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匏(páo)有苦葉》少女焦急等候戀人前來提親(解讀)

2021-01-20 你是偶的風景

匏(páo)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qì)。

有瀰(mí)濟盈,有鷕(yǎo)雉(zhì)鳴。濟盈不濡(rú)軌,雉鳴求其牡(mǔ)。

雍(yōng)雍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dài)冰未泮(pàn)。

招招舟子,人涉(áng)否。人涉否,卬須我友。

本詩主題:

少女對即將到來的愛情感到無比的甜蜜,但愛情的等待,是既喜悅、又焦躁。

詩文大意:

天剛蒙蒙亮,晨曦還未露出光芒,露珠明亮的掛在草叢尖上。少女已經梳洗打扮一新,急迫地跑到了濟水河邊,順著河水的方向翹首以盼。

岸邊的葫蘆葉子都已經枯敗,深秋的早晨已經非常清涼。但愛情的滋味使得少女的心是暖暖的。

船工已經在做等候渡河的準備了,驚堤岸邊休息的一群野雞,撲閃撲閃著五彩的翅膀,歡叫著向遠處飛去。廣闊的濟水河上空中一群大雁整齊排列,鳴叫著從河的對岸飛來,繼續飛向遠方。

天色慢慢的亮了,心上人兒還沒有來。船工好奇的打量著少女,為何站在渡口,焦急的左顧右盼,喜悅與羞澀時而在女子的臉上浮現。

女子多次與戀人交代過,這條濟水河水有時候水流上漲,河水變深,水流湍急,船工也不敢出船;有時候水流減少,河水變淺,船就會擱淺。所以,來家提親的時候,如果正趕上水深的時候,為了不耽誤時間,只能脫下衣服遊過來;如果水淺,就提起衣裙快速的淌水走過來。

時間不能再拖了,晚了,也不能過了冬天,根據習俗,河水冰融化之後,是不能再提親了,那個時節是農耕最繁忙的時候,是不允許舉辦相親活動的。因為家家戶戶都忙著耕種,沒有人來幫忙的。

陸陸續續有人登船,要過河了,船夫招呼少女快點上船,再不上船,船可要走了。少女向船夫一邊擺手,一邊說:我不渡河,我是等人的,說著扭過頭去,暗自欣喜,臉龐展現飛紅的窘態,又焦急的向對岸眺望。

一夜未眠的少女,初嘗愛情滋味的甜蜜,情竇初開,羞澀、喜悅、盼望、焦急等等心情,在這等候的時刻,讓她初嘗到生活的複雜滋味。

第一章釋文:

葫蘆瓜有苦味葉,濟水邊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緩緩過,淺就提裙快快走。

匏(páo):葫蘆之類。苦:一說苦味,一說。意指葫蘆八月葉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濟:水名。涉:一說涉水過河,一說渡口。厲:帶。一說解衣涉水,一說拴葫蘆在腰泅渡。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第二章釋文:

濟水茫茫漲得滿,岸叢野雉叫得歡。水漲車軸浸不到,野雉求偶鳴聲傳。

瀰(mí):大水茫茫。盈:滿。鷕(yǎo):雌山雞叫聲。不濡:不,語詞;濡(rú),沾溼。軌:車軸頭。牡(mǔ):雄雉(zhì)。

第三章釋文:

又聽嗈嗈大雁鳴,天剛黎明露晨曦。男子如果要娶妻,趁冰未化來迎娶。

雍雍(yōng):大雁叫聲和諧。旦:天大明。歸妻:娶妻。迨(dài):及,等到;乘時。泮:分,此處當反訓為「合」。冰泮(pàn),指冰融化。

第四章釋文:

船夫揮手頻招呼,別人渡河我不爭。別人渡河我不爭,我將戀人靜靜等。

招招:招喚之貌,一說搖櫓曲伸之貌。舟子:擺渡的船夫。人涉:他人要渡河。卬(áng):代詞,表示「我」。否:不(渡河)。卬否:即我不渡河之意。須:等待。友:指愛侶。

為什麼說詩文是關於愛情和婚姻的?

因為古代的婚嫁,正是用剖開的匏瓜,做「合巹」喝的酒器的。匏瓜的葉兒已枯,則正當秋令嫁娶之時。

已讀過的《詩經》關於初戀的愛情篇章:

《野有死麕(jūn)》尚未開化年代裡的男歡女愛的故事(解說)

《摽(biào)有梅》女子大膽求愛的故事(解讀)

《詩經·國風·周南》十一篇總結(解讀)

相關焦點

  • 詩經《匏有苦葉》:待嫁少女的焦慮,你到底何時才來娶「我」?
    女孩子的青春很寶貴,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還沒適婚對象心中便會焦急,害怕青春已逝,就無法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惆悵、焦急是正常的,但如果為了結婚而結婚也就沒必要了,婚後如果生活得不幸福,那麼婚姻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詩經》中的《匏有苦葉》就描寫了一個待嫁少女心中十分焦慮,迫切地想要出嫁的心情。
  • 詩經裡的植物,美了3000多年,有圖有真相!
    我們從小就背詩經,詩經距今天已經有3000年了,裡面有很多經典詩句裡都會提到某一種植物,小時候只覺得那些植物美,卻根本不知道長什麼樣,今天花花就來帶大家一一認識!1、荇菜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詩經》裡的植物都長什麼樣? 探索家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有圖」的詩經名物註解書出現了:畫家徐鼎有感於前人著作導致的「不見物胡知是名」的困境,創作了《毛詩名物圖說》。而在同時代的日本,也陸續出現了一批影響甚廣的詩經名物圖鑑,如淵在寬的《陸氏草木鳥獸蟲魚疏圖解》、岡元鳳的《毛詩品物圖考》以及細井徇的《詩經名物圖解》等。
  • 《詩經》裡的飛鳥今天還能看到嗎?
    關於雎鳩為何鳥,歷史上有多位「大咖」給過解釋。明代湯顯祖借《牡丹亭》裡杜麗娘的私塾老先生之口解釋,「雎鳩,是個鳥。關關,鳥聲也。」當春香用斑鳩打趣時,老先生也沒有反駁「雎鳩即斑鳩」這種說法。周振甫的《詩經譯註》中說:「雎鳩,一種水鳥。」餘冠英的《詩經選》有:「雎鳩,即魚鷹。」馬持盈《詩經今注今譯》有說,「雎鳩,水鳥,即魚鷹。」
  • 詩經中的南山,大多與愛情有關
    詩經女孩非常喜歡民謠歌手馬頔的歌,「南山南,北秋悲, 南山有谷堆。」他在《南山南》這首歌中唱出了一種詩歌的滄桑感懷的意境,而且在這首歌的MV中也演繹出了青梅竹馬卻又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說起南山,我們總覺得和愛情有關。這是為什麼呢?追本溯源,詩經女孩帶你來看看《詩經》中的南山,你就會知道了。
  • 河南新鄉的詩經與美食
    新鄉有中原明珠的美譽。新鄉南鄰黃河,北依太行,仰韶、龍山文化遺址,依稀可辯:周武王率八百諸侯會同盟的牧野大戰,古蹟依存;姜尚衛河垂釣、比幹拋心忠諫、圍魏救趙、張良刺秦、官渡之戰、陳橋兵變都源於這方熱土。
  • 詩經《子衿》:通篇運用「賦」的藝術手法,動靜結合,直抒胸臆
    詩經《子衿》中描寫的就是這樣一個傻女孩,又不知道多少女孩像她一樣,明明已經過了時間,戀人卻還不來,只要自己不主動,他就永遠不會給你發消息,更別說提見面了,想放手,但又真的很害怕失去。未見君子,思心悠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八類樂器告訴你,楚國到底有多「浪」
    中國古代樂器按材質分為「八音」,即金、石、絲、竹、土、革、匏(páo)、木。金聲玉振,「八音」齊鳴,楚國是一個充滿音樂旋律的國度,不但完整繼承了中原的八音之制,更將無與倫比的想像力與浪漫主義融入傳統樂器中。春秋戰國時期,楚地樂器琳琅滿目,異常豐富,主要有鍾、鉦、鐃等,配以編磬、鼓、琴、瑟等合奏,與楚辭中「揚枹兮拊鼓」「陳竽瑟兮浩倡」的情景相印證。
  • 《詩經》中經典情詩十二首,哪首最入你心?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採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 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麼漫長。
  • 【案例解讀】戀人間的盜騙是犯罪嗎?
    「法官,我只是拿女友的錢投資,真不是騙子,無奈投資失敗了,也是沒有辦法……」司法實踐中戀人間的盜騙行為如何認定?小編捨身出演「渣男」還特邀刑事審判庭法官結合日常審理的案件為大家詳細解讀~~~(點擊看劇)趙大樂和洪小蕊(化名)是戀人,一日,在女友洪小蕊的住處,趙大樂趁女友熟睡之機,先後10次使用洪小蕊的手機登陸其支付寶和網上銀行帳戶,從中轉出人民幣90300元到賭博網站帳戶用於賭博,同時刪除了轉帳記錄
  • 《詩經》品讀:《豐》往事如煙女兒淚,沉醉夢境空追悔
    人在什麼時候會後悔不與前戀人在一起?也許是自己婚戀不如意,也許是萬年備胎有了好的姻緣。人生,就在不斷錯過之中悲悲喜喜。豐國風·鄭風子之豐(英俊貌美)兮,俟(sì等候)我乎巷兮,悔予不送(陪行)兮。子之昌(體魄健壯)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將兮。衣錦褧褧(jiǒng女子出嫁時穿的麻布披風)衣,裳錦褧裳。
  • 堅匏別墅|南潯首富在西湖邊的百年莊園
    背依保俶塔,面朝西子湖,東鄰北宋大佛頭,西接寶石山造像,這座比20個NBA籃球場還要大的別墅就是當年的堅匏別墅(也稱小蓮莊或者小劉莊)。私人魚塘,假山盆栽,奇花異草,別墅裡面應有盡有。據說這座別墅自清末至民初,歷時二十多年才完工,連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都曾誇讚它的滿園春色。
  • 故宮博物院館藏:竹、木、牙、角、匏
    竹木牙角匏竹雕、木雕、象牙雕刻以及犀角雕刻,均是我國古代工藝美術領域中的不同門類,但往往被合稱為「竹木牙角雕」,有時甚至還將果核雕、匏器(葫蘆)工藝等也囊括於內,成為在青銅、陶瓷、玉器、金銀器等傳統深厚影響巨大的工藝門類之外的各種工藝雜項的代名詞。總體而言,這幾種工藝確有共性。首先,它們的歷史都極為悠久,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甚至更早。
  • 小漢偷割匏 大漢偷牽牛——閩南俗語解讀之二十
    ⊙張亞清閩南俗語「小漢偷割匏,大漢偷牽牛」,其中的「小漢」指小孩,「大漢」指大人,「匏」指農戶所種的匏瓜。這句俗語意指一個人如果養成愛偷人家東西的壞習慣,那麼小時候敢於去偷人家的匏瓜,長大後就會發展到去偷人家的耕牛。
  • 詩經專欄:撒嬌抱怨的一首狡童,聞一多讀法怎麼如此不同?
    不過,有意思的是聞一多先生的解讀。眾所周知聞一多先生講《離騷》是一絕,事實上他的課堂上也講詩經,當年在西南聯大戰火紛飛中講的詩經,後來被學生們還原成一本《聞一多詩經講義》,這本講義和毛詩序、朱熹有著本質性的大不同,聞一多不僅將諸多篇章解讀為「性」隱喻,更是對所謂夫婦人倫式的解讀不屑一顧。
  • 《詩經》欣賞|國風 鄭風 狡童
    【欣賞】高亨:一對戀人偶爾產生矛盾,女方為之寢食不安。周振甫:這詩的解釋有二:一是《毛詩序》:「《狡童》,刺忽也。不能與賢人圖事,權臣擅命也》。「 《箋》是:「權臣擅命,祭仲專也。」二是朱熹《朱子語類》:「當是男女相怨之詩。」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自《詩經》是什麼意思?
    然而「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原意真的是戀人之間的情話嗎?古今學者對此有過不少爭論。我們應該從他的源頭開始。這個成語來自《詩經·國風·王風·採葛》「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事實上《採葛》很短很短,沒有很少的單詞,這很容易理解,他可以翻譯成一個句子:採葛,採蕭,採艾,一天之內看不到,看來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
  •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是一部以博物學視野觀照《詩經》「鳥類」的專著。作者全面搜羅了《詩經》中涉及「鳥」的詩句文本,參照歷代注釋、解讀《詩經》的研究論著,對《詩經》中出現的鳥以及與鳥相關的字詞章句進行了細緻考證和辨析,力圖為《詩經》中的「鳥」找到現代科學分類體系中的坐標,揭示這些鳥類名稱的演變過程、歷史文化背景,甚至文學視野中相關詩歌的創作指歸,展現鳥類物種本身的興衰發展及人類與鳥類關係的變化過程。
  • 「嶽」覽西湖·靜聽「石」語 ㊱丨走讀西湖北線——堅匏別墅
    西湖「第一名園」為劉莊,劉莊有個「小弟」叫小劉莊,也稱「小蓮莊」,大號「堅匏別墅」。百年前,它挾著財氣和抱負而來,圈點出西湖邊上的一片山水,至今身影依稀。小劉莊隱匿在北山街上一段高高的白牆後邊,如果不是細心的人,很容易就會忽略這個如今看起來有些破舊,凌亂的地方。它南出西湖,北臨寶石山,建於清末民初,屬於中式莊園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