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琦) 昨天,教育部公示《通用規範漢字表》,並從今日起至8月31日公開徵求意見。《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將根據這個表進行改動和更正。同時,中小學語文教學課標將據此進行跟進接軌,對學生考試不會有負面影響。
在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和傳真等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電子郵箱gfhzb@moe.edu.cn;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51號《通用規範漢字表》意見收集組,郵碼:100010。
收字8300個分為三級
字表共收錄8300個字,根據字的通用程度劃分為三級:一級字表收字3500個,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層面的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頻度低於一級字,與一級字合起來共6500字,主要滿足現代漢語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三級字表收字1800個,是一些專門領域(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文言文教材)使用的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字,用於滿足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51個異體字「轉正」
據《通用規範漢字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寧教授介紹,此次字表為51個異體字「轉正」,恢復使用的異體字主要用於人名、地名,是為了尊重大眾用字習慣,比如歷史文件「璦琿條約」中的「琿」。
中小學語文課標接軌字表
據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介紹,字表對中小學教學有比較大的幫助。這一次把中小學教學用的3500個字做了優化。在3500個字裡面,我們首先是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把現代語言生活要用的字放進去,不用的字從裡面拿出來。
比如說過去描述房子的「檁」、「椽」字等,因不用就從字表裡面拿出來了。語料庫裡,我們做了一些人工幹預,專家組的統計是3%,把天幹地支的用字,各個省的簡稱,還有兒童常用的,可能在大人的語言裡用得比較少,但是兒童需要,比如說蝴蝶,那個「蝶」用得比較多,「蝴」用得比較少,補充的時候要把蝴字也補充進去,所以這3500字就比較優化了,再用它編教材,肯定是有好處的。
李宇明同時透露,研製這個字表的過程當中,我們和語文課標研製組都進行了很好的溝通,有一些精神已經進入到課表中去了。將來語文課標跟進,教材編寫跟進,對考試都不會有負面影響,因為學什麼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