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線運營 開通裡程215公裡 8線共建 12條線路422公裡
12月28日,西安地鐵三線齊開,新增運營裡程83公裡,創下一次性開通最高紀錄,運營總裡程達到215公裡躋身全國前十,便捷而暢達的交通將牽引西安駛向多彩未來。至此,我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除6號線二期尚在建設外,其他線路均已圓滿收官,西安地鐵正式邁入「8線共建、7線運營」的高強度建設、網絡化運營新階段。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 第三期建設規劃示意圖 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從2007年開工建設到2018年4號線開通,我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突破100公裡,歷時11年;從2018年到今年底,軌道交通運營裡程突破200公裡,歷時2年;待西安軌道交通三期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十四五」期間我市運營裡程將再次翻一番,突破400公裡;開通運營裡程從過去平均每年開通10公裡,全面提速到平均每年開通約50公裡;作為第十四屆全運會重要的交通設施配套工程,地鐵14號線也將於2021年全運會召開前開通初期運營……西安「軌道上的都市圈」正在加速形成。
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和9號線是我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項目。其中5號線馬騰空站至創新港站,全長41.6公裡,設31座車站,是目前線網中運營裡程最長的一條線;6號線一期西北工業大學站至國際醫學中心站,全長15.6公裡,設13座車站;9號線秦陵西站至紡織城站,全長25.3公裡,設15座車站,是我市首條採用PPP模式建設的線路。相比於前4條運營線路,5號線、6號線一期及9號線全面推行了智慧安檢、人臉識別乘車,首次應用了智能客服中心、一鍵開關站等行業新技術,西安地鐵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中,包含1號線三期、2號線二期、8號線、10號線一期、14號線、15號線一期、16號線一期等7個項目,總長150公裡,估算總投資約969億元,規劃期為2019—2024年。隨著今年9月29日地鐵15號線的開工建設,三期規劃7個項目,僅用15個月就完成了從正式獲批到落地實施的全部過程,開工準備速度和規劃落地時間均創造了歷史最快紀錄。
截至目前,地鐵三期建設規劃全部實現順利開工。其中,1號線三期工程4座車站進入主體圍護施工,珠泉路停車場暗挖豎井已開工建設;2號線二期工程分為北段和南段工程,全線土建工程已全面開工,首臺盾構機已始發掘進;8號線為西安市軌道交通線網唯一一條環線,目前28座車站、26個區間已經開工建設;10號線一期工程5座車站已圍擋,4座車站正在進行交通導改等。
待地鐵三期項目全部建成,西安將形成12條運營線路,總長為422公裡的軌道交通運營網絡,以「棋盤+環+放射」的格局,拉近城市角落間的距離,縮短出行的時間成本,成為中心城區便捷的大運量公共運輸工具,進一步加快城市中心與外圍區域之間的聯通,持續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昨日上午,乘客在西北工業大學站搭乘地鐵5號線。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健 攝
看現在
軌道上的西安 出行更便利
「地鐵的快速與準點,讓我們忘卻了地理距離,在城市中穿梭自如……地鐵,讓城市變小了。」
「地鐵所至,人群聚集,熱鬧繁華……軌道網延伸到哪兒,人流就跟到哪兒,財富就湧動到哪兒。」
「2013年剛來西安時,這裡只有2條地鐵。7年後,地鐵實現了『7線運營』,運營裡程突破200公裡……想去哪兒一查地圖,附近還真通了地鐵。」
12月28日,不少西安市民初體驗地鐵新線路後感慨地說。
9點30分,西安地鐵三線齊發,運營總裡程增至215公裡,正式邁入線網化運營的新時代。這一天,人們爭相乘坐新開地鐵線,從西安前往臨潼,從長安區前往高新區,又從西工大隨列車「爬上」高架段,直抵西安交大創新港校區,體驗軌道上的西安更「活絡」。
乘客初體驗
地鐵讓市民出行更便利
9點30分,西安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三條縱橫連通西安東西南北的地下交通大動脈「開門迎客」。雖然開通時間已錯過早尖峰時段,但記者在紡織城站仍然見到了不少迫不及待想乘坐地鐵前往臨潼的市民……而地鐵的作用,正是縮短距離、便利出行。
帶著萌娃的市民崔女士正在紡織城站等著乘坐第一趟地鐵9號線,她要坐車到西工程大·西科大(臨潼校區)站,因為自己的娘家在那邊。「我和老公都在西安上班,租的房子在石家街附近,以前回家看父母開車從西安到臨潼,特別是節假日流量大,耗時費力,現在坐地鐵的話再也不用擔心堵車了,還方便實惠。」崔女士高興地說,一會兒我和孩子準備先坐到華清池站,看看車站內外的別樣風景,順便買幾套「5、6、9號線開通」紀念冊送給父母,「以後爸媽也可以坐地鐵來西安看外孫了」。
作為5號線和6號線一期的換乘站,西北工業大學站內熱鬧非凡,140米長的通道兩側展示了我國在航天、航空、航海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為了慶祝地鐵「三線齊發」,西北工業大學還在車站內展出一臺自主研製的大型無人機,吸引了過往市民駐足圍觀。「西安地鐵5號線與6號線一期的開通,對我們這些工作、生活在西工大附近的人來說,是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以後再也不用去勞動路北口,或者南稍門那邊去倒乘地鐵了!」西北工業大學教工井女士說,之前從學校去北客站,要倒兩趟公交最短要花一個多小時,如今新線路開通後,就可以坐地鐵5號線換乘2號線直達北客站,全程大約42分鐘,更快更方便。此外,該車站以西北工業大學命名,作為一名西工大人,自己與所有學子一樣感到特別驕傲自豪。
利用午休時間,在高新區上班的劉先生從丈八一路站搭乘上地鐵6號線一期,前往自家附近的太乙路站。以前為了上班不遲到,他早上6點多就得起來搭乘公交車,通勤時間大約要1小時20分鐘,同時前往高新的公交車普遍客流量較大,乘坐舒適度較低。而開車上下班,碰上早晚高峰,耗時更長。「我今天乘坐就是為了計算一下時間,明天起坐地鐵上班,告別堵車生活。」劉先生算了一筆帳,現在6號線一期通車,他從家走到地鐵站大概不到10分鐘,坐到丈八一路也就11站,票價才4元錢,一個月交通費200餘元,比起油費可以省不少錢。
感受黑科技
塑造更人性化的智慧出行
記者觀察到,地鐵站內和地鐵車輛上,到處都能看到拿著手機給家人拍照或自拍的市民,乘坐西安地鐵成了當日朋友圈裡最火熱的話題。交通出行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品質,軌道交通則是反映城市溫度的一個重要側面,此次新開通線路上的黑科技帶給了市民「不一般」的出行體驗。
乘坐上新列車,市民都仔細觀察車廂的每個細節、感受地鐵帶來的新鮮感。「這個座椅熱乎乎的,冬天乘坐太舒服了。」細心的市民姜女士點讚道,進站時發現5號線在車站出入口門匾上加裝了顯示屏,方便市民及時獲取站內客流信息,很人性化。同時,在換乘站及關鍵點處還設置電子導向,在限流、故障情況下及時告知群眾。
地鐵6號線一期西北工業大學站內展示的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無人機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郝鍾毓 攝
記者發現,通過站臺層電視屏幕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即將進站列車車廂客流密集度,幫助市民選擇相對寬鬆的車廂。「車廂內的LCD屏在站點到站顯示上增加了站徽,凸顯人文氣息。同時優化動態地圖界面,更清晰、直觀顯示列車行駛站點、停靠具體位置及站點預計到達時間,這些設計很走心。」市民蔡先生說,在電客車到達站點後,LCD屏將分車廂顯示車站信息,含垂梯、扶梯、步梯、衛生間、出入口及周邊主要道路、公共場所等。
值得一提的是,從南稍門地鐵站F口進入後,能邂逅一間充滿溫暖的「母嬰室」。推門即入,母嬰室內設計裝修都很溫馨,與既有線路不同的是,房間內部提供嬰兒床、尿不溼、哺乳座椅、嬰兒護理臺等設施。「對於還在哺乳的家長來說,地鐵站打造母嬰室解決了帶娃出行的煩惱。」市民常女士點讚道。需要注意的是,該母嬰室位於站廳閘機外,市民可在買票進站前體驗。
此外,車站「智慧客服中心」的一鍵招援功能深受老年朋友喜愛。「在屏幕上點擊後,既可以處理票務信息,還能查詢車站3D立體平面圖,一目了然地看到衛生間和電梯的位置,還可以與電子客服進行語音對話,咱西安地鐵站裡的高科技真不少。」今年83歲的劉大爺一邊新奇地體驗著6號線一期的智能設備,一邊感慨地說,自己操作智能設備有些困難,但是這裡有一個「招援」按鈕,只要按下就會有工作人員前來服務,為老年群體提供了極大方便。
此外,針對既有線路乘客無法遠距離辨識地鐵出入口的問題,5號線、6號線對出入口定位立柱進行了升級。從原來4米的高度升為6米,採用四面柱體設計,市民從任意方向都可醒目判斷地鐵出入口位置。立柱整合了原出入口處設置的落地式公告欄展示信息的功能,在立柱的四面可視窗口,分別顯示車站無障礙設施位置、本站首末班車時間、其他線路首末班車時間、嚴禁攜帶物品圖示。
「秦始皇」也來坐地鐵
「寡人一試之下,確實既快且穩」
「李斯,今日地鐵初通,寡人一試之下,確實既快且穩,若當年有此物,統一六國定在旦夕之間。哈哈哈!」12月28日上午10點多,「秦始皇」「李斯」在導遊冰蛋的陪同下走出地鐵9號線秦陵西站D口,精彩的演出引來群眾陣陣歡呼。
演出中,冰蛋打趣地問「嬴哥,您那把佩劍呢?」一旁的李斯答道「剛才過安檢,說是管制刀具讓收走了」,用幽默的表演向市民傳遞《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的小知識,引導乘客文明出行。據了解,地鐵9號線秦陵西站至紡織城站,全長25.3公裡,設15座車站,單程行車時間為39分鐘。
「秦始皇」穿越時空體驗地鐵9號線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 攝
初體驗後,不少臨潼區市民與「秦始皇」感受一致。「以前坐307路公交車,將近1小時才能到西安,現在坐地鐵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到紡織城,列車很美、速度很快!」一大早就組團趕來華清池站,購買紀念票並乘車體驗的四姐妹笑著說,臨潼人終於盼來了第一條地鐵,它將把這裡的歷史文化分享給更多遊客,為沿線經濟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看未來
「十四五」期間 運營裡程將再翻番
截至目前,地鐵三期建設規劃全部實現順利開工。「十四五」期間,待項目全部建成後,西安將擁有12條運營線路,總長達422公裡,形成「棋盤+環+放射」的軌道交通運營網絡格局。
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1號線三期工程自秦都站至森林公園站,全長10.5公裡,全為地下線,設車站7座。
●2號線二期工程北段自草灘北站至北客站,南段自韋曲南站至常寧站,線路全長7公裡,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4座。
● 6號線二期工程西北工業大學站(不含)至紡織城站,線路長19.5公裡,共設車站17座。
●8號線為環線工程,線路全長50公裡,設車站35座,其中換乘站18座。
●10號線一期工程自楊家莊站至水景公園站,線路全長34.6公裡,設車站15座。
●14號線工程自北客站至賀韶村站,線路全長13.8公裡,設車站8座。
●15號線一期工程自細柳站至韓家灣站,全長19公裡,設車站11座,全為地下線。
●16號線一期工程自灃東小鎮站至能源三路站,線路全長15.1公裡,全為地下線,設站8座。
看熱點
熱門景區地鐵出行指南
5號線
阿房宮南站:
阿房宮南站位於昆明路與天台路及富源三路交會口,從A口或D口出站,換乘公交可到達阿房宮遺址;B口出站,可到達魚化光電電子科技產業園。
金光門站:
金光門站位於昆明路、西二環路和豐慶路十字交叉口,是5號線與8號線的換乘站。A口出站可到達西安牡丹苑,面積雖然不大,卻遍植牡丹,環境清幽。本站距離豐慶公園約1公裡,周邊有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西電集團醫院等醫療機構。
青龍寺站:
青龍寺站位於雁翔路與西影路交叉口,也是5號線與3號線的換乘站。由A口或G口出站可到達青龍寺,每年3月底櫻花盛開,風光異常,吸引眾多中外遊客觀賞遊玩;由C口出站可到達西安交通大學曲江校區。
南稍門站:
南稍門站位於友誼西路和長安北路十字,是西安地鐵2號線與5號線的換乘站,F口出站可直達西安博物院,這裡有西安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小雁塔。西安博物院集博物館、名勝古蹟、城市園林為一體,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
6號線一期
木塔寺站:
木塔寺站位於高新路與科技六路丁字路口,未來將實現與8號線的換乘。E口出站可到達木塔寺生態遺址公園;C口可到達科技六路北;A口可到達高新路(西),D口可到達高新路(東)。
西北工業大學站:
西北工業大學站位於勞動南路與友誼西路交叉口,為5、6號線換乘站。A口出站可到達西安計量研究院、大唐西市;C口出站可到達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D口出站可到達西北工業大學南門;E口出站可到達西北工業大學西門、西北工業大學創新大廈。
省體育館站:
省體育館站位於唐延路和科技八路交叉口,將來可與8號線實現「同臺」換乘。省體育館即陝西奧體中心體育館,全運會期間將承接體操、擊劍等項目比賽,位於西安市高新區奧林匹克運動公園之內。由A口出站可到達唐城牆遺址公園;B口出站可到達陝西省體育訓練中心。
9號線
華清池站:
華清池站緊鄰華清宮景區。車站A口出站可直達西安市臨潼區中醫醫院、西安市臨潼區人民醫院;B口出站可到達華清宮、驪山國家森林公園;C口出站可到達長恨歌廣場、臨潼博物館;D口出站可到達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
秦陵西站:
秦陵西站位於108國道與在建秦漢大道交叉口,鄰近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秦始皇陵。從D口出站,乘坐617路旅遊公交可直達兵馬俑。
作者/來源:西安新聞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