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口罩會出現「逆向牛鞭效應」?

2021-01-09 界面新聞

文|馮天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系教授、復旦大學商務分析與運營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要理解逆向牛鞭效應,我們先得知道什麼是牛鞭效應。

以寶潔公司為例,它的紙尿褲在沃爾瑪這一零售端銷售的時候,需求通常是非常穩定的,但是沃爾瑪上遊的批發商收到零售商的訂單就沒有那麼穩定了,批發商的上遊寶潔公司收到的批發商訂單波動則更加大。如果你站在消費者這一端,手握一條牛鞭,甩動牛鞭時會發現離你的手越近的地方(即消費終端或零售端)波動越小,離手越遠的地方(即原材料供應商)波動就越大。這個現象在管理學中叫做「牛鞭效應」。

為什麼疫情中產生的是「逆向牛鞭效應」?以口罩行業的供應鏈為例。

口罩作為最終產品,其上遊直接的原材料是熔噴布。熔噴布這個原材料現在非常緊張,它在整個疫情當中的價格漲了十倍,這導致口罩的價格波動增大,比如日本口罩的單價就突破了300元,價格上漲了約30倍。從上遊原材料供應商到下遊零售商,價格波動趨勢是越來越大的。與經典牛鞭效應相反,越往供應鏈下遊走,廠商的生產計劃和定價波動反而會越大,我把這個現象總結為疫情中的逆向牛鞭效應。

過去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大家可能聽到過很多有關汽車製造業的故事。比如北京奔馳曾給相關管理部門發信,說公司僅有一天庫存,如果停產一天損失將達4億元人民幣。為什麼停產?因為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出了問題,沒有辦法及時供應零部件。汽車製造業的供應鏈,每一個供應商只供應其中一部分,對於供應商而言缺少的是其中一小部分的零部件,但是對於製造商而言,一定是要像做衣服一樣,紐扣、面料都全了才可以造出來。因此,疫情對上遊供應商生產計劃影響相對來說不那麼大,但對於北京奔馳而言,物流斷了,就將導致其終端生產計劃產生很大波動。

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了疫情中的逆向牛鞭效應?可以歸納成四個方面: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短缺博弈。

首先是人流。疫情當中對於製造業最大考驗就在於員工,特別是一線工人復工是非常困難的。當上遊原材料供應商復工成問題,就會導致整個生產計劃波動,最後也會傳導給下遊製造商和工廠。

其次是物流。物流就像是人體裡的血液,對於經濟而言,沒有物流就相當於身體器官缺少血液,無法暢通。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整車物流恢復率才到達45.7%,零擔物流恢復率達到16%,但在往年這個時候已經100%開工了。

第三是信息流。傳統牛鞭效應中,由於需求信息波動被逐級放大,需求端的微小波動會導致供應端產生巨大波動。在逆向牛鞭效應裡也是同樣的道理。由於上遊供應商的供給信息不對稱,一個比較小的波動也會逐級傳導給下遊供應鏈上各個成員。

第四是短缺博弈。這在口罩行業有明顯的體現,比如當熔噴布成為口罩生產中的稀缺資源時,上遊供應商可能就會玩短缺博弈遊戲。手握這項重要資源的供應商就可以跟下遊口罩生產廠家開條件——我這裡有現貨,你想要可以,但價格必須提上來;想要可以,但必須付現款;想要可以,但是沒有發票。上遊通過短缺博弈導致下遊產生短缺的恐慌,從而加劇下遊產能的生產計劃波動和下遊價格波動。

我們該如何應對?

疫情當中我們面對不確定性,面對逆向牛鞭效應的時候,第一個重要的工具就是敏捷響應。

面對復工復產難題時,富士康、比亞迪、上海通用五菱、中石化紛紛「轉行」造口罩去了。這其實說明了,很多企業能夠想到利用自有資源,快速響應市場上口罩短缺的問題。一方面這是幫助國家解決口罩短缺,另一方面也是企業自救。比亞迪及時在其產業線增設口罩生產線,通過這種方式迅速復工復產,這讓蘋果公司看到了它的能力。於是它宣布把iPhone11 10%的訂單轉給比亞迪。如果比亞迪前期沒有敏捷響應和快速準備,是沒有辦法從富士康那邊分到這樣一塊蛋糕的。

京東物流在1月31日晚接到一個不太尋常電話,對方請它幫忙把100臺制氧機從廣州緊急運往武漢抗疫的第一線。京東物流意識到如果早一分將物資送到,生命就多一分希望。2月2日上午,京東物流工作人員便將100臺制氧機交給了武漢醫療工作人員。這個時候能夠快速把急救醫療物資從廣州送到武漢是非常不容易的,絕對是考驗一家公司敏捷的物流響應能力。

京東物流能夠快速響應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的自營物流。

自營物流有利有弊,它不如輕資產的阿里利潤率高,成本負擔低。但在疫情之下,直營模式就體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第一,它的流程能夠隨著疫情變化不斷優化。第二,自營模式使得絕大部分配送人員能夠留在配送體系裡面進行配送。第三,信息系統、整個的大數據平臺應用保障了物流的效率。

應對逆向牛鞭效應的第二個工具是持續迭代。

餐飲是受到重挫的行業之一,前兩天很多的餐飲商家才逐步恢復堂食。提到餐飲行業一個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西貝。這家公司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迅速做出決定:我要做外賣,我不能等死。疫情期間做外賣,首先要解決消費者對衛生健康的擔心。於是西貝提出了第一個應對策略——外賣安心卡。通過在每一份外賣上面附上製作流程中相關人員的名單,包括他們的體溫,使得消費者能夠安心地享用外賣。另外一個嘗試是外賣菜單,該公司把牛羊魚這樣的大菜放到菜單後面,把能夠提供基本能量的主食類菜品提前。這次迭代很不容易,因為西貝的主打就是牛羊肉。但該公司沒有為了清肉類庫存,而是為了響應顧客需求,把主食類和蔬菜類菜品提前。

99%的生鮮電商公司都很難盈利,它們卻在此次疫情中異軍突起。比如叮咚買菜,與盒馬鮮生的前店後倉模式不同,叮咚買菜完全是線上,是前置倉模式。它一開始沒有採用預約模式而採用傳統下單的方式,但疫情期間,叮咚買菜的訂單量增加了兩到三倍,傳統下單的方式對它的供應鏈產生巨大壓力,導致其很容易爆倉。於是該公司將下單方式調整成了預約模式,通過提前收集數據、管理訂單,給後臺更多時間進行響應。

第三個工具是協同作戰。

下滑的銷量使得汽車行業已處於行業的冬天,這次疫情則雪上加霜。面臨巨大壓力的汽車廠家,此時必須有協同作戰精神,才能共克難關。北汽集團便聯合經銷商和供應商一起協同作戰,下調經銷商庫存和融資貸款利率,延遲還款期,並摸清零部件供應商復工時間,做好綜合生產平衡和協同。長城汽車則對經銷商提出了「三減三賦」:「三減」指的是考核減負,財務減負,金融減負;「三賦」即賦能經銷商多維度服務,賦能一線銷售團隊和人員,賦能湖北地區經銷商。

申洲國際能夠成為製衣行業裡的隱形冠軍,也多虧了協同作戰的思想。這家公司在長達20多年代工過程當中,沒有隻專注於代工,還在設計方面提前做了布局。它每年在研發方面會投入大量資金,2000年之前,其利潤的90%都被用於技術改進。與此同時,它還把其價值鏈向上遊面料、染整、印繡、裁剪、縫紉等領域延伸,這使得它在疫情來臨的時候,在產業供應鏈上做好了充分準備。

此外,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五大電商圍剿涉疫問題商家,共享商家黑名單;五菱聯合廣西供應商一起生產口罩;中石化提供聚丙烯材料、生產熔噴布給下遊的口罩生產廠家,也都反映了協同作戰這樣一種理念。

(本文根據3月12日馮天俊教授在復旦管理學院「瞰見·雲課堂」的公開課內容整理而成。文字整理:蔣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悲劇,是旁觀者效應?那我們該如何破除如此效應
    如果專門去找相關的社會新聞,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出現這樣子的新聞。 就比如2008年美國康乃狄克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公園街區,78歲老人託裡斯正沿著街道行走,突然被車輛撞到,肇事車揚長而去。 隨後,9輛汽車從託裡斯的身邊駛過,沒有人下車查看老人的情況。
  • 口罩效應:以前每年都要感冒幾次 但是2020年卻實現了「零感冒」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口罩效應【口舌之勇】「口罩效應」的核心就是,它改變並重建了全民的日常健康防護習慣。作者:孫勇(證券時報記者)一場突然來襲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被迫戴上了口罩。相應地,全民戴口罩的日子也持續了將近一年。300多天的周而復始,反覆操作,讓戴口罩變成了一種日常生活習慣。原本是防範新冠病毒傳播的口罩,戴著戴著,久而久之,卻也產生出其他的一些效果來,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不妨稱之為「口罩效應」。先講一個身邊的故事。我妻子,以前每年都要感冒幾次,但是2020年卻實現了「零感冒」。妻子和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最後歸功於戴口罩。
  •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要說最近什麼網絡詞最火,那一定是內卷,今天你被內卷了嗎?也成了一句熱門口頭禪,不管什麼事物統統可以內捲化,比如上學內卷、工作內卷,就連戀愛都可以內卷,戀愛內卷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狀態,那麼   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口罩「打敗」口紅
    於是,人們利用手中的閒錢,轉而購買"口紅效應"類產品。 經濟寒冬並不會讓所有行業都陷入低迷。經濟增長放緩的時候,是人們更加注重內心感受的時候,至於消費者的獵奇之心也會越來越濃厚。正是因為經濟寒冬,才需要一些可以給提升幸福感的物件,聊以快慰。
  • 狗狗為什麼要戴口罩,怎麼給狗狗挑選口罩?什麼時候不能使用口罩
    因為是攻擊的主要工具,狗狗的嘴巴通常會引起不公平的刻板反應。但即使它能夠帶來攻擊性,也並不意味著它是壞的,因為出現攻擊性也有狗狗主人的責任。如果想確保狗狗不能傷害到人或物的話,那麼狗用口罩就派上了用場了。只要能找到適合你的狗狗的口罩,在獸醫的指導下,一個口罩可能是在實際上時不錯的選擇。為什麼狗狗要戴口罩?
  • 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叛逆,了解海格力斯效應,家長三招糾正問題
    有一些孩子的確在青春期的時候會變得特別叛逆,以至於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來妥善處理孩子的問題。  劉先生的兒子現如今15歲,其他方面的狀況劉先生還是比較滿意的,只不過目前在兒子身上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特別叛逆,總是喜歡跟自己頂嘴。
  • 人類出現曼德拉效應?記憶混亂是什麼情況?網友:細思極恐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出現曼德拉效應?記憶混亂是什麼情況?網友:細思極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曼德拉效應,當人類的記憶出現偏差,大眾對於歷史和集體的記憶與實際記錄的有所差異,這到底是一種都市傳說還是陰謀論呢?曼德拉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在你身上是否出現過曼德拉效應呢?
  • 黑羊效應(上):為什麼你會成為那個無辜被欺負的人?
    黑羊效應(上):為什麼你會成為那個無辜被欺負的人?為什麼大衣哥什麼也沒有做錯,卻要不斷遭受這些村民集體的傷害攻擊呢?或許「黑羊效應」可以給我們答案。所謂黑羊效應,就是一群好人欺負一個好人,而其他人坐視不管的現象。這裡的「欺負」不是專指惡意的攻擊,而是指事件最終給別人帶來的傷害。
  • 非常天氣——狹管效應
    (來源:氣象知識)非常天氣系列狹管效應城市中的「峽谷風」了解一下?峽谷風是怎麼形成的?這種峽谷地形對氣流的影響,稱為「峽谷效應」,也叫「狹管效應」。狹管效應發生需要哪些條件?地形條件。出現「狹管效應」的地點大多為峽谷地區,或者是在間距極小的城市高層建築之間。氣象條件。
  • 狹管效應:峽谷風的形成
    非常天氣系列 狹管效應 城市中的「峽谷風」 了解一下?這種峽谷地形對氣流的影響,稱為「峽谷效應」,也叫「狹管效應」。 狹管效應發生需要哪些條件? 地形條件。出現「狹管效應」的地點大多為峽谷地區,或者是在間距極小的城市高層建築之間。 氣象條件。
  • 口罩與防護服的變遷
    在我國疫情高峰期間,社會上出現了無數捐贈口罩、防護服的善舉,國際友人也不斷竭誠捐贈這些物資。當然,也有歹人藉口罩斂財,或坐地起價,或造假售假。另在許多國家,因文化差異,仍有拒絕佩戴的情況……人情百態,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一一上演,引人思考。
  • 為什麼買不到口罩?口罩原材料是什麼?看完終於明白
    為什麼買不到口罩口罩原材料是什麼 看完終於明白醫用一次性口罩,主要由三層無紡布組成內層、外層、中間層。口罩生產完,要經過環氧乙烷消毒並靜置7天讓表面有毒物質完全揮發毒性後,經過密封包裝,才能出廠銷售。口罩生產的核心材料無紡布被歸類為工業用紡織品,在紡織表面材料的生產製造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機織和針織織物。無紡布英文Non Woven Fabric又稱為不織布,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
  • 長期戴口罩的「副作用」,你出現了幾個?
    N95口罩會將面部皮膚勒得比較緊,容易造成破損;一次性醫用口罩對於皮膚的壓迫力度較小。如果耳後皮膚破損嚴重,可以選擇頭戴式口罩以減少對耳後皮膚的摩擦及壓迫。 適量減少口罩佩戴時間 根據所處環境,可以適當減少持續佩戴口罩的時間。
  • 工作中,你的公司有出現黑羊效應麼?
    黑羊效應:在小組生活日常中,幾個好人莫名其妙地欺負他人,排斥另一個好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集體意識將取代個人意識。每個人的行為往往都是集體行為。許多屠夫甚至不知道什麼原因開始排斥「黑羊」。最後,為了使自己感到心裡上的自我安慰,他們開始不由自主的為「黑羊」,貼上 「標籤」表明你的起點是正確的。
  • 為什麼歐洲人不喜歡戴口罩,還歧視戴口罩的人?這位華人說出真相……
    儘管歐洲疫情最近幾天持續擴散,許多歐洲國家的藥店也出現了口罩斷銷的現象,但除了義大利外,歐洲各國的街頭仍很少看到民眾佩帶口罩。 中德航班上,亞洲人都戴了口罩 歐洲人卻很少戴 筆者最近從國內轉香港飛回德國。
  • 樓市出現「倒牛奶」效應,房價「死扛不降」是為何?未來會下跌嗎
    這時候相信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雖然經濟形勢不好,百姓手上沒多少錢,但是奶農們完全可以降價出售,能賣多少是多少,也可以回一些本,為什麼不選擇降價出售,反而選擇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方式呢?主要有三個原因:01牛奶生產量過大,不倒掉不行一般普通的奶牛每天需要產三次奶,不然奶牛就會生病,而奶牛的產奶量與經濟形勢無關,因此牛奶的供應量還是那麼多。
  • 古代,為什麼把灰倒在街上會被判刑?孔子說是蝴蝶效應,其實不是
    用現在話來說,把灰倒在街道上,會被判刑。這句話出現在古書好幾個地方。比如,《漢書·五行志》記載。商君之法,棄灰於道者,黥。再如,《史記·李斯列傳》描述。商鞅像往街上倒灰,看起來是一件非常無關緊要的事情,為什麼要「刑」呢。
  • 人類為什麼有「曼德拉效應」,是記憶錯位,還是存在平行世界
    其實,這就是「曼德拉效應」的個體表現,是我們腦海中的記憶出現了錯亂。而且這種記憶錯亂的效應,還會大面積出現在人群之中。 人們不禁疑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記憶出錯的現象呢,難道真有外星人或是某種神秘力量,將人類的記憶篡改了嗎?
  • 為什麼《蠅王》裡豬崽子被欺負?警惕黑羊效應,讓好人不為難好人
    拉爾夫是個好人,豬崽子也是個好人,他們又在同一個群體裡,為什麼拉爾夫要欺負豬崽子呢?這種在一個群體裡,好人欺負好人的現象就是黑羊效應。黑羊效應其實是普遍存在的,家庭、學校、工作單位,甚至朋友之間,都會有這種現象。臺灣著名精神科主任醫師陳俊欽對「黑羊效應」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心得,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書叫《黑羊效應》。
  • 你了解口罩的歷史嗎
    而在防疫物資中,口罩,無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抵禦細菌和病毒的它,也折射出人情百態,白衣天使們在口罩之下,露出誠摯堅毅的雙目。社會上,出現了無數捐贈口罩的善舉,和大量宣傳科學佩戴口罩的節目。當然,也有歹人借其斂財,或坐地起價,或造假售假。也有人堅決不合作,強拒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