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稱「土豬子」,以前是農村一大害獸,如今養殖品千元一隻
以前農村的野生動物很多,在當時看來,很多動物都是農民的天敵,因為它們專門偷吃農民的糧食,導致糧食減產。過去農村的人口數量多,糧食少收一點都會影響大家吃飯。所以過去有過轟轟烈烈的「滅四害」運動,連偷吃穀子的麻雀都成了禍害。
後來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吃飽飯已經不再是問題了,但是野生動物的數量卻變少了,很多以前的「害獸」搖身一變,成了需要大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老一輩種過玉米的都知道,有一種叫做「土豬子」的動物特別討厭,它總是在晚上跑出來拱玉米,好好的幾畝玉米能讓它全部糟蹋完。那個時候經常有村民在野外放鞭炮或是點火把敲鑼鼓,用這種方式來嚇退土豬子。
土豬子到底是什麼動物呢?它的真正名字叫豬獾,鼻子和豬鼻子長得很相似,最明顯的特徵是臉上正中央有一道白色的紋路。民間雖然習慣叫它土豬子,但是它和家養的豬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豬獾很兇,爪子異常鋒利,跑得很快,一般是抓不到的。不過人們也不敢主動抓它,因為它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列入保護動物的行列了,對於這種害獸,人們只能想辦法趕走它。豬獾生活在洞穴之中,它的洞穴一般分布在地勢比較陡峭的陽坡上,而且它的洞穴通常都有兩個洞口,方便逃生。
白天豬獾不會出來,都躲在洞裡睡大覺,等到晚上它就會溜到附近的農田裡尋覓食物。普通的柵欄根本攔不住它,它尖利的爪子刨地的能力太強悍了。除了玉米是它的最愛,還有地裡生長的花生、馬鈴薯、西瓜等農作物都能被它刨起來吃掉。

前面說了這麼多豬獾的壞處,那麼有沒有優點呢?答案是有。首先,是豬獾身上的油,可以煉製獾油,這是非常好的藥材,專門用於治燙傷和燒傷,價格十分昂貴,三五百元一斤。其次是它的皮毛保暖性好,可用於製作坐墊和大衣。
最後就是它的肉,據說和野豬的肉差不多,比家養的豬肉好吃,在市場上也有不錯的銷路。市面上對於獾油的需求量還是挺大的,獾皮和獾肉可以作為它的副產品,因此有不少人看中這一點,開始養殖豬獾。

養殖豬獾和養豬完全不一樣,豬獾骨子裡野性難馴,比較兇猛,在籠中總是焦躁不安,跑來跑去,對於養殖技術的要求很高。不過一旦養殖成功的話,收益還是相當高的,僅靠獾油這一項就能賺不少。
此外它的肉銷量也不錯,能賣幾百元一隻,如果是活得出售的話,一隻養殖品能賣到千元一隻,這種主要是被人買去配種繁殖。
最後說一點,野生的豬獾是我國的保護動物,大家若是見到的話,可不要私自捕捉了,請聯繫相關部門來將它安全送走,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
各位朋友,你見過豬獾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