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噸重的鯨魚,祖先竟是這種陸生小動物,為啥又從陸地回到水裡

2021-01-08 科普大世界

我們都知道鯨魚並不是真正的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這種動物最早和我們常見的牛馬羊豬狗等都有4條腿和尾巴等,體型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然而這種動物不知什麼原因卻選擇了進入海洋生活,漸漸進化成了幾乎完全和魚一樣的體型。

鯨魚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的鯨目,在鯨目下又分為齒鯨亞目、鬚鯨亞目和古鯨亞目。其中最大的藍鯨也是地球生命史上已知最大的動物,其體長可達30多米,重達100多噸。可是誰能想到,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卻是由一種4條腿的,像羊或狼一樣大的哺乳動物發展而來的呢?

古生物學家們通過生物遺傳學的角度來看,鯨類與有蹄類動物關係較近,且化石證據記錄也支持鯨類是由偶蹄類動物演化而來的,現在普遍認為鯨類的祖先極可能是陸棲有蹄類動物——中爪獸(尚有異議)。

早期中爪獸的體型大小,和羊與狼的體型差不多,這種肉食性的哺乳動物後來有一段時期可能喜歡在淺水區捕魚,時間大概發生在5500萬年前,之後逐漸轉變為水陸兩棲的生活形式,再於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變成的各種鯨與海豚。

最早出現的鯨類為古鯨亞目原鯨科,出現在5000萬年前,生物學家對於在現今巴基斯坦被發現的巴基斯坦古鯨(又名巴基鯨)的了解較多,這個動物已經初具鯨的形態,頭部噴氣孔(鼻孔)已移向後方,具有狹長腦室,仍然保留了一些哺乳動物的特徵,比如仍具有後肢。後來出現了械齒鯨科,這種動物大約存活在3800-4500萬年前,接著又有硬齒鯨亞科,它們有較窄小的上顎,可能為濾食性,再後來古鯨亞目漸漸走向滅絕,但是鬚鯨亞目與齒鯨亞目已經進化出來,這兩類至今已衍生出17科近百個物種。

我們都知道動物的進化發展經歷了一個水生到陸生的過程,比如從魚類發展到兩棲類,再發展到爬行類,正是一個從水生到陸生的過程。然而鯨這種動物卻又由陸生回到了水生,好像又是逆向發展進化了。其實生命物種並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逆向進化,它們只是為了適應環境獲取食物而選擇的一種生存之路,進入水中生存和獵食,使他們更好的選擇,所以他們才選擇重新下了水。當它們已經完全適應了水中的生活,所有的食物又都在水中,生存活動可以完全在水中進行的時候,它們還為什麼要回到陸地上來呢?

其實不單是鯨魚,像現在的海豹,海獅,海象,海牛,海豚等,本來也都是陸生哺乳動物,然而如今它們的生活習性基本和鯨魚乃至於和魚類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了。生命進化的奇妙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上百噸重的鯨魚,它們的祖先也是龐然大物嗎?
    從外表特徵很難將外表像魚、體重最大近200噸的鯨魚和長著四肢的陸生動物聯繫在一起,但是DNA序列證據卻顯示鯨魚和河馬是近親,最為古老的鯨的體型和現代的一些海豚相當。鯨魚的演化是較為奇特的,哺乳動物多是生活在陸地上,鯨魚的祖先也是如此,但是它們卻又重新返回了海洋。DNA中有一些轉位子,它們可以複製並插入其它基因中,這種過程是隨機的,因此轉位子插入到基因組的同一位置的機率是很低的,而現代鯨魚和現代河馬及一些反芻類動物的轉位子卻插入到基因組的同一位置,除了解釋為它們有親緣關係,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 鯨魚的祖先是來源於陸地嗎?為什麼會逆向進化?
    現在大家都非常清楚鯨魚並非真正的魚類,鯨魚屬於哺乳動物。科學家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鯨魚的祖先來自於陸地,是類似於狼一樣的陸地上食肉動物。以下是古生物學家發現的現代鯨魚祖先-巴基鯨的骨骼化石,完全看不出來鯨魚的模樣,它們的頭部呈長圓錐形,四腳著地,有一條細長的尾巴,全身長有毛。
  • 鯨魚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其祖先竟和羊差不多,如何成了龐然大物
    我們都知道鯨不屬於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包括一些海豚和淡水豚也是這樣,它們是從陸地上回到海洋中生活的,那麼鯨的祖先到底是什麼樣子?又是怎麼從陸地上返回到海洋中生活的呢?世界上現存的鯨類有12科77種,都屬於哺乳綱鯨目動物,它們當中最大的藍鯨體長可達33米,重達150噸以上,最小的豚類僅有1米左右,體重不足100公斤,可以說個頭大小差異巨大。那麼生物學家們是從哪裡知道鯨是哺乳動物,並且是從陸生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呢,除了其胎生哺乳的繁殖方式之外,現代鯨有頸而不明顯,有前肢卻呈鰭狀,有後肢但完全退化。
  • 生命演化|鯨魚的最初祖先長啥樣?
    與魚類以及頭足類等海洋動物不同,鯨魚是一種哺乳類動物,它們用肺呼吸空氣,有鼻孔,體型往往非常巨大。從漢字「鯨」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先民依然認為鯨魚是一種魚類。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現生的鯨類它們的體形與魚類實在是太像了:流線型的外形,巨大的尾鰭等等無一不顯示著它們是為了適應海洋生活而高度魚形化的哺乳動物。       然而,你可知道,鯨魚的祖先長啥樣?
  • 鯨魚的祖先來自陸地?科學家發現四足鯨,能在陸地上奔跑自如
    相比於陸地世界,海洋世界對於人類來說充滿了更多的未知,因為這個地球上海洋的面積畢竟比陸地的面積更大,不過人類並沒有因為海洋世界的龐大而停止對海洋世界的探索,反而由於未知所以人類對海洋世界更加感興趣,在人類的不停探索中,非常多的海洋生物被人類漸漸認識,而在眾多的海洋生物中,最讓人類有濃厚興趣的生物可能就是鯨了
  • 鯨魚是用肺呼吸的,為什麼不生存在陸地?看完漲知識了
    但鯨魚卻比較特別,它們早就有了用肺呼吸的能力,而且體型非常大,可在陸地上生活了很長時間後卻又重新回到了海洋裡,到現在一直在這裡繁衍生息。 這種現象其實叫返祖。鯨魚的祖先叫「遊走鯨」,它生活在距今5000萬年,它的體型沒有現在我們看到鯨魚那麼大,與海獅的個頭差不多。
  • 澳大利亞海灘數百頭鯨魚擱淺怎麼回事? 如此數量鯨魚擱淺原因是什麼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海灘數百頭鯨魚擱淺!具體什麼情況?附詳情!一、澳大利亞海灘數百頭鯨魚擱淺據外媒消息,海洋生物學家9月21日計劃營救在澳大利亞偏遠的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的一個沙洲上擱淺的大約270頭鯨魚。政府科學家說,至少有25頭鯨魚(據信是領航鯨)似乎已經死亡。領航鯨屬於海豚科,身長可達7米,重達3噸。
  • 藍鯨的祖先是陸地上的嗎?它們是如何進化又回到水裡面去了呢?
    在古生物學家的研究下,發現鯨豚類的祖先印多霍斯獸就生活在當時的印度板塊。(當時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相撞之前)這種動物類似於體型巨大的老鼠。為了繁衍和生存,當時陸地上的兇獸越來越多,而且競爭壓力也增大,食物獲取也逐漸成為問題,而逐漸擴張的海洋,範圍變大,且更加安全。於是長期下海躲避危險的印多霍斯獸,就逐漸進化出在海中生存的能力。
  • 為何海洋動物普遍比陸地動物巨大?是必然還是偶然?科學家如是說
    眾所周知,大象是當今世界上最巨大的陸生動物。一頭成年非洲象最高可以長到4.5米,重達8噸。不過,這種人類眼中的龐然大物,和海洋生物對比時卻顯得無比渺小……巨大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生物相比,大象實在是過於渺小了。
  • 四足鯨魚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它是不是現在鯨魚的祖先?
    鯨魚有四條腿?是的,你沒看錯,鯨魚的祖先確實有四條腿。其實,鯨魚的祖先以及演化史一直以來在科學界都是個謎團。在沒有發現一些與鯨魚相關的化石之前,科學界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鯨魚是由早期的水生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但是,隨著一些化石的被發現和研究,鯨魚的演化之路被重新的改寫和定義。下面我們來簡答的看一下鯨魚的演化史。
  • 鯨魚為了生存,從陸地動物進化成海洋動物,鯨魚:我容易嗎
    鯨魚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齒鯨,另一種就是鬚鯨。例如藍鯨或者灰鯨等都是屬於鬚鯨,而齒鯨是體型比較大的一類鯨魚,例如抹香鯨就是其中一種。鯨魚的表皮下有一層非常厚的脂肪層,它可以供給鯨魚熱量,鯨魚的身體構造也很特殊,它們的體內可以儲存大量的氧氣,以便它們可以在水中長時間的遊來遊去。在眾多的鯨魚中,就屬虎鯨這種海洋生物比較強悍,它們還有個霸氣的外號叫做殺人鯨,其性情非常兇猛。
  • 鯨魚擱淺的原因是什麼?澳大利亞驚現超200頭鯨魚集體擱淺
    【鯨魚擱淺的原因是什麼?鯨魚會有滅絕的危險嗎?】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3日,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在澳大利亞最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一個海灘又發現大約200頭擱淺的鯨魚,此前有大約270頭鯨魚被發現擱淺在五公裡外的一個沙洲。
  • 鯨魚與豬、河馬它們原來是一家??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經過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而來的,所以有的動物可能很早之前生活在陸地上後來則進化成了水生動物。有的動物最早生活在樹上,後來則進化成了不會爬樹的陸地生活動物。鯨魚曾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認為是魚,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是通過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
  • 為何新生代開始後,陸生動物體型不斷縮小?聊聊陸地巨獸興衰史
    除了海洋之外,如今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最大的陸生捕食者是北極熊,對於人類來說,這些體型龐大的動物十分危險。那麼時間再向前推移,地球上生活過的生物要比非洲象大多少呢?「恐象」是大象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它們的身高能達到4米,體重高達十幾噸,我們十分熟悉的猛獁象也要比現代的非洲象體型更大,但是它們都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陸生哺乳動物,「巨犀」才是人類發現的最大陸生哺乳動物,這種現代犀牛的近親體重能達到驚人的15噸,妥妥的陸上巨無霸。
  • 「動物篇」鯨魚的簡筆畫分解教程
    第一步:先畫一條橫線沿著橫線畫一個半圓收筆處要注意小的勾勒第二步:沿著橫線的下方繼續畫一個半橢圓作為鯨魚的肚子,注意上下比例第三步:在畫好的鯨魚下側畫出幾條豎線作為鯨魚的牙齒第四步:畫出鯨魚的眼睛和鰭第五步
  • 科學家在埃及沙漠深處,發現大量鯨魚化石,找到了鯨魚進化的秘密
    鯨魚谷位於開羅南部的法尤姆省,在Wadi Hitan沙漠的深處中的一個山谷裡,埋葬著無數鯨魚的屍骨,很難想像在沙漠的深處中居然存在如此大量的鯨魚化石,當然,在這裡不僅僅是鯨魚的化石,還有鯊魚、海蛇、海龜、鱷魚、海牛等海洋動物,其中大部分海洋動物都已經滅絕,在現代地球海洋中已經找不到它們的身影了。為什麼沙漠的深處會有海洋動物的屍骨?
  • 鯨魚曾經是陸地居民?
    鯨魚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甚至超過了恐龍。這些巨物在海洋中覓食,但是在數百萬年前,他們曾經是陸地居民。鯨魚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體重比大象重,甚至恐龍還重!不,如果您要找鯨魚可能來錯地方了,您在這裡找不到鯨魚。你必須上岸,到陸地上去尋找。從50到4000萬年前,他們用四隻腳換來的腳蹼。實際上,今天的一些鯨魚後腿仍然殘留著骨頭!一旦浸入水中,它們在重力作用下的重量就不再重要,因此理論上它們可以成長到很大的比例。事實上他們也做到了。但是這種轉變並不像您想像的那樣簡單。
  • 禁止捕鯨40年後,這種生物回到它的「故鄉」,迅速成為海洋霸主
    但是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伴隨著「商業捕鯨」逐漸停止,過去的10年裡,藍鯨又開始重新回到了它們的海域,目前,研究者們已經在南喬治亞島發現了40多頭藍鯨,這裡有著它們最喜歡的食物,如果人類不再破壞它們的生活,那麼,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藍鯨回到這片屬於它們的海域。人類為何要進行商業捕鯨?看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新的問題:人類為何要進行商業捕鯨?
  • 紐西蘭再現鯨魚大規模擱淺事件,數量超100頭
    類似的情況在今年11月初的時候,也曾經在斯裡蘭卡發生,在斯裡蘭卡科倫坡郊區的海灘上,也曾經有多頭領航鯨擱淺,後來倖存者在眾人的全力搶救之下,被重新放回到印度洋之中。其實通過查閱資料可以發現,在歷史上,很多鯨魚擱淺事件的主角,領航鯨是最常見的,領航鯨也是鯨魚中非常聰明的一種,那麼,它們究竟為何擱淺呢?讓我們一同往下看。為何領航鯨經常會擱淺?
  • 10噸重的鯨魚,為何會出現在亞馬遜雨林?是怎麼過來的?
    10噸重的鯨魚,為何會出現在亞馬遜雨林?是怎麼過來的?近期在亞馬遜的河口,當地人在一片紅樹林當中發現了大量的禿鷹,禿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的附近,肯定會有屍體存在,當地人就順著路引導方向找尋找了過去,沒想到在紅樹林當中就你發現了,是一種鯨魚的屍體,為什麼在灌木叢當中,出現如此龐大的鯨魚屍體,這是不符合常理的。後來經過科學家的鑑定和研究,發現這是一頭座頭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