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波羅」飛船上,如果一定要挑出一種最重要、最複雜、性能和精度要求最高的分系統,那便是制導與導航分系統。它的功能是:引導「阿波羅」飛船穿越250000英裡空寂的太空;使之精確進入繞月飛行的軌道;使登月艙在距預定著陸點幾碼遠的範圍內在月面上著陸;引導登月艙從月面飛到月球軌道上進行交會;引導指令艙沿空氣稠密度高得足以捕獲飛船、又低得不足以將飛船燒毀的27英裡寬的「走廊」再入地球大氣層;最終使飛船在太平洋中部濺落在回收船附近。制導與導航分系統是在斯塔克·德雷帕的帶領下,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的。它包括內存信息量大得驚人的一臺小型計算機、被稱為慣性測量裝置的一個陀螺和加速計組合以及使太空人能觀測到恆星的一臺空間六分儀。這些設備一道工作,可精確確定飛船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所處的位置,確定發動機應如何工作才能以最少的燃料消耗來修正飛船的航線或在月面上的正確地點著陸。精度是最重要的;登月不容許在誤差上留有餘量,登月地點出現差錯時也沒有挽回的餘地。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鷹號」登月艙在下降發動機工作了12分鐘後在靜海基地著陸,而此時所剩的著陸用燃料只夠再堅持20秒。 (編譯:張廣平)
本文來源:中國探月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