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召南·行露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2020-11-29 95國學
詩經·行露

詩經·國風·召南·行露原文

厭浥[1]行[2]露,豈不夙夜,謂[3]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4]無家[5],何以速[6]我獄[7]?

雖速我獄,室家[8]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9]?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10]?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11]。

行露朗讀

行露注釋及注音

[1]厭浥〔yā yì〕:潮溼。

[2]行〔háng〕:道路。

[3]謂:通「畏」,害怕,擔憂。一說奈何。

[4]女〔rǔ〕:通「汝」,你。

[5]無家:沒有成家,沒有妻室。

[6]速:招致。

[7]獄:訟案,官司。

[8]室家:成室成家,即成婚。

[9]墉〔yōng〕:牆壁。

[10]訟:訴訟。

[11]女從:倒裝用法,即「從女」,聽從於你。

行露翻譯

潮溼的道路上露水濃重,難道不需清晨就開始趕路?

否則就會擔心行走時多露。誰說鳥雀沒有喙?不然怎麼會啄穿我的房屋?

誰說你沒有成家?不然怎麼會給我招來官司?

即使你給我招來官司,我還是不足以與你成家。

誰說老鼠沒有牙?不然怎麼會鑿穿我的牆壁?

誰說你沒有成家?不然怎麼會給我招來訴訟?

即使你給我招來訴訟,我還是不會聽從於你。

行露賞析

《行露》這首詩的主旨,古今說法紛紜不一,增加了理解和研究此詩的難度,以至於宋人王柏在《詩疑》中斷言是別詩斷章錯入。《毛詩序》聯繫上篇《甘棠》的召伯聽訟,解釋此詩為「彊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也」。而《韓詩外傳》《列女傳》等認為此詩主旨是「申女許嫁之後,夫禮不備,雖訟不行」,近代亦有人承襲此說,此外還有「寡婦執節不貳」「貧士卻婚遠嫌」諸說。當代學者多認為,此詩表達的是一個女子(或女子家長)對一個訴訟她的男子的斥責和拒絕。至於這個男子的身份,則或認為是女子的丈夫,或認為是強娶女子之人,或認為是已有妻室之人,其中當以「已有妻室的強娶之人」二說合解較為圓融。

全詩共有三章,第一章獨立,第二、三章疊章。第一章首句即以「行露」起興,交代出作詩的背景。然後就寫到天寒露重,道路溼滑,所以要「夙夜」兼程,提早上路,以此暗示女主人公所處的險惡處境,也透露出她與之抗爭的堅定意志。

第二、三章分別以雀角和鼠牙比興,以雀雖有角而無穿屋之理,鼠雖有牙而無穿墉之理,說明你已有妻則無致我訟案之理。四個連續的反問句式形成字字含淚、步步緊逼之勢,充分揭露了對方「速我獄訟」的卑劣行徑,也自然表引出了她「室家不足」「亦不女從」的堅定立場,可謂斬釘截鐵,氣概凜然。另外,清代張澍《讀詩鈔說》認為後兩章並非現實,而是「預擬其變而極言之」的假設之辭,也頗有見地。

相關焦點

  • 詩經·周南·螽斯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螽斯詩經·國風·周南·螽斯原文螽斯[1]羽[2]螽斯注釋及注音[1]螽〔zhōng〕斯:俗稱蟈蟈,直翅目昆蟲,身綠色或灰褐色,善跳躍,雄螽斯顫動翅膀能發聲。[2]羽:振翅。[3]詵詵〔shēn shēn〕:眾多貌。[4]宜:合適,適宜。[5]振振:美盛貌,一說仁厚貌。[6]薨薨〔hōng hōng〕:象聲詞,眾蟲齊飛聲。
  •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詩經·召南·行露》
    在《詩經召南》中,有一首題為《行露》的詩,不 僅反映了一個勞動女子被欺凌、被誣吿的現實,而且也真實地反映了周代的訴訟情況,是我 們研究先秦時期刑法史的一份極其寶貴的資料。這首詩屬於《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召南」。"召"為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岐山縣西 南。四周初,為召公爽的採邑。東周時,東遷至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召南」,即指召國以南 直至今武漢一帶的廣大地區。
  • 每日一篇《詩經》解讀及我個人見解——行露
    《行露》是《詩經》裡《國風·召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 《詩經·行露》古代一果敢女子的抗婚之詩,透著凜然不可侵犯之氣
    厭浥[yèyì]行[háng]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rǔ]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yōng]?誰謂女[rǔ]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rǔ]從!雀,即麻雀,也稱樹麻雀,雀形目,雀科。
  • 《詩經·召南·行露》古代弱女子與黑暗社會正面剛
    行(háng)露厭浥(yì)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第一章以「厭浥行露」起直接把全詩帶入一種一種陰鬱壓抑的氛圍中,同時也暗示出這位女性所處的環境極其險惡,抗爭的過程也將曲折漫長。接著「豈不夙夜?謂行多露」,用反問加深情感,詩中也婉轉道出這位女子的堅定意志。天將明未明之時,去野外走路,可以想像天寒露涼,容易打溼衣褲。這也是詩中弱女子對她所處的社會所發出的吶喊,所表達的無聲的控訴。
  • 行露:厭浥行露,豈不夙夜
    《國風·召南·行露》 先秦:佚名> 厭浥行露, 豈不夙夜, 謂行多露。
  • 《詩經·召南·騶虞》中的神獸「騶虞」喻指的到底是什麼?
    《召南·騶虞》是詩經《國風·召南》的最後一篇,這首詩語言簡短,精練,形象生動。騶(zōu)虞(yú)彼茁者葭(jiā),壹發五豝(bā),於嗟乎騶虞!彼茁者蓬,壹發五豵(zōng),於嗟乎騶虞!《山海經》中「海內北經」中如下描寫:「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裡」。 《毛詩故訓傳》中說:「騶虞,義獸也,白毛黑紋,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這首詩很明確讚美的是騶虞,但是詩中的「騶虞」具體指的是什麼,並不十分確定,歷來學者有很大分歧。有些學者認為這是讚美為天子管理鳥獸的小官吏的詩,有些學者認為這是讚美獵人的詩歌。
  • 《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說的是什麼?
    《詩經·召南·羔羊》這首詩古代學者一般認為是讚美在位者的純正之德,近現代學者多以為是諷刺身著裘衣、飽食公家膳食的官吏退朝時洋洋自得的狀態。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tuó);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絲五緎(yù);委蛇委蛇,自公退食(sì)。
  • 《詩經·召南·甘棠》沒有讚美詞的讚美詩
    《國風·召南·甘棠》是先秦召公在治西方的時候,治理得當,人民和睦,等到他去世了,人們懷念他,連他種的樹都不忍心破壞,後人便作了這首詩來紀念他,表達了人民對召公的讚美和懷念。甘棠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
  • 詩經《行露》強暴之男,不能侵凌貞女也
    《國風·召南·行露》是召南中的第六首詩。這是一首描寫一位性情剛烈的女子的抗婚詩。男子很可能因為已有家室卻又要娶這個女子,女子不從,男子大概惱羞成怒,不惜把她告上公堂,但女子決心已定,斬釘截鐵地對那個試圖使用強權的男子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禮制沒有那麼嚴謹,男女在婚姻選擇上還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 詩經經典語錄,句句精闢,流芳百世!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國風·周南·關雎》3.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國風·周南·漢廣》4.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詩經·國風·召南·鵲巢》5.
  • 99歲譯界泰鬥,親譯唐詩、宋詞、詩經,分毫不失中文之美!丨21讀書
    純粹、質樸、可愛、濃烈……人性自然淳樸之美,盡歸詩經。如果把唐詩、宋詞、詩經翻譯成英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02 甄選400餘首詩詞 3位暢銷書作家賞析譯註 解讀詩詞精髓市面上往常可見的許淵衝譯詩詞書籍,通常只有中英文詩詞對照。雖能提升英文水平,卻難體會詩詞原作的精髓。而這套書,增加了3位當代著名作家,對每一首詩詞所做的譯註和深度賞析解讀。每首詩詞都配有通篇譯文,就算你沒有任何古文基礎,也能輕鬆暢讀。
  • 《詩經》裡最美的一十二句,字字生香,百讀不厭!
    《詩經》中最美的一十二句,字字生香,百讀不厭!《詩經》中最美的句子·第一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處:詩經·周南·關雎賞析:一對雎鳩鳥,在河中央的小沙洲上,交互合唱。《詩經》中最美的句子·第二句「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出處:詩經·邶風·綠衣賞析: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的面料黃色的裡。心憂傷啊心憂傷,這份情思何時止!
  • 老外巧學漢語,用英語給漢字注音,「狼」注音為long,有才!
    老外巧學漢語,用英語給漢字注音,「狼」注音為long,有才!我國的孩子學英文,大家都覺得難度比較大,尤其是起始年級的孩子學英語,一般來說老師都不教音標,所以大家就另闢蹊徑,拿漢字給英語注音,比如把單詞five標註為「廢物」,dangerous則寫成「單腳拉屎」,簡直是人才,不過外國人學中文,由於不會漢語拼音,所以也經常出這樣的笑話,下面我們看看這些很有才的老外是如何學漢語的?
  • 詩經中的南山,大多與愛情有關
    詩經女孩非常喜歡民謠歌手馬頔的歌,「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他在《南山南》這首歌中唱出了一種詩歌的滄桑感懷的意境,而且在這首歌的MV中也演繹出了青梅竹馬卻又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說起南山,我們總覺得和愛情有關。這是為什麼呢?追本溯源,詩經女孩帶你來看看《詩經》中的南山,你就會知道了。
  • 詩經,天真無邪之人方可讀之
    這幾天一直在讀《詩經》,當然,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讀過其中幾首,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來自於第一首 《關雎》,已經成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日常用語。說到這點,《詩經》中還有許多詩句已經成為了成語供我們使用,粗略查看,足足一百五十多個。
  • 詩經中的婚戀詩
    詩經中的婚戀詩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內容十分豐富,考點也十分多。這些婚戀詩主要集中在《國風》,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徵人思婦詩 《詩經》還有12首徵夫思婦詩,從側面反映出國家的動蕩不安。其中包括《國風》中的《周南·卷耳》《周南·汝墳》《召南·草蟲》《召南·殷其雷》《邶風·雄雉》《衛風·伯兮》《衛風·有狐》《王風·君子於役》《秦風·小戎》《秦風·晨風》和《小雅》中的《杕杜》《採綠》。
  • 如何在文檔裡,設置作文稿紙和英文翻譯朗讀(辦公小技巧)
    這時,不妨試試語音朗讀,解放你的雙眼。操作流程:審閱→朗讀→全文朗讀/選中朗讀。動圖效果如下↓↓5、自動翻譯時至今日,因黃毛老怪川普的倒施逆行,全球化進程被打斷,但我們依然還會用到英文文檔。語言翻譯,就變得尤為實用。
  • 安大解密戰國竹簡本《詩經》有這些新解
    這首來自《詩經·關雎》中的名句,想必很多人都能輕而易舉地背誦出來。不過9 月22 日,安徽大學公布安大藏戰國竹簡本《詩經》(下稱簡本《詩經》)初步整理研究成果,顯示這個《詩經》版本與如今大家熟悉的版本略有不同,比如「窈窕淑女」在安大簡本作「要翟淑女」,這該怎樣理解呢?
  • 詩經《騶虞》「騶虞」,是仁獸?是獸官?還是獵人?
    今天學習詩經《騶虞》此詩為讚美騶虞而作,但對讚美的對象即「騶虞」所指尚存分歧。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毛詩序》說:「人倫既正,朝廷即治,天下純被文王之化,則庶類蕃殖,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道成也。」此一說認為此詩是借騶虞這種仁獸,讚美、歌頌文王教化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