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經中,有很多的神奇生物,這些生物在描寫中長相非常的奇怪,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神獸的相貌,是我們現代人不敢想的,甚至有人都懷疑《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科幻書籍。可是近年來,隨著很多物種的被發現,人們開始懷疑,這本書上的生物是不是都是真實存在過的。理由之一就是直到現在,很多人們已經認為消失的生物開始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被發現了,這樣的事情如今並不在少數。
其實我們對於遠古生物滅絕的判斷是來源於一些化石的記錄,所以就出現了很多的不足之處,其實很多生物知識瀕臨滅絕,他們依舊在一些的特定的環境中存在存在,所以現在就出現了很多的關於《山海經》神獸的猜想,而其中比較有名的幾個,我們就來依次介紹一下。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無支祁的猜想。
這是一種在很多的典籍中都出現過的生物,他甚至在大禹治水的時候還做過大禹的對手,最後被應龍制服。在《山海經》中描述為:「水獸好為害,禹鎖於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所以我們總結一下,書中他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長得像猿猴,塌鼻子,額頭突出,大白牙,並且在一些描述中說他的力氣很大,出現在一些電閃雷鳴的時刻,所以被認為是淮河的水怪。
但是對比描述,他很可能是一種已知的,叫做古巨猿的生物。白色巨猿很多,白化病基因是能夠在族群中進行穩定的遺傳的,這種古巨猿身高三米,力氣非常巨大,並且動作迅速。他們的生活時代和人類存在上萬年的交叉時期,他們和古代人經常發生衝突,甚至是發生相互獵殺的情況,尤其是上古那個開荒的時代裡,人類見到他們是機率非常大的事情。
而在《太平廣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書中說有一個獸類,像是猿猴,頭頂是白毛,但是有金色的爪子,突然就躍上了岸,看他的身高有五丈多。而這個記載長時間以來也被人們認為是中國東部殘存的古巨猿白化族群的一個分支,於是到了現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無支祁應該就是古巨猿。
而另一個比較著名的生物就是上面提到的應龍。這是多少要遊戲和小說中的神獸,在《山海經》的《大荒東經》中描述:「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而除了這裡,在《文選》《楚辭》中也有多次提到應龍的存在。
但是不管怎麼說,應龍的最大描述就是有翅膀,但是不能飛,喜歡風雨,黃褐色,還有一個比較顯眼的尾巴。而根據他的這個樣子我們有理由懷疑,這個應龍可能就是滄龍。長龍是海洋生物,而且生活時代和人類沒有交叉,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直到現在都在懷疑滄龍是不是滅絕了,所以上古的那個時代有沒有可能還真的有未滅絕的滄龍呢?而且從這種生物無論是化石骨架,還是他真的被衝上了岸邊的沙地上,他的樣子還真的有點像是古人們思想中那種被貶的龍類。
同樣還有一種神獸,長久以來其實也受到了人們的懷疑,他就是我們神獸中的麒麟,在漢代的說文解字中說到:「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麐(麟),牝麒也。」而且根據段玉的註解,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外形上有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的生物,像是獅頭和牛尾之類的東西這些他正不難找,但是那個一角確實是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的。可是在現實中還真有一角的鹿,他叫做奇角鹿。
這種生物其實有三隻角,只不過兩個短角長在耳朵差不多的位置上,並且和皮膚顏色一樣,所以人們可能會將他們當成是一體的,而他的鼻角非常的突出,所以才有可能被人們當成是一角。而且現在奇角鹿發現的基本只有頭骨,所以長久以來人們對於他的身體是什麼樣的也沒人知道,所以他如果真的像是傳說麒麟一樣的身子,那麼他無疑就是麒麟的原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