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舍的溫度是決定豬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豬只有在溫度適宜的環境中才能健康地成長。所以很多經營者從盈利的角度上,會在豬舍安裝採暖設備,以讓豬不生病、滿足養殖四季恆溫要求。
但豬舍採暖的方式有很多,哪一種更適合呢?今天,小編把豬舍各種採暖方式的優缺點給大家扒一拔。
方法:火牆
火牆這一物品應當較為少人聽過。這類供暖方法在北方地區比較嚴寒的地域較為普遍。它是在豬舍周邊的牆角用磚頭砌出這條安全通道,隨後再將安全通道燒開運用牆面給豬舍採暖,隔熱保溫特性相對性而言還是不錯。但火牆的缺陷也許多。首位,人力成本較高;其次,然料耗費極大;最後,延遲時間不久 ,常常必須後半夜起來加上煤碳或是木料。
方法:煤爐
煤爐供暖方式較為初始,因此過去許多地區都用這類方法供暖,特別是在是在北方地區。它的優勢是簡易好用、加溫速率迅速,應用起來也沒有什麼難度係數。但燒煤的缺陷也不言而喻,在點燃全過程時會造成很多空氣汙染物(一氧化硫、CO2、爐渣等)。空氣汙染物會對豬的呼吸系統造成危害,促使豬的呼吸系統非常容易產生感柒,出現呼吸系統疾病。而且需要專人看守,且溫度不好控制,稍有疏忽,很可能導致豬生病。另外,燒煤會產生明火,稍有不慎,容易引發火災。
方法:中央空調
這種方式就跟我們家庭用的差不多,等於說用空調製熱來給豬供暖,這種方式風盤會受到豬場的汙染,故障率比較高,基本很少有人使用,只有個別土豪老闆使用,一般不作為主推產品,只能作為應急使用。
方法:底坑
就是將豬舍下面設計成火道,跟火牆有點類似,用柴、燃煤燒熱地坑,跟北方燒坑的方式差不多,成本比較高。
方法:紅外感應(集成浴霸)
紅外感應其實就是燈泡,跟集成浴霸如出一轍。這類集中供暖方法在福建省地域還是挺普及化的,大約有50%~60%的市場佔有率。機器設備的選購成本費相對性較低。但因為是懸架在在豬圈的頂端,只有部分採暖,因此上邊很熱,但下邊很冷,豬也非常容易因而生病。並且用電量大,耗損率高。自身使用壽命不長,加上需冬天長期應用,1個採暖期出來將會要損壞十幾個電燈泡。
方法:熱風機
這種方式是將加熱爐的發熱量根據離心風機吹進豬圈,為豬採暖。這類供暖方法應用成本費相對性較高。也有很多養殖場用沼液來加溫,再根據離心風機將發熱量吹入豬舍。可是沼液非常容易造成很多的二氧化氮,長期吸進二氧化氮會造成豬的呼吸系統產生變病,不利豬的快樂成長。
方法:碳纖維電地暖
目前市場上比較多見。豬場會把這些電纜用水泥砂漿混凝土弄成一塊一塊尺寸為1米乘2米的預製板,這幾年應用得比較廣泛。但存在的問題也挺多:首先運輸是比較麻煩的,需要一塊一塊很笨重的運過去,很不方便;第二是因為使用電直接轉化為熱量來供暖,使用成本也是非常高;第三使用壽命也比較短,也就是大概5年左右的使用期;第四容易壞,豬長大後會有段時間會刨地,很容易把這個發熱電纜刨出來。毀壞不說,還擔心引發豬觸電事故。
方法:空氣能
空氣能採暖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採暖方式,初期投資成本相對較高但因產品自動化程度高、環保節能優勢顯著深受養豬用戶的青睞。主要有以下優勢:
1.安全無汙染,不會對豬舍內的空氣帶來破壞而不利於豬的健康,也避免了傳統燒煤可能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
2.室內溫度變化全自動控制,滿足養豬場四季恆溫的需求,不需要額外請人專門值守,節省人工管理費用。
3.冬天的時候晚上溫度低,如果地面溫度不夠,豬腿部容易受傷,患上關節炎等疾病,採用同益空氣能熱泵,地面溫度適宜,豬也願意長時間臥在地面上,而不會因為地面冷而來回走動,因此更加容易長肉。
4.設備穩定,不像其他採暖形式一樣,會出現溫度不夠的情況。如果溫度達不到豬的採暖需求,用戶還沒有及時地發現,豬就有可能會感冒咳嗽,增加豬的發病率,造成損失。
據悉,目前很多地方都採用空氣能熱泵來滿足豬場供暖需求。如廣東某大型豬場2018年就採用了同益空氣能熱泵給豬場進行採暖。運行2年來,機器非常穩定,豬場負責人對效果十分滿意,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同益空氣能採暖的效果非常好,操作也很方便,手機上就能看見實時的採暖效果。室內供暖溫度恆定,可以避免溫度不夠或者變化太大而影響的豬生長。」
綜合比較來看,顯然豬舍安裝空氣能採暖非常划算,不僅採暖效果舒適,而且節能省電,方便管理。隨著空氣能產品的推廣,其應用領域也逐漸廣泛,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舒適的熱水、採暖、製冷等需求,在畜牧養殖業也將得到很好的利用。空氣能地暖應用到豬場,是未來的潛力市場之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