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壇的「流氓作家」,如今被譽為「神一般的存在」。每一個人對其褒貶不一,並且這種情況兩極分化很嚴重。
他的名字是「有趣」的代名詞,並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萬千異類尋找「組織」的接頭暗號。他靈魂深處的每一個細胞,都散發著叛逆與純真,畢生都在向自由致敬。他是那個時代裡極端詩意的存在。
這個他就是王小波。
那段沉浸在性與愛之中的婚姻,李銀河:王小波的浪漫難以抵擋
在王小波的黃金歲月,他認識了李銀河。那時的李銀河雖剛剛從大學畢業,卻已經成為了能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文章的「青年偶像」。
而王小波那時,剛剛費勁巴力地在北京西城區的街道找到一份工作,每天聽得不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長裡短,就是廠子裡那些中年男子毫無邏輯可言的「(吹)牛逼人生」。
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室。
李銀河與王小波的開始是通過彼此寫信,因為小時候的特殊成長經歷,李銀河的性格中總帶著極度的羞澀。很多對於別人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到了她這裡都變成了畏途。
但對於王小波,她好像又極度勇敢。
那一天,一位從小當班長說「起立」都會臉紅的女孩,提起筆給一位陌生人寫了一封信,並從此開始了與那人頻繁的書信往來。
王小波的字很漂亮,一筆一划間都透著與他文字風格極為相似的飛揚與灑脫。看著信紙上幽默風趣的文字,李銀河不止一次的幻想那人的樣子。
她覺得王小波應該還不錯,各個方面的,可誰成想一切都出乎了預料。
都說字如其人,可王小波除外。碩大的腦袋、豐厚的嘴唇、好似永遠睡不醒的雙眼、一頭總是蓬亂的頭髮……「他的長相,實在是種障礙。」
王小波並沒有放棄,他開始了新一輪更熱烈的追求,並選擇使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獲取佳人芳心——
「做夢也想不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裡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王小波所寫的每一封情書,都習慣以「你好哇,李銀河」開頭。儀式感滿滿,無比認真,卻又充滿純真。
「我喜歡你的名字,它美極了,真的。單單是你的名字就夠我愛一世了。」
他們很快陷入熱戀,王小波的浪漫令人難以抵擋,李銀河說: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一個女人能夠抵擋如此的詩意,如此的純情。被愛已經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而這種幸福與得到一種浪漫的騎士之愛相比又遜色許多。
1980年,經過兩年的熱戀,李銀河和王小波結婚了。不久後,兩人先後來到美國,進入匹茲堡大學深造。
在美國,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與李銀河有過一次嚴肅的談話。他們談了王小波未來的發展方向,大哥說:靠寫小說沒法維生啊。
李銀河回答:「我堅持小波必須寫小說,因為他的文學才能荒廢太可惜了。」
這場爭論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王小波最終還是走上了文學道路。
直到1988年,王小波的小說才第一次出版,1991年他的《黃金時代》拿了獎,人們才注意到他。1997年,他心臟病突發去世,如流星划過天空,留下了大量在後世被反覆閱讀、吟誦、揣摩的文字。
《黃金時代》:好的色情從不遮掩
《黃金時代》這部小說曾經拿過臺灣最重要的文學獎:臺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王小波是第一個拿到這個文學獎的大陸作家。
《黃金時代》最惹人注目的地方是其大膽的性描寫。談到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很難不聯想到性,他總是酣暢淋漓地描寫性。大家當年看的時候覺得很爽,甚至有些人起初是想看黃書,結果發現原來不是本黃書。
王小波寫性並不是要用性衝擊大政治,做什麼大敘事,恰恰相反,他寫性就是為了告訴我們,在那個年代,即使在兩個人親密的肉體關係中權利也無處不在,它左右著每個人對性的想法與渴望,甚至包括做愛的姿態等等。
王小波用他那深邃的思想和飛揚的文採,為中國文壇注入新的活力,就如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很多人心裡的浪花!
更加令人佩服的是他的勇敢、大膽,他從不隨波逐流,敢於揭露社會流弊,活得簡單純粹,但又深刻而有內涵。
在許多讀者粉絲心中,也許正是講真話這點,最能引發靈魂震顫和情感共鳴吧!
最終,王小波活成了那個最「有趣」的人!
正如王小波說:「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如果你想在喧囂中還保有一絲清醒,如果你想在平淡生活中追尋有趣的靈魂,開始讀王小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