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譯成中文為何不音譯?比如Honda翻譯成本田而不是宏達?

2021-01-08 Anneychen8

1.日本語: 日本的官方語言。

①Honda不是英語,是日文中的羅馬音。和英語發音相似,很多外國人通常把日文中的羅馬音看作是英語,也經常使用。

②日本語(日本語/にほんご Nihongo),簡稱日語,其文字稱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2010年6月的網際網路使用語言排名中,日語僅次於英語、漢語、西班牙語,排名第四。

③日文(ほんだ)對應的羅馬音是ほ—ho,ん—n,だ—da,組合到一起就是honda。

④日文(ほんだ)對應的漢字正是「本田」 二字,而且音讀(honda),而日本的中文是本田,所以直接翻譯成本田就很正常了。

⑤日語複雜的書寫系統是其一大特徵,其書寫系統包括了漢字(大多數的漢字又有音讀及訓讀兩種念法)、平假名、片假名三種文字系統,同時也可以以日語羅馬字轉寫為拉丁字母。在音韻方面,除了促音「っ」和撥音「ん」外,開音節(open syllable)語言的特徵強烈,且具有音拍(mora)。在重音方面,屬於音高重音(pitch accent)。在語序方面,句子由主語、賓語、謂語的順序構成,屬於主賓謂結構,且是具代表性的話題優先語言之一。在形態學(morphology)上,屬於黏著語。在語彙方面,除了自古傳下來的和語外,還有別國傳入的別字詞,由各國傳入的外來語的比例也逐漸增加。在對人表現上,

⑥日語顯得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等的區別,以及發達的敬語體系。而在方言的部分,以日本東部及西部兩者間的差異較大,稱為關東方言和關西方言。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現代日語的書寫系統包括假名、漢字和羅馬字,另外日語的音節以時間單位摩拉(モーラ,又叫作拍)作為分隔。

日本語五十音圖

2.日本古代不使用漢字,至應神天皇時始自百濟傳入漢字。

①日語(Japanese)稱日本語(にほんご),母語人數有1億2500萬人,使用日語的人數佔世界人口的1.6%。

②日語的起源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但阿爾泰語系這個說法已經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爾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晉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西田龍雄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認為日語屬於日本-高句麗語系(即扶餘語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Leon Angelo Serafim)認為日本語言和琉球語言可以組成日本語系。有一種假設認為南島語系、壯侗語族和日本語系可以組成南島-臺語門(Austro-Tai languages),即認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③全部用漢字寫成的《日本書記》的說法,「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到了應神天皇(270-310年在位)時代,百濟國派阿直岐到日本,285年,百濟近肖古王時期的博士王仁把中國的《論語》、《千字文》、《孝經》等帶往日本,是為日本接觸漢字之始。三國時代以後,漢字、漢文化正式大量傳入日本之始。

日本語にほんご

3.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

①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國語辭典》為例,在日本語的語彙中,和語佔36.6%、漢語佔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國立研究所對90種雜誌用語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和語佔36.7%、漢語佔47.5%、西洋語佔近10%的結論。

②文字、書寫方式、書本(紙張等)上的表現方式稱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和人所使用的語言。雖然並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海外日裔人群,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③日語與漢語的聯繫很密切,在古代(唐朝)的時候,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近代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其近代化及工業化進程,大量的歐美詞彙隨著工業革命成果及啟蒙運動思想一同引入日本(主要是英文,此外亦有德文和法文),又由日本人重新組合成大量現代日語詞彙並被傳到鄰近的中韓兩國,因此被漢語採用,如電話、幹部、共產黨、社會主義、機器、生產、經濟、教育、軍事、列強、物理、數學、化學、生物、英語、航空母艦等等。

日本語にほんご

後記:日語不等同於和語。

①日語中包含和語(日本民族固有的語言),但日語並不只有和語一種類型。

②反而在日語中和語所佔的比例是最少的一部分。其他的例如外來語,漢字詞都稱之為日語。

日本語にほんご

相關焦點

  • 當《江湖兒女》的日系劇名被譯成《回不去的兩個人》
    原本具備濃濃中國武俠壯闊氣概的片名被譯成了「回不去的兩個人」,有網友評論「一點韻味都沒有了」,就連海報也變得非常純愛,讓人以為是「巖井俊二出新片了」。《江湖兒女》日本海報不過也有人表示,日文譯名更文藝、讓人更喜歡了。
  • 當日語翻譯成國語 每一個都讓你忍不住……
    眾所周知,剛學中文的時候,歪國人是對三聯的問候:你好,謝謝,我愛你!這與確定相同,很好,謝謝您學習英語。但是,要全面了解中國文學仍然很困難。畢竟,中國語言是廣泛而深刻的。那麼,霓虹燈人學習漢語時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呢?我告訴你,我可以整整一年笑出聲來。
  • 日語:中文裡的「發現」,翻譯成日語卻要用不同的單詞表達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一再強調過,不能死守辭典的翻譯,特別是《中日辭典》裡面的中文意思,因為僅僅翻譯單詞,往往可以多個日文單詞用同一個中文詞就可以詮釋了。但是到了句子,卻要因為前後內容的不同,其程度和某種含義會發生變化,而使用不同的翻譯效果,特別是在中文翻譯成日語的時候,尤其明顯。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到庫房去找一件東西(我們庫房沒有庫管,誰都可以進去,非常亂),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於是大叫:「発見しましたよ。ここにあります。(找到了,在這裡。)」同事急忙過來,「見つけたの。よかった。(找到了,太好了。)」
  • 哪些音譯詞幾乎看不出來是音譯詞?
    比較差的音譯詞,比如說香港人喜歡用的美利堅,這個詞一看就不是中國詞,看到這樣的音譯詞讓別人覺得反感。還有香港人喜歡用的英吉利,都是水平非常差的音譯詞。這類表示歐洲國家的名詞,都是滿清殖民時期的翻譯,以奴婢的姿態迎合外來侵略者的胃口,美化了侵略國的名詞。作為殖民時期的香港文人也用這種奴婢的姿態沿用了這個翻譯。
  • 中式英語「神翻譯」:皇家成「yellow home」
    [摘要]六級考試中,「四大發明」音譯成「StarFarming」、「諸侯」譯成「pig monkey」、「指南針」變成GPS、皇家成「yellow home」、「中秋節」是「Full moon festival」,「月餅」成了「moon pie」…
  • NBA新科狀元Zion譯為「錫安」:聖經翻譯對中文的影響
    最終,大部分媒體,將Zion譯成「錫安」。然而,與他同名的美國猶他州Zion National Park,中文一般譯為「宰恩國家公園」。那麼,「錫安」這個人名譯法是怎麼來的,這種現象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美國宰恩國家公園根據同源詞的音譯語言學上有名從主人的原則,要根據一個人的母語來讀當事人的姓名,譯名也如此。Zion是美國人,他的母語是英語。
  • insomnia中文諧音音譯歌詞 insomnia歌詞翻譯
    在抖音上面有一首很好聽的韓語歌曲,這首歌曲並不是才發行的新歌,因為歌曲真的是非常的好聽,所以在抖音上面有很多的人會用到這首歌曲來做背景音樂。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insomnia》,演唱的歌手是輝星,很多人都想要這首歌曲的諧音歌詞,那麼《insomnia》中文諧音音譯歌詞介紹,《insomnia》歌詞翻譯。
  • 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多種版本 神奇翻譯引發思考
    原標題:文言版、文藝版、詩經版、離騷版、七律版……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出這麼多版本導讀:《另尋滄海》這個翻譯版本體現了譯者深厚的中文功底:「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嫁。已聞君,得償所想。料得是,卿識君望。」言辭簡潔,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韻律優美。
  • 姓氏應該怎麼翻譯成英文?!
    那麼我今天就來和你說說,中文姓氏翻譯成英文有什麼規律吧!一般會分為三種情況:使用相似的英文單詞我們都知道有一些中文是由外語直譯過來的,比如「壽司」是來自於日語的壽司(sushi),還有英語的Chocolate,中文是「巧克力」。
  • 我的世界:若把mc的「翻譯」都變成音譯,會發生什麼搞笑的事情?
    長久以來《我的世界》中文翻譯分為兩種,一種是音譯,一種意譯;例如苦力怕Creeper和史蒂夫Steve就屬於音譯。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把mc的翻譯全都換成「音譯」,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01、泥土(Dirt)——的兒特;首先我們撇開生物命名,把《我的世界》方塊用音譯因為會發生什麼呢?
  • ...在線直播視頻中的英文、日語、韓語實時轉成文字並翻譯成中文...
    投資者問:華為的EMUI 11,支持全局聲音轉文字功能,能夠把在線直播視頻中的英文、日語、韓語實時轉成文字並翻譯成中文,除了視頻,圖片上的文字也可以翻譯。請問其中哪些用了訊飛的技術?
  • 手機語音翻譯如何操作?中文語音翻譯成英文的簡單方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經常遇到翻譯問題。比如工作中遇到需要翻譯成英文的中文文本,或者是出國旅遊與老外進行交流。那麼如何利用手機完成中文在線語音翻譯成英文呢?今天小編將要分享給大家兩個方法,幫你解決語音翻譯難題。
  • 中文的「暴雨」與日語的「豪雨」是一回事嗎?
    受辭典的影響,中文的「暴雨」經常被翻譯為「豪雨」,但問題是,中文的「暴雨」和日語的「豪雨(ごうう)」真的是一回事嗎? 日本氣象廳網站同時還指出,在通常發布的預報、預警及氣象信息中,不單獨使用「豪雨」一詞。 也就是說日本的天氣預報裡不會出現「明日は豪雨が降るでしょう(明天將有暴雨)」這樣的表達方式,但與之對應的中文則沒有任何問題。由此可見,中文的「暴雨」與日語的「豪雨」相差還是很大的,中文的「暴雨」僅指下雨的強度,而不涉及是不是產生了災害。
  • 日語漢字和語感對翻譯的影響,初學者要知道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有網友認為:中日在語系上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而且日本在文化上也繼承了中國的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中文翻譯者相較於英文翻譯者更有優勢。但是實際上日文的語系一直沒有定論,語言學界也沒有公認的看法。
  • 遇到中文公司名稱,如何準確地翻譯成英文?
    在日常翻譯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中文公司名稱翻譯。作為一名專業翻譯,該如何正確翻譯一個中文公司名稱呢?首先第一步是「查」。即使你英文水平很好,也最好不要先自行翻譯,稍後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查」的具體步驟如下:先將中文公司名詞輸入到搜尋引擎中,例如:百度、google或必應,點擊搜索。如果公司有官網,點擊進去,看是否有對應的英文翻譯。有些英譯文直接出現在中文名稱下方,有些則會出現在網站的英文版本中。
  • 怎樣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
    比如,給自己取英文名的時候,既要考慮到好聽好記,又要考慮其意思,得煞費一番苦心呢。不過學日語的人是個例外,一般都是直接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只要把它讀成日語就可以了。那麼怎麼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呢?大致有以下兩種讀法。
  • 日本人為何最喜歡說「八格牙路」?翻譯成中文,你就知道有多惡毒
    日語曾被評為世界上最乾淨的語言,因為日語中幾乎沒有髒話,但是大家在看抗戰劇的時候會發現日本人罵人的時候只會反覆說一句「八格牙路」,這句話在日語中已經是級別最高的髒話,但是日本人在自己國家卻很少說,只是在侵華期間經常使用這句話辱罵我們的同胞。
  •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
    但他不分地域、貫穿時代的影響力,將永遠為後人留下寶貴的財富。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
  • 漢字和日語的區別體現在哪?當把日本姓翻譯成中文後,我秒懂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有一些日本人的姓氏很奇怪,那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感覺來聊一聊。日本人已經習慣了自己的姓氏和名字。不過如果我們來讀的話,有時會感覺很彆扭,之前大宇也學過日語,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日語很有趣。尤其是當你把日本人的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會發現有很大的差別。日本有相當多的姓氏,有一些很好聽,大家應該比我還熟悉。還有一些翻譯成漢語後,感覺好像在罵人。
  • 病名為愛歌詞翻譯羅馬音音譯與中文意思詳解(歌曲視頻地址)
    最近有許多喜歡在B站看視頻的小夥伴,向小編反應總是在彈幕之中看到病名為愛,為了讓各位小夥伴對此有所了解,小編特意帶來了病名為愛歌詞翻譯羅馬音音譯,病名為愛中文歌詞詳解。  病名為愛中文歌詞:  餘生只剩數個月的戀情 由點滴扶養的患者們  苦惱於被害者甜蜜的期待 猶豫著悔悟機會的醫者  原因不明 因未知的病灶而臥床的患者們  發熱是死因 早知如此在初期就應有所顧慮  察覺到這些的縱火犯  明明只是這顆心上開了個空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