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安徽 這就是文化自信的底色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課本裡的安徽  

  安,意為安寧;如果把「徽」字拆開,就是「山、水、人、文」。這意味著安徽不但有青山(黃山、九華山)綠水(淮河、長江、新安江)所勾勒出的美景,更滋養出厚重的歷史、絢爛的文化、睿智且敢為人先的人民。「安」「徽」兩個字金風玉露一相逢,立刻在中國的版圖上呈現出一方安靜大美的沃土,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

黃山(中國畫)劉海粟

百萬雄師下江南(油畫)董希文

孔雀東南飛(彩繪連環畫)蕭玉田

《望天門山》(課文內頁)資料圖片

《黃山奇石》(課文內頁)資料圖片

  安徽素有「人文淵藪」之譽,在中華文化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的推移中,安徽恰好成為承擔這一南北轉移的通道,讓中華文化在廣袤的江淮大地上投下了濃重的影子。在作為民族文化傳承載體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安徽身影」一直佔據著耀眼的地位。

  從古至今,安徽誕生了老子、莊子、淮南子,並以其思想成就道家文化的源頭,也哺育出皋陶、管仲、曹操、華佗、嵇康、包拯、吳敬梓、陳獨秀、胡適、陶行知、朱光潛……這些璀璨的星子,照亮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天空,也在中小學教材中熠熠生輝,澤被後世。

  安徽的山水之美、人文之勝,更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流連忘返,並留下千古吟唱。陶淵明、謝朓、李白、白居易、蘇軾、歐陽修、辛棄疾、陸遊、徐霞客……他們留下的足跡和飽含深情的詩文,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寶庫,也屢屢出現在中國所有弦歌不輟的課本上——人類文化有多綿長,他們的春風化雨就有多久遠。

  翻開課本,就是開始一段中國文化之旅,你看到的是安徽,讀出的卻是中國。

  「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毛澤東《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課本裡的安徽,是一首摧枯拉朽的嘹亮軍歌。

  「家國事重,何論意氣」(司馬光《淝水之戰》,蘇教版高中一年級語文);「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司馬遷《管仲列傳》,蘇教版高中二年級語文選修)——課本裡的安徽,是充滿責任與擔當的家國情懷。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司馬遷《陳涉世家》,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本裡的安徽,是一聲響徹雲霄的吶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獵獵大旗在宿州的大澤鄉舉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教科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本裡的安徽,是亳州籍詩人李紳對民生之苦的深切關懷。

  打開課本,每一篇經典文章後面,瑰麗山河中流淌著鬱郁文氣,傳誦千古的詩文中氤氳著山水清氣。踏上江淮大地,每一步,都領略到安徽人文的卓越神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本裡的安徽,是飄蕩在涇縣桃花和碧水間的友情,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本裡的安徽,是一幅淡雅恬淡的水墨山水。李白一生十餘次來到安徽,並在62歲終老於此,不羈的詩魂與大江邊的青山相伴,宣城敬亭山也因詩仙的名句從此成為「詩山」。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孔雀東南飛》,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課本裡的安徽,是一首痴情和忠貞的戀歌,從安慶傳誦至世界。

  課本裡的安徽,水草豐美山嶽巍峙。「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黃山奇石》,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環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歐陽修《醉翁亭記》,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大美山水,大美安徽,大美中國。

  課本裡的安徽,是「燃燈者」的智慧和哲思。「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蒙城莊子曉夢迷蝶,含山褒禪別有洞天,和縣陋室何陋之有?

  課本裡的安徽,是色正芒寒的清廉。「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脫脫《包拯傳》,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下冊)。修自律之身,養清廉之氣,方能揚廉潔之風。

  有黃山之奇、九華之幽,長江之洶湧、淮河之吟唱,醉翁亭下思古、杏花村裡徜徉,明中都城牆徘徊、老子故裡沉吟……安徽的每一寸土地都呈現出一份驚喜。

  在中國歷史的每一個時期、每一個行業和領域,從來都有安徽人矯健的身影。這是安徽文化自信的底色,更是安徽從文化大省邁向文化強省的底氣。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09日10版)

相關焦點

  • 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北師大與師生交流時說,不贊成把古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
  • 臺灣中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北師大與師生交流時說,不贊成把古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 新版小學語文課本,為什麼還是不盡如人意?
    新京報:你在《論小學語文:一驚一乍與一精一詐》這篇文章中指出了很多教材問題,許多人很贊同,但也有人認為任何教材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你不在中小學教育的一線工作,關於語文課本的批評很多都是坐而論道,許多指摘過於吹毛求疵。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 你知道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插畫和配圖,都是出自哪些畫家之手嗎
    還記得開學第一天拿到《語文》課本的好奇與欣喜嗎?是否曾盯著插圖入迷走神,是否曾「費盡心思」為課本上的畫作「改頭換面」。這些語文課本中的插畫,幾乎承包了我們上課時所有的開小差時間。你知道小學語文課本裡的經典插畫和配圖都是出自哪些大師嗎?比如這幅被人惡搞了無數次的《杜甫像》,作者為水墨人物畫一代宗師蔣兆和。
  • 《上學歌》「唱」進語文課本
    記者張迪     今秋開學中小學一年級啟用5本全新教材,語文教材變化最大     今年下半年,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的語文教材,和之前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     瀏陽日報記者謝鵬     《上學歌》進入語文教材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這首《上學歌》幾乎上至40歲的中年人,下至7、8歲的兒童都能全文吟唱。在新改版的教材中,翻過目錄後第一頁是《我是中國人》的一幅漫畫,而第二頁就是《上學歌》。
  • 70年的《新中國課本》藏著哪些秘密?《國家記憶》為你揭秘
    《國家記憶》為您翻開70年的《新中國課本》每個人都曾經熟悉的學校課本,也許隱藏著很多我們不熟知的秘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是如何被編寫出來的?鄧小平是如何親自推動中小學教材工作的?李雷和韓梅梅為什麼能成為80後一代人的「流量擔當」?
  • 親悅讀|小學語文課本裡有多少種生物?都在這本書裡了!
    你留意過沒有,小學課文裡出現過多少動植物?都有哪些種類?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沒注意過吧。有一位老師和她的團隊,專門進行了梳理,發現小學6年12本語文課本中,涉及的動植物共有250種之多!當然,他們不是沒事兒數著玩的,他們把這些生物以及它們背後的知識,以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還出了一本書,叫做《小學語文裡的生物世界》。今天,索菲爸爸就跟大家聊聊這本書。
  • 安徽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生開設《科學》課
    該校一年級語文吳老師告訴記者,這個《上學歌》在八九十年代的課本中就有了,後來安徽所用的蘇教版裡沒有了這篇文章,而部編本又恢復了。「上學歌可以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接觸語文知識更加輕鬆。」而先學一段時間漢字,再學拼音,孩子們會發現原來用拼音還可以去讀不認識的字,這會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和成就感。  先識字後拼音,對於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的最大變化,包河區教體局教研室主任李瓊解釋道,對於一年級剛上學的孩子而言,一上來就是拼音,比較難,不利於培養對語文課的興趣,現在拼音後置,能夠減輕孩子們的畏難情緒,注意培養認字讀書的興趣,有利於幼小銜接。
  • 小學生為何喜歡民國的語文課本
    這是1917年版《商務國語教科書》第117課《請問尊姓》的全文。現在上海市江灣中心小學讀二年級的蔡亮,盯著右下方一臉懵懂的永兒肖像咯咯直笑。書頁在她手中輕快地翻動,《語文》課本反被拋在了一邊。「如果拿現今的課本與此讀本相比較,知道了什麼才是孩子喜歡的書籍課本。」「這本書孩子看了幾頁後,甚是喜歡。這更讓我們家長明白好書籍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 期末考試語文複習:抓住課本,高分不難!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語文這門學科的複習方法。語文跟數學不同,數學在於練習,語文在於日積月累。語文考的是基本功,單元課文的默寫背誦,部分語句的修辭手法應用;往往試卷上會遇到課本上的原文,所以很多同學意識到課本複習的重要性。如何利用課本來複習?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該如何輔助孩子做好課本複習呢?除了生字表、日積月累外,課文該怎麼複習?如何利用好時間,將正本書複習完?
  • 課本裡的中國科學家
    課本裡的中國科學家  【課本裡的中國】  在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日復一日、專心致志地探索未知世界,用智慧和汗水不斷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創造了聞名於世的科技成果,書寫著屬於中國的科學故事。
  • 民間另類語文書:《Q版語文》、民國語文課本等
    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Q版語文》和民國語文課本(包括「開明」、「商務」和「世界書局」三個版本)。   無釐頭的爆笑顛覆:《Q版語文》  《Q版語文》並不是語文書,而是搞笑類圖書。有「出版界周星馳」之稱的林長治繼《沙僧日記》後的又一搞笑力作。作者將31篇讀者耳熟能詳的語文經典課文徹底打造成無釐頭爆笑故事,內容詼諧幽默,情節出奇,對白趣怪。
  • 把語文課搬到永慶坊 品讀行家國情懷教學顯自信
    文化自信「廣州不止有小蠻腰,粵味濃的永慶坊、陳家祠等才是廣州文化之根」這是廣州本土教育機構品讀行首次把課堂搬到永慶坊,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粵滋粵味。「雖然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多次講過廣州印象、廣州文化,但在永慶坊上課,感覺完全不一樣,學生們更加切身地體驗到了廣州的美,更增強了中國文化的自信。」
  • 怎樣的土壤培育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翻開上海小囡課本,答案清晰
    詩經中的這篇《七月》,在復旦附中語文校本教材中早已被收錄。 「上海小囡」在詩詞大會的出色表現,得益於從小積累的童子功。是怎樣的土壤,培育了一批熱愛古詩文的「種子」?翻開上海孩子的課本,答案清晰。中國詩詞大會裡的古詩文,大多出現在上海中小學語文課本裡。上海大部分孩子,通過小學至高中12年積累,得到了古詩文的薰陶。
  • 這10款APP權威又免費,中小學語文老師必備
    101君精選了十款語文學科備課教學APP,親測好用,老師們可以自用或推薦給學生使用。 01、101教育PPT 在101教育PPT的APP裡,老師可以在101資源庫裡選擇課程章節,挑選、查看PPT、教案、電子教材內容,並可將資源保存至網盤。
  • 2021年安徽中小學什麼時間放寒假 安徽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
    其實每年安徽各市中小學寒暑假放假時間基本一致,所以,這一次我們匯總整理2021年安徽中小學寒假時間,目的是方便安徽的中小學生及家長查找,那麼,2021年安徽中小學什麼時間放寒假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方便安徽的中小學生及家長提前做好計劃。
  • 黑暗料理之究極秘密就藏在語文課本裡
    但我不同,我是個好學生,最大愛好就是鑽研語文課本裡的美食。從小一路鑽研到大,越鑽越深,鑽漏了課本,鑽出了油。下面,各位準備好大開眼界,看看我總結的這些課文美食背後的秘密。其實世界從不簡單,只是我們那時候還小。
  • 2018安徽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中學)
    2018教師招聘考試2018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招聘公告尚未發布,根據往年考試時間來看,公告預計在4月中下旬發布,報名時間在4月底至5月初,5月中下旬進行筆試,現整理2017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筆試大綱供廣大考生參考
  • 小學新生語文教材變臉 傳統教育增多難度降低
    細心的老師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重新做了修訂,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拼音的學習時間也拉長,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也增多。昨天,記者了解到,除了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也做了諸多調整,它們的共同點是難度普遍降低,趣味性增強,傳統文化的元素增加。據了解,全國語文教材的有10多個版本,每隔幾年都會做一定程度的調整。
  • 教育部官員稱中小學語文將接軌規範漢字表
    同時,中小學語文教學課標將據此進行跟進接軌,對學生考試不會有負面影響。  在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和傳真等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電子郵箱gfhzb@moe.edu.cn;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51號《通用規範漢字表》意見收集組,郵碼: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