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的開篇第二講,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歷史故事,叫做「圍魏救趙」,其實很多讀者對這段戰役並不陌生,甚至連小學生們有的都能白話幾句,畢竟曾是小學課本裡的知識,誰還沒個童年。不過知道是一回事,但你確定真的讀懂了嗎?
「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魯迅
圍魏救趙講了什麼
縱橫家創始人「鬼谷子」門下有兩名弟子,分別叫孫臏與龐涓,由於孫臏聰明,所以深受老師的喜愛。龐涓不服氣,於是提前下山去魏國曆練,並當上了將軍。可龐涓內心依舊彷徨,猶如千百隻螞蟻啃噬般,刺癢難耐。沒辦法,師兄實在是太優秀了!
為了撫平心中那絲不安,龐涓便託人給孫臏寄過去一封信,寫著自己混的如何不錯,小日子過得怎麼舒爽,大有春風吹拂臉頰般的愜意。孫臏看到後,覺得師弟既然有出息了,自當前去慶祝一番,於是也沒多想,殊不知此乃龐涓故意設下的殺局。
初到魏國的孫臏,並沒有體會到信中所寫的那般快意人生,反倒是因龐涓陷害,被折磨得生不如死,雙腳並斷、臉上刺字,終日只能以爬行示人,好在天不絕他,最終抓到了一個與齊國使者相見的機會,利用高智商高情商說服了使者,臨走時暗中將他給偷運到了齊國。
使者與齊國將軍田忌私交不錯,就暗中告知孫臏乃一神人,切莫錯過。經過一番試探,孫臏成了田府的座上賓,不但為田忌出謀劃策,還教會了田忌不少兵家道理,最耳熟能詳的便是——田忌賽馬。
孫臏能力之強,猶如出鞘的利刃般,鋒芒四射。田忌決定要將他推薦給齊王,威王得知世間竟有如此奇人,不禁大喜,討教之下,往往事情經孫臏一講,宛如醍醐灌頂,令得齊威王讚不絕口,乾脆禮賢下士的懇請孫臏成為自己的老師。
為了幫助孫臏奠定國師的名氣,恰巧遇到趙國被魏國攻打,然後向齊國求救,於是齊威王臨時決定任命孫臏為大將軍,帶兵解救趙國。孫臏駁回了齊威王好意,以自身殘疾為由,善意的表達了不合適。沒轍,齊王只好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這樣的組合,派二人帶兵前去救援。
田忌是個急性子,他想直接帶兵去趙國硬懟魏軍,卻不料被孫臏制止,只聽軍師妙言:
「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資治通鑑」
意思便是,想要解除兩軍爭鬥,不一定非得來硬的,必須利用好出其不意,只要讓他們感覺到措手不及,趙國的為難自然也就解除了。
果然田忌聽從了孫臏的話,佔據有利地形,趁著魏國內部空虛,一舉向魏國發動了進攻,得悉消息的魏軍統帥,急忙掉轉兵馬回國都營救,不出意外的兩軍從半途中相遇了。此時的魏軍歷經連翻徵戰,早已經疲軟不堪,反觀齊軍卻精神抖擻,結局不言而喻,魏軍慘敗。
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疲於內。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以自救。——資治通鑑
韋小寶巧用「圍魏救趙」換來了錦繡前程
還記得周星馳演過的《鹿鼎記》嗎?劇中鰲拜武功高強,且位極人臣,康熙早已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奈何鰲拜實力不俗,整得康熙只能隱忍示弱。由周星馳扮演的韋小寶,看穿了皇帝心中所想,之後他信誓旦旦地說,自己可以搞定鰲拜,為皇上排憂解難。
韋小寶就是個小太監,論權利沒有鰲拜大,論功夫沒有鰲拜高,論力氣沒有鰲拜大,他憑什麼贏?憑的就是來自於《資治通鑑》的「圍魏救趙」。第一部,韋小寶與鰲拜力拼,自知不是鰲拜對手,於是利用「田忌賽馬」的套路,用本身唯一所學「百抓百中龍抓手」,對準了鰲拜的弱點——胸口。
隨著鰲拜的大吼,也讓韋小寶判斷出了鰲拜的虛實,緊接著「圍魏救趙」的影子出現了,他將鰲拜引到了假太后的行宮,因為韋小寶深知假太后武功高強,只要太后肯出手,那麼擒拿鰲拜並非難事,於是經過一番算計,假太后被他說動了,親自出馬制服了鰲拜,且為了不露出馬腳,還幫著韋小寶美言一番,甚至功勞也都給了他。
韋小寶難道擁有孫臏般的大智慧?不、不、不,他只是活靈活現地,運用了古人留下來的計謀而已。
「圍魏救趙」帶來的人生啟示
「圍魏救趙」是一種人生啟示,告訴我們如果真的無法直接完成目標,不妨利用曲線救國的方式,給自己額外在創造個機會,有時候迂迴也是一種辦法。
就好比:某些地方發生了火災,並且火勢非常嚴峻,那麼我們不妨分析下,到底是什麼物品促成的大火蔓延,找到原因自然滅火也就更加容易了。
做事情之前,千萬別盲目地亂搞一氣,要先熟悉這件事,之後在合理的採用相應解決方案。
倘若齊軍直接硬懟魏軍,那麼等到齊國大軍奔赴到趙國時,早已經來不及了,況且長時間行軍,士兵體力也跟不上,沒準被魏軍來個「大鍋燴」,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讀資治通鑑有什麼用
「圍魏救趙」是著名史書《資治通鑑》中的眾多歷史故事之一,《資治通鑑》是史學家司馬光,運用畢生精力整理編纂而成。司馬光如果大家不熟悉的話,那麼「拿石頭砸缸」的那個小孩,大家應該都知道,救人的小孩就是他。
一代偉人晚年的時候,曾經講道:自己將《資治通鑑》整整讀了十七遍。全書共294卷,接近300來萬字,偉人卻讀了那麼多遍,可想而知這本書隱藏著怎樣的智慧。
孟錦雲向偉人請教時,提到過一句話:《資治通鑑》,是讓統治者將歷史當成一面鏡子,然後時刻的照著自己。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資治通鑑》又何嘗不是一本規範自身的書籍呢?圍魏救趙只是眾多故事中的一件而已,就如此的充滿人生哲理,倘若全部讀懂,又會達到怎樣一個境界?以史為鏡,讀史可以明智。
《資治通鑑》確實是一部真實的歷史寶藏,沒事給孩子講講,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為何古代帝王家的孩子,從很小就熟讀《資治通鑑》,就因為歷史中的事跡,可以幫他們少走彎路。
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一本適合全民閱讀的版本,這套書分別經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兩大權威機構校勘。在原著的基礎上,以最接近時代的歷史形態,用譯文幫讀者通俗易懂。如果自己喜歡鑽研的,該書也帶有原文。
79塊錢,跟朋友出去吃一段烤串都不止這些,而你買到的卻是未來人生博弈的希望,況且6本書才這個價,綜合下來一本才10塊錢出頭。為了不再過苦日子,為了讓爹媽孩子老婆過上好生活,為何不給自己個機會呢?喜歡的可以點擊,保真保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