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有市民反映,西北護城河有不少福壽螺。同時,在護城河的堤岸和水草上,發現了很多福壽螺卵。福壽螺是有害外來物種,易破壞江河生態系統。相關人員已經加緊對福壽螺進行打撈,並對福壽螺卵進行處理。
在護城河的堤岸和水草上,有不少粉紅色的福壽螺卵。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華攝
記者來到西北護城河建寧新村步道,此處水面開闊、水清岸綠,河邊種植了大量美人蕉、菖蒲、金錢草等挺水植物,景觀怡人。
「挺水植物間有不少福壽螺。」順著市民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果然,一個如小孩拳頭般大小的福壽螺,正吸附在水草邊。
正在水中打撈枯葉的老黃,劃著小船過來,撈出兩個福壽螺,扔到岸上。記者拾起一看,這種螺小的如核桃,大的如雞蛋。殼比較脆,螺肉漆黑。
河道養護人員將福壽螺打撈上岸。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華攝
「河堤邊、水草上,一團團粉紅色的東西,是福壽螺的卵!」經老黃提醒,記者才發現,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那些粉紅色的東西是植物種子呢。老黃撈了一團扔上岸。螺卵,一粒粒攢在一起,成團狀,很黏稠。
下關街道新民門社區黨委書記、河長金歲燕說,2017年西北護城河經過整治,迎來水清岸綠,從未發現福壽螺。今年6月份,她和同事在巡河中發現福壽螺,立即向街道反映。她說,7月2日,社區組織了一次滅螺行動,並告誡附近居民,不可食用此螺。
下關街道二級調研員孫銀聖說,他們向鼓樓區水務局匯報了此事。「我們還是第一次遭遇福壽螺,以往只在新聞中看過。」他說,目前正值福壽螺繁殖期,不能用藥處理,會影響水質,只能通過人工處理。記者看到,河道生態管理公司的人員劃來小船,載有高壓水槍,衝刷堤岸、水草上的螺卵。螺卵怕水,落入水中,就不能孵化了。
河道養護人員劃來小船,用高壓水槍,衝刷堤岸、水草上的螺卵。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華攝
鼓樓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發現福壽螺後,他們高度重視,立刻組織下關街道、建寧路街道、挹江門街道安排專人滅螺。目前,西北護城河沿岸福壽螺卵還沒有大面積孵化。區水務局邀請河海大學水文院姜翠玲教授實地查看,並制定了「三步走」清除計劃:滅卵,主要採用人工剷除方式;撈螺,人工打撈清理成年福壽螺;查漏補缺,安排專人乘船,沿河岸清理附著在水草上的卵。
去年,河中沒有福壽螺,今年突然出現,專家推測,可能與河道上遊有人隨意放生有關。
新聞連結
福壽螺原產中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食量大、繁殖力強,易破壞當地的溼地、江河和農業生態系統,2003年被列為首批入侵中國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福壽螺不能食用,其攜帶的部分寄生蟲對人體有害。
【來源:南京日報南報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