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悟空來到通天河畔,也就是車遲國境內,據陳家莊的住戶陳氏兄弟講述,這裡有一位「神仙」,名字叫靈感大王,能感應一方宇宙,護佑黎民百姓。
靈感大王相信我們都清楚,那哪是什麼神仙,分明就是個吃小孩的妖怪,那莊戶之所以將其稱為大王神仙,無非是因為對方年年在莊上施甘露,可在這看似慈悲的背後,卻是傷人的勾當。
原來靈感大王之所以會為莊子施甘露,乃是一筆相互的勾當,作為代價,村子裡每年都要給靈感大王獻上一對童年童女供其享用,這不是吃人的妖怪又是什麼?
再說這靈感大王的來歷,「西遊記」中也是交代的清清楚楚,觀音的蓮花池裡原本有一條小金魚,而靈感大王正是因為偷聽了觀音講經才變成了妖精,偷偷溜到了通天河畔,做起了吃人的買賣。
佛家講究因果,此事本身的因果關係就非常的清楚,因就是小金魚偷聽了觀音講經,果就是偷聽講經的金魚變成了妖精,那麼有人不禁要問,觀音究竟講的是什麼經,為何會讓金魚變成了妖精,不是應該成佛才是嗎?
無獨有偶,其實整個西遊中並不止靈感大王這麼一個偷聽講經的事件,許多妖精的因果都與佛教有關,比如說偷喝了靈山燈油的貂鼠精,被如來抓起來派人看管,結果負責看管的菩薩收了貂鼠精的賄賂,任由其在黃風嶺上生作孽。
再比如說琵琶精,在靈山偷聽了如來講佛經,結果學會了門狠毒的招式,只要被他的尾巴鉗子咬上一下,就連如來都感到疼痛難忍,銅頭鐵臂的孫悟空,還是照樣被蜇的滿頭包,所以說琵琶精偷聽的是慈航普度的佛經,練就的卻是陰毒害人的功夫。
由此看來,觀音講經自然講的也是佛經,只是這佛經不知為何,聽了不會使人向善,卻會使人向惡,觀音在向悟空解釋的時候說,他本是我蓮花池裡養大的金魚,每日浮頭聽經,修成手段,不知那一日,海潮泛漲,走到此間,我今扶欄看花,卻不見其出來拜見,掐指一算他在此成精,害你師父,故此未及梳妝,運神功,織個籃兒擒他。
觀音的意思很明顯:這靈感大王就是我家的小魚兒,這個我知道,可他下界為妖還吃小孩這事,我一點都不知道,我算到他來害你師父,特此來將他捏回家,你看我還沒來得及打扮就出門了……
如此孫悟空還怎麼好意思說她的壞話?三言兩語便將關係摘的一乾二淨,將佛教所重視的因果也撇到了十萬八千裡,最後降妖后還不忘給眾村民們露個臉,村民們感恩戴德,誰還去提那已經被吃過的小孩?至於那靈感大王被籃子收走後世如何下場,也沒人敢去問。
為什麼動物們聽了佛經會變壞?無非就兩個原因,一是佛經本身是好的,那些偷聽的功夫不夠給煉壞了,二恰恰相反,其中原因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如來如此設計取經,所圖為何?
這裡說句題外話,如來設計取經的時候曾說過,佛家將天下分成了四大洲,他所在的西部的洲人人安樂,而南部瞻洲好殺狡猾,所以要傳佛經救贖。
大唐便在南部瞻洲之中,所以有了唐僧取經,可事實上是唐僧在大唐的地界上一直安然無事,知道大唐邊境兩界山的時候才遇到麻煩,負責護送他的人說那是西部韃靼的地界,我不能過界。
大唐一直安居樂業,那所謂的妖魔鬼怪是出了大唐的地界才五花八門的出現,即使是在佛祖的眼皮子底下都有人作怪,如此如來豈不是說謊了,幸福感最高的應該是南部瞻洲的大唐才是。
結合之前聽經文便妖精的幾件事,如來設計取經之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