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救治電話增多傳遞什麼信號

2021-01-08 人民網

近日,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梅嶺山腳成功放飛3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分別是紅角鴞、東方草鴞和白鷳。今年以來,該中心接到全省各地因傷病、受困的野生動物救治求助電話明顯增多,這傳遞了什麼信號?背後有什麼故事?記者對此進行採訪。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動物種群增多

「這是我中心今年第8次放飛救護的野生動物了,累計已放飛12隻。1至4月,中心共接收野生動物11種26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隻,為東方白鸛,還有白鷳、東方草鴞、紅角鴞、領角鴞、普通鵟、鳳頭鷹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主任汪志如說,中心今年接收的動物種類、數量較往年同期均明顯增加,接到救治求助的電話也明顯增多,但因沒有關大型猛禽的籠舍,以及野生動物救護原則為「及時、就地、就近、科學」,因此中心接到電話都會先問清動物現狀,再指導救護,並建議就地放飛。

汪志如說起了一個小故事。4月下旬,九江市修水縣林業局來電,詢問一隻受傷獼猴是不是送來中心救護。「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頑皮。我們曾給金谿縣送來的一隻手掌被夾斷的獼猴包紮,可它一到籠舍就撕掉膠帶並舔舐傷口。我們固定其四肢後,它故伎重演。」鑑於路途遙遠,汪志如建議就地為獼猴包紮並放歸野外。「類似這樣的求助電話今年特別多,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好幾個。」

南昌市野保局工作人員王佳明與汪志如有著同樣感受,他負責接收城區「求救」的動物。「今年城區野生動物多了許多。我平時一周接一兩次野生動物,可現在很忙,有時一天接2至3次。就在三天前,我還一天跑了兩個地方接貓頭鷹。」王佳明告訴記者,3月20日、24日、25日,他分別接到赤狐1隻,普通鸕鷀3隻、1隻。「其中有3隻鸕鷀落在艾溪湖邊一家商場飛不出去,我第一次接到這樣的求助。它們可能把商場玻璃當成水面,結果撞暈了飛不出來。」

「受益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省野生動物種群增長明顯,『出鏡率』較高。」江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李言闊表示,「通過安裝在桃紅嶺、九嶺山、齊雲山、馬頭山、九連山等各級各類保護區內的紅外線監測,我們發現,去年以來,領角鴞、白鷳、黃麂等種群增長迅速,時有出沒。」

江西野生動物救護體系還需完善

據了解,省林科院放飛的紅角鴞是南昌市民發現並送至中心的,接收時沒有明顯外傷,體能虛弱,不能正常飛行;東方草鴞系高安一農戶在菜地撿到;白鷳由灣裡區群眾轉送中心。「我們梳理了接收表發現,近年來由森林公安查獲送來的野生動物比較少,多是各地群眾自發將傷病野生動物送來,這說明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增強。」汪志如告訴記者,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禁食並依法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也更加深入人心,引起人們的重視。

「我省堅持了數十年的生態建設,讓森林覆蓋率從此前的30%提高到目前的63.1%,蓄積的生態力量久久為功,呈現的生態功能也在恢復,加之人類保護的力度增強和野生動物棲息地面積不斷擴大,作為森林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自然增長並外擴。」省林業局野保處副處長俞長好認為,近日武寧縣出現3隻猴子「佔領」一所小學的事例就是證明。人們發現野生動物,可以用相機或望遠鏡遠觀,但建議不要直接「上手」,防範一些人畜共患的病毒,更不可人為幹擾它們的日常生活。

「全省野生動物救護體系還需完善。當前,全省100個縣(市、區)都建了野保站,但一般只有1至2名工作人員,且基本沒有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點),這與不斷增長的野生動物數量不匹配,才會出現野生動物救護無門的情況。」李言闊建議,各地野保站應因地制宜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工作,比如和當地養殖企業、獸醫站、動物園加強合作,讓野生動物得到最快、最近的救治,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貢獻力量。(記者 楊碧玉)

(責編:邱燁、羅娜)

相關焦點

  • 江西野生動物救治電話增多傳遞什麼信號?
    近日,省林科院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梅嶺山腳成功放飛3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分別是紅角鴞、東方草鴞和白鷳。今年以來,該中心接到全省各地因傷病、受困的野生動物救治求助電話明顯增多,這傳遞了什麼信號?背後有什麼故事?記者對此進行採訪。經救護康復的天鵝在九江放飛。
  • 金溪野保站成功救治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徐雙慶、劉賽輝報導:3月2日傍晚,金谿縣野保站接到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轉來的救助電話,稱該縣華僑農場楓山分場茶山村村民李小媛發現一隻受傷的鳥類等待求助。聞訊後,縣野保站站長徐雙慶、林業工作站站長黃海龍、護林員程慶平等迅速趕往現場,經仔細辨認後確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俗稱貓頭鷹),腿部受輕傷,工作人員隨即將其帶回野保站進行救治。
  • 寧波野生動物保護協會10年救治野生動物6873隻
    寧波野生動物保護協會10年救治野生動物6873隻 2013-12-19 09:07:43來源:中國寧波網作者:魯威 通訊員 李飛峰   昨天,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召開換屆會議。
  • 我市新增三處野生動物救護站
    近年來,我市森林、草原、溼地保護修復不斷加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過境和棲息野生動物在種類和數量上明顯增多,野生動物救護壓力持續加大。為進一步做好野生動物救護工作,市林草局積極向國家爭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資金50萬元,分別在野生動物救助任務較重的固陽縣、達茂旗、土右旗建設了野生動物救護站,並配備相應的野生動物救護設備、醫療設備和人員防護設備等物資器材,為有效救護野生動物提供了物質保障。下一步,市林草局將採取多種措施,提升野生動物救助效果。
  • 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成立
    株洲日報記者 李軍通訊員/王密 劉坤鳳株洲日報訊 7月30日,株洲市首個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在石峰公園動物園揭牌成立。今後,市民若發現因迷途、受傷、病弱等原因亟需救助的陸生野生動物,可撥打電話28331058,或直接將其送到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進行救助。石峰公園動物園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經驗和專業技術及場所。2018年,該園用近一年時間完成了基礎配套設施、動物館舍改造,為進一步收容救護陸生野生動物創造了條件。
  • 牧民救治一隻野生「狍子」,放歸大自然
    牧民救治一隻野生「狍子」,放歸大自然 2020-04-24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河網景】滑縣熱心市民救助「雪白豹」 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三年...
    【大河網景】滑縣熱心市民救助「雪白豹」 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三年來首例   大河網訊(記者 範昭 實習生 趙倩)12月1日下午,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到滑縣熱心群眾劉博求助電話由於缺乏專業知識不知如何處理,希望把它送到相關機構得到專業的救治,使其早日康復。   中心救護人員對毛腳鵟進行治療   12月2日一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驅車前往現場,經鑑定,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毛腳鵟,因右翅膀折斷而喪失飛翔能力。工作人員在現場對毛腳鵟進行了初步處理,他們表示把它帶回中心後,將會進一步做全面的檢查和治療。
  • 長白山野生動物救助站救治一隻長尾林鴞
    近日,長白山野生動物救助站救治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經過精心治療,目前傷勢正在恢復階段。隨後松江鎮森保科立即趕到現場,並將其送到長白山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專業救治。獸醫崔秀成診治中,認定此鳥為長尾林鴞,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傷原因尚無法判斷,經檢查發現,長尾林鴞右側翅膀已經嚴重骨折,骨頭裸露在外,精神萎靡。
  • 中牟縣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及時行動 鳳頭鸊鷉獲得救助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鸊鷉 王龍攝大河網訊(記者 王君傑 通訊員 王龍)又到候鳥遷徙季,野生鳥類遇到飢餓、疾病、意外傷害等原因掉隊或落難的事故增多。經鑑定,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北遷候鳥之一,患有神經症狀,原地打圈、轉頭,另患有腸炎症狀。在返回途中,野保科工作人員再次接到求助電話,在官渡鎮段莊村賈魯河邊發現一隻全身黑色頭上有白點的鳥,工作人員立即驅車趕往現場。經檢查,這隻受傷的鳥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白骨頂雞,其右前腿及翅膀等多處受傷,行動遲緩,傷口處已感染,工作人員立即使用消毒用雙氧水對傷口進行處理。
  • 中牟縣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及時行動,鳳頭鸊鷉獲得救助
    王龍攝大河網訊(記者 王君傑 通訊員 王龍)又到候鳥遷徙季,野生鳥類遇到飢餓、疾病、意外傷害等原因掉隊或落難的事故增多。經鑑定,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北遷候鳥之一,患有神經症狀,原地打圈、轉頭,另患有腸炎症狀。在返回途中,野保科工作人員再次接到求助電話,在官渡鎮段莊村賈魯河邊發現一隻全身黑色頭上有白點的鳥,工作人員立即驅車趕往現場。
  • 株洲市首個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成立
    7月30日,株洲市首個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在石峰公園動物園揭牌成立。今後,市民若發現因迷途、受傷、病弱等原因亟需救助的陸生野生動物,可撥打電話28331058,或直接將其送到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進行救助。
  • 小興安嶺野生動保中心救治一隻受傷的東方白鸛
    龍頭新聞訊(記者 王萌)帶有環志和GPS定位系統,我省救治一隻受傷的東方白鸛,科研人員初步確定這隻東方白鸛來自俄羅斯科研保護部門,用於觀察候鳥的遷徙路線和數據。10月29日15時,黑龍江省小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研究中心,接到青岡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的求助電話,說他們救助了一隻受傷的東方白鸛,急需救護。該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由中心主任帶隊,四人攜帶救護用品,驅車趕往青岡縣救治東方白鸛。據青岡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隊長史中正介紹,東方白鸛受傷地點位於青岡縣禎祥鎮五福橋經濟開發區三通公司院內。
  • 南縣林業部門救治野生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南縣林業局駐村扶貧隊工作人員接到求助信息後,馬上趕赴現場,對「大鳥」周圍進行保護,並立即通知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保護站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初步認定這隻「大鳥」屬於雕類保護動物,對其專業救治後,安全帶回。
  • 蒲城:警民愛心接力及時救治一隻野生動物「白鷺」
    1月14日晚,蒲城縣公安局陳莊派出所聯合義警在開展夜間巡邏活動期間接到轄區群眾楊某報警稱:其在田野撿到一隻白色的大鳥,疑似為野生保護動物,請求派出所處警。接警後民警協同義警隊員一同前往處置,到達現場後發現一隻全身羽毛潔白、嘴部尖長呈黃褐色、腿部細長的動物,疑似為野生保護動物白鷺。通過觀察發現該動物羽翼受傷,不能正常飛翔。為了使該動物得到更好的保護,民警將其抱回派出所進行照料,並聯繫了林業部門。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
  • 上海成功救治兩隻受傷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
    新華網上海8月13日電(張梓妤)兩年前,兩隻受傷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在上海被發現,曾經牽動許多上海人的心。如今,在上海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的精心救治下,兩隻黿已經脫離危險,生長狀況良好。黿(yuán),被列為世界瀕危物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黿的種群數量日趨減少,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 省級野生保護動物白鷺急性中毒 臥倒鄉間被救治
    民警經現場比對辨認後判定受傷的鳥可能是省級野生保護動物——白鷺,於是第一時間聯繫漢川市野生動物保護站。漢川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呂維甫告訴記者,從羽毛和嘴巴來看,可以判定這隻鳥為白鷺。經檢查後,工作人員表示,這隻白鷺外表無明顯硬傷,能勉強站立,並且瞳孔無放大現象。通過觀察排洩物,呂維甫懷疑這隻白鷺是急性中毒。但是由於漢川市野保站不具備專業醫療條件,而白鷺又因為中毒,危在旦夕。
  • 中山累計封存、隔離、救治野生動物約 46萬隻
    中山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盧祖華介紹中山貫徹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大對非法捕獵和食用野生動物的打擊情況。據悉,中山對全市野生動物養殖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進行全面監督檢查,累計封存、隔離、救治野生動物約 46萬隻。並呼籲市民:從我做起,保護野生動物從餐桌做起,不濫食野生動物,樹立飲食文明新風尚。
  • 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撿到受傷野生動物可撥電話6491221
    新報訊(記者 劉曉君) 昨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城建委了解到,為了維護大青山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推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呼和浩特市動物園管理處聯手,在大青山野生動物園掛牌成立了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 皋蘭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積極救助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雕鴞
    近日,皋蘭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接到愛心群眾馬先生的求助電話,稱有一隻像貓頭鷹的野生動物在飛行中碰到電線受傷,掉落在皋蘭縣忠和鎮忠和村一施工工地上。接警後,皋蘭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經初步觀察,受傷的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雕鴞(亦稱雕梟),雖未發現明顯的外傷,但狀態較差,不能站立。民警在做了簡單保護措施後,將其送往蘭州市野生動物救助站救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受傷、病弱、飢餓、受困、迷途的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時,應當及時報告當地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由其採取救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