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往事》到底講了什麼?講了一些比金錢和權位更重要事

2020-12-07 8分電影

要選影史十大史詩電影,《美國往事》必然入選。

一個跨越四十多年的故事,要寫成小說很容易,因為讀者可以用足夠長的一段時間去閱讀,去沉浸在作家的文字中,感受歲月的滄桑變幻。

要拍成電影,難度則要大許多。

因為觀眾一般只有兩小時左右的時間,去投入其中。

所以電影創作者需要尋求一些方法,好讓精華都灌注進有限的膠片當中。

賽爾喬·萊昂內做到了。

他離世前最後的導演作品《美國往事》,雖不能說是講述史詩故事的標準,但卻堪稱是一次完美的示範。

《教父》系列用三部電影講述了黑幫人物麥可·柯裡昂的悲劇人生,本來賽爾喬·萊昂內有機會染指這個系列,不過他已經瞄準了另一個黑幫人物,一直忙於劇本的修改工作。

在那以前,他的「鏢客三部曲」名震歐美。

然而接著的《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票房不佳,又令到他備受好萊塢製片廠的質疑。

拒絕《教父》的邀約,在當時看來,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1972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憑藉這部黑幫片一戰成名。賽爾喬·萊昂內不光錯過了翻身的黃金機會,自己精心準備的《美國往事》還受到了影響。

有製片方認為,同樣涉及黑幫題材的《美國往事》,只會是對《教父》的拙劣模仿,因此不想投拍,背負罵名。

(《教父》中的柯裡昂家族成員)

賽爾喬·萊昂內只好再去另外找投資人,一找就是十年之久。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革命往事》《美國往事》的13年間,賽爾喬·萊昂內沒有任何導演新作問世,只有作為製片人、編劇等身份參與了《無名小子》等電影的製作當中。

沒法開拍,他就得到了更多時間,持續打磨劇本。

一直等到80年代初,打磨到極致的劇本終於遇見了伯樂。

萊昂內獲得了4000萬美元投資,劇組分別在羅馬、威尼斯、巴黎等多地取景,成功複製出了二三十年代的紐約圖景。

已貴為奧斯卡影帝的羅伯特·德尼羅,其實老早就是萊昂內確認的男一號。他不光沒有因為時間的變遷而放棄演出,甚至還為選角提供意見。

有傳阿爾·帕西諾也接受過《美國往事》的邀約,說不定就是德尼羅幹的好事。

阿爾·帕西諾沒請成,另一位大咖喬·佩西彌補了少許遺憾。

想必是因為和德尼羅的友好關係,他客串出演了與主角團合作的黑幫老大Frankie。

不知是不是創作時間過於漫長的關係, 萊昂內的劇本超過了一部普通商業電影的容量。

就算是三個小時,也無法承載他想要表達的內容。

他想做出妥協,把成片剪成上下部上映,以滿足片商的時長要求。

然而事與願違,他只能剪出了一個229分鐘的版本交片。結果可想而知,片方也只能拒絕。

為了不讓4000萬美元白白浪費,萊昂內不肯再做刪減,片方只好自己動手,強行剪出了一個139分鐘的公映版。

結果因為劇情變得莫名其妙,招來罵聲一片,票房慘敗。

就好像科波拉因《現代啟示錄》失敗而一蹶不振,萊昂內也備受打擊,之後他再也沒有導演新作問世,於1989年逝世,享年60歲。

4小時左右的經典電影並不罕見,《亂世佳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等,1966版《戰爭與和平》甚至還超過了400分鐘。

這些時長驚人的作品都有些考驗觀眾的耐心,尤其是當故事是按照時間順序循循漸進的時候。

《美國往事》有所不同,萊昂內沒有選擇從主人公Noodles的小時候開始講起,而是一上來就把決定Noodles命運的關鍵事件搬了出來。

Noodles被不明身份的人追殺,三位好友已經命喪黃泉。他不得不選擇跑路,從此背井離鄉,改名換姓,生活黯淡無光。

多年以後,因為收到了那三位好友墓地轉移的通知,他回到了紐約,找到了仍然健在的另一個好友胖子。

時隔35年,Noodles和胖子都對過去的事心存疑慮。

兩個時空交織,不禁讓人想問,到底發生了什麼?

打破時間的非線性敘事有一大用處,那就是製造懸念。

Noodles和胖子相見,才知道胖子不是叛徒;

胖子以為Noodles是拿了一大筆錢跑路,等見到Noodles才知道原來拿走那筆錢的是另有其人。

到底是誰拿走了箱子裡的巨款?

巨款的來歷是什麼?

又是誰通知Noodles死去的三個兄弟安葬地遷址的事情,明明他已經隱姓埋名。

三個兄弟為何而死?

是真的像追殺Noodles的人所說,Noodles就是告密害死兄弟的叛徒?

是為了要奪走那筆巨款最後卻撲了空?

如果是,他為什麼還有臉回來見胖子?

如果不是,真相又是什麼?

一系列的問題,帶領著觀眾進入到了Noodles的人生當中。

區別於庫布裡克《殺手》,直接通過旁白來告訴觀眾轉場之後的具體時間,《美國往事》的時空轉換隻通過畫面就說明了一切。

各種精妙絕倫的蒙太奇,將20年代,30年代,60年代末三個時空無縫連接了起來。

Noodles離開紐約,畫面切向中間的玻璃門。

等Noodles從門後走出,已經是兩鬢斑白。

35年,轉瞬即逝。

Noodles在胖子酒吧的廁所窺探。

然後就是影史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畫面。

扮演少年Deborah的詹妮弗·康納莉在翩翩起舞。

再切回偷窺口,一位英俊少年出現。

顯而易見,這便是少年Noodles。

而且他鍾情於Deborah。

同一場景,連接兩個時空,觀眾都很容易搞懂導演的意圖。

但在沒有循循漸進的鋪墊下,想要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滄桑感,讓觀眾與角色產生共鳴,光靠高超的剪輯還不夠。

這時,萊昂內的黃金搭檔,配樂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他悠揚感傷的主題音樂一起,配合時空變換的畫面,角色的萬千感受不言而喻。

Noodles從懵懂少年成長為中年大叔,雖然時間跨度是有點長,但《美國往事》的劇情並不算複雜。

講的就是Noodles與Max等幾位兄弟如何建立黑幫,又如何產生分歧,最終走向崩塌的故事。

許多評論說這不僅僅是一部講黑幫鬥爭的片子,更是講人生的,箇中滋味令人五味雜陳。

似乎電影的主題是很廣的,關於友情與背叛,關於愛情與理想,關於時間與仇恨

這裡想精簡一下,比較重要的一個核心。

主要的故事線有兩條。

一條是兄弟線;

一條是愛情線。

兄弟線是Noodles和Max的糾葛。

他們是主角團的大哥,不過兩人的性格卻有著不少差異。

Max野心很大,敢於冒風險;

Noodles卻只想做一個街頭混混,這樣才能瀟灑自如。賺到錢就夠了,沒必要為了賺更多的錢而冒險。因為他已經失去了一個兄弟,他不想再失去一個兄弟。

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兩人的分裂,是遲早的事。

只是分裂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愛情線是Noodles和Deborah的藕斷絲連。

Deborah一心想要進入上流社會,夢想在聚光燈下跳舞。這與Noodles的「自甘墮落」相形見絀。

兩個人的人生觀不同,自然很難走到一起。

但愛情就是這麼奇妙,愛一個人無需觀念一致。

而如何放下這份愛,是兩人都需要面對的人生考題。

Max和Deborah,是片中交集不多,性格卻異常相似的兩個角色。

他們都有著強烈的個人慾望,強烈到可以犧牲所愛之人。

Noodles對Deborah說:「你的口氣很像Max。」

這句臺詞暗示了兩人的某種關聯。

Max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放棄了友情;

Deborah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放棄了愛情。

兩人滿足欲望的犧牲者,都是Noodles。

結局Noodles的一句臺詞,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一個超級重點。

「一生辛苦,如果是一場空忙,實在是太可惜。」

表面上是一個假設句,實際上是一個肯定句。

Max和Deborah滿足了自己的當初的欲望,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但他們也失去了原本所擁有的一切,更珍貴的一切。

Noodles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更注重人的情感價值。

Max和Deborah都失去了他最看重的東西,但基於情感,又不想承認,於是便認定自己的故事才是「真實」的。

Deborah實現了理想,成為了著名演員,沒和自己在一起生活更好更自在;

Noodles試圖阻止Max進行自殺式搶劫,雖未能成功,但兄弟間的偉大友誼,從未失去。

人世間真的有些東西,比金錢,比權位,更重要,更珍貴。用這些東西去換取金錢、權位,是不值得的。

距離《美國往事》上映過去了36年,世界如同電影中的時空變換一樣,早已物是人非。

萊昂內和莫裡康內這對黃金組合雙雙辭世;

喬·佩西選擇歸隱,直到《愛爾蘭人》才被好友們請出了山;

德尼羅堅挺在好萊塢一線,廉頗老矣,仍能飯也。

詹妮弗·康納莉成為了好萊塢實力派大咖,代表作已遠不只有一部《美國往事》

可即便如此,無數人還是對她的那段舞蹈記憶猶新。

時間改變了許多。

不過一些事是無法改變的。

賽爾喬·萊昂內在60年代創造了西部片的巔峰三部曲,他的導演能力到了80年代沒有任何退化。

《美國往事》來到20世紀20年代,故事起點1921年的近百年之後,他鑄造的經典,依然是影史上永恆的光輝。

相關焦點

  • 金魚聽觀音講經,卻變成了妖精,觀音講的到底是什麼經?
    靈感大王相信我們都清楚,那哪是什麼神仙,分明就是個吃小孩的妖怪,那莊戶之所以將其稱為大王神仙,無非是因為對方年年在莊上施甘露,可在這看似慈悲的背後,卻是傷人的勾當。原來靈感大王之所以會為莊子施甘露,乃是一筆相互的勾當,作為代價,村子裡每年都要給靈感大王獻上一對童年童女供其享用,這不是吃人的妖怪又是什麼?
  • 抖音問我遊戲和你誰更重要答案是什麼歌 懶得跟你講歌詞全文
    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首歌曲感覺還挺好聽的,歌詞大意是「問我遊戲和你誰更重要答案肯定是遊戲」,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懶得跟你講》,是歌手難言x唱的,下面來看一下。問我遊戲和你誰更重要答案肯定是遊戲什麼歌  歌名:懶得跟你講  歌手:難言x  據了解這首歌是由前男友/很美味合唱的歌曲《懶得跟你講》,這首歌很有意思,現在在抖音蠻火的,最近在刷抖音的時候經常刷到這首歌曲當背景音樂的視頻。
  • 《我的英雄學院》到底講了什麼?青梅竹馬相愛相殺?
    《我的英雄學院》到底講了什麼?青梅竹馬相愛相殺?《我的英雄學院》是一部超級好看的熱血漫,一度成為臺柱子的那種。平凡男主機緣巧合之下開掛,強無敵設定?這部動漫講的是關於異能的事,人類已經進化得非常厲害了,擁有了名為「個性」的力量,其實就是超能力吧。
  • 老人經常講:「公雞半夜啼鳴,雞犬不寧」,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老人經常講:「公雞半夜啼鳴,雞犬不寧」,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走進農村,隨處都可以看得到農村,養殖的各種家禽,豬、狗、鵝、鴨和雞羊等。這些家禽不但可以在沒錢時賣點小錢,還可以在平時改善下生活水平,而有的老人甚至把養殖家禽當作一種樂趣,一天見不到就感覺缺少點啥,養殖家禽也成了他們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些老人沒有手錶,有的還沒有手機,所以每天能喚醒他們的只有公雞的啼鳴,早早的6點多鐘,公雞便開始了它們的啼鳴,老人們早早的起來收拾收拾,洗洗臉,開始給小孫子和孫女們準備早餐上學,有的則喜歡到田地裡溜達溜達。
  • 兩種看不見的孝,今天更重要!謝付亮講《論語》裡的人生常識(八)
    正如在親人故去之類的重要事情上,要自然表達自己的情感,以此來警戒自己喝水不忘挖井人。再往深處想一想,對待死者尚且如此尊敬、如此重視,那麼,對待生者,是不是更要端正心態、精心侍奉?這個自然是沒有個統一的標準,我講一個自己的例子。 2020年7月12日,我的二伯去世,喪禮有很多要慎重考慮。比如,要通知哪些人?什麼時候通知?要不要請嗩吶喇叭?對來弔喪之人,要不要收禮金,或者說,哪些能收,哪些不能收?再如,選怎樣的棺材、怎樣的骨灰盒?棺材裡放什麼?骨灰盒裡放什麼?什麼時候立碑?碑上刻什麼字?
  • 《女爵印象》:聽老人家講八卦才是正經事
    這四位到底有多大咖呢,羅列她們拿過的獎項或許過於累贅,比較直觀的表述一下,紀錄片裡給四位上妝的是《Vogue》美國版的主編Anna Wintour,對,就是《穿普拉達的女王》的原型。這樣描述是不是直觀了很多。
  • 《金剛經》中講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有六種版本,大同小異,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講什麼呢?就是經題上的這個「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經題的意思就是,以如金剛般銳利的大智慧到彼岸。到底什麼是「般若」呢?今天我們就專門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講道理的人從來不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
    在新時代裡故事是產品的載體,故事總要承載一些東西。對於創業者來說,一個好故事比你一百張PPT更重要。對於作家來說,故事的傳播永遠勝於道理。我們真的會覺得星巴克的咖啡比其他的咖啡好嗎?並沒有。是因為星巴克跟中產階級的故事連在一起。我們真覺得的可口可樂那麼好喝嗎?是因為可口可樂跟他的品牌變成了一個故事。一個好的故事怎麼傳播?
  • 《美國往事》:在街頭暴力生長的青春,友誼被出賣,愛情很殘酷
    友情和愛情的樣子,在歲月中似遠似近,沒有細節來支撐的話只能是字跡難以辨認的便條罷了。導演賽爾喬·萊昂內並不高產,一輩子就指導過9部電影。《美國往事》是其「美國三部曲」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部。影片以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都市生活為起點,展現的是義大利人視角下的「美國夢」。這正是它獨特的地方。
  • 雞同鴨講,還是得講下去
    這就造成了「雞同鴨講」。一隻小雞看到了草叢裡有好吃的,吃了幾口,覺得不錯。但是靠自己單打獨鬥,不可能把好吃的全都佔掉,於是去找小鴨,商量合作。想法很美好。無奈雞和鴨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個「咕咕咕」,另一個「呱呱呱」,你來我往,熱鬧半天,卻依然不知所云。而且越「咕咕呱呱」,越覺得對方愚蠢至極,不可思議,於是越看越來氣,乾脆幹了一仗。結果不但合作沒談成,還搞得兩敗俱傷。
  •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白巖松:新聞也是講故事
    他說只為依然有熱血有夢的人敲一兩下鼓,撥三兩聲弦,用新聞的力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白巖松說新聞寫作傳播,就是一個寫故事和講故事的過程。新聞也是講故事,真實的故事也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傳播。新聞的核心是人,先有對「人」的關注,才有對新聞的關注。講一千道一萬人類所有文化產品的實質,都是在描寫人和人性,從來沒有偏離過。
  • 《大魚海棠》評價「冰火兩重天」 講好故事比技術更重要
    原標題:講好故事比技術更重要 這部電影在造型、美術形式上的創新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在電影主題、劇情走向和人物設定等方面卻存在諸多硬傷,以致於有人犀利批評說,「去年《大聖歸來》積攢下來的對國產動漫的信心,被《大魚海棠》一次性敗光了」。不過,《大魚海棠》面臨的處境也似乎濃縮了國產動畫電影面臨的現狀:國產動畫電影的成熟度已和動畫電影工業的成熟與否沒有太大關係,它引發的爭議和產業技術程度無關,還是在於欠缺講好故事的劇本。
  • 《動物世界》金錢和義氣之間選什麼,李易峰給出理科男選擇
    文/馬慶雲李易峰主演的電影《動物世界》正在院線上映,這部宣傳陣仗很大的電影,在故事內容上確實有引起影迷思考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思考點便在於,在金錢和義氣之間,大夥都應該怎麼選擇呢?《動物世界》根據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同名漫畫作品改編而來。
  • 佛教講的「五毒心」是什麼?
    因貪而「嚴重脫離現實」,迷失於舒適的概念化的過去和未來,金錢權勢聲色犬馬,很多人心甘情願成為了他們的奴隸。前幾年中國第一部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中的小官趙德漢就是因為在過去窮怕了,因此才有了後面斂財兩億多的瘋狂行為,又比如劇中的大反派高育良書記,其實早就已經和原配妻子離婚,卻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仍然選擇住在同一屋簷下,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小到美食,購物,吸菸,酗酒等容易成「癮」的惡習。
  • 捷德奧特曼,閃光俠在電視裡的那個片段,到底講的是什麼劇情
    雖然閃光俠只出現在小陸平時看的電視裡,但是閃光俠也因此得到廣泛的關注,那捷德奧特曼裡,小陸看到的閃光俠片段到底講的是什麼呢?雖然只有一小片段,但是這一小片段的劇情卻不難看出。講的是撒坦佐格抓了一個人,以此來要挾閃光俠郭加因。但是作為英雄人物,閃光俠怎麼能就此妥協呢。
  • 李天飛講西遊第七十四講:九頭鳥可能是貓頭鷹?
    (今天下午有事
  • 《之江新語》文章選登(五):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二○○三年七月十八日) 我們平時常講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凝聚力、出戰鬥力、也出幹部,這說明團結是何等的重要。其實,團結是班子建設的重要問題,講團結是講政治、顧大局的表現。每個領導幹部都要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組織,對有些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豁達一些,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進團結,形成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 打好「團結牌」 (二○○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
  • 薛丁格的貓到底講的什麼?為何如此有名?
    最近有很多人問這個問題,記得某位央視著名主持人(這裡就不點名了)也會有這樣的質疑: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薛丁格養的貓嗎? 當然不是,如果確實薛丁格養的貓,也不會與科學聯繫在一起了!
  • 投資角度看獅子王講的到底是個什麼故事?| 獨家視角
    領導身邊總有一些鳥人,負責把領導的虛偽解釋為品德高尚。   2   「辛巴,你看,這是咱們治理的江山,太陽能照到的地方都是。你注意看那個地方啊,那裡是大象墓地,住著一幫土狼,我叫他們野蠻人。丫們總想往咱家裡溜達,想跟我們一起吃肉。開玩笑,這麼好的生意,憑什麼跟他們一起吃肉?他們一來,爹就站門口罵丫的,』趕走那些野蠻人!』」。
  • 姚先國:所有權到底重要不重要
    我原來報的題目,我是想講一下中國產權制度變革的獨特性問題,後來想想這個題目太大了,特別是讀了張教授的書以後,感到博大精深,領會不過來,我前面讀的是最早的版本,主要是看制度的選擇。後來發現神州增訂版比那個內容豐富多了,大家可以去看。後來又看到今天的這個合訂本,裡面由怎麼了2萬字,所以說,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我就只講一點體會,到底所有權重要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