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爆裂鼓手》《登月第一人》都咋剪的?

2021-01-15 迷影日曆


1 月 11 日,《爆裂鼓手》《愛樂之城》《登月第一人》的奧斯卡獲獎剪輯指導湯姆·克洛斯(Tom Cross)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了講座。講座由中國電影剪輯學會會長周新霞主持提問。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翻譯的錄音整理,有刪改。


▼ 立即掃碼

或者添加微信號 Cinecal

來群裡吐吐槽




湯姆·克洛斯


美國剪輯師工會(A.C.E.)成員。

2015 年,憑藉《爆裂鼓手》拿下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剪輯。


作品包括《瘋狂之心》《我們擁有夜晚》、艾美獎獲獎 HBO 電視劇《朽木》(Deadwood)


周新你從事了 21 年的剪輯工作,剪過選秀、綜藝、電視劇等各種電視節目,之後才剪的《爆裂鼓手》。

你覺得剪接是什麼?剪接對電影的作用是什麼?


CROSS:我在紐約開始的職業生涯,一開始做了多年剪輯助理。

我生於威斯康星,長於紐約的羅徹斯特。羅徹斯特是膠片生產公司——伊斯特曼·柯達的總部。

我成長的環境到處都是膠片、圖片,也認識很多家庭都為柯達工作,但我父母沒有為柯達工作。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門外漢。但我的母親是藝術家,我的父親也喜歡電影,所以他們一直鼓勵我。

我成長的過程中看了很多電影,借了很多碟,包括《星球大戰》和 007 系列。我經常通過電影逃離現實。

一開始,我對導演感興趣,在片尾字幕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同時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熟悉的剪輯師的名字,發現很多喜歡的電影都是那幾個人剪的。

我的父母一直非常鼓勵我創造,並且鼓勵我上電影學院。後來我去了紐約州立大學帕切斯分校(SUNY Purchase College)一個非常小的電影學院,每年只招 20 個學生。

我非常喜歡那裡,卻被那個專業給開了。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但我從未放棄,搬到了紐約,做了很多時尚秀、真人秀這樣的綜藝節目,和紀錄片、商業短片等。

這些都有助於我的剪輯,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電影,最後以志願者的身份拿很低的薪酬去獨立項目組做了差不多 20 年剪輯助理。

當時我很年輕,沒有人脈,也沒有租大房子,但在做剪輯助理時認識了一個製片人海倫(Helen Estabrook)。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這個製片人有個本子想拍,但沒人給錢。那個本子就是《爆裂鼓手》。

她先選了 20 頁劇本,找美術、攝影、剪輯拍成了短片。

她很喜歡我,給我打了電話。我最終被說服來做剪輯。

我說那行,先把劇本發過來給我瞅一眼。讀了劇本,我發現:天吶,這是我讀過的最棒的劇本!

我告訴他們,我太喜歡這個劇本了,我想見導演。

在我家邊上,我跟導演戴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吃了個中飯,聊起了電影,這才意識到我們竟然喜歡同樣的電影,都是看《法國販毒網》《現代啟示錄》《賓虛》《黑街殺手》(Bullet)、《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長大的。


戴米恩·查澤雷


戴米恩講到剪輯時,我知道他想要《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計程車司機》的感覺,還是《不羈夜》。我也知道《日落黃沙》的剪輯用了些特別的手法,比如插入鏡頭(INSERT SHOT,亦稱夾接)。

戴米恩說是從一個電影拿出一個鏡頭來達到效果。

幾年以後,所有的剪輯都說不不不,這是不對的。


來源 |《社交網絡》劇照


很多老剪輯師不喜歡導演太介入剪輯,但我很喜歡和導演對話。

我們合作剪了 20 頁劇本的《爆裂鼓手》,送到了聖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還拿了獎。


短片《爆裂鼓手》(2013)海報


拿獎以後,又有一個製片人(註:應是指《爆裂鼓手》出品公司 Blumhouse Productions 的著名製片人傑森 布魯姆 Jason Blum)進入了,我們終於有錢拍長片。

戴米恩希望我來剪長片,而且我是唯一一個從短片的組裡來到長片的組裡的工作人員,即使主演安德魯都換人了!

但後來的製片人不希望我來剪,因為我的經驗實在太少。

最早的那個製片人就說,先讓他剪著,我們有一個更有經驗的人作為備選。萬一出了什麼事,就讓那個人上。

《爆裂鼓手》9 月 3 號開拍,20 天內就拍完了,11 月第 1 周就把第 1 版提交給聖丹斯電影節,12 月 6 號定剪,1 月正式在聖丹斯上映了。

整個製作時間實在太緊,根本沒時間用其他剪輯師。

我跟剪輯助理說,有個好消息——他們沒時間開除我們。

然後我們在聖丹斯拿了最受觀眾歡迎獎、最佳電影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 Jury Award for Best Picture)兩個大獎。

這部電影成了我事業的轉折點。

人們開始意識到剪輯。這其實也是導演的初衷——他希望這部電影讓剪輯被觀眾感知。

導演成長的過程中就是一個鼓手。他做鼓手時,就是掙扎於生存和死亡之間。

他希望打鼓的戲給人拳擊的感覺,非常非常快,好像安德魯跟弗萊徹在剪輯中搏鬥。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當觀眾意識到這麼快的剪輯,會更容易意識到舒緩的部分。

這種方法在後來的《愛樂之城》《登月第一人》裡也用到了。

但在《愛樂之城》裡,他想要另一種風格,不再是緊張的粗劣感覺,而是舒緩浪漫、帶有夢幻氣質。

導演老是說《愛樂之城》是寫給洛杉磯、好萊塢的一封情書,而我和導演也把它看作一部寫給剪輯的情書。


來源 |《愛樂之城》劇照

因為片中用了很多好萊塢的經典過場方法,比如圓形遮罩、疊化、香檳玻璃杯的蒙太奇,還有跳舞。


來源 |《愛樂之城》劇照


這次我們不再是看《憤怒的公牛》,而是《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這類電影!


來源 |《雨中曲》劇照


戴米恩有個習慣,就是在開拍前列一個很長的參考影片的單子,發給團隊所有的核心成員。

到了《登月第一人》,這個單子就越來越長。

戴米恩希望《登月第一人》的風格完全不同於《愛樂之城》《爆裂鼓手》,而是像紀錄片、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乃至好萊塢六七十年代的風格。

這部片的攝影風格非常晃。


來源 |《登月第一人》劇照


同時又希望太空戲深邃一點。


來源 |《登月第一人》劇照


《登月第一人》從《拯救大兵瑞恩》的開場得到了靈感。


來源 |《拯救大兵瑞恩》劇照


我非常榮幸能跟一個注重用剪輯表達的導演合作。

我非常有幸能剪這種爵士樂電影、音樂劇電影和如今的太空電影。


周新你從電影愛好者過渡到拿奧斯卡最佳剪接獎,進步也太快了!


CROSS:我見過一個非常有名的編劇,20 年裡都像「奴隸」一樣工作。

我很幸運能剪《爆裂鼓手》。這也是我的第 3 部電影。

我喜歡從主人公視角剪輯。傳遞主人公的情緒非常重要。主角的臉的表演就非常吃重。

以《爆裂鼓手》最後一場戲為例。

戴米恩的前期工作非常充分,會設計好所有鏡頭。

他給《爆裂鼓手》每一場戲都畫了故事版,甚至在有音樂的部分,做了粗糙的動態故事板。

他會把故事版拍下來,然後放到 Final Cut 軟體配上音樂,再連起來,作為參考給剪輯。

我完全按導演給的動畫做了第一版粗剪,但跟戴米恩看完以後,覺得太糟了——節奏非常快,有的地方也挺激動人心,但整體沒有靈魂!

回過去看表演,通過安德魯和弗萊徹的眼神,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戲!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我們必須非常在意演員的面部表演如何改變,而非單純兩個演員之間的互動。

電影開始時,他們互看對方,互相之間是仇敵;到電影最後的時候,他們互相愛上了對方。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這種情緒上角色的演變,在動畫故事版裡完全沒有,而是我和導演在看演員表演時逐步發現的。

很多人覺得剪輯就是在小黑屋裡的技術工作。

其實是不對的,我們很多時間是和團隊合作、跟導演去溝通,一起完成。

很早之前,好萊塢剪輯師經常一個人在那幹活,導演幾乎不進剪輯房。他們拍完一個片子,就跑去拍下一個。

但今天的好萊塢導演喜歡去剪輯房。

現在,我不單單只是剪輯,同時還像外交官一樣跟人溝通。

所以一半是剪輯,組接素材,另一半是剪輯師的個性,以及和導演融洽相處的過程。

我跟戴米恩花了無數小時待在一個屋子裡,如果我們互相不喜歡,就根本沒有辦法合作。我們的合作跟結婚沒兩樣。

比如《登月第一人》,我們差不多一周工作 6~7 天,每天 12~20 個小時。

如果我們互相討厭,那就麻煩了。

今天的電影比起過去也更複雜了。《登月第一人》用了差不多 200 萬英尺的膠片,製作周期非常緊,所以必須瘋狂進行後期工作。

但我很喜歡跟戴米恩和其它優秀導演合作,也喜歡和助理剪輯、其他剪輯師一起完成電影。剪輯就是合作的過程。



湯姆·克洛斯的剪輯臺

來源 | Provideocoalition.com


周新你怎麼連接長鏡頭和短鏡頭?


CROSS:所有鏡頭以及快剪的結合,最終還是要回到演員,也就是角色本身。

安德魯跟女朋友對話時,節奏就比較舒緩。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他們第一次約會,其實就一個鏡頭,從而和安德魯和弗萊徹之間的快速剪輯進行非常強的對比!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弗拉特第一次帶安德魯進課堂時,我們希望剪輯非常有能量的,於是用了非常多的快速剪輯表現緊張感,包括翻頁、打鼓的生錘、一些非常小的插入式鏡頭。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甚至我還從那個短片中尋找靈感。短片和長片的剪輯是不一樣的。

我希望用更多的特寫變現他們兩人之間,而這在短片裡是沒有的。

我們複製了短片中的一部分。


周新弗萊徹第一次上課那場,氛圍非常緊張。這是劇本就有的,還是根據素材剪輯完成的?


CROSS:劇本把氛圍表達出來了,但更重要的是表演。我們把每個學生的緊張反應全都呈現出給了。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周新《爆裂鼓手》經常用非常規的剪接實現特殊的節奏,比如安德魯毅然決然回到舞臺繼續敲鼓。

一般表現這種內心的情緒,都是近景、特寫,可是你用的是大全景。為什麼?


CROSS:他返回舞臺前和父親擁抱時,給了很多特寫、近景。安德魯的眼神中,有東西變了,我們也認為情緒足夠強了,所以走回舞臺用全景也沒問題。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周新對話的剪輯很棘手,正反打久了,會讓人疲勞。

香港剪輯師大衛·理查森(David M. Richardson)說,這樣的對跳超過 4 個,他就要想辦法打破正反打。

他處理對話很不一樣,具體是怎麼處理的?


CROSS:通常的對話剪輯會用不同鏡頭展現對話,讓觀眾舒服、讓對話不那麼無聊。但戴米恩的電影中,比如說安德魯痛罵弗萊徹那場,導演刻意來來回回來保持節奏,讓觀眾不舒服。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如果鏡頭角度有變化,反而產生了視覺的變化,但安德魯確實沒有變化,他不知道到底快了還是慢了。

《愛樂之城》裡,塞巴斯蒂安叫米婭回來試鏡而發生爭論時,塞巴斯蒂安和米婭都在一個鏡頭裡。


來源 |《愛樂之城》劇照


有時候演員表現非常好,你就希望保留整個過程、完整呈現給觀眾。

我們非常幸運,有艾瑪·斯通(Emma Stone)和高斯林(Ryan Gosling)這樣的演員,能撐起這樣長的一個拍攝。

當演員沒有這樣的表現,才會想辦法調整。


周新《爆裂鼓手》用了一段黑場,特別講究。奈曼的爸爸檢舉了弗萊徹以後,奈曼收拾東西準備走。黑場後,他就在餐館打工了。

怎麼開除弗萊徹等這一大段戲都沒有表現。是劇本沒寫,還是剪掉了?是故意要隱藏信息,讓弗萊徹最後一場裡揭示呢?


CROSS:一開始的劇本就沒有,而是黑場。但黑場之前,父親安德魯和律師的談話,以及安德魯收拾東西離校,這兩場戲是分開設計。

但我和導演在剪完第一版時,覺得緊張情緒不到位,所以後來做了一個交叉剪輯。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安德魯看手機裡小時候自己打鼓的鏡頭,還有他收拾,這些鏡頭剪在一起,我覺得情緒更好,在不斷前進,比單獨拎出來剪成一場要好很多。

安德魯在特別大的壓力下,做了這件事情,非常痛苦。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周新是的,他的情緒更豐富了。如果是兩場戲,也就是把事兒說清楚了,但分開剪變成平行蒙太奇的時候,表現的心裡壓力特別大。那是用字幕來過渡的。

《愛樂之城》在開場堵車的時候,男女主角其實只隔著一個手指。之後先說女主角,再回頭說男主角,之後再平行說故事。結構也很漂亮,完成了 Y 字形結構。

如果不是這樣的平行結構,會是什麼效果?


來源 |《愛樂之城》劇照


CROSS:很多巧合是劇本的設計,比如米婭去派對時放了煙花,而高斯林正好從電影院出來看到煙花,於是交叉剪輯讓觀眾知道一個人做什麼的時候,另一個人看到了什麼。


周新平行結構可能沒有現在的結構更有特色,尤其是到了五年後,他想像兩個人又在酒吧重逢,這很像音樂的重複。這個結構是來自劇本還是在剪輯中完成的?


CROSS:這個設計在劇本就完成了,但最後的片子比拍攝的更緊湊、更短。

導演設計了很多長鏡頭,但剪輯中進行了壓縮,比如說一開始的堵車場戲和最後的蒙太奇。


來源 |《愛樂之城》


導演喜歡拍一是長鏡頭,二是就拍一條。所以我不得不有創造性地利用鏡頭。

導演不是用傳統好萊塢的多機位方式,其實這有點危險。如果不是大師,儘量拍一些備用。


觀眾戴米恩怎麼把演員變成優秀樂手的?太出人意料了。


CROSS:戴米恩是一個比賽型的鼓手,而《爆裂鼓手》有點像他的自傳。

導演給了演員很多專業細節,這也是為什麼大家信服演員是一個鼓手。

安德魯的演員本身也是搖滾鼓手,但不會爵士。

在演員開拍前和拍攝的過程中,安德魯的競爭對手的演員,本身也會敲爵士鼓,然後他們倆就不斷的就訓練主演打鼓。

基本上所有畫面都由主演完成,除了從頭頂拍的一點鏡頭是是替身做的,但鼓的聲音是由專業爵士鼓手完成的。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登月第一人》有的畫面中是演員,有的畫面中其實是導演的手在演。

《爆裂鼓手》最後一場中男主瘋狂的個人秀,其實是疊了三個鼓手的音樂。因為物理學上,人不可能達到那個速度。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觀眾《愛樂之城》的音樂蒙太奇,是音樂在先,還是動作和畫面在先?


CROSS:在電影開拍前,導演已經跟作曲賈斯汀·赫維茲(Justin Hurwitz)寫了一些主旋律的小樣,甚至會在片場拍攝時播放。


《愛樂之城》主題曲的哼哼版


這時音樂比較粗糙,到了剪輯還會變。

做《愛樂之城》時,作曲家就在剪輯室隔壁,門是互通的,所以導演可以兩邊跑。

如果作曲調整了,剪輯可能也會跟著調整。所以有時是音樂跟著畫面走,有時是畫面跟著音樂走,是一個互相作用的過程。

製作《愛樂之城》《登月第一人》時,我們總是有作曲做的音樂,哪怕是非常早的粗剪時,在剪輯臺上就可以用。

《愛樂之城》城市中穿梭的蒙太奇,我一開始是跟音樂剪,但往往會有一些變化。


來源 |《愛樂之城》劇照


我可以開門走到另一個房間,讓作曲改變,但有時候作曲也會走回來說我能不能多三英尺配合聲音。

這不是傳統好萊塢剪輯的流程。作曲一般都在電影差不多或者完全定剪後才作曲。

但《登月第一人》《愛樂之城》的音樂一直隨著剪輯改變!

不單單只是剪輯師,作曲也在隨著畫面的演變而重新作曲。

大多數情況下是畫面優先,但會有情況是畫面跟著音樂走。

有的時候是賈斯汀的音樂帶著我的剪輯走。


好萊塢的流程會專門挑出特寫鏡頭。而且《登月第一人》有 4 組拍攝人員,拍了大量片比,而他一個剪輯師要看素材全部。

《爆裂鼓手》裡面,導演希望有很多大特寫、插入鏡頭去營造氛圍、製造節奏感。

在只有 20 天拍攝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他逼製作人給了一整天,專門拍插入鏡頭和特寫鏡頭。


來源 |《爆裂鼓手》劇照


後來《愛樂之城》用了同樣的方法,比如約翰·傳奇(John Legend)的「信使」(The messenger)樂隊的演奏會。


來源 |《愛樂之城》劇照


這些鏡頭其實在《登月第一人》裡更重要,因為裡面有大量太空艙啟動等鏡頭。

《登月第一人》是非常大的組,有非常多的內容需要完成,同時有 4 組開拍來保證效率,導演帶一個組拍演員,另一組拍太空的風景,有一個組拍微縮模型(miniature)。

對於戴米恩這樣完美主義的導演,這是非常大的挑戰。

《爆裂鼓手》的時候,戴米恩自己拍了那些特寫鏡頭,所以他知道如何拍成心目中想要的那樣。

但《登月第一人》一開始是其他組在拍,他沒有參與。

但後來看了其他組拍的特寫以後,他不喜歡,又帶攝影師重拍了所有特寫。

於是就出現了導演穿著太空服,自個按按鈕。


觀眾AI(人工智慧)對剪輯會有什麼影響?


CROSS:AI 會在未來可能完成一些剪接,但人的感知以及剪輯師的經驗積累無法被取代。

我認為剪輯師需要走出剪輯房去生活,感受不一樣的世界,而這些感知他會帶進剪輯房,成為更好的敘事者。目前來說,這是 AI 做不到的。


觀眾從剪輯到視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CROSS:非常幸運,《登月第一人》很多的視效通過拍攝就達到了。

特效鏡頭一般可以用聲音和想像感知鏡頭要留多長,然後給特效部門一個比較粗糙的版本,然後不斷反饋、修改。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同時也可以用故事版感知未完成特效的全綠畫面持續多久,或者從其他電影、素材庫中找相似的畫面。

《登月第一人》剪輯時大部分用了 NASA 的畫面貼上去,然後特效部門再將之替換成特效。但阿波羅 11 號最後起飛時確實用了 NASA 的 70 毫米的紀錄畫面——特效部門只是把素材做成了寬屏。


來源 |《登月第一人》劇照


觀眾你用什麼軟體剪輯?


CROSS:好萊塢大多數剪輯一直是用 AVID。

用什麼樣的剪輯軟體並不特別重要,還是根據每個人的習慣。

AVID 是一個工業標準,也非常強大,不容易崩潰,共享序列給他人也非常方便。


觀眾跟戴米恩以外的導演合作是怎麼樣的?


CROSS:我非常喜歡導演史匹柏和馬丁·斯科塞斯,但他們都有合作了非常久、固定的剪輯師。

非常幸運能找到戴米恩導演,希望能一直合作。當然我會很開心和其他導演合作,像《馬戲之王》的麥可·格雷西和手頭一個項目的導演,也很棒。


—— 胖達出沒注意 ——


      新浪微博 @迷影日曆


           Facebook @meingcal


 Ins @meingcal

相關焦點

  • 太空傳記片《登月第一人》中15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及其扮演者
    這位33歲的導演憑藉2014年《爆裂鼓手》(Whiplash)的重大成功而享譽好萊塢,緊隨其後就是現象級的音樂愛情片《愛樂之城》(La La Land)。如今,查澤雷講述了美國史上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非凡故事。 《登月第一人》描述了阿波羅11號發射前的事情,這個登月任務最終將結束太空競賽,並於1969年讓兩個人類成功登上了月球。
  • 電影《爆裂鼓手》發布預告,將在韓國重映
    新京報訊 10月20日,由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的電影《爆裂鼓手《爆裂鼓手》講述了一個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努力地想要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的故事,於2014該片曾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以及最佳混音三項大獎。新京報編輯 徐美琳校對 李立軍來源:新京報網
  • 《愛樂之城》「最佳影片」,煮熟的鴨子怎麼飛了?
    所有關注第89屆奧斯卡的人都知道了,《愛樂之城》已經拿到手的「最佳影片」丟了,用一句俗話形容,「煮熟的鴨子又飛了」。頒獎嘉賓說拿錯了信封,真正應該得獎的是《月光男孩》,《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瞬間失望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本來,14項提名順利拿下7個獎項,才可以用「大獲全勝」來形容《愛樂之城》。 奧斯卡頒獎禮的幕後究竟發生了什麼?石頭姐艾瑪·斯通表示,那個裝著「最佳女主角」的《愛樂之城》獲獎信封,老老實實躺在她手裡,所以,頒獎嘉賓根本不可能拿錯。
  • 《爆裂鼓手》影片剪輯技巧分析
    《爆裂鼓手》這部影片是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剪輯的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的剪輯節奏很好的將剪輯的優勢展示出來,使其更好地展示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爆裂鼓手》的表達點和它的英文名字《Whiplash》所代表的含義是相差不多的,Whiplash在英文裡面的含義是類似於汽車追尾一類的,它意味著急劇的改變。這個題目讓剪輯整體上有一個方向,使剪輯可以更好的貼合主題。這部影片裡面的剪輯手法有幾個是及其吸引我的注意力的。
  • 《爆裂鼓手》影評:獨居動物的癲狂、危險與榮耀
    《爆裂鼓手》故事情節很簡單,但想傳達的價值觀因為導演的全力投入而變得尤其強烈(有興趣可以搜索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 《愛樂之城》導演用iPhone拍攝豎屏短片;宜家以《動物森友會》還原...
    《愛樂之城》導演用iPhone拍攝豎屏短片電影通常為橫屏拍攝,而手機屏幕通常豎直使用觀看,如果電影也以豎屏拍攝會怎樣?最近,奧斯卡獎得主,《愛樂之城》《爆裂鼓手》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就與蘋果公司合作,使用iPhone 11 Pro拍攝了一支豎屏短片。該片名為《替身》,是iPhone「垂直影院」作品之一。
  • 《鳥人》之後艾瑪-斯通憑《愛樂之城》再獲奧斯卡提名
    《愛樂之城》從《愛樂之城》目前為止獲得的提名和獎項來看,這絕對是一部今年不容錯過的好電影。這部影片的故事線很簡單,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女演員之間相互鼓勵的愛情故事。這種講述「行業內的故事」是最受奧斯卡喜愛 的題材,比如2011年上映的《藝術家(The Artist)》就曾獲得10項奧斯卡提名,5項獲獎。
  • 再看《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中的「音樂致敬梗」
    原標題:《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 這些「音樂致敬梗」,你都get到了嗎 《愛樂之城》與《歡樂好聲音》這兩部正在電影院上映的「爆款」電影,都與音樂有著密切關係,二者雖然在藝術訴求跟表達方式上大相逕庭,但有一個優點卻是共通的,就是他們將「音樂致敬梗」用得恰到好處。
  • 《爆裂鼓手》達米恩查澤雷編劇執導 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成功的人生
    本片爆裂鼓手,獲得了奧斯卡五項大獎提名,而且其中還有不少主要獎項。看完之後,竟覺這片比想像中的還要更好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首先是這部爆裂鼓手相當豪邁,直接開宗明義地告訴你:這就是一部關於一個男人練鼓練到瘋的故事,不需要任何多餘的電影技巧或是嚇人手段就可以把這部電影拍得很精彩。而之所以精彩,最主要的原因,要歸功於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精湛的敘事技巧以及JK西蒙斯無懈可擊的表演。這部電影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並沒有因為電影主題的關係而拉開了與非爵士樂迷之間的距離。
  • 美國阿波羅11號計劃被質疑造假,登月第一人卻是響噹噹的鷹童軍
    近期,在嫦娥五號採回月壤的背景之下,一部分國內網友又開始探討美國的阿波羅11號登月計劃是否造假的問題,於是,所謂的「登月第一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和「登月第二人」巴茲·奧爾德林又成為了被質疑的對象,在國內網友提供的美國國旗、消失的著陸坑等證據之下
  • 《瘋狂動物城》免費在線觀看
    ,朱迪成功的從警校中畢業進入了瘋狂動物城警察局,殊不知這裡是大型肉食類動物的領地,作為第一隻,也是唯一的小型食草類動物,朱迪會遇到怎樣的故事呢?   近日裡,城中接連發生動物失蹤案件,就在全部警員都致力於調查案件真相之時,朱迪卻被局長(伊德瑞斯·艾爾巴 Idris Elba 配音)發配成為了一名無足輕重的交警。某日,正在執勤的兔子遇見了名為尼克(傑森·貝特曼 Jason Bateman 配音)的狐狸,兩人不打不相識,之後又誤打誤撞的接受了尋找失蹤的水獺先生的任務,如果不能在兩天之內找到水獺先生,朱迪就必須自願離開警局。
  • 重溫《愛樂之城》:從三個層次剖析這部電影的魅力和精彩之處
    《愛樂之城》#愛樂之城#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艾瑪·斯通,瑞恩·高斯林,J·K·西蒙斯等主演的歌舞片。該片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於2016年12月16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6月,影片獲預告片界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2017年11月,《帝國》雜誌評選2017年十佳影片,《愛樂之城》排名第三。
  • 《爆裂飛車》爆裂回歸 開啟星座之戰
    近日,奧迪爆裂飛車爆出即將推出爆裂飛車第2代新品,爆裂飛車技能全面升級,強勢亮相,吸引了眾多爆裂飛車小粉絲們的高度關注,大家都非常期待2系爆裂飛車。 據了解,第2代新品爆裂飛車是在動漫《機甲獸神爆裂飛車》的基礎上延伸而來,在飛倫擎鋒一干人等擊敗黑暗戰士後,宇宙一直處於一個穩定的秩序。
  • 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落幕 影片《鳥人》成最大贏家(附完整獲獎名單)
    這也使她成為歐洲(坎城、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影后加奧斯卡影后滿貫第一人! 最佳男主角:埃迪·雷德梅恩《萬物理論》 ※最佳音響效果※ 《爆裂鼓手》 ※最佳紀錄短片※ 《危機熱線(Crisis Hotline: Veterans Press 1)》 ※最佳真人短片※
  • 【聆聽馬勒】第6交響曲|維也納愛樂·布列茲/鹿特丹愛樂·弗普斯/...
    馬勒第6交響曲,作於1903-1904年,原作有標題「悲劇」,後被馬勒自己刪除。 馬勒答道:「我一生所忍受的不如意的遭遇,都集中了這部作品裡。」 因此,這部作品又叫《悲劇交響曲》,但馬勒本身創作時並沒有為這首交響號曲冠以任何標題。
  • 90年代最偉大的鼓手
    以下,為朋友們介紹的是最殘酷的鼓手,最細微的軍鼓大師,踩踏底鼓的大祭司。他們都是90年代最偉大的鼓手。 1,戴夫·格羅爾(Dave Grohl)他可能不是Nirvana(涅槃)樂隊的第一位鼓手,但這位有天賦的年輕小夥子,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帶領整個樂隊。他被公認為搖滾界最帥的人之一,但是格羅爾的爆裂鼓技絕對會殺死他的裝備。
  • 大提琴「拉」開 杭州愛樂樂團新年第一場演出
    杭州日報訊 昨晚,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聶佳鵬攜手杭州愛樂樂團,以浪漫主義之名,開啟樂團今年在杭州大劇院的第一場演出。時隔半年不到,這位年輕的大提琴家再度與杭州愛樂樂團合作,以一曲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作品33號)展現年輕藝術家的風姿與氣度。值得一提的是,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大提琴技巧頂級難度的作品,聶佳鵬在杭州的舞臺上完成了一次個人演奏上的淬鍊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