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活了我心中的「阿Q」

2021-01-09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開始真正讀懂魯迅的文章。

最近皮哥重讀了魯迅的《阿Q正傳》,這篇課文入選了中學課本,記得那時候讀還一知半解,現在讀立刻有了不一樣的體會,用魯迅自己的話說就是「深味到了一種濃黑的悲涼」。



讀完了以後我摸了摸已經發禿的腦門,真真察覺到自己也到了讀懂魯迅的年紀。



魯迅常被一些人詬病的地方在於:他沒有長篇代表作。

但在皮哥看來恰恰相反,真正考驗一個作家的是短篇,在極短的字數內能塑造出鮮活的人物,說出讓人回味的故事,那才是真正的功力!

魯迅就憑藉這些短篇小說和雜文,無可爭議地成為曹雪芹之後中國文壇第一人!



就拿這部《阿Q正傳》來說,小說只有2.62萬個字,可卻誕生了多少金句!

比如趙太爺對阿Q說:「你也配姓趙?」現在「姓趙的」已經成了權勢的代名詞。





比如阿Q對吳媽的表白語:「我想和你睏覺。」直接可以入選現在的「直男表白語錄」了。



再比如阿Q對小尼姑說的那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這句戲謔之語即使放現在都不過時。





當然最經典的要數阿Q的那套經典的「精神勝利法」。

還記得最近很火的竊格瓦拉嗎?其實就是Cosply了阿Q。

竊格瓦拉被抓了這麼說:「監獄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級喜歡裡面的。」

阿Q被打了這麼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竊格瓦拉成了許多人的精神領袖,其實這些都是魯迅玩剩下的。



《阿Q正傳》更經典之處在於塑造了阿Q這麼一個鮮高度概括的形象。

魯迅的文字字字珠璣,幾乎沒有閒筆,阿Q,阿Q,看似隨意的名字其實很有嚼勁兒。

Q就是一個長著鞭子的普通人,阿Q就是中國普通人的一個縮影,任何人都能從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只有魯迅這種筆力的才能寫得出來。



有人片面地把阿Q理解成了一個一無是處的丑角,是的,阿Q恃強凌弱,調戲吳媽,偷雞摸狗,愚昧無知,還用所謂的「精神勝利法」來自我麻痺。





但他身上也有頗多可取之處,比如那種與生俱來的幽默感,那種沾染了僕僕風塵市井氣,甚至是受刑前迸發出的那種向死而生的泰然都是十分動人的。



甚至是最被人瞧不上的「精神勝利法」其實也有可取之處,它可能成為你身陷泥潭裡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精神勝利法」某種程度是和鄭板橋的「難得糊塗」是一脈相承的,當你應用此法得當,也能像李宗盛一樣,「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所以說,把阿Q當成笑話看那是沒讀懂,把阿Q當成悲劇看那是沒讀透,把阿Q當成一部「正傳」來看才是正確的閱讀方式。

讀完了小說,我又饒有興趣看了《阿Q正傳》的電影,沒想到這部1981年的老電影也給了我意外的驚喜。



像《阿Q正傳》這樣的國民級別小說是不好拍的,因為故事情節大家都知道,小說內涵在語文課本裡也分析得相當透徹了,想要出奇出新很難。





這部電影的看點就是主角的演技。

阿Q的扮演者就是著名演員嚴順開,多數人對他的印象是春晚上的小品「糧票的故事」,年長的觀眾可能還記得他主演的《新七十二家房客》,但他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就是阿Q了。





我們前面說了,阿Q是個高度概括化的形象,想要在影視劇裡具象化對演員有著極高的挑戰,稍有不剩就是個四不像。

但嚴順開很好地演活了阿Q這個角色。



他塑造的阿Q有著猥瑣、憨厚、勢力、善良、莽撞、懦弱的多面性,這些看似矛盾的特質被他的表演有機結合在了一起,看他的表演會很自然地回想起小說裡的文字,這種妥帖度幾乎是百分百的。







嚴順開老先生憑藉本片拿到了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2017年他離開人世享年80歲,這部電影也是他的代表作。



《阿Q正傳》的電影幾乎忠實於原著,將阿Q從落寞到「中興」再到淪為階下囚的過程完整還原,電影相較小說做了兩點改動。

第一,小說裡吳媽對阿Q是毫無感情的,電影中能感覺吳媽是對阿Q有好感的。

行刑前吳媽看到了遊街的阿Q,小說裡她的眼神是飄向遠方的,電影中她眼中含有惻隱,這樣處理讓電影有了更多的溫度。





第二是小說裡增添了一段阿Q的夢境。

夢裡他成了身披鎧甲大鬧天宮的孫大聖,那些現實中欺負他的人一個個成了他的胯下玩物,這其實是對「精神勝利法」一種影像化的闡釋,非常的出彩。









當然魯迅這篇小說的特點是諷刺和隱喻,這在電影中很難用畫面呈現,所以影片裡用了大量的旁白來銜接劇情,這是本片的小小缺點,本片豆瓣評分8.4,是一部值得品味的佳作。



時代在發展,電影技術在進步,皮哥還是期待能拍出新版的《阿Q正傳》,因為這樣的故事永遠不會過時,這樣的人物永遠活在我們身邊。





有一天我們也可以自豪地說:好萊塢有《阿甘正傳》,中國電影有《阿Q正傳》!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忍者愛吃魚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淺談阿Q精神
    由於這種病態精神的支配,他便永難振作起來以求自強,並永在屈辱中苟活。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盡屈辱的血淚史。直到最後糊裡糊塗的被殺,才在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後一次精神勝利。」阿q精神在不同的時代,其突出影響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在這裡,主要通過二十年代的阿q精神以及現代社會中阿q精神來淺談阿q精神的相關知識。一方面,從二十年代的阿q精神來說。
  • 阿Q精神,可憐之人的悲劇人生
    他是一個可憐又可恨的人,無家無業無女人,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的性格以及藝術色彩。阿Q的Q字可能是作者看這形象像一個小辮子吧,阿q說自己其實和趙老太爺家是本家,但是由於自己窮酸潦倒,所以阿Q也不敢說自己姓趙了。阿Q看到趙老太爺還得要遠遠地躲閃,臉上笑臉不能變,這種笑臉比面具更可靠。據說後來臉不帶笑被趙老太爺看到會被打臉的。
  • 來一部經典看電影《阿q正傳》
    阿q正傳《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描寫未莊流浪僱農阿Q,雖然幹起活來「真能做」,但卻一無所有,甚至連名姓都被人遺忘。它有力的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社會特點,有力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生活場景和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病態。阿Q正傳作者魯迅下面說說咱們的主人公阿Q,他很卑怯,他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
  • 《阿Q正傳》:阿Q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無知
    阿Q是一個普通農民,他也是很多農民性格集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性格有多面性,既淳樸又狡猾,既愚昧無知,又喜歡自作聰明,既擔心怕事,又狂妄自大。魯迅將這一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深刻的表現了阿Q這樣的小人物,活在社會底層的社會現狀,明明不懂什麼不是革命,最終在所謂的革命中充當犧牲品的悲劇。以前讀魯迅的文章,只是就這件事看這件事,並沒有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思想。
  • 《阿Q正傳》:小人物也夢想有出頭之日,阿Q卻活成了人生的輸家
    小人物也夢想有出頭之日人活著要有點夢想,心中的熱情之火很容易被各種因素澆滅。想要心中那點微火也能逆風飛揚,夢想就是指引。1、阿Q夢想有尊嚴地活著。阿Q找到了自認為的不二法則,即所謂的「精神勝利法」。名為「精神勝利法」,那麼關鍵就不再是現實中的勝利,而是自己內心的「勝利」滿足感。
  • 鄭雲龍:他是孤獨的追光者,也是我心中最亮的小星星
    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他的呢?和很多人一樣,我是從聲入人心才是喜歡他的。忘了究竟是因為他帥氣的外表,還是動人的歌聲,亦或是他和王晰在合唱《慢慢喜歡你》時那個笑死人不償命的表情,總之,我就這麼為他淪陷了。在我心中鄭雲龍是孤獨的追光者,但他也是我心中最亮的那顆小星星。
  • 好多年過去了,美麗的桃姐一直活在我心中!
    桃姐年長我幾十歲,幾乎跟我父母一樣大的年紀,但一點不顯老。她總是一臉笑,笑得比桃花還美。見到我,總是「老老」前「老老」後的叫(老老,方言對小弟弟的稱呼),仿佛我就是她最小的親弟弟。小的時候一直弄不懂,她那麼大年級了,大人為什麼要我將她叫姐。桃姐曾經叫我很難為情,因為碰上她,她總會噓寒問暖,關心你的身體狀況,每餐吃幾碗飯啦,還要讓你張嘴把舌頭伸出來讓她瞧一瞧。
  • 張譯解讀《金剛川》,為何能演活中國軍人?
    原標題:文藝星開講|張譯解讀《金剛川》,為何能演活中國軍人?   「你莫跑,做個了斷吧!」想著剛剛犧牲的戰友,排長張飛(張譯飾)指著美軍戰鬥機大聲嘶吼……這是電影《金剛川》中熱血澎湃的一幕。隨著影片熱映,張譯在片中的出色表現也引起大家關注:「張譯一聲哨響,藏著千言萬語。」
  • 阿Q走了,阿Q精神還在
    但是如果看到他的那張臉,或許會說,哦,原來就是他呀!小編還記得,1999年的那個春節聯歡晚會,他並與凱麗合作表演小品《愛父如愛子》,足足讓我笑了好幾年。嚴順開原本是湖北人,出生在上海。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被黃佐臨挑中,後來前往上海,從事滑稽戲的表演。
  • 他演《雍正王朝》,導演說:我定你演很有壓力,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主角一開始定的是張豐毅,準備開拍的早上,突然接到電話說來不了,因為張藝謀邀請他去拍《荊軻刺秦王》的電影。情急之下,唐國強毛遂自薦,這才成就了一個獨特的雍正華帝。居中還有一個經典角色——李衛,是由演員趙毅出演,當時他還看不上這部戲,差點沒演成。
  • 湯唯談與梁朝偉演對手戲:我很緊張,他特別友好
    湯唯,雖然長相算不上驚豔,但她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一種超級迷人的女人韻味,她總是給人一種恬靜和優雅的感覺,她的笑容溫潤如水,親和力和感染力爆棚,而她不笑的時候又透著一股誘人的神秘感,總是想讓人又探求她內心的渴望;她飾演的角色都非常的有特點,她對人物的把控也非常的精準,所以她雖然不是高產的女星,但卻總是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大家的心中
  • 如果羅素·克勞演了《指環王》,他將進帳1億美元
    近日,羅素·克勞在宣傳Showtime迷你劇《最響亮的聲音》時透露,他曾是這個角色的演員人選之一,但他覺得導演彼得·傑克遜並不是真心想用他,於是拒絕了此邀約。當年羅素·克勞憑藉《角鬥士》獲得奧斯卡影帝,在好萊塢可謂如日中天,但彼得·傑克遜似乎對他並不感冒。
  • 他和展昭『相愛相殺』,他狂傲不羈卻不失俠義,他就是白玉堂
    其實說起來也是有些奇怪的,朋友活潑可愛,我卻有些沉穩,其他人聽到我們的貓鼠之爭總覺得我喜歡的應該是展昭,而朋友喜歡的應該是白玉堂,我也覺得有些奇怪,我心中對展昭是佩服的,也愛他的大氣,但對他總是喜歡不起來,五爺雖然缺點很多,但是他活的夠瀟灑,活的也夠清楚,不會被世俗的那些偏見束縛。我愛慘了五爺的行事作風,即使人們都說他狠毒,難道這不該是恩怨分明嗎?
  • 重溫醫療劇《心術》 翟天臨成功演活了鄭艾平
    近期因疫情原因,觀眾掀起重看經典老劇熱潮,其中醫療劇《心術》被網友們多次提及,而翟天臨飾演的鄭艾平,更被網友稱為心中的「白月光」。《心術》講述了發生在神經外科裡的種種人間故事,號稱「神外三把刀」的三位男主人公也格外引人關注,翟天臨飾演的是三把刀中最年輕的醫生鄭艾平,他是個典型的80後,帥氣時髦的正太外形令他頗得觀眾喜愛。
  • 《來這裡擁抱我》南多凜張基龍無縫銜接,網友:好在南柱赫沒來演
    韓劇《來這裡擁抱我》已經播出到第四集,該劇由張基龍和秦基周主演,特別讓觀眾期待的是南多凜小弟弟飾演了該劇男主的童年,南多凜已經成功演過不少韓劇男主的童年,比如《當你沉睡時》李鍾碩的童年,《廣播羅曼史》尹鬥俊的童年,而這次飾演的男主羅武的童年又是不一樣的挑戰。戲份越發的重要,表演更需深入。
  • 他跑龍套7年,相親19次被嫌醜,他是龍嶺迷窟原著心中的王胖子
    《龍嶺迷窟》是《鬼吹燈》系列之一,熱度極高的大IP,這部劇未播先火,吊足了影迷和書迷的胃口,上映後也是不負眾望,成為某平臺的爆款,豆瓣評分開播就達到了8.4分,這都要歸功於極佳的剪輯,導演運籌帷幄的功力,還有就是選角的正確,尤其是姜超被稱為原著黨心中唯一的王胖子?
  • 視帝人物篇|他是TVB被掌摑紀錄保持者,戲裡演的就是自己?
    他足足用了10分鐘稱讚王浩信:「我也沒說愛他,只是機緣巧合遇到他。王浩信真的很喜歡演戲,在開拍《踩過界II》前,他真的很喜歡投入到演戲世界,在《反黑路人甲》裡,王浩信演的就是自己。」王浩信能成為TVB的當家一線小生,他對演戲的興趣和固執絕對是功不可沒。每演一個角色,他都傾盡全力去投入角色,把自己活成角色裡的人。
  • 暮光女要演黛安娜王妃,全球都炸了,導演:她跟王妃都活出了自我
    有人說,兩人長相、氣質相差太大,讓小 K 演簡直就是開玩笑。也有人表示,她們在意識和人生選擇上,有太多相似性,由她來演很合適。兩人像不像,藝術家 Benji 製作了概念混臉圖,大家可以品一品。「因為出櫃就不能合作,那我更不想與這種人一起工作。」過往經歷的大風大浪,讓她更懂得如何對待生活,如何去愛別人。去年,小 K 在採訪中,談及了前男友羅伯特-帕丁森。小 K 坦露羅伯特是自己第一個真正愛過的人,他很迷人,也很棒,自己也是真心想過和他結婚。
  • 給演活了的8大武俠英雄 郭靖、楊過、李尋歡、喬峰、展昭在列
    郭靖天生俠義心腸,真誠對待朋友,他的好運與他為人品性也有莫大關係。由於他為人忠厚老實,遇到同樣知才善用之人,傾囊相送給,就例如認識了周伯通,兩人很投契結拜兄弟,周伯通把自己的絕學「空明拳」和「雙手互搏」授教給郭靖。
  • 逆全球化是小插曲,我們不要去演阿Q
    我沒有錢賺也不會賣給你,你不上癮也不會買。不是說我中國人長得漂亮或者帥你買,也不是你救濟我來買。買歸買,送歸送。」他還認為,「如果是按照我做生意的想法,中美是我們真正的競爭模板。我們是現代中國的精英之英,我們要的是真實,不要去演阿Q,不要自己編故事騙自己。」以下是討論內容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