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文教授說:「早上不要給孩子喝粥,孩子只能吃兩樣東西,一個是雞蛋;另一個就是牛奶,不吃就不要上學了。」
當時此話一出,就造成了全網鋪天蓋地的謾罵,大家指責張教授崇洋媚外,看不起中國的白粥、包子、油條等,但是事實是怎麼樣呢?
張教授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我們不能憑心情來決定。
我們常見的早餐,不一定好
白粥
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
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張文宏
這段話就是引發討論的原話,我們以科學的角度來分析:粥雖然好消化,但是營養密度實際上超級低,除了澱粉和水,幾乎沒有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不適合長期吃。
而且,白粥並不養胃,總是吃白粥軟飯,反而對胃不好,引起胃的消化能力退化變差。
饅頭+鹹菜
很多有老人的家庭,早飯喜歡白粥饅頭就鹹菜。
這樣吃雖然油脂不會過剩,但不僅蛋白質不夠,而且醃製食品中,還含有大量的鈉和食品添加劑,經常給身體還在發育期的孩子吃,易傷肝、腎。
豆漿+油條
很多有老人的家庭,早飯喜歡白粥饅頭就鹹菜。
這樣吃雖然油脂不會過剩,但不僅蛋白質不夠,而且醃製食品中,還含有大量的鈉和食品添加劑,經常給身體還在發育期的孩子吃,易傷肝、腎。
其次,油餅油條等油炸類食品不適合給娃當早餐,不僅容易讓孩子長胖,油炸過程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更會影響娃對鈣的吸收。
更可怕的是,食物經過高溫油炸(還是用反覆加熱過的油炸制)之後,營養素不但會被破壞,還會產生致癌物質。
麵包+果汁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建議:2歲之內的輔食儘量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避免保持口味的清淡。
但是,不少寶寶早上吃的蛋糕、餅乾、麵包等食物都屬於高糖食品,不僅不適宜給娃當早餐,當零食其實也是不建議的。
果汁也是,自己榨的也要少喝。最好直接吃新鮮水果。
早餐奶
兒童牛奶、早餐奶其實是調製乳,蛋白質含量遠遠達不到國家標準,還會額外添加糖和添加劑,並不適合孩子喝。
還是直接喝純牛奶或酸奶叭~
正確的早餐吃法
既然那些早餐都不對,我們應該怎麼吃呢?
《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建議:早餐應提供全天25%~30%的能量。至少應包含穀物類、肉禽蛋類、奶製品或豆類、新鮮蔬果類中的三種或三種以上食物。
即:主食(穀物類)+蛋白質(蛋、肉、奶)+果蔬
主食:可以是麵包、饅頭、包子、麵條、紅薯、玉米、紅豆、紫米等輪換著來,粗糧細糧相交替,不然每天都吃同樣的東西孩子也會膩。
蛋白質:純牛奶、酸奶、豆漿、肉、蛋、奶酪中至少要有一樣,同樣建議每天換著花樣來。
果蔬:新鮮的水果蔬菜,可以在煮麵條或者什麼時加點青菜,早中餐之間讓寶寶吃一些水果等等。
鈞媽總結
一日之計在於晨,晚上經過一夜的消耗,早餐就要為身體補充營養,大家不要對早餐敷衍了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