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詩經》解讀及我個人見解——行露

2021-01-08 一卷離騷一卷經

《行露》是《詩經》裡《國風·召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第一章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厭浥,解釋為潮溼。行,指行走的道路。謂,解釋為奈何。

第二章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角,指鳥喙。女,通汝,指你。無家,解釋為沒有家室。速,主流解釋為招、致,我解釋為快。獄,指官司、大牢之意。家,通俗的說這裡指男方結婚的彩禮。室家不足,解釋為不想和你成家或不願意嫁給你。

第三章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墉,指牆壁。訟,指訴訟。

我對這篇《行露》全詩的解釋:道路上露水到處都是,哪能不夤夜逃離,就怕路上露濃路難走。

誰說麻雀沒有喙?為什麼啄穿我的家?誰說你沒有家室?為什麼害我這麼快地蹲大牢?雖然我蹲大牢,你也別想把我娶回家!

誰說老鼠沒有牙?為什麼打通我的牆壁?誰說你沒有家室?為什麼害我這麼快的惹上訴訟官司?雖然我吃了官司,我也堅決不從你!

我對這篇《行露》的一些個人見解:這首詩的主旨,從古至今,眾說紛紜。《毛詩序》聯繫《甘棠》而理解為召伯之時,強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而《韓詩外傳》、《列女傳·貞順篇》卻認為是申女許嫁之後,夫禮不備,雖訟不行的詩作,清龔橙《詩本誼》、吳闓生《詩義會通》等承襲此說。明朱謀瑋《詩故》又以為是寡婦執節不貳之詞,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則以為是貧士卻婚以遠嫌之作。高亨《詩經今注》認為是一個女子嫌棄夫家貧窮,不肯回家,被丈夫訟於官府而作。餘冠英《詩經選》認為是一個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長對企圖以打官司逼娶其女的強橫男子的答覆。

以我看來《行露》是一首描寫男子騙取女子的詩歌。詩中男子明明有家室,仍然遣人說媒,希望娶女子。而女子的家人收取了男子的聘禮,女子知道男子有家室後,堅決不嫁,想要趁夜逃跑,夜裡路上露多難行,被人抓回,為此男子把女子送入大牢,想要逼迫女子嫁給他為妻,但即使這樣,女子仍然堅持自己的意願,不願意嫁與男子為妻。

《行露》全詩氣韻悲慨,使全詩籠覃在一種陰鬱壓抑的氛圍中,暗示這位女性所處的環境極其險惡,抗爭的過程也將相當曲折漫長。

從這篇《行露》中讀者不難體會到女性為捍衛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愛情尊嚴所表現出來的不畏強暴的抗爭精神。

相關焦點

  • 《詩經·召南·行露》古代弱女子與黑暗社會正面剛
    行(háng)露厭浥(yì)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譯作白話文如下:大道上露水溼漉漉的,豈是我不想早點趕路嗎?怕的是露水太多溼了衣服。誰說鳥雀沒有嘴呢?怎麼會啄破我的屋沿呢?誰說你還沒有家?為什麼抓我進官府?縱然抓我進官府,要想成家的聘禮也不足。誰說老鼠沒有牙齒?怎麼會鑽透我的牆呢?誰說你還沒有家?為什麼逼我上公堂?即使逼我上公堂,也不會順從嫁給你!
  • 行露:厭浥行露,豈不夙夜
    > 厭浥行露, 豈不夙夜, 謂行多露。只怕露濃難行路。 誰說麻雀沒有嘴?怎麼啄穿我房屋?誰說你尚未娶妻?為何害我蹲監獄?即使讓我蹲監獄,你也休想把我娶! 誰說老鼠沒牙齒?怎麼打通我牆壁?誰說你尚未娶妻?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讓我吃官司,我也堅決不嫁你!
  • 詩經·召南·行露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行露詩經·國風·召南·行露原文厭浥[1]行[2]露,豈不夙夜,謂[3]行多露。雖速我訟,亦不女從[11]。行露朗讀行露注釋及注音[1]厭浥〔yā yì〕:潮溼。[2]行〔háng〕:道路。行露翻譯潮溼的道路上露水濃重,難道不需清晨就開始趕路?否則就會擔心行走時多露。誰說鳥雀沒有喙?不然怎麼會啄穿我的房屋?誰說你沒有成家?不然怎麼會給我招來官司?即使你給我招來官司,我還是不足以與你成家。
  •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詩經·召南·行露》
    在《詩經召南》中,有一首題為《行露》的詩,不 僅反映了一個勞動女子被欺凌、被誣吿的現實,而且也真實地反映了周代的訴訟情況,是我 們研究先秦時期刑法史的一份極其寶貴的資料。這首詩屬於《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召南」。"召"為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岐山縣西 南。四周初,為召公爽的採邑。東周時,東遷至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召南」,即指召國以南 直至今武漢一帶的廣大地區。
  • 《詩經·行露》古代一果敢女子的抗婚之詩,透著凜然不可侵犯之氣
    厭浥[yèyì]行[háng]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rǔ]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yōng]?誰謂女[rǔ]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rǔ]從!雀,即麻雀,也稱樹麻雀,雀形目,雀科。
  • 詩經專欄:撒嬌抱怨的一首狡童,聞一多讀法怎麼如此不同?
    《詩經》裡的《狡童》,毫無疑問是一首愛情詩,姑娘家嗔怪小情郎,簡單可愛又帶著直率的酸味,放到今天也非常好理解,女友粉們喊話愛豆:小哥哥你再不出行程讓我們狗,我就爬牆去別家了呢~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詩經《行露》強暴之男,不能侵凌貞女也
    《國風·召南·行露》是召南中的第六首詩。這是一首描寫一位性情剛烈的女子的抗婚詩。男子很可能因為已有家室卻又要娶這個女子,女子不從,男子大概惱羞成怒,不惜把她告上公堂,但女子決心已定,斬釘截鐵地對那個試圖使用強權的男子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代,禮制沒有那麼嚴謹,男女在婚姻選擇上還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 詩經第十七篇《行露》:怎麼辦?女友態度堅決地提出了分手
    嚴:露,乃無根之水;愛,是無由之情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簡要譯文:道路上已經有了溼漉漉的露水,難道我不想早些離開嗎?只是因為露水太濃路難行啊。如果說麻雀沒有嘴,那他是如何啄穿我的房屋的?如果說你沒有家室,那為什麼要害我蹲監獄,就算你讓我蹲大獄,你這結婚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如果說老鼠沒有牙齒,那他是如何咬壞我的牆壁?如果說你沒有家室,那為什麼要拉我打官司,就算你拉我打官司,我也不會嫁給你的。
  •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是一部以博物學視野觀照《詩經》「鳥類」的專著。作者全面搜羅了《詩經》中涉及「鳥」的詩句文本,參照歷代注釋、解讀《詩經》的研究論著,對《詩經》中出現的鳥以及與鳥相關的字詞章句進行了細緻考證和辨析,力圖為《詩經》中的「鳥」找到現代科學分類體系中的坐標,揭示這些鳥類名稱的演變過程、歷史文化背景,甚至文學視野中相關詩歌的創作指歸,展現鳥類物種本身的興衰發展及人類與鳥類關係的變化過程。
  • 《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說的是什麼?
    《詩經·召南·羔羊》這首詩古代學者一般認為是讚美在位者的純正之德,近現代學者多以為是諷刺身著裘衣、飽食公家膳食的官吏退朝時洋洋自得的狀態。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tuó);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絲五緎(yù);委蛇委蛇,自公退食(sì)。
  • 解讀《詩經·柏舟》:神秘主人翁是放逐的謫官?還是被棄的婦人
    在我讀過的書裡,大概沒有哪本書比《詩經》更能引發學者的「套板效應」了。漢代傳下來的《毛詩傳》,言必稱教化之旨、美刺之意。毛亨、毛萇這兩位學究就像隨身揣著一支高倍放大鏡,一寸一寸地在那些古代民歌裡尋找孔聖人刪《詩》的微言大義。《毛詩序》裡因此頻頻出現的「文王」、「后妃」云云,初次點讀《毛詩正義》的時候,幾乎把我讀書的興致敗了個乾淨。後來我換了道兒了。
  • 每日一句英語:It will do. 行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一句英語:It will do. 行了。行了。用法透視這個句型意思是「可以了,行了」,用來表示認可和肯定。可單獨使用也可跟從句。   範例   1. It will do to set the clothes tree in the corner.   把掛衣架放在牆角就行。   2. Will it do?   這樣行嗎?   3.
  • 《詩經·召南·騶虞》中的神獸「騶虞」喻指的到底是什麼?
    《召南·騶虞》是詩經《國風·召南》的最後一篇,這首詩語言簡短,精練,形象生動。騶(zōu)虞(yú)彼茁者葭(jiā),壹發五豝(bā),於嗟乎騶虞!彼茁者蓬,壹發五豵(zōng),於嗟乎騶虞!《山海經》中「海內北經」中如下描寫:「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裡」。 《毛詩故訓傳》中說:「騶虞,義獸也,白毛黑紋,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這首詩很明確讚美的是騶虞,但是詩中的「騶虞」具體指的是什麼,並不十分確定,歷來學者有很大分歧。有些學者認為這是讚美為天子管理鳥獸的小官吏的詩,有些學者認為這是讚美獵人的詩歌。
  • 《詩經》裡的飛鳥今天還能看到嗎?
    相信很多人在吟誦《詩經》名句時,心中不免提問。自然攝影師張海華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但他坦言自己在求學期間,並未讀過多少《詩經》裡的篇什。直到2016年,多年沉迷自然攝影和寫作的他,忽然冒出個點子,想寫一篇關於「古詩中的鳥兒」的文章。計劃中,文章不要太長,剛好可以在報紙副刊上發一個整版。在構思過程中,他繼而發現,光《詩經》就提到了那麼多鳥!
  • 《詩經》裡的伯勞鳥
    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伯勞在古籍中有多個名字。《易緯.通卦驗》解釋伯勞,夏至感應陰氣而開始鳴叫,冬至而止。伯勞也叫鵙(jú音 橘)。《禮記.月令》上說:仲夏之月,鵙始鳴。《詩.豳風.七月》有歌曰:「七月鳴鵙」。說的是:伯勞在七月仍在鳴叫。
  • 網飛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個人解讀(上)
    「我每次進入競技場,我都在為我的生命而戰,恐懼就是我的優勢。」所有人都以為主角被黑幫傷害過,仇恨才是他的武器,其實大家都錯了,他真正的武器是恐懼。在這裡,我個人的解讀:很多人把恐懼看成是一種負面情緒,甚至以為它是弱點。而影片告訴我們,恐懼才是我們真正的優勢,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影片背後也折射出,為了生命,我們應該全力以赴。不然等死亡真正來臨的時候,你求饒也沒用。
  • [專家解讀]寶寶洗護強生沐浴露為可靠選擇
    (原標題:[專家解讀]寶寶洗護強生沐浴露為可靠選擇) 近期有調查結果顯示
  • 《詩經匏(páo)有苦葉》少女焦急等候戀人前來提親(解讀)
    人涉否,卬須我友。本詩主題:少女對即將到來的愛情感到無比的甜蜜,但愛情的等待,是既喜悅、又焦躁。詩文大意:天剛蒙蒙亮,晨曦還未露出光芒,露珠明亮的掛在草叢尖上。少女已經梳洗打扮一新,急迫地跑到了濟水河邊,順著河水的方向翹首以盼。岸邊的葫蘆葉子都已經枯敗,深秋的早晨已經非常清涼。但愛情的滋味使得少女的心是暖暖的。
  • 立鱗病的治療方法與個人見解
    有人說是換水的時候激著了,搜了搜網上的說法,參考了網上資料,又結合了個人的見解,供網友參考:一、松鱗病(豎鱗病)   症狀: 病魚體表腫脹,部分鱗片向外張開似松球,鱗片基部水腫,其內部積聚著半透明或含血的滲出液,致使鱗片豎起。在鱗片上稍加壓力就會有許多水狀液體從鱗片基部噴射出來,鱗片也隨著脫落。有時伴有鰭基、皮膚輕微出血、腹部膨脹等症狀。
  • 詩經中的南山,大多與愛情有關
    詩經女孩非常喜歡民謠歌手馬頔的歌,「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他在《南山南》這首歌中唱出了一種詩歌的滄桑感懷的意境,而且在這首歌的MV中也演繹出了青梅竹馬卻又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說起南山,我們總覺得和愛情有關。這是為什麼呢?追本溯源,詩經女孩帶你來看看《詩經》中的南山,你就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