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年輕人浪了,他們在性上比想像的「佛」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穀雨 X 鏑次元 穀雨數據-騰訊新聞

出品丨騰訊新聞

每個人,沒錯,是每個人,面對「性」都可能充滿著大膽或矜持的想像。

你曾經有過性幻想嗎?幻想中的場景和對象是怎樣的?

你認為理想的性生活頻率和時長如何?

前戲or技巧哪個更重要?

別緊張,並沒有讓你此刻回答這些問題。

繼發布之後,穀雨數據今年再次於七夕發布《2020年輕人性與愛調查報告》。據京東《2020成人用品報告》,2020年1-6月,計生類用品需求同比增長約30%,相當於人均購買了44隻安全套和2盒事後避孕藥。在這次穀雨數據的報告中我們也發現,2020年至今大家的性生活的確比2019更頻繁了。

這一次,數萬人參與到調查中。不同年紀、不同性別、是否已婚、是否有娃……不同人群對性的感受和表達,存在著不小的偏差,想的是乘風破浪,做的可能是原地成佛。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完整版報告,現在,我們先把精華看點講給你聽。

你眼裡的00後還只是一群用字母密碼聊天的「新新人類」嗎?(說明你老了。)

2020年,年齡最大的00後已滿20歲!來到法定婚齡的門檻之前。

成年00後們的答案中有不少有趣的發現。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年輕人真的太敢想了!

調查顯示,有80.5%的成年00後已經有過性生活,其中15%的性生活頻率達到每天一次。

年輕的身體裡裝著更加旺盛的性需求和對性的想像。

超四成的成年00後理想性生活頻率是每周三四次,理想性愛時長在30分鐘以上,這兩個比例都比其他年齡更高。

年輕,不光敢想,體力……也是真好啊!

「太美的承諾(想像)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婚後的性)~」

婚齡前的00後對性生活的期待,很可能在婚後被現實的冰雨在臉上狠狠地拍。(00後:你在教我做人??)

穀雨數據的調查顯示,婚姻或許不是愛情的墳墓,但真的很可能是性生活的墳墓。

60.1%的男性、66.3%的女性在結婚之後性生活頻率降低。

在對自己性需求滿足程度的打分中,已到「熟男」「熟女」年紀的80、90後們,分數反而最低。

明明是瓜果成熟,婚育的最好年紀,佛系的80、90後們,在性上竟也是一如既往的寡淡。

結婚後的兩人,在「性」上越來越佛。

婚姻裡的性,比婚前包含了更多的責任與焦慮。傳宗接代,工作壓力,身體衰老,缺少獨處空間……都逐步讓夫妻雙方邁向禁慾系的大門。

穀雨數據的調查數據顯示,婚後的「七年之癢」真的存在,甚至可能來得更早一些。

在所有婚戀狀態中,婚後5-7年,性需求滿足程度降至最低,認為性愛是「例行公事」的比例達到最高。

在所有導致婚後性需求減少的原因中,「孩子」超越了「精神狀態」、「身體狀態」、「伴侶關係」等,成為性生活需求降低的最主要原因。

調查還顯示,孩子越多,對性愛的欲望就越低,性愛中的情感交流就越少。孩子,這愛情的結晶,卻成為了性生活的「頭號殺手」。

但…性生活的缺失,似乎並沒有影響婚姻裡愛的延續,缺失的那一部分,在以另一種形式補充。

經歷時間的洗禮,「墳墓」之中也會開出鮮花。

在所有結婚時間段中,結婚10年以上的人認為「愛在性之前」的比例達到最高,為76.7%。隨著婚姻生活中的磨合與擁抱,性生活的重要性越來越讓位於愛。

愛到深處性冷淡,成為許多老夫老妻的真實寫照。婚姻,讓性變淡,也讓愛變濃。

對性這件事的理解差異不僅存在於年齡之間,更存在於男女之間。

男女這兩類不同星球上的物種,在性這件事上有哪些小心思是「不謀而合」的?又對彼此存在著哪些誤解?

根據性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我們把那些在性慾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只存在於幻想中的帶有性色彩的場景或畫面稱作——「性幻想」。

調查數據顯示,無論男女,超85%的人都承認自己曾經有過性幻想,86.8%的人認為性幻想是一件挺正常的事。

幻想世界裡,發生的地點和對象都是誰?(除以下場景之外,可在留言區評論補充)

在幻想世界裡,大家可都沒有把性愛局限在床上。

車內、野外、客廳、廚房、陽臺、樓梯……甚至公共場所都可以成為幻想中的場景之一。

男性在這方面比女性要更大膽,臥室之外,平地高樓都可成「戰場」。

場景可以如此豐富,場景中的「另一半」會是誰?欣賞的愛豆?暗戀的某某?還是一個憑空構想出來的完美伴侶?

根據我們對性幻想對象的統計,男性的夢中情人選項更加「多元」。

雖然不分男女,排名前三的性幻想對象都是:戀人/伴侶、暗戀對象、朋友/熟人,但男性的性幻想對象中「現實中的陌生人」(emmmm)比例較高,分布也明顯更加多元,女性則相對集中且對「偶像」的性幻想比例較高。

然而,這一切都停留在想得美階段,現實情況總是比想像中差那麼一截。

事實上,只有六成的欲望能被填滿。

性生活中情緒的培養、充分的前戲和互動、掌握一定技巧、默契的配合等等,每一項都對性生活的滿足程度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79.4%的人認為自己可以滿足伴侶性需求,但只有67.5%的人認為自己的性需求得到了滿足。

為何無法得到滿足?從調查結果來看,要想體驗到性的「美好」,也需要「慢工出細活」。

在對伴侶不滿意的各項原因裡,讓女性最不滿意的是「缺少前戲」,讓男性最不滿意的是「性能力或技巧不夠好」。

性,是伴侶雙方認知彼此的重要方式。喜好、性情乃至人品,都可以在「前戲」、「技巧」這些小細節中展露。

那麼,兩人在一起,性與愛哪個更先到來?對此,男女的看法差異也很明顯。

41.8%男性把性擺在愛之前,認為先有性慾才能愛上。相比之下只有10.1%女性這樣認為。

至於性愛的目的,男性傾向於「滿足身體的欲望」的比例比女性高出12%,傾向於「生孩子」的比例比女性高出8.4%。「加深情感的交流」則是二者都最為重視的。

無論是情感上的渴望交流還是肉體裡的迫不及待,性愛,都成為了伴侶之間加深感情的交流方式。

如果,你想和你的TA交流交流,你會如何做?

在訴說甜言蜜語時親吻對方,在吵得天昏地暗的時候擁抱對方……身體上的行動,似乎比開口直接表達更受歡迎。

在這件需要雙方高度配合的活動中,無論男女都最傾向通過「肢體接觸」傳遞需求,其次是「語言挑逗」,選擇與對方直接「攤牌」的比例較低。

內心波濤洶湧,表面雲淡風輕,想溝通卻發現話在心頭口難開,可能是部分人群性生活中的常態。

有32.5%女性和15.3%男性都覺得難以向伴侶表達性需求。

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無論愛還是性,該來的時候自然來。在京東發布的《2020成人用品報告》中,女性除震動棒之外,跳蛋、情趣內衣以及其它情趣用品等消費佔比在2020年提升50%以上。欲言又止之下,你的她很可能是一位深藏已久、超會玩的「女王大人」。

在穀雨數據2019年的調查中,貴州省56.1%的人每周都有性生活,這一比例高居各地區榜首,而今年……性生活頻率排行榜中,貴州人民再次榮登榜首。

不禁望向了身邊來自貴州的小夥伴,為他們的性福生活給予一個讚許的微笑。

一個月之前,我們通過騰訊新聞客戶端發布了《年輕人性與愛問卷調查》,並從收集到的6萬多份問卷中隨機篩選出31186份(問卷男女比例為1:1,15.0%為70後,57.5%為80後,24.1%為90後,1.2%為成年00後)。

經過對問卷數據的分析整理,我們模糊看到了一代人性生活的輪廓。

心理諮詢師艾斯特•佩瑞爾的《親密陷阱》說,當一段感情變得膩味、倦怠、無聊的時候,問題可能不在於不愛,而在於,性。

關於性與愛,遠不止我們提到的這些。如果你能在這個報告中看到自己、了解對方,甚至改變一點點因性別或年齡帶來的誤解,便最好。

項目監製丨王波 王瓊*

項目策劃丨郝昊 張琳悅

數據分析丨李璋*唐風*蘇現奎

撰文丨李璋*

編輯丨張琳悅

設計丨Li

問卷支持丨騰訊問卷

*為共同版權方數鏑次元隊成員

原標題:《別再說年輕人浪了,他們在性上比想像的「佛」 丨穀雨數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別再說年輕人浪了,他們在性上比想像的「佛」-虎嗅網
    每個人,沒錯,是每個人,面對「性」都可能充滿著大膽或矜持的想像。你曾經有過性幻想嗎?幻想中的場景和對象是怎樣的?你認為理想的性生活頻率和時長如何?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年輕人真的太敢想了!慾火連天調查顯示,有80.5%的成年00後已經有過性生活,其中15%的性生活頻率達到每天一次。年輕的身體裡裝著更加旺盛的性需求和對性的想像。
  • 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時間:2020-05-28 18:27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指的是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出自長江後浪推前浪。
  • B站青年宣言片《後浪》央視首發,和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
    後浪「新青年」   101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讓人記住了五四精神。重溫歷史,胡適、傅斯年、羅家倫......等新青年,滾燙著熱血、激蕩著理想,他們年輕時的作為和故事,如同一本珍藏的青春手冊,經歷了百年風雨,卻依然熠熠生輝。
  • 刷爆朋友圈的《後浪》英文版來了!感動千萬年輕人!
    五四青年節,B站推出了一支宣傳片《後浪》。這支宣傳片全文只有600多字,時長不到4分鐘,經由國家一級演員何冰動情演繹,給人留下深刻印象。5月3日晚,該片的兩分鐘精簡版在央視《新聞聯播》前的黃金時段播出;5月4日當天,該片完整版更是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討論如何定義「後浪」。那麼「後浪」的英語怎麼說呢?
  • 茶浪嘿茶飲 如何讓年輕人愛上喝茶
    在年輕人的印象中,老一輩的人會比較喜歡喝茶。然而,隨著各大新式茶飲的出現,年輕人也加入喝茶的行列中。其中,保留茶香的茶浪嘿茶飲成為大眾的休閒首選。以獨特工藝和創新調比研發出一杯又一杯的茶飲,席捲茶飲界中大小品牌,躋身行業前沿。想必很多人對中國的茶葉,知道的無非是龍井、碧螺春、鐵觀音等,但,流傳多年的茶文化,又怎麼可能只有這幾種茶葉?
  • 遊戲論·性/別丨女性向手遊:遊戲和女性的互相想像
    此外,這一系列還包括關於遊戲與性別話題的多篇文章,考察作為推動遊戲「進化」的原動力——性/別,討論遊戲中的性/別議題;以及關於遊戲的人的多篇文章,聚焦網管、主播、金幣農夫、代練、電競選手等年輕人,他們多是遊戲這一領域裡的邊緣/異色人群;最後還會為讀者推介一些海外書目,這些著作以遊戲為媒介,討論遊戲背後的宏大構圖,曾經並且正在為日韓的遊戲批評提供著參照系。
  • 別再說房子小了,家裡這四個地方裝上柜子,空間能大上一倍
    別再說房子小了,家裡這四個地方裝上柜子,空間能大上一倍現在的房價可以說是水漲船高了,而且一直處於穩增的趨勢,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選擇小戶型,其實小戶型住起來也是很溫馨的,雖然面積小一點,但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改造物盡其用。接下來呢,就為大家講述一些可以節省空間的小妙招。
  • 【輿論+】「佛系青年」不要喪,《人民日報》喊你做一名「鬥戰勝佛...
    「佛系」不是「新世相」的首創,「佛系追星」、「佛繫戀愛」等這些詞在網絡上屢次出現,所謂的「佛系」與宗教沒多大關係,所表達的意思大致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澎湃新聞」評論說,「喪」其實並非年輕人的主動選擇,而是一種無奈,它偏向斯多葛學派的處理方式,「以深思熟慮的理解為名要求我們改變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試圖改變現實的秩序」。 該文評價「喪文化」其實是種自我矮化,是屈從、放棄和自我閹割,並最終喪失了遠景想像以及塑造歷史意志與行動能力。
  • 童年動畫:當飛哥與小佛的媽媽,發現了他們的黑科技
    童年動畫:當飛哥與小佛的媽媽,發現了他們的黑科技談到《飛哥與小佛》,那必然是童年的一部腦洞強大,充滿奇思妙想的動畫片。一對天生擁有發明創造的兄弟飛哥與小佛,以自己的創意製作出一系列黑科技,不得不佩服,一個暑假能造出那麼多發明,堪稱天生的發明家(長大後還了得)。
  • 想搞定「後浪」?這屆年輕人沒你想得那麼好搞!
    5月4日,b站為「五四」做了一支《後浪》的視頻,片中激勵的正能量文案,加上何冰老師聲情並茂的演繹,這支視頻的製作與風格皆屬上乘。但這種青年畫像文案的表現方式並沒有收到來自「後浪」們的認可,反而讓一眾「前浪」熱血沸騰!一向深受年輕人喜愛的b站也能翻車?
  • 80、90、00後性生活調查:前浪與後浪到底誰更浪?
    與00後性生活相關的話題,似乎從來和「保守」談不上任何關係:快手上的未成年媽媽一度刷屏,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下,被撐得鼓鼓的肚皮讓所有人都無比驚訝;社會新聞中,年輕一代對性的興趣和試探,也總是讓人瞠目結舌。如果你碰巧認識幾個00後,他們對性的態度和嘗試的勇氣,也在很大概率會讓你不由得感嘆:太猛了,太早熟了。所以00後浪嗎?
  • 和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青年宣言《後浪》
    青年宣言:和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5月4日,青年節,眾所周知,由嗶哩嗶哩彈幕網聯合《環球時報》發布的青年宣言片《後浪》正式上線。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青年宣言《後浪》為詞,認可、讚美並寄語年輕一代。
  • 山水論評: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有點「懶」?
    前段時間一個up主半佛發布了一期視頻,內容是根據調查顯示,年輕人熱衷於存錢。這屆年輕人更熱衷於開源節流,在開源方面,他們正如歐陽修所說,「努力圖樹立,庶幾終有成」,他們為自己的事業奮鬥著。現如今90後也慢慢退出校園生活,走入社會,他們相比於前輩,更有拼勁也更有創造力,懂得開源節流,知道存錢以抵禦未知風險。因此,長輩們對年輕人有誤解。
  • 後浪|醒醒吧,你不過是海底的臭魚爛蝦,怎能比得上海上的浪花
    最近,b站的宣傳片《後浪》火了,視頻介紹是這樣的: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青年宣言《後浪》為詞,認可,讚美與寄語年輕一代。宣傳片中的後浪,有電子競技俱樂部,有美食up主,還有一些熱愛生活的人們,我們不會去否定他們是後浪,畢竟他們活得光鮮亮麗,生活富足。《後浪》真的是年輕人的真實寫照麼?
  • 後浪:和1.3億+B站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
    我們註定不是《後浪》裡完美的青年。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青年是什麼模樣、青年正在面對什麼、青年可以選擇什麼。我聽夠了前代人和和美美的演講。我想在五四青年節,發出點青年的聲音。▼我們是不一樣的青年。有的看《後浪》熱淚盈眶,有的可能沒條件看到《後浪》。我們不可能同時擁有最好的資源和視野。我們不可能一樣氣定神閒地去建設未來。名校高知的我,不會自傲,我牢記自己先天的獲得與後天的責任。無所作為的我,不會氣餒,我選擇自己後天的價值與明天的光明。我們最為相同的。是都在以更自我的方式去擁抱人生。
  • 心臟疾病「瞄」上年輕人?專家:「後浪」應該這樣活……
    【原標題】專家:心臟疾病呈年輕化趨勢 年輕人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新華社南京1月6日電(記者邱冰清)高強度、高壓力、高度緊張、持續過勞的工作狀態正成為年輕人猝死的重要誘因。專家表示,當前心臟疾病呈年輕化趨勢,提醒年輕人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儘可能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 《後浪》這才是大多數普通人的後浪,一切向錢看
    什麼是後浪後浪是工人,農民,漁民和海員,沉痛的青春少年和服兵役的輟學青年,是被時代碾碎的底層人民。他們的人生來自泥土,河流,工地,流水線的螺絲釘,下班的二手摩託;來自進城務工和春運,來自農作物和家禽,來自模糊的鄉音和土葬,來自村裡人的婚姻結合,來自酗酒和養育,來自倒退的生活和過多的憂愁.這個國家是工農的國家。我希望人們永遠意識到這一點。
  • 千萬別再說《獅子王》是《哈姆雷特》了
    想像下辛巴把娜娜母親殺了會怎麼樣?你說這能是兩個一樣的愛情故事嗎?哈姆雷特誤殺波洛涅斯三.王子和朋友辛巴的朋友彭彭和丁滿陪他長大哈姆雷特的朋友羅森格蘭茲與吉爾登斯吞也陪他長大終於是一樣了吧?其實莎士比亞是寫過一齣戲:年輕的王子揮霍著他的時光來追尋各種生活娛樂與一群享樂至上的夥伴天天浪來浪去好像已經忘記自己是王位正統繼承人聽著熟嗎?
  • 佛說眾生平等,眾生為什麼會有優劣之別?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佛說眾生平等,眾生為什麼會有優劣之別?佛是實語者,非妄語者。可事實上,古今中外有人的地方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平等,甚至被分三六九等。正如大思想家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平等,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那麼在佛眼裡,眾生為什麼有優劣之別?
  • 巴甫洛夫的狗破壞了誰的「浪慢」?
    為什麼會破壞「浪慢」?別著急,我們來簡單複習一下巴甫洛夫對狗做了什麼: 正常情況下,對著狗搖鈴它不會流口水,而只會在餵食的時候流口水。這個實驗就是在給狗餵食的同時搖鈴,經過一段時間後,即便是不餵食只搖鈴,狗也會流口水。因為它形成了條件反射,認為搖鈴的時候就有飯吃,從而流口水。 問題來了,哪位同學有過手淫?手淫的時候看愛情動作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