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鮮不時不食,又是吃禾蟲的季節了,你敢吃嗎?

2021-01-19 美食專欄作家waywei

蟲子你敢吃嗎?禾蟲,學名叫疣吻沙蠶,另可用作中藥,有消腫益氣之功效。在黑暗料理界,禾蟲煎蛋是waywei所能承受的最高極限了。接到一班吃貨死黨到番禺吃蟲的邀約,一開始waywei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讓我去,我就馬上去吃……盛夏的太陽毒辣似火,番禺離廣州很遠,驅車也要45分鐘,一頓飯而已,要不要這麼拼啊......"當造的時鮮,再不來就沒有啦!想吃還得再等一年"......"等我,馬上到!"剛到喜運來酒家就看到了洗禾蟲,一條一條蟲子,用一根線一撈起,禾蟲和砂石就分離開了。

約飯的好運來餐館位於番禺區番禺大道市橋二橋南岸東側28米(二橋旁邊),看著手機導航覺得位置很容易找到,就在橋邊嘛。從番禺大道一路飛奔,越過了橋底的匝道沒有及時掉頭,錯過就只能過了,跨過大橋拐了個大彎,路邊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喜運來牌坊!開車一不留神就開過頭了,單行線,不能調頭,只能又重新繞一圈。呵呵,怎麼樣的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吃貨一顆熾熱的心!

到店裡,大家已經在挑選食材了。今天的重頭戲是奄仔蟹,奄仔蟹是指未交配的青蟹。吃貨的境界懂的秒懂,不懂的一臉懵逼,都要吃進肚子裡了,還關心食材們有沒有經歷過性生活是不是很變態啊,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湊是這麼挑剔的。

奄仔蟹的殼比較軟,一定要白肚的,才是在鹹淡水交界生長的臺山蟹,髒兮兮的可能是越南蟹冒充。奄仔蟹分為青白黃黑4種,以黑奄最好吃,但數量並不多。一般肚臍白裡透黑的蟹為黑奄蟹,白色的則為水奄蟹。

清蒸奄仔蟹,原汁原味的吃法,是考驗一隻蟹最好的吃法。烹飪起來也很簡單,隔水蒸熟即可。

來自十九湧的「奄仔蟹」,大批採購的價格在150元左右,大概是薄利做口碑,「喜運來酒家」嘗鮮價只需159元/斤,能品嘗到正宗黑奄,趕緊的!過季就沒有口福了,要吃得等到明年7、8月的時節了。

奄仔蟹個頭不大,每隻約3兩重。喜運來酒家追求好食材,少加工,保持原味,不會為了追求所謂的「色、香、味、形」而放添加劑、色素或防腐劑,而是完全靠廚師的手藝,醃製、火候、汆水、過油等以達到菜餚成品的要求,顯然少了一般社會餐飲的功利性。

最精華的部分在黃油,這隻蟹的蟹膏都溢出來了,賣相就很肥美。

類似黃油蟹的黃油膏,奄仔蟹的黃油軟糯一些,味道特別香濃,蟹肉鮮甜,很嫩。

疍家菜的文化講究不鮮不時不食,喜運來酒家店內食材大部分來源於番禺、南沙本地,十九湧,就是江入海口的鹹淡水,孕育了如龍利、王皮頭、曹蝦、八爪魚、金古、海蚧、王魚等水產,老闆本身就是南沙十四湧人,家裡有人在當漁民直接供貨,推出的菜式全部都是當季新鮮的食材。

金邊龍利,」龍利魚「名稱是香港傳過來的稱呼,港式飲食文化都講好意頭。本土的名字是"噠沙魚",長在南方江河的出海口。"龍利"分"尖利"、"圓利"和"方利",這是按魚頭的形狀來區分,都算得上水產中的上品。論美味,珠江口的"金邊噠沙"是最正的!

8~10月是」金邊噠沙「當造之時,珠江三角洲的各個出海口都能找到它的蹤影。金邊龍利身嬌肉貴,不能在汙水中存活,一遇到水體汙染的問題產量很少,好在這兩年珠江的水質逐漸恢復,金邊噠沙的價錢也逐漸回到了平常漁家菜的位置上。

這麼鮮甜的金邊龍利還是清蒸為上,魚肉非常鮮嫩,魚汁爽口清甜,澆在白飯上相當惹味。

龍利除了貫穿身體的一條骨頭,幾乎沒有魚刺,雪白的魚肉,零脂肪的健康菜餚,不容錯過。

一大盤鮮活蠕動著的禾蟲擺在你的面前,我知道,黑暗料理界的下限又被拉低了......

禾蟲焗蛋,能夠忍受並忽略蟲子的模樣,就可以輕鬆愉快地品嘗人間美味了。禾蟲的味道類似肉,但是比肉鮮嫩,沒有肉質纖維,嚼勁有類似爆漿的感覺,一股濃濃的膠原蛋白味道。

鮮嫩的禾蟲配上了清甜的水瓜絲,爽脆加依韌。

三黎魚是夏日佳品,民間有「春鯾秋鯉夏三泥」之說。三黎魚據說沒有腸、膽、鰾,粵語把「忘記拿走東西」叫做「落低」,三泥魚投胎時「落」下了腸、膽、鰾這三樣東西,所以稱為「三落」,叫著叫著就成了「三泥」。這種魚還有一個奇特之處:出水即死。所以,市場上的三泥魚都是冰鮮的,幾乎沒有活魚供應。也正是因為如此,非常的矜貴。

這麼大條的三黎魚是第一次見。一魚兩味,硬邊清蒸,軟邊燜涼瓜。

鮮甜的魚,魚刺必多,三黎魚的魚刺是又多又密的!吃上品的魚,講究耐性和慢慢品嘗,著急不了。

煎黃了,燜涼瓜,也是時令菜,清熱解毒下火。魚很香,很美味。

白灼曹蝦,俗話說千蝦萬蝦不如曹蝦。曹蝦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出產的很特別的一種野蝦。在廣東不同地區,叫法也不同,有叫「泥蝦」,也有叫「紅蝦」。曹蝦在鹹淡水交界處生長,每到清明時節都回遊江河產卵。這時的曹蝦只有鉛筆頭大小,小而白,肉質潤滑鮮甜,口感富有彈性,是會吃的廣東人的最愛。廣東有「清明吃蝦,就吃曹蝦」的說法。

白飯魚算家常菜,用衝菜吊味清蒸,很下飯。白飯魚的營養價值很高,魚全身都可以吃,連魚骨也可以輕易嚼碎。白飯魚一般很小,曬乾的小魚乾常見,這麼大條的白飯魚實屬難得。

大大隻的大桂蝦,被攔腰砍成3段,紫蘇蒜蓉清蒸。

紫蘇蒜蓉滲入蝦肉,濃鬱的香氣,蝦肉很實在,爽口彈牙。

魚生也是特色吃法,新鮮的海鱸,打薄起皮,晶瑩透明。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或沾辣醬,或沾芥末,或沾醬油,甜甜的魚肉,清爽可口。

烤羊肉是夏末初秋滋補佳品,皮脆肉嫩,非常好吃。

南瓜是自家種的,新鮮摘下,做成南瓜餅,清甜。

簡單一盤豬油炒飯,豬油渣用的是土豬肉,香味濃鬱,卻不見油膩,飯香火候十足,很走心的味道。

奶魚衝菜粥,不需要添加過多的調味料,沒有重油重鹽,奶魚用來煲粥出品就是鮮甜。

子鴨煲冬瓜,當日的靚湯。實實在在的材料,成就一鍋湯。喜運來在食材上比一般餐廳來得更講究,做法更細緻,特別是在選料、初加工、火候、調味、菜品創新,要求甚為苛刻。番禺人對美食的執著,讓一道又一道普通食材的家常菜精益求精,廚師的手藝讓食材發揮出最好的味道。

不鮮不時不食的禾蟲,你喜歡嗎

相關焦點

  • 粵菜的特點是本味先行、不時不食,自然的味道最受歡迎
    食物本味就是「原味」,也稱「自然之味」,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指出,「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說的就是重視原味的問題。粵菜強調烹出自然鮮味,鮮中又帶有鹹、酸、辣。在烹調過程中,基本只會用到姜、蔥、糖、鹽、生抽、米酒、澱粉和油等調味品。
  • 不敢吃鯡魚罐頭,那臭桂魚你敢嗎?
    最近掀起了挑戰鯡魚罐頭的熱風小編我是不敢的不過...我知道臭桂魚是真香!鱖魚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比其他淡水魚含量都高,肉質細嫩,極其容易消化,吃鱖魚既能補虛,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鱖魚每到春天為最肥美,所以,被稱為「春令時鮮」。與此同時鱖魚的熱量很低,很適合美容又怕發胖的女士食用,吃多了也不用擔心會發胖!
  • 《不時不食》第十六期:立春新筍傍林鮮
    800多年過去,如今的在人們餐桌上的傍林鮮已不再是"在竹邊煨熟"的了,現代人用更精緻的手法,將這道南宋的官府菜變身再現。
  • 貝類到了最肥季節 專家教你烹出不一樣的鮮
    青島人說,千難萬難不離嶗山。不僅是嶗山周圍氣候好,還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青島的小海鮮。章太炎的夫人湯國梨寄居吳中時,留下「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的名言。青島人不願意離開青島,外地移民選擇青島,很大程度是因為「不是嶗山海貨好,人生何必住青島」。青島人吃海鮮,講究原汁原味,但一種口味再好吃,就不會想改變一下嘗嘗其他口味嗎?
  • 無錫小籠包,鮮糯可口,味鮮不油膩,你吃過嗎?
    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鮮糯可口,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等特色,深受老百姓喜愛。  所謂「緊酵」,並不是不發酵,而是控制酵母的量,讓包子皮有一定的韌勁,正因為如此,包子即便是冷了重新蒸熱,包子皮也不會破爛松垮。小籠包的另一個特點,當然是「小」。大小不過八分許,放在湯匙裡,顫顫巍巍,輕咬慢啜,饒有情味。如果是要裝簍帶走,小籠非要等涼透不可,否則皮子粘在一起,再蒸了來吃就皮破汁漏,頗煞風景了,裝小籠的簍,以前一般是竹篾做成,盛放小籠的時候,則以老荷葉襯覆之,取其清香之意。
  • 食甜上癮危害大! 你還敢不克制地吃糖嗎?
    食甜上癮危害大! 你還敢不克制地吃糖嗎? 原標題:   「高糖食品便宜又容易獲得,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的危害可能比毒品更大。」
  • 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鮮,你做到了嗎?
    為了更好地保護長江生態,昨天(6月27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向全市水產、餐飲經營者以及消費者發出倡議,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鮮,堅決杜絕野味、長江野生魚鮮入店。南京市面上的情況怎麼樣呢?
  • 吃了20多年韭菜餃子,才知道調餡多加1步味道更鮮,吃了還不燒心
    韭菜雖然一年四季都能買到,但是卻以初春時節的韭菜品質為最好,春天的韭菜經過了一個寒冬的養精蓄銳,根和莖都貯存了大量的養分,此時的韭菜正是抽芽的時節,鮮嫩多汁、營養極其豐富,而且這個時節的韭菜所含的微量元素要遠超其它季節,民間有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的說法。
  • 烏龜不吃食的原因有哪些?烏龜不吃食怎麼辦?
    烏龜不吃食要看是否處於冬眠期,正常健康烏龜,3月初驚蟄節氣時,就完全停止冬眠甦醒了,不會持於這個季節。
  • 好好的錦鯉不吃食了?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其實你不用擔心
    不過,這不等於大水體養魚就不會生病了。就像現在這個季節,氣溫回升,水裡的微生物活躍了,致病菌也同樣開始肆虐了。看著好好的錦鯉為什麼不吃食?就在昨天,一位剛養錦鯉不久的魚友說他1.2米魚缸,裡面養的其中一條錦鯉不正常,大概有一周左右沒有看見吃食,但是活動正常,諮詢我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生病了?該怎麼處理?
  • 又到「吃蟲」時節!這東西能賣400元/斤!不少新會人愛吃!
    不是跟你開玩笑新會人連蟲都可以擺入口禾蟲↓↓↓最近又到了吃禾蟲的季節近年來禾蟲的價錢也確實不便宜原條炒禾蟲禾蟲條條分明真正的「吃蟲」的體驗漿完好地保存在蟲身裡口感最好,但做法可以說最不簡單禾蟲的特性是溫度稍高爆漿竅門是以30度溫水慢慢拖至能炒而不爆漿的程度
  • 老虎這麼兇猛,為何不敢吃熊貓?熊貓:你當我以前吃素的嗎?
    老虎這麼兇猛,為何不敢吃熊貓?熊貓:你當我以前吃素的嗎?相信大家都在電視上有接觸到,老虎是一個非常兇猛的動物,兇狠的外表再加上食肉,讓人看到都提心弔膽,然而,這麼兇猛的動物,卻唯獨不敢吃熊貓,你知道為什麼嗎?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但是,除了龍虎鬥這道菜之外,多數中國人在上千年裡是不吃貓肉的。而據說「龍虎鬥」只是小範圍流傳於廣東,不過它是創始於清末,此前嶺南地區並沒有這道菜。
  • 吃火鍋你可能不知道:鮮毛肚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鮮毛肚吧。鮮毛肚就是牛的胃,四川火鍋必點菜之一,鮮毛肚也要分兩種,一種是屠宰廠直接拿到火鍋店賣,有很多種,犛牛,黃牛,水牛,肥牛,這些口感都非常好,口感非常脆嫩化渣都不用經過任何東西加工,直接切片,用冰塊加水保住即可,鮮毛肚大家知道肚裡面裝的什麼嗎?
  • 俗語:「冬不吃生魚,夏不食狗肉」,為啥?冬天不能吃魚肉嗎?
    俗語:「冬不吃生魚,夏不食狗肉」是我國一些地區的飲食習慣,符合當地風俗。生魚和狗肉是網上爭議很大的兩類食物,喜歡吃的人愛不釋口,不喜歡的人堅決不會食用。不過依然是那句話:尊重不同區域人的習俗,不能把自己意志強加給別人,要站在相對中立的位置分析飲食文化差異。接下來筆者將帶來大家深入了解「冬不吃生魚,夏不食狗肉」的原因。
  • 你敢吃嗎?豆丹,其味堪比仙丹的可食昆蟲
    豆丹成蟲豆天蛾豆丹,也叫豆青蟲,豆蟲,丈母蟲,掌扭蟲(音),脾氣很大,不小心碰到它所在的葉子,它便掉落地上扭動著肥胖的腰肢,甚至會跳起來,當發現沒有危險時便會蠕動著肥胖軀體逃之夭夭。有次抓了幾隻回家扔到雞圈,眾雞被它扭動跳躍的舞步嚇得不敢靠近,最後被大膽的大公雞啄來吃了。
  • 豬身上最「鮮」的部位,熬湯最好,補肺潤燥,卻有人嫌髒不敢吃!
    但是有一樣好東西人們都嫌棄「它」髒,不敢吃!這是一個很錯誤的選擇,因為豬肺是豬身上最「鮮」的部位,特別是熬湯,有補虛,止咳止血的功效,秋天的時候,天氣比較乾燥,這個時候就要來一碗豬肺湯了!那麼我們到底該怎樣清洗豬肺才不髒呢?接下來我就將方法告訴大家!
  • 流浪狗,我不敢隨便餵你了
    有一個現象大家都見過:小區裡不時地會出現幾隻流浪貓、流浪狗,尋找著小區裡的殘羹冷炙,餓得直叫喚,甚是悽慘,就有一些老太太什麼的,端著個碗,輕輕的呼喚著這些流浪狗流浪貓,給它們餵食,看著狗兒貓兒歡快的吃食,餵食的老太太非常高興,心裡頭非常的滿足,很多人都把這個行為看成是一種善舉,在這裡分享一個故事,讓大家重新認識一下這個事情。
  • 好客山東|春天沒有這一點「鮮」,山東人都吃不下飯
    味蕾也蠢蠢欲動,想要吃點鮮的!「鮮」指的不僅是食物本身的味兒,還要是新鮮的!中國自古講究「依時而食」,在萬物以榮的春季,新生的時令之鮮不能少!春初時的這些鮮味,相信你已經嘗過了。還覺得吃的不夠滿足?不要急,除了春日限定的各類野菜,這些「春日之鮮」也不容錯過!
  • 號稱「蛋白之王」的葛麻蟲你敢不敢吃?
    號稱「蛋白之王」的葛麻蟲你敢不敢吃?對於熱愛美食的人來說,不論在哪個季節,都能從大自然中尋找到最天然的食材。適逢周末,一群熱愛美食、嚮往自然的朋友邀約一起,帶上鐮刀、背著背簍,前往玉屏的東門坡,尋找一種較為罕見的食材,有人害怕食用它,但也有人為之格外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