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口奪糧!最大限度降低草地貪夜蛾危害

2020-12-05 廣東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遠遠看去,

整片玉米地看不出什麼異樣,

但走近一看,

卻是一派破落景象——

葉片都被咬得七零八落,

如果掰開玉米心葉一看,

幾乎被吃空,

裡邊是蠕動的小蟲和蟲的排洩物……

這是最近在廣東不少玉米地看到的情況。

這蟲子,便是今年以來肆虐我國的「妖蛾子」——草地貪夜蛾。自4月23日侵入廣東省以來,由於該蟲的遷飛習性,加上我省食料作物充足、氣候條件適宜,該蟲在全省快速蔓延,蟲情擴展迅猛,目前,全省21個地級市90個縣(市、區)均已發生為害,為害作物以玉米為主,同時也為害甘蔗和香蕉。草地貪夜蛾幼蟲在玉米上為害部位多,營養生長期主要危害心葉和嫩葉,繁殖生長期主要為害雄蕊和雌穗,成熟期鑽入玉米苞谷為害。在甘蔗、香蕉上主要為害心葉和嫩葉。

▲玉米心葉幾乎被草地貪夜蛾吃空。受訪者供圖

乘風而來

乘季風北遷南回,成蟲一夜可遷飛百公裡

「草地貪夜蛾蟲如其名,草食、愛熬夜。」全國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專家指導組成員、廣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徐漢虹介紹說,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大陸,2016年因商貿貨運傳入非洲。這個「超級害蟲」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席捲了撒哈拉以南地區,兩年後,又跨海遷入印度大搞破壞。今年1月份,它在我國雲南江城縣首次被發現,現已席捲我國華南、西北地區,禍害了包括雲南、廣東、廣西等20個省份。

為什麼這樣小小的蛾子能夠跨越三大洲,造成如此大的破壞?在徐漢虹看來,從草地貪夜蛾的另一個名字「行軍蟲」中可見一斑——它遷飛能力極強,成蟲可在幾百米的高空中藉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定向遷飛,成蟲通常在產卵前一夜可遷飛100公裡。曾有美國媒體報導,草地貪夜蛾成蟲在30小時內從美國的密西西比州遷飛到了加拿大南部,路程達600公裡。

「不僅自己能飛,草地貪夜蛾還有一個『得力助手』——季風。」華南農業大學農藥學系教授張志祥進一步分析,亞洲是世界上最顯著的季風地區,在我國,每年春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風為草地貪夜蛾從南向北遷飛擴散提供了有利條件。

此後,隨著熱帶季風的加強,害蟲群迅速向北方遷飛,在短短3個月內擴散到東至江蘇、北至山東。目前山東境內只是檢測到有草地貪夜蛾,還沒有造成危害。但據張志祥預測,隨著七八月份最強西南季風的「助攻」,我國華北和東北平原兩大玉米主產區仍將受到草地貪夜蛾侵襲的威脅。

而這還僅僅是草地貪夜蛾北遷的路線,等到冬天,它們還會跟著東北、西北季風回撲南方,鑑於華南地區擁有溫暖的氣候和豐裕的糧食補給,是草地貪夜蛾的高度適生區,「草地貪夜蛾將很快在我國長江以南安家,建立本土種群,未來防控草地貪夜蛾將會是一場長期戰。」徐漢虹提醒。

▲被草地貪夜蛾危害的甘蔗

貪得無厭

肆虐快隱蔽性強,可危害300餘種植物

草地貪夜蛾找到了「新家」,我國農民將會為此犯愁。概因草地貪夜蛾實在「貪」。徐漢虹介紹,其為多食性害蟲,可危害300餘種植物,除了它最愛吃的玉米和水稻外,甘蔗、棉花、高粱、花生、甜菜等也是它啃食的目標

「吃得多,草地貪夜蛾產卵也多。」張志祥說,一隻雌蛾一次產卵達100-200粒,一生最多可產卵2000粒。這也是草地貪夜蛾快速肆虐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時,草地貪夜蛾的幼蟲極具隱蔽性,徐漢虹介紹,對草地貪夜蛾的觀察和發現主要有兩個難點

草地貪夜蛾幼蟲在低齡期形態分辨度不高,容易與玉米螟、斜紋夜蛾等其他害蟲混淆,農民難以區分,也就不能對症下藥;草地貪夜蛾幼蟲鑽入玉米心葉和棒子後,不易被察覺。

前期的幼蟲起碼能被肉眼觀察到,防控難度相對小一些。等到喇叭口期之後,草地貪夜蛾鑽進玉米棒子裡,從外面就看不出一點端倪了,到成蟲產卵之後第八天到第十天農民才發現,去打藥,已經晚了,所以蟲後期很難防控。

由於草地貪夜蛾狡猾的偽裝和習性,一旦蟲害肆虐,會導致玉米減產20%-70%。徐漢虹認為,草地貪夜蛾對廣東的玉米產業尤其是鮮食玉米產業影響很大,「草地貪夜蛾防控得好不好,對我國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至關重要。」

科學滅蛾

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戰中的「信息戰」

自今年1月我國雲南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後,廣東省就高度重視監測預警工作,在多縣市設立監測點,架設高空測報燈和自動蟲情測報燈,因此做到了對害蟲的飛行路線、過境時間的精準監測和預警,為廣東省防治蟲害提供了科學參考。

省農業農村廳植保植檢處處長陳喜勞認為,草地貪夜蛾的防控策略應該是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要因地制宜採取化學防治、物理誘控和生態防控技術,注重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

華南農業大學師生在本次草地貪夜蛾防控戰中亦主動承擔,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例如,為降低農民在滅殺草地貪夜蛾時的施藥成本,大學專家組專門發明了一種在喇叭口精準施藥的噴霧器械,操作方便,成本不高,更為關鍵的是,該噴霧器對喇叭口進行精準點施,蟲一爬出來,在喇叭口就會被藥泡住,直接滅殺,起碼減少用藥量50%以上,達到減量增效的效果。同時這個藥不會滴到地裡,不會造成環境汙染。

在華南農業大學專門成立的實驗室中,已經建立了完善的草地貪夜蛾室內活體飼養體系及細胞系離體培養體系,對草地貪夜蛾的基因進行比對、研究,幫助了解草地貪夜蛾的生物學特性、指導田間用藥,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戰中的信息戰。

目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專家團隊的工作都在深入開展和推進中,專家們紛紛表示有信心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戰,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陸空布控

最大限度降低草地貪夜蛾危害

對於草地貪夜蛾的具體防控措施,主要有5方面的舉措

監測預警

如在玉米、甘蔗、水稻和馬鈴薯等草地貪夜蛾為害高風險作物種植區設立重點監測點,應用黑光燈、高空測報燈、性信息素誘集監測草地貪夜蛾成蟲數量和動態;在發生區可採用大田普查和系統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準確掌握草地貪夜蛾卵、幼蟲、蛹數量、危害程度及其動態。監測到草地貪夜蛾後,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

幼蟲防治

幼蟲防治是目前草地貪夜蛾幼蟲防治最有效措施,採取該措施時,應該抓住低齡幼蟲防治最佳時期,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穗部。幼蟲防治又分為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兩方面

化學防治:在幼蟲蟲口密度大於10頭/100株,採用蟲蟎腈、甲維鹽、氯蟲苯甲醯胺、氟氯氰菊酯、乙基多殺菌素、氟蟲雙醯胺、蟲醯肼、除蟲脲或滅幼脲等殺蟲劑噴霧處理;生物防治:在草地貪夜蛾初孵幼蟲(1-2齡期)發生時期,蟲口密度小於10頭/100株時,可採用微生物農藥白僵菌、蘇雲金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或植物性農藥印楝素、苦皮藤素、苦參鹼等進行葉面噴霧處理。

成蟲誘殺

這階段的措施,適用於成蟲發生期,主要是集中連片採用殺蟲燈誘殺,可搭配性誘劑和食誘劑提升防治效果。

蛾卵防治

通過選用甲氰菊酯、唑蟲醯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卵活性殺蟲劑,結合印楝油、礦物油和植物精油殺蟲劑溶滲卵塊絨毛,通過桶混噴霧處理,從而降低草地貪夜蛾卵孵化率。

生態調控技術

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玉米生態阻截帶,誘集草地貪夜蛾在玉米阻截帶上集中成蟲產卵,然後精準施藥防治阻截帶上草地貪夜蛾,降低其擴散機率,從而達到農藥減量增效目的。

防控草地貪夜蛾將會是一場長期戰

力爭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戰,

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草地貪夜蛾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灰翅夜蛾屬(Spodoptera)。從生物學特徵來看,草地貪夜蛾是全變態昆蟲,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蟲態。草地貪夜蛾對溫度的適應性強,11-30℃都是其適宜的溫度範圍,在28℃條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個世代。整體將溫度低於10度以後則不能發育。
  • 危害巨大的「么蛾子」入侵江蘇 宜興、溧陽等地發現草地貪夜蛾
    ……    這種「么蛾子」,叫做草地貪夜蛾。5月23-24日,江蘇植保部門開展草地貪夜蛾排查時,在臨近皖浙的宜興、溧陽玉米田中發現疑似草地貪夜蛾幼蟲,後經農業農村部專家鑑定,確認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江蘇。
  • 以蟲治蟲 利用天敵昆蟲可防控草地貪夜蛾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針對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的緊急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開展田間和室內試驗,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並取得成效。植保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草地貪夜蛾目前可防可控,主要將以「以蟲治蟲」和「以藥治蟲」為主。
  •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針對草地貪夜蛾正在我國自南向北蔓延的危急情況,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緊急啟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控的田間和室內試驗,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 與蟲爭糧的250天:草地貪夜蛾的剋星被找到,但很難廣泛應用
    編者按 草地貪夜蛾,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幼蟲能取食350多種植物。今年1月11日,草地貪夜蛾首次在我國被發現,隨後迅速從雲南擴散,已經入侵全國25個省份,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對玉米、甘蔗、高粱、香蕉、水稻等多種作物造成影響。
  • 80張高清圖片教您識別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屬於外來物種,在中國本土本來是沒有的,最早主要分布在美洲氣候溫暖的地區,但是每年可以遷飛擴散到美國全境。後來草地貪夜蛾傳入非洲,兩年的時間,草地貪夜蛾對非洲的農業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從印度以及東南亞地區國家傳入我國雲南省,至此在我國爆發,並在華南一帶越冬定殖。2020草地貪夜蛾可能全面爆發,預計發生面積1億畝,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 蛾口奪糧:草地貪夜蛾狙擊戰
    和農立安一樣,趙湛的玉米地正被草地貪夜蛾侵襲,「這蛾子特別能吃」,趙湛攥著一把滿是密密麻麻小孔的玉米葉片,「這還算好的,有些連心都給啃爛了」。草地貪夜蛾,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此前從未出現在中國境內的外來物種。暴食、繁衍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幾乎沒有天敵。
  • 智鬥草地貪夜蛾
    追蹤草地貪夜蛾2019年年初,草地貪夜蛾在我國雲南被發現。研究病蟲害防治的胡高教授得知這個消息後,神經一下繃緊了。此前,他一直在關注草地貪夜蛾的最新動向。草地貪夜蛾的幼蟲呈灰綠色,頭部有倒「Y」形斑,腹部末節有4個黑斑,呈正方形排列。這是一種非常能吃的害蟲,幼蟲寄生在農作物植株上,以農作物的葉、莖為食,對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等十幾種農作物危害很大。
  • 草地貪夜蛾,捲土重來,注意防治!
    2020年05月06日 05:39 來源:江州糖業 編輯:黃勇椋   警惕草地貪夜蛾為害甘蔗    --草地貪夜蛾的識別與防治建議
  • 專家:明年草地貪夜蛾情況可能更複雜
    遷飛時間將提前一個月  今年1月,雲南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5月開始快速傳播蔓延,9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草地貪夜蛾發生面積1500多萬畝,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2019年,草地貪夜蛾主要危害的作物為玉米,此外在其他17種作物和5種雜草上也發現了草地貪夜蛾危害的跡象。
  • 確保糧食有效供給 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
    近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推進落實視頻會議。會議指出,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保護好黃淮海及北方玉米產區,對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意義重大,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草地貪夜蛾」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農業害蟲?下一步如何防治防控?
  • 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被破譯 助力防範外來入侵物種
    近期,雲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通過多組學整合分析,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這是迄今為止發布的該蟲最高質量基因組。草地貪夜蛾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的雜食性農業害蟲,在2020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中位列第一。
  • 中國農科院探索使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
    中國日報6月5日電(記者 王曉東) 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了解到,針對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的緊急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在國內率先開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田間和室內試驗,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開展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 「貪吃蛾蟲」入侵四川 現有蟲害防控體系能應對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  雜食性害蟲,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幼蟲喜食玉米、甘蔗等80多種植物,受害後一般減產20%~30%,嚴重時造成絕收。  草地貪夜蛾,雜食性害蟲,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發現,2年時間遍及非洲44個國家,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去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全球預警。
  • 我國科學家完成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測序
    新華社昆明10月30日電(記者趙珮然、嚴勇)我國科學家近日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生物學權威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上。論文第一作者、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桂富榮介紹,該校研究團隊對草地貪夜蛾進行了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通過比較全球多個草地貪夜蛾種群基因重測序結果,發現中國和非洲的草地貪夜蛾種群與美國的種群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分化,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種群極有可能來自非洲。同時,研究團隊還找到了草地貪夜蛾的耐藥基因。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茶人警惕:草地貪夜蛾有入侵茶園可能
    儘管目前尚未有茶樹是草地貪夜蛾寄主植物的報導,並且在我國也並未發現草地貪夜蛾危害茶樹,但是茶園中的常見雜草,如馬唐、野草莓、馬齒莧和蒲公英(Taraxacumofficnala)等,卻是草地貪夜蛾的嗜好植物。假如草地貪夜蛾遷入茶園附近,茶園周邊的雜草被其取食光後,其幼蟲是否會擴散到茶樹上危害,是否會對茶葉生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等問題亟待回答。
  • 權威指導:全面認識草地貪夜蛾,這樣防治最高效!
    目前,進入中國的草地貪夜蛾均為玉米型,不會對水稻造成危害。2019年,為支持草地貪夜蛾監測和防治行動,我國累計投入資金8.6億元,布設監測網點10萬個,組織2萬名植保技術人員進行大田普查,實現了主要遷飛擴散路徑、發生危害區、寄主作物監測網點全覆蓋,創造了中國防治草地貪夜蛾的巨大奇蹟。02田間調查(1)玉米出苗至心葉早期(小喇叭口期)。
  • 中國科學家破解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
    2020-11-03 10:08:30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趙漢斌    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糧食安全生產構成極大威脅
  • 5個月影響18省,無敵「么蛾子」草地貪夜蛾的破壞力究竟有多強?
    草地貪夜蛾外號「行軍蟲」,遷飛能力非常強,一個晚上隨氣流可遷飛100至500千米,最遠可遷飛1500千米;一隻草地貪夜蛾幼蟲能破壞一棵植株,而一隻蛾可產1000粒卵;可取食80多種植物,主要危害玉米、甘蔗、水稻、高粱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