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版:是冷漠的人性還是莫名力量,心理學的旁觀者效應為你揭開見死不救的奧秘(視頻版內容更豐富有趣,文章版觀點更突出精煉)
1964年3月13號凌晨,一位名叫吉諾維斯的酒吧女經理在家附近遭到了搶劫犯的侵犯。她的驚呼在寧靜的深夜裡十分明顯,在周邊的鄰居中,至少有38人走到窗邊觀望目睹行兇畫面。
直到罪犯離開後才有人打電話報警,這是紐約時報當時的報導。儘管事後紐約時報承認報導誇張失實。但類似的事並不是少數。
那為什麼總是有相關的報導不絕於耳呢,真的是人性陰暗,社會冷漠造成的嗎?
如果專門去找相關的社會新聞,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出現這樣子的新聞。
就比如2008年美國康乃狄克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公園街區,78歲老人託裡斯正沿著街道行走,突然被車輛撞到,肇事車揚長而去。
隨後,9輛汽車從託裡斯的身邊駛過,沒有人下車查看老人的情況。路邊的行人目睹了事故之後也無動於衷,其中一些人走上前去但都沒有靠近,更沒有人去阻擋路上駛過的車輛,避免老人再次被壓。直到一分半鐘後,一輛巡邏警車從事故現場經過,才將老人送到醫院。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子的情況呢,社會心理學家達利和拉塔納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將實驗被試分成三組,要求每組被試都要獨自一人待房間裡,在第一組中他們讓被試相信正在和房間外的另一人交流;在第二組中讓被試相信他在和房間外的兩個人交流;在第三組中讓被試相信他在和五個人交流。
其實房間外並沒有人,全都是錄音,讓房間內的被試誤以為有人在跟他們交流。
這時候,錄音中傳出有人癲癇發作呼救的聲音,第一組被試在一分鐘內100%報告突發情況,而第三組中每個人的反應時間都超過3分鐘,並且只有60%的人報告了。
這是不是說第三組被試比第一組更加冷漠呢!
但實驗之初,是隨機分配被試的,不存在故意按品德分配。這意味著三組人的道德水平不會有明顯的不同,大家都是普通人,不存在第三組人更加道德低下的問題。
那到底這是為什麼呢?
達利和拉塔納認為這是因為責任擴散導致的旁觀者效應。
當旁觀者數量越多,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就越小,旁觀者見義勇為的概率就會下降,看戲吃瓜的概率就高了。
在第一組中,被試認為只有他知道房間外的人突發癲癇,所以他認為他有責任報告情況。
而在第三組中,被試認為房間外其他四個人也看到,自己分擔的責任小。所以反應速度和報告率都會降低。
此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在影響著你幫助他人。
比如注意,當你走在繁華的街上,很容易被有趣的東西吸引而忽略求助者。
還有內心解釋也會導致旁觀者效應,比如你和一群人待在一個冒煙的房間,即使你很擔心為什麼會冒煙,但因為害怕丟臉會表現一臉冷靜。
同時你會觀察周圍人的臉色,發現其他人也一臉冷靜。其實大家都一樣,心裡慌得一批,表面風輕雲淡。然後你會認為大家都很淡定,房間冒煙這事不大。
這種現象還會被「透明錯覺」助長。(透明錯覺指你以為你的內心戲會被別人看出來,其實其他人很難看出你心裡所想的。比如你的厭惡,警覺,你內心感受十分強烈,讓你誤以為很容易被其他人看穿,其實這種情緒很隱晦,只有你一個人清楚)
有時候你可能還會內心加戲產生誤解,有研究者在18個城市裡安排上百場汽車盜竊行為,以此觀察路人的反應。
結果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路人對盜賊產生懷疑,而有很多人注意到 盜賊的行為後,站在旁邊邊看邊笑甚至還提供幫助。
顯然這些路人內心加戲,把盜賊當做車子主人。
此外還有助人者和求助者的個人特點也會影響見義勇為。比如助人者本身性格就喜歡打抱不平,又或者經常容易內疚就容易發生助人行為,同時助人者如果覺得自己時間緊迫,忙著上班,就會減少助人行為。
而求助者如果是老弱婦孺,更加會引發其他人的幫助,你看到小孩子摔倒了,你就會上前幫忙,但如果你看到一個喝醉酒的男人搖搖晃晃摔倒了,你可能就會不是援手。
所以說在現實中見義勇為是一個很難的事,可能你沒有注意到,可能你內心加戲給這件事找了一個合適的理由.
又或者你看到周圍的人沒行動你也就跟著吃瓜看戲。
又又或者因為預測性焦慮,可能人家並不需要幫助而你上前幫忙就會讓你尷尬。
又也許你想上前幫忙,但你又有評價恐懼,你害怕你上前幫助會被大家看到並且議論評價你,不能當一個小透明,是一件很沒有安全感的事情。
所以心地善良的你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幫助困難的人
你是否覺得悲觀,這麼多因素阻止你見義勇為。
其實我們的社會一直在增加的你助人行為,比如社會道德教化就在倡導助人為樂,尊老愛幼 人人有責。這是在明確責任和事件,讓你的助人動機更加強烈。
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擴展了我們幫助他人的界限,不僅僅局限於血緣關係。
此外社會樹立的榜樣模範也在給你助力,比如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或者平常新聞中的各種感人事跡都在引導著我們積極幫助他人。
所以說社會文化其實一直在倡導大家見義勇為。
見義勇為很難,但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我們要知道:想要壞事發生,只要好人什麼都不做。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周圍大多數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但為什麼還有見死不救的事情發生呢?那是因為大多數人會選擇旁觀不作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出手幫助,這也造就了一些悲劇的發生。
那需要怎麼破除這種情況呢?
只要一個人首先出手幫助。
只要有人開始幫忙,周圍的人就會紛紛出手,這在社會實驗中得到的證實,即使是偽善者,也會模仿助人者的行為。
所以說在我們生活中,並不缺富含善心的好人。只缺少一個敢於第一個出手的勇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