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痒痒時期 出牙晚有原因_嬰兒成長發育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2021-01-09 太平洋親子網

  牙齒萌出的早與晚,是衡量寶寶生長發育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半歲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2歲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共20顆乳牙。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時間,又按一定的順序,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牙,並且是一對;然後是上中切牙、側切牙、磨牙等。由於個體差異,以及嬰兒營養狀況和母親營養狀況的不同,乳牙萌出時間有的早,有的晚。寶寶出牙晚原因是多方面的哦!寶寶出牙期間媽媽又該怎樣給寶寶周全護理?

圖片來源於華蓋

寶寶牙痒痒 出牙晚原因多方面

  1、出牙晚應綜合遺傳和發育等多因素

  兒科專家根據臨床經驗指出,出牙早的寶寶4個月大就長牙齒了,晚的要到10個月才長。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在這其間出牙都算正常,而且這期間出牙的早晚跟是否缺鈣的關係不大,更多應該從遺傳和發育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家長不必過分緊張,也不需要忙著給寶寶補鈣。如果寶寶營養補充全面,生長發育的狀況良好,而且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寶寶出牙的早晚應該是受家族遺傳影響,也許父母小時候有類似情形。

  但是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寶寶超過一歲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或者出牙順序不對,再或超過3歲牙尚未全部萌出,就需要去正規醫院口腔專科查找一下原因,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等疾病。另外,寶寶的乳牙一般都是成對萌出,也有個別會一顆一顆地長。如果本應成對萌出的牙齒一顆長出後,另外一顆卻遲遲長不出來,家長也最好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2、秋冬季節出生的寶寶易出牙遲

圖片來源於華蓋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因為天氣較冷,家長很少帶其到戶外活動,日曬少了,很容易導致體內維生素D缺乏,引發佝僂病,從而令長牙遲緩。對於這樣的寶寶,兒科專家通常建議家長適當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防止佝僂病的發生。佝僂病的缺鈣雖可影響寶寶的出牙時間,但是這種程度的佝僂病同時還會伴有方顱、肋骨串珠、雞胸、O型腿或X型腿等嚴重症狀。

  3、母親妊娠期鈣攝入量不足

  母親妊娠期如果鈣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胎兒乳牙、恆牙的鈣化和骨骼的發育,寶寶出生後易出現佝僂病。因此妊娠全過程都需要補鈣,尤其孕晚期的需求量會明顯增加。因為一方面母體鈣的儲存增加,另一方面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的鈣化加速。胎兒體內鈣的一半以上是在懷孕的最後兩個月儲存。

  4、添加輔食過晚

圖片來源於華蓋

  寶寶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光靠母乳和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營養,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其得到足夠的營養,這樣才能確保牙齒的正常萌出。正確添加輔食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同時還可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循環,加快牙齒的發育。添加輔食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

  4-6個月時,寶寶的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鍛鍊孩子吞咽、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食物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如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時,可為寶寶添加一些比較軟的食物,鍛鍊他的舌頭上下活動,能用舌頭和上顎碾碎食物的能力。如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10-12個月時,可為寶寶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讓寶寶練習舌頭左右活動,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如饅頭片、麵包片、奶酪、豆腐、小餛飩、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5、系統性疾病或外傷也會影響出牙

  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長牙的速度有所差異,必須通過抽血檢查才能確定真正的病因。

  如果寶寶嘴部受到過外力撞擊,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可能會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沾黏),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乳牙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恆牙的萌發。如果寶寶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恆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恆牙出牙較慢。另外,一些藥物服用會讓寶寶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寶寶出牙期間護理小提醒

圖片來源於華蓋

  1、出牙晚別盲目補鈣

  有些父母見到自己的寶寶10個月還沒出牙,就認為孩子缺鈣,急忙增加魚肝油和鈣粉,甚至注射鈣劑。殊不知這樣做可能害了寶寶。盲目補鈣結果可能會讓寶寶身體出現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寶寶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並影響生長發育。血鈣濃度過高,鈣如果沉積在眼角膜周邊將影響視力,沉積在心臟瓣膜上將影響心臟功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將加重血管硬化。

  因此,如果寶寶長到10個月還沒出牙,父母不必過分焦急,千萬不要濫用補鈣品。只要注意餵養,合理而及時地添加各種輔助食品,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如果等到一歲乳牙還未出來再去諮詢醫生也不遲。

  2、出牙期間不主張使用安撫奶嘴

圖片來源於華蓋

  有些家長經常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導致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過度迷戀」,總是不離嘴,這樣就要小心影響牙齒發育了。長期使用安撫奶嘴不但會導致寶寶牙齒長得不整齊,還有可能會導致頜骨畸形。

  還有些寶寶經常啃手指、咬嘴唇、吐舌頭.。。這些習慣也會影響牙齒發育,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儘量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其養成習慣。

  3、寶寶長牙有預兆

  咬東西: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流口水: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寶寶還沒有吞咽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發燒、拉肚子:少數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精彩推薦:

營養翻倍 6條母乳餵養黃金法則

這些小習慣再不改 寶寶會變醜

818 寶寶人生中的第一條小內褲

相關焦點

  • 寶寶牙痒痒時期,出牙晚有原因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半歲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2歲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共20顆乳牙。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時間,又按一定的順序,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牙,並且是一對;然後是上中切牙、側切牙、磨牙等。由於個體差異,以及嬰兒營養狀況和母親營養狀況的不同,乳牙萌出時間有的早,有的晚。寶寶出牙晚原因是多方面的哦!寶寶出牙期間媽媽又該怎樣給寶寶周全護理?
  • 寶寶爬行時間 不能低於500小時_嬰兒成長發育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隨著天氣的急劇下降,很多家長因為「氣溫太低」、「外面風大」、「地板太冷」等原因不讓正處於爬行階段的寶寶下地練習爬行。早教專家提醒家長,漫長的冬季可能將使寶寶失去充分爬行的機會,對身體技能的發展留下負面影響。
  • 「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寶寶出牙真的越晚越好?別太無知了
    文|啞鈴媽媽俗話說:「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老一輩認為孩子長牙晚不僅是聰明智商高的表現,還是富貴人。在很多農村地區,普遍有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小詩的寶寶今年已經八個月了,仍然沒有長出乳牙,與她同齡的寶寶大多都長出了兩顆小門牙。
  • 寶寶愛亂咬東西 背後原因要知_嬰兒成長發育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愛亂咬東西 背後原因要知2016-06-30 14:45:1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寶寶喜歡咬手或亂咬其他物品,其實這就是寶寶的「口欲期」,但是這樣說可能很多家長會覺得陌生,它其實也就是一歲內的寶寶通過吃手吃腳或是吸吮等方式來滿足自己欲望的一種行為,這樣的習慣可能會導致不良的結果
  • 出牙晚的孩子和出牙早的差在哪,有小寶寶的家長,了解下
    其實相比孩子牙壞掉,有一些家長則是很關心孩子什麼時候出牙,有些孩子出牙很正常,而有些孩子出牙則是很晚,所以家長就特別的著急,很擔心孩子的牙齒問題。孩子為什麼會出牙早是因為哪些原因?孩子為什麼會出牙晚?一:遺傳因素寶寶出牙早晚其實和個體差異有很大的關係,正常的出牙時間是半歲到八個月,一般來說早出牙的孩子在4個月左右就出牙了,而晚出牙的孩子有些到1歲了才會出牙。還有一大個原因是性別問題,一般男寶寶出牙的時間都要比女寶寶出牙的時間晚一些,再加上一些家族的遺傳,所以每個寶寶出牙的時間都不會一樣。
  • 孕婦夢見被老鼠咬 _胎夢大全_太平洋親子網
    孕婦夢見被老鼠咬的心理學解析是什麼意思,孕婦夢見被老鼠咬的心理學解析有什麼寓意,孕婦夢見被老鼠咬的心理學解析究竟好不好呢,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解夢疑惑,太平洋親子網專門精心整理了孕婦夢見被老鼠咬的心理學解析相關的內容,為您免費解夢!  孕婦夢見被老鼠咬 好不好?
  • 吐奶雖常見,卻不可輕視_斷奶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何為胃食管返流症    有些寶寶經常吐奶,甚至剛吃完奶就全部吐出,人也漸漸消瘦。吐奶是嬰兒時期十分常見的症狀。孩子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患有醫學上所稱的胃食管返流症。    正常情況下,食管下端括約肌保持一定的張力,形成一個高壓帶,將胃和食管分隔開來,阻止胃內容物返流入食管,而且食管的蠕動波還能將返流物推回胃中。
  • 寶寶一歲前輔食很重要,及時添加這類食物,寶寶發音清楚出牙好
    儘管彤彤如此小心,寶寶的出牙情況卻並不好,這也是彤彤一直以來的心病。同事們都說,彤彤實在有些過於小心了。 1歲左右也正是兒童練習說話的時期,口腔及下巴的肌肉群越靈活,寶寶發音及吐字就越精準。食物中添加稍硬的食物,對語言練習非常有益。
  • 嬰兒有這6種表現,可能是缺鈣了!
    在嬰兒的成長發育中,鈣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嬰兒缺鈣的表現是什麼樣的?缺鈣後又該怎麼辦呢?哪些情況下嬰兒容易缺鈣?1、媽媽孕期或哺乳期鈣攝入不足媽媽在孕期或哺乳期鈣攝入不足,會導致母乳中的鈣含量偏低,影響寶寶在的營養吸收。
  • 孕婦夢見蛇咬自己 _胎夢大全_太平洋親子網
    孕婦夢見蛇咬自己的心理學解析是什麼意思,孕婦夢見蛇咬自己的心理學解析有什麼寓意,孕婦夢見蛇咬自己的心理學解析究竟好不好呢,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解夢疑惑,太平洋親子網專門精心整理了孕婦夢見蛇咬自己的心理學解析相關的內容,為您免費解夢!  孕婦夢見蛇咬自己 好不好?
  • 長牙會牙齦腫痛_寶寶長牙 父母要把好護理5關口_嬰兒護理_育兒...
    寶寶長牙 父母要把好護理5關口2013-02-18 09:13:44出處:PCbaby作者:晨晞  自寶寶呱呱落地之日起,爸爸媽媽就要開始擔心寶寶的各種成長問題。新生兒時期擔心寶寶的黃疸問題,嬰幼兒時期,就要開始擔心寶寶出牙的問題。長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裡程碑之一。
  • 寶寶長牙順序圖,可對比出牙是否標準,你家寶寶出牙晚嗎?
    寶寶的第一顆牙齒,也稱為乳牙,通常會按照某一特定的順序出現。寶寶什麼時候出什麼牙?來對照寶寶長牙順序圖,看自家寶寶是不是這樣出的吧:第一次通常先出現的是下頜中切牙。萌出年齡一般正值寶寶5至10個月大。牙齒發育是具有遺傳性的,所以如果您在嬰兒階段萌牙很早的話,那麼您的寶寶也很可能和您一樣。 第二次然後出現的是上頜中切牙,萌出年齡一般都在6個月至1歲之間。上頜中切牙通常是成對出現的。第三次在寶寶9個月至1歲1個月大時,您可以看到他的上頜門牙左右兩側的乳側切牙。這時,寶寶上頜就擁有了四顆緊密相連的牙齒。
  • 8個新生兒的常見問題 你懂多少_新生兒護理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1、寶寶吐奶到底正不正常?  吐奶是新生兒常見的現象,一般健康的寶寶都會因為餵乳次數頻繁、餵乳量過多、吃奶速度過快等等原因導致吐奶。  新生兒打嗝時極為常見的現象,雖然原因不是很清楚,但目前認為是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膈肌痙攣,所以會打嗝,並不是寶寶生病了。  平時注意給寶寶保暖,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寶寶吸入空氣。  4、寶寶有紅屁股怎麼辦?  寶寶的紅屁股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多與局部不透氣有關。
  • 寶寶幾個月會出牙?出牙時有什麼表現呢?聰明爸媽都該早知道
    媽媽為此著急上火,可是周邊的朋友都勸她別著急,那寶寶們究竟什麼時候出牙呢?寶寶一般幾個月開始出牙?寶寶的出牙時間因人而異,絕大多數寶寶會在4-10月齡之間出牙,平均會在2.5歲時出滿20顆乳牙,當然有些孩子略早或略晚都是正常的。一般來說只要寶寶在1歲前長出第一顆乳牙都是正常現象,如果寶寶超過了一歲還沒有萌出乳牙,就建議家長帶寶寶就醫查看。
  • 寶寶幾個月開始出牙?出牙期四個表現三點注意,一文全知道
    表妹家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現在已經6個多月,還沒開始出牙,她看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都已經出了兩顆牙,於是也很著急,覺得是不是缺鈣了呢?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出牙問題也是一樣,生怕比別家孩子慢,怕寶寶缺乏營養。那到底什麼時間出牙才在正常範圍內?出牙時寶寶又有哪些異於尋常的表現呢?寶寶幾個月開始出牙?有哪些表現和注意事項?
  • 你家寶寶幾個月長牙?關乎口腔發育,媽媽別錯過他成長的每個階段
    歡迎大家關注訂閱、留言與分享】昨兒去了一趟朋友家玩,無意間聊到了一些育兒話題,朋友瀟瀟說,我家寶寶都快九個月了,到現在還不會爬但會坐,也沒有長牙的跡象。感覺似乎每個發育點都比同齡人慢一些。加上婆婆可著急了,說周圍的小朋友發育都比我家寶寶好,就囔囔著說孩子發育慢,要帶去醫院檢查檢查身體,搞到瀟瀟很是鬧心。長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大事」,有的寶寶牙齒萌出早、有的寶寶則偏晚。
  • 奚夢瑤兒子出牙期哭鬧不止,出牙不適該如何緩解?要掌握調節法門
    奚夢瑤兒子出牙期哭鬧不已,明星媽媽一招教會你怎麼化解 2019年超模奚夢瑤有多了一重身份---媽媽,和普通人家一樣,自從孩子出生,就全心全意地陪伴著寶寶健康成長
  • 寶寶出牙期,家長如何巧妙應對?寶寶長牙時期的症狀及護理方法
    嬰兒在出牙時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適,這在出牙時是不可避免的。疼痛會讓你的寶寶變得易怒和易怒,所以媽媽們應該經常和寶寶玩耍,以轉移他們對疼痛的注意力。4、拒絕進食。牙齒長的寶寶在餵奶時往往會變得浮躁。因為想往嘴裡塞點東西,所以很著急地想吸牛奶。一旦開始吸奶,牙齦會因為吮吸而疼痛,所以拒絕進食。
  • 寶寶第一顆牙齒出生晚,父母別急著補鈣,三招幫娃順利長牙
    尤其是看到鄰居家的寶寶8個月就長牙了,小蕊更是有些焦慮。聽說孩子出牙晚還是因為缺鈣,可是小蕊怎麼看寶寶也不像缺鈣的樣子,「到底要不要因為孩子沒出牙而補鈣呢?」小蕊對此很是糾結。寶寶第一顆牙齒出生晚,很多父母都會急著給孩子補鈣。其實,盲目給孩子補鈣對他們長牙並沒有好處,甚至會弄巧成拙。一、寶寶第一顆牙齒出生晚,原因有哪些?1.
  • 訓練嬰兒趴睡到底靠不靠譜?育兒這些坑千萬別踩
    育兒不易,睡眠問題更是讓不少新手爸媽苦不堪言。正因此,市面上有很多諸如「睡眠訓練」「哭聲免疫法」等嬰兒訓練方法,以期訓練出一個乖巧、哭鬧較少的懂事孩子。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新生兒是可以進行一定的睡眠訓練的,但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比如用『包裹』的方式模擬母體環境,或者是通過飲食調節的方式幫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