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 申珅)夏天做手術不利於術後恢復?這一傳統觀念在多數家長的意識裡早已「翻篇」,每年暑期兒科手術都會進入一輪高峰期,目前預約量已開始提升。據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院長何定學介紹,兒童一些選擇性手術、非突發疾病往往會選擇在暑期進行,首先是現代家庭的居住環境都有空調等降溫設施,不用擔心傷口感染等問題;同時,暑期穿著較少,衣物穿脫對術後癒合影響較小,同時也有足夠長的時間靜養、恢復。每年暑期,兒童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患兒均會翻倍增長。
同時,隨著麻醉技術的提高以及微創無痕手術及無需開刀的特色治療的普及,不少兒科手術可以在無痛過程中完成,且傷口小、恢復快,這類「當日去、當日回」的日間手術佔比正在不斷提高。據了解,為了方便患兒就診,針對有包皮過長、包莖等問題的小患兒,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將在暑期舉辦小兒外科專家義診。
微創外科手術比例明顯提高 幾乎全程不出血
所謂「日間手術」,就是當天去當天做,不需要住院的手術,多數是微創、無痕手術。以北京東區兒童醫院為例,小兒外科的包皮包莖的手法分離術、包皮環切術、疝氣,泌尿外科的鞘膜積液、隱睪,骨科的馬蹄足、腱鞘炎、多趾、斜頸,小兒婦科的小陰唇粘連,血液腫瘤的淋巴管瘤和血管瘤,口腔科的舌系帶短、多生牙、多顆齲齒,皮膚科的傳染性軟疣、扁平疣等,以及的眼科霰粒腫、倒睫等手術都可以進行日間手術。值得關注的是,日間手術大多數可以採用局麻或吸入式麻醉的方式,降低孩子的不適感,提高對手術的配合度。
還有一些熱門手術需要住院3到7天,包括耳鼻喉的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耳前瘻管、中耳炎植管,眼科的斜視矯正手術,外科的包皮環切術、尿道下裂、腎積水等。
「單孔」微創手術 小兒疝氣不留疤
小兒疝氣也是暑期熱門手術之一。據統計,小兒疝氣的發病率為1%-4%,一歲以內的孩子有自愈的可能,超過一歲的孩子幾乎沒有自愈的可能,只能通過手術治療。
何定學表示,腹腔鏡下的微創手術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開刀手術。腹腔鏡具有以下優勢:首先是手術損傷小,腔鏡探查範圍廣,圖像顯示清晰,避免了傳統手術解剖腹股溝管可能引起的副損傷;同時,操作簡便快捷,創傷小、恢復快;此外,還具有復發率低、併發症少等優點。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目前開展的「單孔」微創手術,通過獲得國家專利的精密針式鉗操作,降低了手術難度,縮短了手術時間,又能達到術後不留疤痕的美觀效果。
眼科霰粒腫、倒睫手術可「當日來,當日回」
每到暑期,眼科手術方面,霰粒腫、倒睫等手術量明顯增加。據介紹,霰粒腫的患兒,眼瞼皮下可摸到一個甚至多個腫塊,一般沒有疼痛。早期較小的霰粒腫,一般不需要手術,可通過熱敷、理療按摩或中醫調理等方法,促進包塊消散吸收。而對於比較大的霰粒腫,或霰粒腫已經破潰形成結膜面肉芽組織或皮膚面瘢痕,則需要通過手術切除。
倒睫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眼病,特別是比較肥胖的嬰幼兒。睫毛生長方向不正常,不僅不能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而且會因睫毛倒向球結膜及角膜面,引起眼部併發症。如果寶寶超過3歲以上,下瞼內翻和倒睫沒有明顯改善,而且睫毛逐漸變長變硬,反覆摩擦結膜及角膜,出現角膜上皮損傷甚至角膜炎。對於這種情況,則需手術治療。
值得關注的是,霰粒腫切除術和倒睫矯正手術都可採用在全麻狀態下進行的日間手術。
多顆齲齒根管治療可一次性完成
牙列不齊、齲齒是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發病率大約有70%。多顆齲齒多發於2歲以上、學齡前的兒童,與孩子愛吃甜食、刷牙不徹底等生活習慣相關。目前,本市部分三甲醫院已經開展了全麻狀態下多顆齲齒的根管治療,可以一次性完成。何定學介紹,多顆齲齒的患兒往往需要頻繁往返醫院,而孩子的配合程度較低,如果在清醒狀態下治療不但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對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吸入式麻醉的操作不僅無痛苦,而且大幅節省治療時間。麻醉醫師會根據患兒的病情,如蛀牙情況、配合程度等,對其進行評估,並參考家長意願,制定適合每位患兒的分級麻醉方案。
腺樣體肥大要及時就醫 低溫等離子手術無痛感
此外,耳鼻喉科科的腺樣體肥大患兒手術預約量已開始提升。相對於傳統手術,無痛感的低溫等離子手術佔比不斷提高。
腺樣體的位置與口腔相通,增生導致呼吸不暢,孩子就會張口呼吸來代償,睡覺時打呼嚕,也被稱為「兒童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如果長期處於缺氧狀態,大腦、心臟、腎臟、肝臟等臟器也會受損。可見,腺樣體肥大會造成面貌、性格改變甚至臟器受損等嚴重後果,當孩子出現鼻塞、輕微流鼻血、聽力下降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傳統手術局麻下的擠切、剝離的方法,孩子非常痛苦,甚至留下心理陰影。北京東區兒童醫院採用的低溫等離子手術已在臨床運用十餘年,全程可視化操作,對器官損傷小、幾乎可以做到全程無出血。同時,孩子術後反應輕,腺樣體切除的患兒術後無明顯痛感,恢復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