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聞一則狀況,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驅逐艦在距離日本鹿兒島縣屋久島西650公裡的東海上與中國漁船相撞,據悉雙方都沒有人員傷亡,甚至雙方都能依靠自身動力駛離現場。
這艘肇事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乃何許人也?原來就是"旗風"級驅逐艦的二號艦舷號172的島風號。該艦不知何緣故會如此的靠近中國舟山群島外海航行,顯然是在中國的200海裡經濟區裡,那雖然可以允許無害通行,但撞了漁船,那還能叫無害嗎?
後來追蹤的證明,"島風"號驅逐艦撞出了一個一米長的裂口,可想而知當時的撞擊力度是多麼的可怕,還好中國漁船上的13個漁民安然無恙。
或許大家不知道,"旗風"級驅逐艦在"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誕生之前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裡的防空一哥,其和"太刀風"級驅逐艦組成了日本海自的第一代區域防空主力。當時的"太刀風"級驅逐艦隻建造了3艘,由於其將MK-13單臂式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布置在其艦尾,導致其面對前方來襲目標時要調轉船頭才能發射防空飛彈。所以在其後續型號的"旗風"級驅逐艦就將MK-13單臂式防空飛彈的發生裝置安裝在艦艏處,解決了"太刀風"級遇到的問題,甚至還加裝了"太刀風"級所沒有的"魚叉"反艦飛彈。
也因為如此,"旗風"級驅逐艦的艦橋格外的高聳,給人一種莫名的感覺。其實這樣設計也是迫不得已,不是因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審美喜好,因為其將防空飛彈發生裝置安裝在艦艏的A炮位上,因此導致了其B炮位的MK-42單管120mm炮只能加高一層臺子,將主炮不自在其上方,而C炮位還安裝了一座八聯裝的"阿斯洛克"火箭助飛魚雷,所以艦橋如此之高是為了避開前主炮的高度遮擋駕駛艙的視線。
又由於其引導"標準"SM-1防空飛彈的兩個照射雷達曾階梯狀布置,因此也導致其後面的主桅杆加得更高,雖然好處是主桅上的對空搜索的SPS-52C三坐標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然而其重心卻跟著升高了,對其航行的穩性卻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然而滿載排水量卻達到了5900噸。
最後再說一遍"旗風"級驅逐艦在當年服役時,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裡綜合性能最強的防空驅逐艦。但好景不長,在其首艦服役七年後,安裝有宙斯盾防空系統的"金剛"級驅逐艦首艦服役了,從此導致其退居二線,自此很難再見到其身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