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露》是《詩經》裡《國風·召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第一章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厭浥,解釋為潮溼。行,指行走的道路。謂,解釋為奈何。
第二章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角,指鳥喙。女,通汝,指你。無家,解釋為沒有家室。速,主流解釋為招、致,我解釋為快。獄,指官司、大牢之意。家,通俗的說這裡指男方結婚的彩禮。室家不足,解釋為不想和你成家或不願意嫁給你。
第三章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墉,指牆壁。訟,指訴訟。
我對這篇《行露》全詩的解釋:道路上露水到處都是,哪能不夤夜逃離,就怕路上露濃路難走。
誰說麻雀沒有喙?為什麼啄穿我的家?誰說你沒有家室?為什麼害我這麼快地蹲大牢?雖然我蹲大牢,你也別想把我娶回家!
誰說老鼠沒有牙?為什麼打通我的牆壁?誰說你沒有家室?為什麼害我這麼快的惹上訴訟官司?雖然我吃了官司,我也堅決不從你!
我對這篇《行露》的一些個人見解:這首詩的主旨,從古至今,眾說紛紜。《毛詩序》聯繫《甘棠》而理解為召伯之時,強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而《韓詩外傳》、《列女傳·貞順篇》卻認為是申女許嫁之後,夫禮不備,雖訟不行的詩作,清龔橙《詩本誼》、吳闓生《詩義會通》等承襲此說。明朱謀瑋《詩故》又以為是寡婦執節不貳之詞,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則以為是貧士卻婚以遠嫌之作。高亨《詩經今注》認為是一個女子嫌棄夫家貧窮,不肯回家,被丈夫訟於官府而作。餘冠英《詩經選》認為是一個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長對企圖以打官司逼娶其女的強橫男子的答覆。
以我看來《行露》是一首描寫男子騙取女子的詩歌。詩中男子明明有家室,仍然遣人說媒,希望娶女子。而女子的家人收取了男子的聘禮,女子知道男子有家室後,堅決不嫁,想要趁夜逃跑,夜裡路上露多難行,被人抓回,為此男子把女子送入大牢,想要逼迫女子嫁給他為妻,但即使這樣,女子仍然堅持自己的意願,不願意嫁與男子為妻。
《行露》全詩氣韻悲慨,使全詩籠覃在一種陰鬱壓抑的氛圍中,暗示這位女性所處的環境極其險惡,抗爭的過程也將相當曲折漫長。
從這篇《行露》中讀者不難體會到女性為捍衛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愛情尊嚴所表現出來的不畏強暴的抗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