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龍的地位低?應龍是個跑堂的,舜帝把2條龍當寵物狗!

2020-12-05 歷史的鋼圈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磨壞了輪胎,剩下了鋼圈,歡迎大家與鋼圈一同感受歷史車輪下的魅力!

大家好哦,歡迎大家來到鋼圈的百家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講關於《山海經》中的那些事兒。其實想必大家對於這山海經都是不陌生的吧!這山海經是我國文學史上非常輝煌的一筆。這部著作中也記錄了很多的有趣的事情還有很多有趣的神話故事。山海經:龍的地位低?應龍是個跑堂的,舜帝把2條龍當寵物狗!

那麼大家如果要說起這山海經中的龍又是作何想法呢?其實想必大家對於這龍的認知大家都是在一些相關的影視劇中或者是相關的書籍中吧!其實這《山海經》中也是有相關於龍的描述的,而且在山海經中,這關於龍的描述還是有不少的。為什麼小編會這樣說呢?

其實大家了解《山海經》的人應該都是知道,在《山海經》中關於龍的文章和描述還是有不少的。像我們每天都在說的什麼應龍就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個代表了吧!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了解的,而我們現在許多人也都是把龍當做十分神奇、神聖的一種上古神獸。但是小編在翻閱這《山海經》的時候,卻是發現了這《山海經》根本就不像我們大家所想的那樣,有著很高的地位或是怎麼樣的不可一世的驕傲存在。

其實在《山海經》或者是《西遊記》等,多部神話的古籍小說中多次提到龍,裡面的龍就是我們大家所想的那樣。擁有著神奇的外表,可以飛行,本領也是十分的大的。但是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應該就是知道的,在西遊中的龍族的地位就是比較的低的。最為典型的就是原本是龍王三太子的小白龍,它怎麼說原來都是養尊處優的太子。結果居然成了唐僧的坐下騎!

這就足以見得,其實龍族的地位不是特別的高的!而這《西遊記》中的很多的神獸其實都是出自於《山海經》,這大家應該也有同感!其實在《山海經》中的龍的地位也不是很高的。在山海經中所描寫的龍,曾經和華夏先民一起生活。其實我們前面所提到過的神獸應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應龍雖然是功不可沒的神獸,甚至幫助黃帝戰勝了蚩尤!但是其實追根究底,它還是一個替人家辦事的,說白了就是跑堂的。

而且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就好比舜帝還收到過兩條龍做為禮物...平時也就使喚它們為自己保駕護航,也能為自己的臉上增光。這不就是我們現代人所養寵物狗的目的嗎?而且在傳說中,夏朝的君主還曾經吃過龍肉......在《海外西經》中的夏啟。大家也是十分的熟悉的,夏啟的本事非常的大,也是經常駕駛著2條龍,在天地間遊走......是不是有種類似於現在的出行工具呢?

其實小編總結了一下,龍在上古時期的地位是比較低下的,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神聖和高貴!相反還是比較接地氣的,平時主要也就拉拉車,充當勞力,再或者就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好了,小編今天就說到這裡了,我們下次再見吧~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黃帝騎應龍,這5個人卻享受2條龍的服務
    龍是中國神話裡的神獸,也是為神仙服務的車夫。古代稱皇帝的座駕為「龍輦」,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有關係。在《山海經》中,除了燭龍、應龍和青龍等神獸,也有一些「命苦」的龍。黃帝等一些有身份地位的天神,都騎龍出行,或者乘坐龍拉的車。
  • 中華傳說中的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讓我們來談談龍的歷史來源
    龍一雌死,濳,醢以食夏後。夏後饗之。旣而使求之。這裡的龍純粹就是個宮廷寵物,死了還要被剁成肉醬吃掉,看不見任何神聖感。不僅是《左傳》,還有《國語》中的「龍涎遺禍」,《莊子》中的「屠龍之術」。這些傳說都說明了龍的地位一般,可殺、可逐、可食。我知道會有人用四聖獸中的「青龍」來反駁我,但所謂「四聖獸」,乃是漢朝以後才開始逐漸流行的概念。
  • 那些名頭很大的龍
    龍這一神獸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就龍的生長程度來看,分為四個等級,這也是古今學者所公認的。第一級也就是龍的幼兒期叫做虺龍,虺龍嚴格來說根本就不像龍,也不是龍,就是生活在泥沼裡面的黑蛇,這樣的存在。虺五百年化為蛟,蛟算是龍的少年時期。蛟龍多生活在山川大澤中,就是書中描述起來比較神秘的地方。一角為蛟龍,二角為虯龍。虯龍是龍的青年時期,這個時候就已經具備一些強力的神通了。
  • 趣談《山海經》|即翼山—蝮蟲,中國龍文化的起源?
    晉代學者郭璞注釋的《山海經》中曾解釋道:蝮蟲,色如綬文,鼻上有針,大者百餘斤,一名反鼻蟲;古虺字。所以也有人認為蝮蟲不念(fù,chóng),而是念作蝮蟲(fù,huǐ),蟲為虺(huǐ)的本字。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古代傳說中認為龍是由虺進化而成的,虺是化龍的幼年期。南朝時期著作《述異記》中寫道: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 燭龍還是應龍
    燭龍和應龍是古代神話龍族中描繪最為詳細和強大的兩位神明,同為上古龍族。那麼相比之下,誰要更厲害一點呢?首先來介紹燭龍,據《山海經》中記載,燭龍長千裡,居住在鐘山。上古時期的《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有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 上古洪荒十大兇獸四種說法,有種兇獸以龍為食,應龍是麒麟的祖先
    應龍太陽燭照與太陰幽熒來自於古代神話傳說,是人類原始宗教性質的產物;應龍是一種長有雙翼的龍,類似於西方惡龍,傳說應龍為麒麟祖先這是最為人們所廣泛承認的,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古籍。蠱雕記載於《山海經·南山經》,似鳥而非鳥,擁有雕形態和豹形態,叫聲如嬰兒,食人為生。
  • 中國古代神話神獸TOP榜,最強的竟不是龍?饕餮排行倒數第五?
    5.饕餮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山海經》想必大家都知道四大兇獸之首饕餮吧,這位兇獸非常的奇葩,以吃為成名,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看到他都會去吃,絲毫不擔心自己減配的事情,他一直是飢餓狀態,隨時隨地的補充能量,雖然好吃,但是戰鬥力是非常的強,不過最終的結果是自己把自己給吃了
  • 上古神話中,燭龍、應龍誰才是祖龍?其實有條龍比他倆出現還早
    咱們就拿「開天闢地」來舉個例子吧。說起「開天闢地」,流傳度最廣的上古神話莫過於「盤古開天」了。但盤古開天闢地之說興起於漢末時期,在更早的古籍《山海經》和《淮南子》中,並沒有關於盤古的相關記載。在漢初的《淮南子》中,也有一段「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大致意思是說,上古時期沒有天地,只有一片虛空混沌。
  • 古代神話中的十大神獸,龍只能排第二,第七創造出了4個殭屍王
    犼自己單挑三條蛟兩條龍,以一敵五,雖然最後寡不敵眾,但也幹掉了一條龍兩條蛟,這種戰鬥力實在是強悍。但在古代神話中,犼創造出了四大殭屍王:旱魃、後卿、贏勾、將臣。犼的身體被伏羲封印在昊天塔裡面,它的魂魄卻跑出了昊天塔,四處遊蕩,找到了女魃、將臣、後卿、贏勾四人。因為這四人都有怨氣,犼的魂魄就有機可乘,將他們四人變成了四大殭屍王。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那麼問題來了,龍是怎麼來的?
    那麼第一條龍是從哪兒來的呢?按照中國道教神話、民間傳說、《山海經》以及現代網文設定!龍族的由來有四種!且聽我說:道教神話:青龍傳說,元始天尊化身盤古,開天闢地,開天闢地之前,天地之間什麼都沒有,只有混沌一氣,盤古劈開混沌之後,一氣演化出了兩儀、三才、四象!其中兩儀為陰陽,陰氣化為月,陽氣化為日。
  • 《山海經》中最厲害的異獸是什麼?
    《山海經》中最厲害的異獸是什麼?《山海經》是一部神秘的曠世奇書,全書共分18卷,分《山經》5篇,《海經》13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1、山海經裡的異獸如下: 異獸蠃魚、異獸孰湖、異獸窮奇、異獸駁、冉遺魚、異獸鵸鵌、異獸讙、神靈帝江、異獸天狗、 異獸畢方、異獸猙、異獸勝遇、異獸狡、西王母、異獸鸞鳥、異獸鸚鵡、異獸數斯、異獸玃如、 異獸豪彘、神靈女媧、異獸鹿蜀、異獸狌狌、異獸肥遺1、異獸肥遺2、異獸羬羊、異獸顒、 異獸鳳凰、異獸虎蛟、異獸瞿如、異獸蠱雕、異獸彘、異獸猾褢、異獸長右、異獸狸力、 異獸赤鱬、異獸灌灌、異獸九尾狐
  • 龍族在華夏神話裡地位低?這三條上古龍,最差一條也碾壓蚩尤!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在神話故事裡,龍族的由來有多種傳說。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南朝時期的《述異記》,記載「虺(huǐ)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這裡的」虺「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毒蛇,修煉五百年後,進化為蛟龍。
  • 古代神話中有半龍之身的十大神獸,麒麟上榜,第一種戰力遠超應龍
    虺五百年為蛟,蛟千年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山海經》古代神話中,蛟是由虺蛇修煉五百年進化而來,蛟已經有了半龍之身,但是它還沒有角,外形介於蛇跟龍之間。蛟修煉幾百年之後,就會沿江入海化龍。古代神話中,蛟化龍時一般都伴隨著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如果蛟能扛過九天雷劫,就可以變成全龍之身,如果扛不過去,就會被雷劈得修為全失甚至傷重而亡。
  •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六大神龍,除了青龍、應龍,你還知道哪些?
    自古以來,龍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吉祥、神聖的象徵,我們現如今甚至還自詡是「龍的傳人」,由此可見我們對於龍有多麼的熱衷。當然,熱衷於龍的不僅僅只有我們,古人同樣也是如此,所以從古至今不知道出現了多少神龍,每一種皆是翻江倒海、無所不能的存在,如應龍、青龍等等。
  • 揭秘上古十大神龍傳說,龍的傳人必知全事(深度好文)
    第八位:雨龍雨龍又稱雲龍,這種龍就是專門掌管下雨的,很多神話傳說中東海四大龍王就是屬於這種龍,地位不高不低,身份也是挺尷尬的。很多雨龍並不只是居住在海中,還在各個江河湖怕中為一方百姓帶來風調雨順。第四位:五爪金龍五爪金龍乃是帝王將相的象徵與圖騰,但很多人誤認為五爪金龍就是五個爪子其實不然。五爪的意思就是四肢五爪。說白話就是四個爪子五個手指。五爪是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皇帝以下只能用四爪。
  • 山海經五大異獸,其中一個是鳳凰的後代,百禽拜服
    山海經五大異獸,其中一個是鳳凰的後代,百禽拜服第一位:彩鳳彩鳳,鳳凰子嗣中美貌僅次於孔雀的神鳥,它雖沒有鳳凰那麼崇高的地位,但是其形象與鳳凰最為相近,呈王者象,為百禽拜服。第二位:應龍應龍,生有雙翼,鱗身脊棘,頭大而長,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它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山海經》《史記》均有其記載。而據《述異記》記載:「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第三位:狸力狸力,上古異獸,據《山海經·南山經》記載,「櫃山,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 《山海經》裡描寫了400多種異獸,古人最感興趣的是這8種神龍
    在《山海經》中,也記載了很多的異獸,足足有400多種。活在天上,掌握著行雲布雨;身長几萬裡,凡人一眼望不全身子。這是古代人對龍的基本了解,為了形容龍的神秘,人們說「神龍見首不見尾」。早在7000多年以前,中華民族就已經開始崇拜龍,並且封建社會的帝王都稱自己為「真龍天子」,因此自古以來,龍在中國神話和民間的地位都是很高的。
  • 山海經可能存在的神獸,麒麟與一種古生物相似,應龍可能來自遠古
    在山海經中,有很多的神奇生物,這些生物在描寫中長相非常的奇怪,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神獸的相貌,是我們現代人不敢想的,甚至有人都懷疑《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科幻書籍。可是近年來,隨著很多物種的被發現,人們開始懷疑,這本書上的生物是不是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 《山海經》中十大兇惡異獸,個個殘暴無比,有你認識的嗎?
    猙的樣子跟豹子差不多,但是通體赤紅,在兩眼的中間位置長了一根鋒利的角,身後有五條長長的尾巴,這也是猙跟豹子最大的區別。猙的聲音仿佛敲打石頭髮出的聲音,故而取名叫猙。鳴蛇TOP.3 應龍在古代神話中,朱雀、白虎、玄武、青龍為四方神獸,龍也是一直被傳統民族做尊崇,然而龍的種類其實還有很多,而應龍又是其中最兇殘的一種。
  • 外國人眼中的《山海經》神獸:龍失去飛天能力,麒麟是雙頭神獸
    外國人眼中的《山海經》神獸:龍失去飛天能力,麒麟是雙頭神獸《山海經》算的上是我們國家一筆珍貴的財富了,這本書在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發生的時期,也對於我們國家的專家學者來說,這本書是及其珍貴的,因為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的事情,很多的民風民俗,還有山川地理,還有一些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