伴越多越可能袖手旁觀,科學家發現老鼠也有旁觀者效應
    曾聽過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嗎?這個心理學術語是解釋事件發生時有越多人旁觀,願意出手援助的人會越少。最近芝加哥大學研究發現,這種現象並不只存在人類之中,至少在大鼠身上,旁觀者效應也是存在的。
  • 《旁觀者2》間諜遊戲任務完成攻略
    《旁觀者2》中除了幾個同事的任務外,還有一些其他任務,這些任務很有可能有著很大的作用,許多玩家還不清楚間諜遊戲任務要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文化的寄生者」分享的間諜遊戲任務完成攻略,一起來看看吧。間諜遊戲任務完成攻略打電話得到攝像頭的來源情報。
  • 《旁觀者2》間諜遊戲任務完成方法詳解 間諜遊戲任務怎麼做
    導 讀 《旁觀者2》中除了幾個同事的任務外,還有一些其他任務,這些任務很有可能有著很大的作用,許多玩家還不清楚間諜遊戲任務要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
  • 吉諾維斯遇害案:38個鄰居引發的「旁觀者效應」
    案發地點這則報導帶來了爆炸性的影響「38個證人」成了「美國人殘酷和冷漠」的代名詞促進了美國報警電話系統的改革,紐約市在四年後實施了911緊急呼叫系統促進了《見義勇為法》(「Good Samaritan」 laws)的生效心理學家們提出了「旁觀者效應
  • 表白被拒怎麼辦?別傻傻做朋友了,這三種做法才是完美的應對方式
    這個時候的你一定很想徹底的把友情轉變為愛情,最終抱得美人歸吧,畢竟長久的努力就是為了給這一刻做準備的。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告白就呈現在了她的面前,只是,你猜中了開頭,卻沒有想到結局,她拒絕了你的告白。最美好的愛情就是能夠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然而愛情總是那麼的讓人捉摸不定,你喜歡的人並不一定喜歡的人就是你,自然,表白被拒也就成了人之常情。而這個時候,你又該何去何從呢?
  • 《嘉年華》深度影評:我們都是裝睡的旁觀者!
    而《嘉年華》卻是雙線並置,主角之一小米是海濱旅館的服務生,是逃離家鄉的黑戶,是這個世界的旁觀者,而另一個主角小文則是受害者,父母離異後和母親生活,卻處處得不到關懷,從而被捲入事件中。一個疏離,一個密切,一冷一熱,整個性侵事件的全貌就出來了。觀眾同樣也是旁觀者,不自覺的會站在小米的視角去看整個世界,所以一下子就入戲了!
  • 杉果雙旦:獨立遊戲專場 《旁觀者》3塊錢
    旁觀者 | 原價:36 | 杉果雙旦限時價:3  《旁觀者》是一款反烏託邦題材的角色扮演類遊戲,玩家在一個《1984》式的反烏託邦極權社會裡扮演一名政府眼線,作為房東監視房客的一舉一動並上報國家。在建設城市,管理人民同時,本作拋出了大量道德兩難問題讓玩家去做選擇,讓玩家去思考自己的做法。在臨近聖誕節的時候,遊戲又進行了一次免費更新,添加了聖誕主題任務線——你是否願意消耗寶貴的資源,組織一次聖誕宴會,為居民們送去一絲末日中的希望之光?開發者再一次將選擇擺在了玩家面前。
  • 拒烹拒售拒食野生動物,2001《泰山宣言》對餐飲業影響深遠
    2001年4月,亞洲食學論壇主席,中國飲食文化首席專家趙榮光教授,作為倡議發起人,在泰山極頂向國內餐飲人發出了《珍愛自然,拒烹瀕危動植物宣言》的倡議書,提出了「拒烹拒售拒食」野生動植物的「三拒」口號,號召中餐職業廚師和社會民眾珍愛自然,珍愛生命,保護環境,淨化灶臺。此次活動中有1000餘餐飲人籤名,因倡議活動在泰山舉行,故稱為「泰山宣言。
  • 表白被拒,就會果斷放棄的星座,做不到死纏爛打
    主筆:老巫在感情的世界裡,並不是每份喜歡最後都能夠得到一定的回應,可能有些人窮其一生,也無法換回一份同等的愛,而表白被拒絕之後,以下這幾種星座就會果斷放棄,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死纏爛打。在他們看來,愛情需要主動爭取,因此,真心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追求對方,但若是表白被拒,也會非常果斷地選擇放手。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感情上,他們都是那副隨心所欲的樣子,從來不願意強求任何人,更不會丟下面子死纏爛打。他們認為,如果彼此之間真的有緣無分,那也沒必要繼續糾纏,退一萬步講,就算勉強在一起,最後也難以走到最後。
  •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悲劇,是旁觀者效應?那我們該如何破除如此效應
    視頻版:是冷漠的人性還是莫名力量,心理學的旁觀者效應為你揭開見死不救的奧秘(視頻版內容更豐富有趣,文章版觀點更突出精煉) 1964年3月13號凌晨,一位名叫吉諾維斯的酒吧女經理在家附近遭到了搶劫犯的侵犯。她的驚呼在寧靜的深夜裡十分明顯,在周邊的鄰居中,至少有38人走到窗邊觀望目睹行兇畫面。
  • 小學生去世後,家長群點讚代課老師,都是「旁觀者效應」惹的禍
    家長們的心理在心理學上有個「旁觀者效應」,又叫「責任分散效應」。就是當事情發生時,一個人在其他旁觀者在場的情況下,救助他人的可能性會變小。具體到點讚這件事情上來,家長可能未必都站在袁老師這一邊,但是鑑於大多數人不發表意見,於是自己也屈從了「旁觀者效應」,跟著點讚了。「老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中國一向尊師重道,古往今來更是不少謳歌老師的詞句,比如白居易的「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鄭板橋的「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等等。
  • 男教練給女運動員「拉筋壓腿」,旁觀者們:不忍直視
    男教練給女運動員「拉筋壓腿」,旁觀者們:不忍直視 運動員們平常的練習活動都是由教練完成,其中就包含著活動最開始的準備運動。
  • 拒做「吃貨狗」
    這個時候,就輪到小編上場啦,小編整理了下面如何訓練寵物狗的方法,戒掉撿食和吃陌生人食物,輕輕鬆鬆讓你的狗狗拒做「吃貨」啦。拒食訓練呢,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不許狗狗隨地撿東西吃,二是不許狗狗吃陌生人餵給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