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吃蛾蟲」入侵四川 現有蟲害防控體系能應對草地貪夜蛾

2021-01-09 四川新聞網

  草地貪夜蛾:

  雜食性害蟲,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幼蟲喜食玉米、甘蔗等80多種植物,受害後一般減產20%~30%,嚴重時造成絕收。

  草地貪夜蛾,雜食性害蟲,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發現,2年時間遍及非洲44個國家,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去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全球預警。在預警發出9個月後的5月8日,原產美洲的害蟲草地貪夜蛾在四川西昌市禮周鎮被發現並證實。

  13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在西昌召開全省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控現場培訓會,明確草地貪夜蛾已在四川定殖為害,並宣布啟動應急工作,全面打響「蟲口奪糧」戰役。

  每晚可飛行100公裡

  幾天時間便可覆蓋全川

  13日,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 5月7日7時,西昌市禮周鎮街村村七組村民劉國榮像往常一樣到自家的玉米地中「巡視」,在新安裝的誘捕器中發現了一隻灰色的蛾子。

  劉國榮拍下照片並傳給了西昌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陳耕。隨即,照片傳到了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保站。

  5月8日,經專家確認,這隻被抓住的飛蛾正是當前肆虐我國南方多地的世界十大植物害蟲——草地貪夜蛾。

  5月9日,與西昌直線距離300公裡外的合江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稅靜也收到深圳專業檢測機構的通知,此前當地村民在水稻中發現的幼蟲經基因檢測,確定為草地貪夜蛾幼蟲。至此,這一原產美洲的飛蛾已遷入四川,並定殖為害。

  據了解,草地貪夜蛾是雜食性害蟲,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發現,2年時間遍及非洲44個國家,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2018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全球預警。

  這種蛾特別能飛,成蛾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幾天時間便可覆蓋全川;同時禍害特別快,屬暴食害蟲,群體作戰,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

  首發地西昌市

  發現的蟲害得到有效控制

  基於對該蟲侵入線路的研判以及國家農業農村部的預警,4月底,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保站開始部署監測工作,重點在靠近雲南、貴州的涼山、攀枝花、瀘州、宜賓、樂山等5個市(州)39個高風險縣(市、區)設置了性誘監測點585個,並組織市縣植保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田間調查。

  截至5月12日,作為四川首發地的西昌市,已有1萬餘畝玉米地不同程度地發現幼蟲啃噬痕跡。目前,當地植保部門已開展技術宣傳,植保專家已奔赴田間指導農民,發現的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

  「四川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玉米、馬鈴薯是主要糧食作物,高粱是川酒產業的重要原料,而這些作物都是草地貪夜蛾最喜歡取食的植物,一旦該蛾大量遷入,將對我省糧食生產和川酒產業構成巨大威脅。」

  在全省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控現場培訓會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機關黨委書記肖小餘表示,儘管該蛾目前在四川是零星發生,但由於其生長傳播特性和當前農作物生長情況,該蛾在川即將進入高風險傳播期,四川各地必須做好防控準備,引起足夠重視。

  「四川現有10餘種外來入侵害蟲,現有的蟲害防控體系能應對草地貪夜蛾。」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植保站站長尹勇表示,四川現有65個重點測報站和800個測報點,專業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3600餘個,現在已有可防可治的藥劑,一旦發現蟲害,可迅速組織專業化防治隊伍作戰。

  同時目前四川省已下達6000餘萬元的救災資金,各地可在這筆經費中安排使用草地貪夜蛾防控經費,更多的專項費用也正在爭取當中。下一步,四川省植保系統將在涼山、攀枝花、瀘州、宜賓等高風險地區,組織專業隊伍,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在川中、川西等潛在發生區,對重點作物開展普查,一旦發現蟲情及時控制。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相關焦點

  • 繼蝗蟲後又一蟲害預警:草地貪夜蛾已入侵!中國全力防控降低損失
    眾所周知,蟲害一直都是人類生存的主要敵人之一,雖然不是對人類直接施加威脅,但卻對人類必需品危害極大。據中國農業農村部3月5日最新消息,草地貪夜蛾已經入侵我國,經全力防控,實際危害面積在240萬畝左右,蟲害地區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據了解,草地貪夜蛾原發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去年首次入侵我國,主要發生在西南和華南地區。
  • 專家:明年草地貪夜蛾情況可能更複雜
    基因測序同時發現,入侵的草地貪夜蛾不攜帶對Bt基因和新農藥的抗性基因,這意味著醯胺類農藥、Bt(蘇雲金芽孢桿菌)毒素和Bt作物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王振營介紹,「目前,這一發現已經用於草地貪夜蛾的應急化學防控中」。
  • 智鬥草地貪夜蛾
    這是一種非常能吃的害蟲,幼蟲寄生在農作物植株上,以農作物的葉、莖為食,對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等十幾種農作物危害很大。它們直接在葉片上產卵。幼蟲會切斷種苗和幼小植株的莖,咬掉植物的生長點,造成植株死亡。一個小小的草地貪夜蛾幼蟲能破壞一整株玉米幼苗。遭受蟲害後的作物可能減產20%,嚴重時可導致顆粒無收。草地貪夜蛾以前只是在西半球活動。
  • 中國農科院發布草地貪夜蛾最新防控技術
    此次技術發布將進一步推動技術熟化和示範應用並指導生產實踐,為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民掌握防控技術提供幫助,為有效控制草地貪夜蛾暴發危害,保障糧食及農業生產安全提供技術支撐與保障。針對堅決打贏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和農業生產安全的迫切需求,中國農業科學院聚焦農業生產需求,以產業問題為導向、以指導基層防治實踐為目標,研發形成一整套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
  • 草地貪夜蛾已經「定居」中國 今年蟲害或更早
    除了常見的多發疾病之外,去年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尤其值得注意。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作為原本的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目前已經「住在中國」,「所以一旦發生,就會成災,不僅玉米可能受災,小麥、油料作物等也可能受災」,而且發生時間可能早於去年,現在就必須加強監測和防控。
  • 草地貪夜蛾耐藥基因組被破譯 助力防範外來入侵物種
    近期,雲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通過多組學整合分析,完成了草地貪夜蛾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的測序分析,這是迄今為止發布的該蟲最高質量基因組。草地貪夜蛾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的雜食性農業害蟲,在2020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中位列第一。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王振營研究員在報告會上介紹,從2019年1月入侵到2019年10月,草地貪夜蛾入侵了中國除東北三省以及西北青海和新疆外的26個省區的1538個縣,其中22個省查見幼蟲,查實發生面積1500多萬畝,實際為害面積246萬畝。「草地貪夜蛾作為一個入侵害蟲,已經完成了從入侵-定植到暴發前的兩個重要過程,今後幾年將呈重發態勢,對我國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 草地貪夜蛾已入侵中國18省,天敵生物防控證實有戲
    草地貪夜蛾已入侵中國18省,天敵生物防控證實有戲 2019-06-10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農業難:沙漠蝗陰雲未消,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
    2019年元旦,我國雲南也首次發現了草地貪夜蛾,在之後的短短幾個月,草地貪夜蛾以驚人的速度覆蓋了大半個中國。二、草地貪夜蛾緣何近乎「無敵」:能吃、能飛、能生、能活!草地貪夜蛾被稱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絕非浪得虛名,四大特性決定了草地貪夜蛾近乎無敵。
  • 蛾口奪糧:草地貪夜蛾狙擊戰
    和農立安一樣,趙湛的玉米地正被草地貪夜蛾侵襲,「這蛾子特別能吃」,趙湛攥著一把滿是密密麻麻小孔的玉米葉片,「這還算好的,有些連心都給啃爛了」。草地貪夜蛾,一種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此前從未出現在中國境內的外來物種。暴食、繁衍能力強、遷飛擴散快、幾乎沒有天敵。
  • 草地貪夜蛾動態訊:入侵中國20個省區市;么蛾登錄日本(2019.6.21-7.14)
    來源/中國網)✦ 6月27日,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發文:《天津市農業農村委部署防控草地貪夜蛾》。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發布通知,要求各涉農區加強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嚴防草地貪夜蛾暴發成災,確保秋糧生產安全。設在靜海區蔡公莊鎮的首個草地貪夜蛾成蟲性誘監測點已展開密切監控工作。
  • 堪比蝗蟲的草地貪夜蛾來了,農藥減量還扛得住嗎?
    來自南美州的草地貪夜蛾再度入侵中國,短短8個月就侵襲農田246萬畝。圖片來源:Alamy今年2月開始在東非大量繁殖的沙漠蝗蟲漂洋過海進入中東和南亞,並有向東亞進軍的可能性。這使得正處在新冠疫情之中的中國公眾格外警惕,掀起了討論熱潮。然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3月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再度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才是更加緊迫的威脅。
  • 最大限度降低草地貪夜蛾危害
    全國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專家指導組成員、廣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徐漢虹介紹說,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大陸,2016年因商貿貨運傳入非洲。這個「超級害蟲」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席捲了撒哈拉以南地區,兩年後,又跨海遷入印度大搞破壞。今年1月份,它在我國雲南江城縣首次被發現,現已席捲我國華南、西北地區,禍害了包括雲南、廣東、廣西等20個省份。
  • 危害巨大的「么蛾子」入侵江蘇 宜興、溧陽等地發現草地貪夜蛾
    ……    這種「么蛾子」,叫做草地貪夜蛾。5月23-24日,江蘇植保部門開展草地貪夜蛾排查時,在臨近皖浙的宜興、溧陽玉米田中發現疑似草地貪夜蛾幼蟲,後經農業農村部專家鑑定,確認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江蘇。
  • 「美人計」誘殺「么蛾子」|草地貪夜蛾|李繼虎|科技特派員|誘捕器|...
    依靠該所技術團隊的研發成果,性誘劑釋放的信息高度專一,只吸引草地貪夜蛾的雄蛾「入甕」,而非其他昆蟲,準確率高達95%。作為廣州市農村科技特派員、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省甘蔗劍麻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成員,他正在做草地貪夜蛾高效綠色防控技術的示範推廣。這種「么蛾子」有「農作物破壞王」之稱,去年便侵入我國26個省份,發生面積1500多萬畝,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李繼虎的「草地貪夜蛾的綠色防控技術的示範推廣」在今年獲得立項。
  • 草地貪夜蛾即將入侵!小心玉米絕產!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今年預計呈現重發生態勢$$$$我們視頻的視頻原聲草地貪夜蛾長什麼樣?
  • 2020年國內草地貪夜蛾形勢嚴峻,相關殺蟲劑需求或有所提振「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殺蟲劑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二、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現狀2019年1月11日,草地貪夜蛾首次在我國雲南省被發現,並於4月相繼侵入廣西、廣東、貴州、湖南、海南等地,5月份擴散至福建、湖北、浙江、四川、江西、重慶、河南等地,截至2020年1月,草地貪夜蛾已侵入包括臺灣在內的
  • 國內首個防治草地貪夜蛾藥劑獲批登記
    近日,國家農藥定點生產企業山西綠海農藥科技有限公司的300億芽孢/克球孢白僵菌可溼性粉劑 (登記證號為PD20190002)獲批擴作登記,新增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為玉米草地貪夜蛾、韭菜韭蛆、林木美國白蛾 (原登記作物和防治對象為玉米田玉米螟)。
  • 雲南省農科院多措並舉遏制草地貪夜蛾暴發成災
    在國家農業農村部指導下、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支持下,雲南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雲南省農科院」)多種舉措並舉,迅速行動、充分動員科技人員及時深入滇西、滇西南、滇南、滇東南地區開展一線技術調研與指導,為遏制草地貪夜蛾暴發成災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妖蛾子」半個月蔓延四川16個市州 看如何「蟲口奪糧」
    記者從四川分會場獲悉,自5月8日我省在涼山州西昌市禮州鎮首次確認發現草地貪夜蛾以來,該蛾已「入侵」我省52個縣(市、區),覆蓋16個市(州)。作為一個新生外來害蟲,它會對我省害蟲防控體系帶來哪些挑戰?當前已進入農忙「雙搶」時節,害蟲入川又將對我省糧食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