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因在丹麥北部的5個不同的水貂養殖場發現了新冠病毒突變的情況,丹麥首相 Mette Frederiksen 通知養殖者宰殺所有水貂,該決定震驚了整個行業。
全球毛皮貿易每年超過220億美元,丹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產國,去年貂皮出口額約為8億美元。國際毛皮聯合會(IFF)稱,由於擔心丹麥毛皮短缺,亞洲的貂皮價格上漲了30%。
目前,業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於芬蘭,芬蘭皮草公司 Saga Furs(世家皮草)於本周二(12月15日)通過網絡線上出售100萬件貂皮和25件狐皮,除了銀狐」(Silver Fox)、「白色芬蘭浣熊」(White Finnraccoon) 和俄羅斯貂皮之外,還有來自歐洲和北美的貂皮,如「珍珠天鵝絨」(Pearl Velvet)和「銀藍天鵝絨」(Silverblue Velvet)。屆時將有來自韓國、中國、美國等地的買家進行搶購。
Saga Furs 執行長 Magnus Ljung 在談到歷經多年價格下跌的皮草行業時表示,「皮草市場呈現走強趨勢,價格上漲有利於我們的整體業務發展。我們已經收到了很多關於狐狸皮的需求,如果人們發現貂皮數量不夠,可以考慮使用其他東西。」
LVMH 的可持續發展主管 Helene Valade 本周表示,集團從芬蘭進口皮草,只使用100%認證的水貂、狐狸和芬蘭浣熊毛皮。LVMH 旗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奧(Dior )、芬迪(Fendi)等將採購狐皮和慄鼠皮草以填補皮草的缺口。
丹麥皮草工業研究學者 Lise Skov 表示,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皮草的需求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不過 2000年至2013年間是例外,這段時間皮草在時裝秀上流十分行,中國消費者對奢侈皮草需求量大增。
2013年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張貂皮皮草的售價超過90美元,而去年一張貂皮皮草的售價只在30美元左右。儘管全球的皮草產量從2014年的8000多萬張下降至去年的6000萬張,皮草價格還是出現了下降。
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預計,無論是真皮草還是人造皮草,今年皮草和皮草產品的整體價值將下降2.6%。
皮草行業會終結嗎?
繼丹麥政府下令捕殺該國所有的水貂,以防止變異的新冠病毒感染人類之後,全球最大的皮草拍賣行 Kopenhagen Fur(哥本哈根皮草公司) 宣布,將於2023年之前逐步結束經營。(詳見《華麗志》歷史報導:全球最大皮草拍賣行哥本哈根皮草公司將在三年內徹底關閉)
Kopenhagen Fur 是一個由1500家丹麥水貂養殖者共同構成的合作企業,去年出售了2500萬件貂皮,佔全球總產量的40%,是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最大的皮草供應商,目前正在考慮出售品牌和其他資產。
Kopenhagen Fur 執行長 Jesper Lauge Christensen 表示,目前已經收到了來自中國客戶的收購意向書,計劃收購拍賣行價值可能高達10億丹麥克朗的品牌。
Kopenhagen Fur 創立至今已有90年歷史,儘管目前仍有足量的皮草來舉辦明年甚至未來的拍賣活動,但之後就會開始清算業務。該拍賣行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出售約2500萬張皮草,這些皮草主要來自於未感染病毒的丹麥養殖場、庫存皮草和從其它國家採購。
動物保護人士希望,丹麥的這場皮草浩劫可以真正終結皮草產業,逐步消除人們對於皮草飾品、服裝的需求。據悉,英國、奧地利、荷蘭、法國、挪威和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已經禁止經營皮草農場和銷售皮草產品。
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的時尚政策主管 PJ Smith 表示,那些還在使用真皮草的品牌很快會效仿 Gucci(古馳)、Prada(普拉達)和 Armani(阿瑪尼)等品牌,放棄使用真毛皮。
Christensen 表示,「歐洲的時尚品牌對於難以找到與丹麥貂皮質量相似的原材料而感到擔憂,從品牌角度來看,最大的挑戰是獨特的丹麥皮草將徹底消失,沒法從其他地方購買。」公司正在考慮出售倉庫設施和設備,如對皮草分級的自動視覺機器。
中國是丹麥皮草的最大買家,其次是俄羅斯。
IFF 負責人Mark Oten 表示:「真正的皮草短缺可能出現在2022年,但到那時,我們希望加拿大、波蘭、美國和希臘的水貂養殖戶能夠增加產量,以取代丹麥的供應。預計俄羅斯和中國也將提高產量。人們也會關注其他類型的毛皮。狐皮的裝飾很受歡迎,慄鼠皮草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