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父母都不願幫忙帶娃怎麼辦?寶媽一番話太聰明,老人都想帶了

2021-01-08 好孕

文|好孕姐

現在的年輕人很奇怪,一方面覺得老人帶娃不懂教育,一方面又迫切需要有老人幫忙帶娃。可是老人呢,喜歡催生,但未必喜歡帶娃。這就導致雙方開始「博弈」,在帶娃問題上鬥智鬥勇。

有位寶媽說,她跟老公結婚後本來不打算立即生孩子,但是雙方父母都說早晚就是這麼回事,晚生不如早生。然後,她就生了孩子,可是生完兩邊老人都不提幫忙帶娃的事了。她一個人既想出去上班,又丟不下孩子,很發愁。

後來,她想了一個辦法,跟老公假裝吵架鬧離婚,抱著孩子回娘家。她天天住在娘家,父母不幫忙帶娃也不行。她還對雙方父母說:「我離婚後肯定要孩子的撫養權,到時候讓孩子跟我姓,反正是我自己帶。」她父母聽了,一邊勸和一邊搶著帶娃。而公婆,得知兒媳要離婚帶走孩子,也天天上門搶著帶孩子,還讓兒子來賠罪接兒媳回家。

不得不說,寶媽這番話很聰明,因為老人既不想自己的子女離婚,又操心後代歸屬,她也算是掐準了雙方父母的軟肋。

老人不想帶娃可以理解,但也別插手催生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麼寶媽雖然聰明,但是卻「欺負」了雙方父母。因為,帶娃本身就不是他們父母的義務,她卻用假裝離婚和爭奪撫養權,騙雙方老人為了子女的婚姻幸福,為了留住後代而去搶著帶娃。這樣做,真的太不應該了。

不過,從另一方面說,也是雙方父母「不義」在前。因為,他們一個勁兒地催生,但是等到年輕人生了孩子,他們又開始「玩失蹤」,根本就不幫忙帶娃。要知道,年輕人第一次做父母,總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帶娃也會力不從心,就需要老人幫幫忙。如果老人不幫忙,卻催生了,年輕人肯定心裡不是滋味。

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如果沒能力帶,不要盲從別人的意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有些年輕人也是沒有主見,家裡老人催生,自己就生嗎?明明知道自己婚後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生了自己一個人又帶不好,還別人說什麼自己就聽什麼,生了一胎又生二胎,甚至三胎,結果照顧不過來,又去麻煩老人,老人不帶他們就各種生氣,還以「不養老」為要挾。這是不對的。

所以,年輕人要明白,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如果沒能力帶,不要盲從別人的意見。如果想聽別人的意見,就反問一句:「生完你幫我帶嗎?我養不起你幫我養嗎?」能立字為證就立,能先打錢支援就讓先打錢。有了這些靠譜的保障,再生也不遲。如果沒有保障,那就夫妻倆努力奮鬥,規劃好何時要孩子比較合適。這樣省得到最後自己為難,還拖累老人。

總之,年輕人在帶娃這件事上跟老人「博弈」時,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明確自己作為孩子父母的責任,不能凡事都指望老人。

【話題討論:寶媽們,你生完孩子,雙方父母願意幫忙帶嗎?】

相關焦點

  • 到底是「隔代親」還是「假帶娃」?這些跡象表明,老人假意帶娃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每個父母都恨不得時時刻刻把孩子捧在手心,只是屈於生活壓力,家長們都得外出工作,這時候照顧孩子的重擔可能就會交給家裡老人。在大家傳統的印象裡,老人們都很喜歡小孩,照顧孫子應該是很樂意的事,但最近我們卻很經常的聽到老人"假帶娃"。什麼是"假帶娃"?
  • 「你媽不帶娃憑什麼要我媽帶」?丈夫霸氣護媽,結果卻被反將一軍
    妻子想要老人來幫忙帶娃,這樣兩個人能都出去上班。便提出接來公婆,讓婆婆幫忙照顧孩子,反正婆婆在家也是成天打麻將也沒有什麼事。沒想到丈夫這天回到家心情不好,所以聽到妻子的建議,不經思考就來了一句:為什麼不讓你媽帶?
  • 寶爸抱怨「你媽帶娃給錢,憑啥我媽帶就不給?」,寶媽懟得太爽!
    可是婆婆沒帶多久,就跟兒子念叨城裡住得悶得慌,不適應這邊的生活,還是想回老家去。既然婆婆都這麼說了,小趙也不好勉強,帶孩子的任務又轉交給了自己親媽。小趙媽媽倒也沒拒絕,想著能幫襯著女兒一點也好,身體力行地把小外孫養大了些。可是媽媽身體一直不太好,還總因為擔心孩子經常起夜,睡眠質量也下降了許多,落下了很多毛病,經常要去醫院複查。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跟兒子兒媳說明情況後,兒媳非常著急:「爸媽,你們走了,那孩子怎麼辦?」王阿姨說:「我和你爸這麼大年紀了,經不起帶孩子的折騰了,養孩子是你們小兩口的事情,你們應該自己解決。」兒媳聽完這番話,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和孩子他爸都要上班,你就不能體會一下年輕人的難處嗎?別人家都是老人幫著帶娃的,怎麼到你這就不行了,你現在不幫我們帶娃,那你們以後養老......」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老人「假帶娃」興起,年輕父母長點心,能自己帶就自己帶
    時下有不少年輕家庭在帶娃這件事上需要依靠老人的幫忙。相對而言,老人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如果他們肯幫忙帶娃的話,年輕人則有更多的精力來發展事業。此外,年輕的父母相信老人帶娃是隔輩親,所以對於老人幫忙帶娃這件事也並不排斥。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於是趙大媽提出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照顧一段時間,據她所知,孩子的姥姥每天打麻將,跳廣場舞,應該有時間的,沒想到兒媳立刻反對: 「我媽身體不好,沒法來給我帶孩子,再說了,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娃是本分,畢竟孩子姓的是你家的姓,讓我媽帶也不合適,你哪兒難受,我明天給你開點藥先吃著。」
  • 寶媽帶娃雞飛狗跳,寶爸帶娃氣氛祥和,有本事的寶爸卻被妻子狂吼
    但寶爸帶娃就好的多,人家爺四個,往書房裡一呆就是大半天,沒聲沒響,氣氛安靜又祥和。作為妻子,她一直為自己的老公有帶娃的本事而自豪,可同時也犯嘀咕,總想窺探一下丈夫帶娃的秘訣。這天,她和婆婆商量要去超市,大約得兩個小時回家,可她和婆婆卻提前了一個小時回到家中。
  • 寶爸帶閨女玩遊戲「較真」,娃臉被畫成「花貓」,寶媽哭笑不得
    寶爸休息帶閨女玩桌遊,卻把娃臉畫成「大花貓」 徐女士自從生了女兒之後,就做了全職媽媽,因為家裡的老人身體不好,所以徐女士索性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帶起了娃。 做過全職媽媽的都知道,這份全年無休的工作聽起來容易,其實是最辛苦的,尤其是很容易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包容。
  • 寶媽獨自帶倆娃,下樓無人幫自己咬牙抬嬰兒車,網友:母愛太偉大
    據了解這位母親姓張,是位新手媽媽,孩子出生張女士就辭掉工作全心全意在家帶娃,老公平時工作很忙顧不得兩邊,老公心疼張女士一人帶娃太辛苦特地懇求父母幫帶帶孩子。長輩遠道而來,出於禮貌張女士便帶著倆孩子去車站接父母,但在過地下通道的時候沒有電梯,事關孩子的安全張女士沒有尋求路人的幫助,只得自己一手抱著娃,一手拿著嬰兒車。
  • 中國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同樣是帶娃為啥區別這麼大
    編輯|黃文珍 定稿|菁媽 都知道生娃難,十月懷胎不簡單,生產過程更是九死一生。但其實帶娃更難,在國內,大部分家庭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只為著帶好一個小孩,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齊上陣才搞得定。
  • 「打卡式帶孫子」正在流行,公婆不願和子女一起住,兩方樂得自在
    專屬帶娃時間和空間老人和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私人時間,生活習慣和作息,也非常的不一樣,如果年輕人和老人一起住,常常會打擾到老人的休息。如此一來,老人寧願來回折騰,也不願意和年輕人一起住,分開住的時候,沒事的時候就幫忙帶帶孫子,逗逗孩子玩。
  • 婆婆幫忙帶娃的家庭,往往有這幾個好處,日子越過越紅火
    婆婆幫忙帶娃,寶媽可以繼續自己的事業 有了婆婆的幫忙,家裡的寶媽們在休息過後也繼續了自己的事業。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兩個人的力量,往往大於一個人的力量,夫妻倆一起賺錢,家裡的生活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好。而且有了寶寶之後,家庭的開銷也變得更大了,所以光靠寶爸自己壓力也是很大的。
  • 寶媽攢百袋冷凍母乳,婆婆「偷扔」悄悄給娃喝奶粉,凍奶不能喝?
    如今生活壓力大,很多寶媽都會選擇在娃未斷奶前去上班。而對於寶寶吃奶的問題,大多數媽媽會提前準備好母乳,然後放在冰箱存著,什麼時候孩子喝,提前拿出來解凍就好啦,但一些老人卻對凍奶意見很大...寶媽攢百袋冷凍母乳,婆婆「偷扔」悄悄給娃喝奶粉寶媽萍萍最近有些不開心,因為要復工上班了,沒辦法再給寶寶餵母乳,但寶媽又捨不得給娃斷奶,於是就很糾結。
  • 以下類型的老人帶出來的孩子,多半不愛玩手機,父母不服不行
    有時候,父母對新東西的學習速度都趕不上孩子的學習速度。就比如,現在很多小學生會玩一些手遊,但是寶爸和寶媽都不一定會。還有的幼兒園孩子,會拍某音,粉絲比專業網紅都多。所以,永遠不要低估小孩子的學習速度,稍不留神父母就被娃甩到後頭了。同時,孩子這種行為,也會存在一些隱患。
  • 帶娃一年和帶娃三年的明顯區別,都在這四件事上!
    關於二者離婚的原因,那是眾說紛紜,其中點讚最高的一條評論是:「是不是因為生孩子,有娃後真的容易離婚。」這條評論下面,許多網友紛紛附和:「對,生完孩子第一年,想離婚的念頭出現幾百次。」「剛出月子就想拉著老公離婚,太難熬了!」為什麼生完孩子後,有些女性總會出現離婚的念頭?那還不是自己帶娃太辛苦,老公就跟不管他事一樣。
  • 媽媽帶倆娃太累崩潰大哭,雙胞胎截然不同的反應,讓寶媽感到幸福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帶孩子真的是一項甜蜜又辛苦的「工作」,在孩子小的時候,根本離不開人,尤其是媽媽,所以有很多女性在生娃後會變成「家庭主婦」,全年無休,一切為了孩子,本來帶一個孩子就很累了,更何況是兩個呢?
  • 一組寶媽帶娃乘車圖,透出為母則剛的辛酸:當媽後看不得這些
    可是,除了這些看上去很偉大的標籤外,寶媽們似乎並沒有從母親這個身份中,獲得實質性的一些幫助。恰恰相反,人們更多地還會因為「媽媽」這個角色,而覺得這個群體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當媽真辛苦啊,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都是當媽的人了,堅強點是應該的,付出也很正常啊!」
  • 老人幫忙帶娃,寶寶卻查出敗血症,原因是「一塊紗布」惹的禍
    原來,我朋友剖腹產生子,身體活動不方便,月子裡一直婆婆幫忙帶寶寶。婆婆發現寶寶嘴巴裡有黃白色的小點點,像是馬牙,擔心以後會影響正常長牙,於是就想拿一塊紗布把這些黃白色小點點磨掉了。結果因為太用力,再加上紗布不衛生,磨破後發生感染,這才引發了敗血症。後來,醫生告訴他們,新生兒有馬牙很正常,並不影響寶寶喝奶以及今後長牙。
  • 「捆綁式養老」正在蔓延,父母心中有苦難言,兒女卻心安理得
    伺候完兒媳坐月子,王阿姨本想回老家歇兩天。沒想到卻突然被兒媳要求帶娃,王阿姨不敢當面懟兒媳,只好找來兒子。兒子下班後,家門都沒有進,就被王阿姨拽到樓道裡。晚上一家人吃完飯,老人在廚房刷碗,兒子兒媳回到房間裡。沒多久房間裡就傳出兩人的吵架聲:不幫帶娃,以後我也才不給她養老,現在哪有老人不帶娃?什麼腿疼都是藉口。兒媳的一番話聽得老人心酸不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種「捆綁式養老」開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