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燴麵 文/林晚

2020-12-05 自由文藝

滄桑燴麵

文/林晚

我有時候很偏激,對於不喜歡的東西,往往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極力反對。

比如我不愛吃燴麵,對於別人吃燴麵,我就不屑一顧。亂七八糟的一碗東西,實在讓我不能接受。除了去河南一些地方,品嘗一下那裡湯白如奶一般的羊肉燴麵以外,我一般不接受其他地方的燴麵。

然而,就在我傲然燴麵之外,漠然於街頭燴麵館的時候,我的寶貝女兒卻出其不意地,一改我多年對她精心打造的飲食習慣,鬧著要吃什麼滄桑燴麵。

女兒上大學離開家鄉的幾年間,每次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吃滄桑燴麵,無視我們置備的各種她愛吃的菜餚。有時候為了迎接她,大家高朋滿座,在最好的酒店為她接風,她卻必須先去吃一碗滄桑燴麵才回來加入聚會,令人覺得匪夷所思。我心生不屑,實在想不起來我什麼時候帶她吃過什麼滄桑燴麵,她怎麼就愛上了這種東西?

更有甚者,周邊的親人也跟著起鬨,她媽媽,婆婆,姑姑都把她的這一份愛好當著了心事,只要去看她,必須去買來關於滄桑燴麵的一大堆東西。又是湯,又是面,又是菜等等,亂七八糟,麻煩的很。她們樂此不彼,把對女兒的寵愛都揉進了那些我不屑一顧的東西裡。

我知道,女兒作為一個離鄉的遊子,對於家鄉的味道有她的情結,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一份感情。可是,對於她把滄桑燴麵當著人生珍貴的記憶,我卻十分不解,也為她的這份情結感到無語。

我原以為,等她吃幾回就會改變主意的,無非就是矯情罷了。燴麵有什麼好吃的!她的這種情結不會長久的。

沒想到我閨女比我還固執,幾年過後,她依然如故,無論什麼時候回來,第一時間必須去吃滄桑燴麵,一點也不嫌寒酸。

時間一長,我拗不過她們的縱容,也是為了女兒高興,就硬著頭皮隨大家去吃滄桑燴麵。

那時候滄桑燴麵館位於老街人民西路,老一中北門西側的一個街口內。老舊的街區羅列著多家小吃鋪,雜亂無章。有賣餛飩的,有賣燒餅的,有賣滷菜的,各種小吃,林林種種,熱鬧非凡。尤其是夜晚,這裡儼然一處極樂世界,吸引了眾多的學生和市民。

滄桑燴麵館夾雜其間,低矮狹長的一間老房子就成了它的戰場。每日裡都是人聲鼎沸,客流如潮。屋裡座位總是爆滿,很難找到清心的地方。

老闆店員都無暇客套,緊張的投入到各種事務中,揮汗如雨地運送一碗又一碗燴麵,他們跑來跑去,個個忙的焦頭爛額。

來客並不惱火,先買來滷菜燒餅慢悠悠地吃著,等待自己的燴麵到來。

愛喝酒的客人要幾樣滷菜,在人堆裡陶醉,並不急著要面,把燴麵館烘託的熱火朝天。

我不喜歡這樣的場面,尤其是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燴麵,如果不是敷衍閨女的心願,我可能永遠不會靠近這裡。

熱氣騰騰的燴麵,凸顯人間煙火氣

我們的燴麵在三番五次的催促中,終於端到了面前。

望著一大碗粗笨的面,上面幾根青菜,一撮雞絲,我感到沒有食慾。

勉強吸一口,覺得酸酸的,味道還可以,就叨一根麵條送到嘴裡,竟然感覺很舒服。筋道爽滑的感覺誘我投入其中。細細品味,齒間瀰漫著麥麵的香甜,口感頓時從沉睡中醒來,一種溫厚滋潤的感覺布滿舌尖。

有人授意我放點他們的辣椒油。

果然,鮮香裹著厚重的辣味迅速蔓延開來,有雞湯的美味,有雞絲的香糯,還有一股難以撲捉的酸甜。奇妙的味道一下子就徵服了我抗拒的心情,頓時胃口大開。

我埋頭苦幹,吃的大汗淋漓,直至碗底朝天。

大家見證了我的頑固在我一向反對的燴麵中土崩瓦解,都相視而笑。

望著女兒面前一大海碗與她飯量極不相符的面,我不相信她能吃完。

結果,我再次敗下陣來,她居然不顧形象地全部拿下,令我都感到難堪,幸虧沒人看見。

這時候我才知道這個叫滄桑的燴麵,真的是名不虛傳,怪不得很多回鄉的孩子們都是爭著吃它。一個我平日裡不屑一顧的食物,竟然是很多人的牽掛,成了他們的一份鄉愁。它令我調整了心態,對它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燴麵在如今的街市中是最為普通的一種食物,隨處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一般都是以地域起名,諸如「太和板面」,「河南鄭州燴麵」等等。也有以姓名起名的:「老三燴麵」,「紅霞燴麵」等等。都是平平淡淡的小店,很難有什麼值得大加稱道的地方。

然而,那家居於老街口棚屋下的燴麵館,竟然起了一個很斯文的名字:「滄桑燴麵」,聯繫他們的處境,絕然顛覆了人們普遍的認知,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它們的相同點。

帶著好奇,我打探了這個叫「滄桑燴麵」的飯館。

滄桑燴麵館的老闆叫張恆彬,界首人。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家徒四壁的張恆彬到徐州一家餐館打工,學會了那裡的傳統燴麵手藝。由於為人老實能吃苦,贏得了當地一個叫徐秀芝的姑娘的青睞,兩人相愛成婚。

隨後他們便生出自立門戶的願望。

當時家裡很苦,身無分文。張恆彬,徐秀芝夫婦拉一輛板車,帶著破舊的被褥投奔臨泉的一個親戚而來。他們向親戚借二百塊錢,租了一個棚戶,在街頭做起了燴麵生意。他們徹夜守候,總是面臨被驅趕的險境。就這樣忐忑地熬了幾年,終於有了點積蓄。他們就在老一中北門街口中找到一處簡陋的門面,門口搭建一個棚子,總算免除了風雨之苦。

兩口子日夜操勞,謹小慎微,生意艱難,鄰裡生隙,常受欺辱,歷盡磨難。

他們苦心經營,始終保持燴麵的風格,用真才實料打造出一款美味的燴麵,慢慢贏得了屬於自己的市場。

兩口子一路走來,自感經歷苦不堪言,在高人的點化下,給自己的燴麵起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滄桑燴麵」。

沒想到,在他們的苦心經營下,滄桑燴麵竟然徵服了小城街坊們的心,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美食。

二十多年間,滄桑燴麵和對面的寶玉燴麵,以及臨近的梁家餛飩等小吃,把那一帶生意弄得熱火朝天,熱鬧非凡。他們都有各自的粉絲,都成了小城的一份珍貴的記憶。

滄桑燴麵主人為人厚道,來小店吃飯的多為中學生。臨泉一中、靖波中學大量的學生成了他們的追隨者。

地道的老母雞雞湯,香味撲鼻

他們的湯料純用老母雞熬製,而且每鍋都是數隻老母雞投放,熬出的湯濃鬱醇厚。出味後的雞肉撕成細絲,放進燴麵中。

面坯由張恆彬親自動手,加入足量的雞蛋,加入鹽。加鹽的比例就是他的絕活,冬夏都不相同。這樣拉出的燴麵才筋道好吃。

最為拿手的是他們的辣椒油的製作。只用優質幹辣椒,一點辣椒精也不放,另外按比例配入八角、桂皮、花椒等多種佐料。比例方法密不示人。

一碗純雞湯下出的燴麵,調配幾種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的調料,再放入色澤紅亮的辣椒油,怎能不讓人魂牽夢縈!

色澤紅亮的辣椒油,紅透了

滄桑燴麵館對於學生格外厚道,分量足夠,價格實惠,而且有錢沒錢從不計較,很受同學們的歡迎。

自此,我終於明白了,這個滄桑燴麵帶給了一代又一代學子們一份珍貴的記憶,成了他們一份懷念鄉土的滄桑情懷,編織了一份刻骨銘心的美好回憶。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

如今,那個老街口已經拆遷。滄桑燴麵館遷到了位於同陽西路與解放北大街交口。

他們生意失去了很多的依託,相互支持的其他小吃已經無法重聚。學校搬遷後學生客源流失。加上生疏的位置,生意頗受影響。

然而,滄桑燴麵依然保持原有的風味,品質依然如故。大量的追隨者趨之若鶩,也是遊子們重拾舊夢的寄託。

可喜可賀的是,這兩個外鄉人在歷盡滄桑以後,收穫相當豐厚。

三個兒子都很優秀,全部學業有成,大學畢業後,一個子承父業,兩個成了國家工作人員,他們有了自己體面的居所,在臨泉這塊熱土上紮下了根。

相關焦點

  • 馬班長,這碗老湯燴麵怎麼和俺媽做的一個味道
    老湯燴麵■李祥輝 韓新坡列兵李洋洋高燒40度,躺在病床上打點滴,守候在一旁的班長馬慶宇央求他吃點東西,他雙唇抿了一下舌尖說:「俺啥也不想吃,只想吃俺媽做的老湯燴麵。」「好,你只要肯吃飯,無論啥,我都給你整!」
  • 鄭成高鐵今日首發 燴麵、火鍋、熊貓卡通三兄弟伴乘客
    鄭成高鐵今日首發 燴麵、火鍋、熊貓卡通三兄弟伴乘客 2017-12-28 13:28: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在重慶的夾縫中生存:來自河南的正宗燴麵,搭配羊油辣椒更帶勁
    牆上有關於燴麵的介紹,每個餐桌上都有一小碟大蒜,確實有點東西。必吃的肯定是燴麵了,河南燴麵以「湯好麵筋」為特點出名,羊肉燴麵作為其中一個經典類型,吃的比較多。燴麵的精華在於湯,吃之前先嘗一口原味湯,濃鬱的奶白色湯是標誌,羊肉羊骨頭先煮再煲,這樣出來的湯又白又亮。這家的湯得到了同行河南人的認可了,確實正宗,入口鮮香,不加其他調味品,只嘗最根本的味道。
  • 河南十大知名小吃,除了本地人鍾愛的燴麵你還知道哪些?
    2 鄭州燴麵鄭州燴麵是河南省鄭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豫菜系,該菜品也是河南麵食的代表作之一;燴麵口感勁道,也是河南的三大小吃之一;鄭州燴麵興起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擁有30多年的歷史,以味道鮮美,湯好麵筋,經濟實惠,營養豐富,享譽中原,遍及全國。有羊肉燴麵、三鮮燴麵、五鮮燴麵等多種類型。
  • 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凜冬將至?強者無所謂季節!南方幾乎沒有秋天,轉眼就是冬至,但是我更願意覺得現在是秋天。秋天是個美好的季節,意味著收穫、成熟。秋收冬藏,四季輪迴,中國人對於節氣有著獨特的感悟,或許是天人合一,順應自然,以及農耕時代積澱的傳統。一些媒體和自媒體總喜歡販賣凜冬將至、寒流來襲,好像每一年都是危機,都是冬天。
  • 李佩甫獲茅獎:吃燴麵慶賀
    【慶賀獲獎】中午吃了一碗燴麵8月16日上午,李佩甫像往常一樣起床後,抱著筆記本寫些東西,多年來的生活一貫如此。「省作協的喬葉秘書長通知我說,《生命冊》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了。我這個歲數和年齡,說不上很高興,但心裡還是很高興。」4年前,劉震雲憑藉《一句頂一萬句》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 從開創熗鍋燴麵品類到引爆南陽「熗」文化 4歲張老熗進入發展新階段!
    和往年一樣,2021年1月1日,張老熗熗鍋燴麵(以下簡稱「張老熗」)4周年品牌日在博雅廣場店舉行,「熗粉」相聚一堂,幸「燴」好時光。與往年相比,除產品外,今年的生日Party還更加注重文化淵源的探索。當天,圍繞「熗文化」主題,墜胡說書戲、硯山石猴等南陽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了現場展示。
  • 一條黃河大鯉魚撐起的河南豫菜,別總是吃燴麵,喝胡辣湯了!
    一條黃河大鯉魚撐起的河南豫菜,別總是吃燴麵,喝胡辣湯了!百城百味,這次來到河南鄭州。河南歷史悠久,不光有殷墟,商城遺址等文物古蹟,伴隨著歷史傳承下來的還有獨具中原風味的美食。即使不屬於八大菜系,豫菜仍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普及度聞名。每到節慶假日,或者家裡來客人,要擺上一桌,那肯定少不了這些傳統佳餚。首先,魚是不能少的。
  • 幾經滄桑風水林——記萌源古樹林|蕭珊
    幾經滄桑風水林--記萌源古樹林文/蕭珊圖/肖林盛、葉寶培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柴門倚杖,看燕子雙飛;臨風聽蟬,辨雨聲遠近。這是現今多少人想要的生活環境。
  • 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
    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王愛華)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 2019.1.22推文:最新完結好看的言情小說,甜文爽文居多
    3.林影帝的小仙女 作者:半截白菜文案16歲時,她來到他身邊,他忙於處理公司的事務,忙著拍戲,但總不忘檢查她的作業。她一個人看大話西遊看出滿臉淚水,拉著他問:「你做我的蓋世英雄好嗎?」他擦擦她的眼淚,說道:「好。」
  • 詩詞:碧水青山擁翠衾,夕陽西下鳥投林。誰家牛背歸童子
    本期題目:魚歸淵,鳥歸林,士歸隱……本期請以「歸」為意,寫一首詩。題目自擬,體限七絕。全部作品展示:1、村晚文/冷眼看花碧水青山擁翠衾,夕陽西下鳥投林。誰家牛背歸童子,短笛簪纓向晚吟。3、駐村歸來文/凝思靜慮滿眼青苗別遠郊,時光兩載最難拋。蹣跚老嫗攜相送,暖暖微風拂柳梢。4、暮歸文/種瓜人日暮何人唱式微,牛羊下栝鵲無飛。昏燈鶴髮門前影,可是高堂望子歸?【行者 4】切題啟承轉合自然。【冷眼看花 4號】拳拳之心打動了我。
  • 5本有甜有肉的高幹文:那個背負一世滄桑的男人,將她放在掌心寵
    5本有甜有肉的高幹文:那個背負一世滄桑的男人,將她放在掌心寵!小編今天要給大家推薦5本有甜有肉的高幹文,一起來看看那些熱情到平淡,抓住幸福的人的故事吧!3、《一生有你》 作者:鏡子摘要: 女主特別有主見不小白的文,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她都能很好的處理,大團圓結局,那個背負一世滄桑的男人,將她放在掌心寵!「……」寶兒終於真正認知到這個女人和以往南所交往的女人的不同,「在南心裡,我還是個小孩子。
  • 對歲月滄桑感慨的句子
    仿佛回到了那以前經歷過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中去,舊時的回憶依舊,只是少了幾分憂鬱,幾分繁華,多了幾分滄桑。3.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4.昨天已經作廢,明天還沒有來到,我們所擁有的只有今天。
  • 鬍子拉碴變滄桑大叔,網友:感覺拔苗助長了
    這成熟過頭的扮相,加上脖子掛的大粗鏈子,吳亦凡鬍子拉碴變滄桑大叔,瞬間老了十幾歲!也不知這是什麼場合,把我們那麼帥的一個年輕小夥,生生給搞老了。網友對此甚是不理解:感覺拔苗助長了?不是不可以轉型,而是得一步步地來,不能就這麼給大變活人!吳亦凡這一身像個非洲大土豪,還是個身材不好五五分的土豪。這襯衫顏色,比結婚還要喜慶,紅黑配,好膚淺啊。
  • 歷經1300年的滄桑歲月,漳浦威惠廟威震四方
    今年是威惠廟建廟1300周年,千秋滄桑,幾經風雨,它見證了漳浦的變遷與發展。而今,以威惠廟為依託的威惠公園,正在向世人逐漸展露它的風採。站在廟前,眺望遠處青山,前方平川沃野,蕉林、蔗林綠意滿盈,四周古樹翠擁,平和安詳。今年是漳浦威惠廟建廟1300周年,也是漳州建州、漳浦建縣1330周年,9月24日、25日,這裡將舉辦海峽兩岸開漳聖王文化交流會暨漳浦威惠廟建廟1300周年紀念活動。【交通線路】1、乘坐動車可在漳浦站下車後,搭乘的士大約5-10分鐘左右就可到達。
  • 她帶隨身農場上大學,在宿舍澆水收菜,建自己的世外桃源,空間文
    哈嘍大家早上好喔,小編今天給各位讀者送上的小說推薦是4本空間文,她帶隨身農場上大學,在宿舍澆水收菜,建自己的世外桃源!《隨身外掛系統》——滄桑明月精彩內容:女強文,咱家的外掛除了會吃……會睡……會耍寶……鬥得過小三,賺得了票子,打得過流氓!當然,最重要的是,找個好的男主人。林如山邊說邊看了林母一眼,他相信這個問題不是他一個人想到的,大家心裡應該都清楚,誰能保證沐婉柔為林昊天守一輩子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