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會穴功效主治及操作方法

2021-01-15 北京針聯臨床醫案

百會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三陽五會」,屬督脈。


「百」者,多也;「會」者,交會之處也。在《會元針灸學》中說:「百會者,五臟六腑奇經三陽百脈之所會,故名百會。」就是說,百會穴是人體諸多穴位的交會處。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在救治虢國太子的時候,其中的「三陽五會」就有百會穴名列其中。其實,百會穴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秘密就是它是人體任督二脈的開關之一。

百會穴是人體的天門穴,上接天氣,如果頭部是人體的總司令,那麼,百會穴就是總司令的大腦,可以說是核心中的核心。


因為,在人體的12條經絡中有6條都匯集於百會穴,它們分別是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並且,這6條經都和有「陽脈之海」美譽的督脈相交匯。


因此,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將我們人體的一半經絡以及大部分的穴位都帶動起來。對於身體漸虧、身體虛弱的中老年朋友來說,更可以起到補陽填陰的作用。



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髮際正中點。)



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位,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主治疾病為: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昇陽舉陷、補氣血


頭為精明之府、百脈之宗,人體的十二經脈都聚會在此,而百會穴位於頭頂部正中央,是人體陽氣最充盛的地方,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激活它,就可「昇陽益氣」,讓全身氣血充盈、氣色好!


提神醒腦、緩解春困


春天很容易「春困」,嚴重一些的,還會出現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失眠多夢的情況。其實這並不是睡眠疾病,而是人體陽氣不能夠順應大自然陽氣往上升的趨勢,陽氣升不起來而已。按揉百會穴,好比天降甘霖,滋潤萬物,激活人體機能,所以,百會不僅是能提神醒腦、緩解春困,還能改變人的精神面貌。


預防中風


百會穴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有醒神開竅,提昇陽氣的功效,非常適合中風患者日常保健。


控制食慾、瘦身


百會穴可以緩解身心的緊張與壓力。飯前按摩這個穴位,不僅能清爽頭腦,還能控制飲食用量,從而改善體質,減少脂肪的攝入。



一般我們梳頭都會碰到這個穴位。其實我們在梳頭的過程中就有意無意的按摩了這個穴位。如果用手指梳頭,這種按摩的效果也是具有養生保健效果的。


叩擊法


右掌空握拳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30-50下,不僅能提神解煩,保持心情舒暢,還可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當外感風寒出現頭疼或休息不好、失眠引起頭部脹痛時,可用此方法緩解。


按摩法


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宜,可以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若轉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醫同路人一起討論學習,共同進步,歡迎加入針灸醫案群。加群步驟:

1. 掃描(長按)下方群主微信號二維碼,加群主為好友。

2. 發送信息「入群學習」給群主。

3. 等群主發給你入群邀請,加入群。

北京針聯臨床醫案 

微信號:zljxjp

一個堅持分享中醫臨床醫案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穴解析——百會穴!!!
    【作用功效】百會穴,醒腦開竅。    【百會穴位配伍】百會穴配腦空穴、天柱穴,可疏風散邪,主治頭痛;百會穴配復溜穴、後溪穴,可滋陰潛陽、醒腦開竅,主治眩暈;百會穴配復溜穴、行間穴,可育陰潛陽、疏風止痛,主治頭痛、眩暈;百會穴配行間穴、聽會穴、復溜穴,可滋陰清熱、醒腦開竅,主治耳鳴;百會穴配太衝穴、豐隆穴,可疏肝滌痰、開竅醒神,治療中風
  • 【穴位分享】百會穴
    百會穴的操作方法很多,比較簡單的是用手指揉、按壓,用大拇指和中指放在百會穴上,來回的按壓就可以。        穴居顛頂,聯繫腦部:百會穴位居顛頂部,其深處即為腦之所在;且百會為督脈經穴,督脈又歸屬與腦。此外,根據「氣街」理論,「頭氣有街」、「氣在頭者,止之於腦」(《靈樞。衛氣》),即經氣到頭部的(手、足三陽)都聯繫於腦。根據「四海」理論,「腦為髓海」。
  • 百會穴
    穴居顛頂,聯繫腦部:可見,百會穴與腦密切聯繫,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主治: 頭痛,眩暈,休克,高血壓,脫肛等。
  • 頭面部穴位——百會穴
    百會穴的操作方法很多,比較最簡單的是用手指,用手指揉、按壓,用大拇指和中指放在百會穴上,來回的按壓就可以。2、按摩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經絡,提升督脈的陽氣。高血壓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堅持,可以使血壓穩定並降下來。對於低血壓患者,刺激百會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壓的作用。
  • 中醫經絡,穴位,通天要穴,百會穴,神醫扁鵲用此穴能起死回生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扁鵲起死回生之法,是針刺三陽五會穴,也就是百會穴。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
  • 諸陽之會——百會穴
    百會 (屬督脈)[定位] 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或當頭部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主治] ①中風,痴呆,癲狂癇,癔病,瘈瘲;②頭風,頭痛,眩暈,耳鳴;③驚悸,失眠,健忘;④脫肛,陰挺,腹瀉。[操作] 平刺0.5~0.8寸;昇陽舉陷可用灸法。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百會穴為百脈之會,是各經脈氣血會聚之處。首先可以醒腦開竅,對高血壓、頭痛、頭暈等有效;其次可以安神定志,治對心慌、失眠、多夢、健忘等有效;如果艾灸百會穴的話,可以使臟腑陽氣上升,意為昇陽舉陷。對脫肛、子宮脫垂、腹瀉等有效。
  • 每日一穴:百會穴—治療高血壓、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預防頭痛,提神醒腦,解除掉發危機
    6、百會穴配腦空穴、天柱穴,可疏風散邪,主治頭痛;百會穴配復溜穴、後溪穴,可滋陰潛陽、醒腦開竅,主治眩暈;配復溜穴、行間穴,可育陰潛陽、疏風止痛,主治頭痛、眩暈;配行間穴、聽會穴、復溜穴,可滋陰清熱、醒腦開竅,主治耳鳴;配太衝穴、豐隆穴,可疏肝滌痰、開竅醒神,治療中風;配風府穴、陰陵泉穴,可疏風散寒,主治風寒頭痛;配合谷穴、曲池穴,可疏風散熱,治療風熱頭痛;配二白穴、長強穴,可昇陽舉陷
  • 百會穴的位置和作用
    百會穴位描述  百會穴: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共1穴。  百會穴屬督脈,也是督脈、膀胱經的交會穴;也有說,百會穴是督脈和手足三陽經的交會穴;單穴,可針可灸(小兒及腦積水患者慎針)。
  • 艾灸百會穴
    氣血調和,發不再脫——灸百會、風池、頭維、膈俞穴脫髮是指頭髮脫落的現象。正常脫落的頭髮都是處於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髮。病理性脫髮是指頭髮異常或過度的脫落。最常見的是脂溢性脫髮,主要症狀是頭髮油膩,亦有焦枯發蓬,有淡黃色鱗屑固著難脫,或灰白色鱗屑飛揚,自覺瘙癢。
  • 神奇的穴位——百會穴
    如果把左右兩個耳朵的最高點練成一條線,與頭頂正中線交叉的地方就是百會穴,定準了百會穴,就找到了一個防治百病的方法。       一個穴位的神奇,有文化的演繹,也有人們對神奇的嚮往,這種向往常常來自最原始的體驗。
  • 30個穴位一按靈之—百會穴
    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主治: 頭痛,眩暈,休克,高血壓,脫肛等範圍醒腦開竅:治屍厥、卒暴中風等證。
  • 百會穴—長壽百會之穴
    百會穴乃是人體海納百川的一個穴位,百會穴在人體頭部最高點。此穴是百脈之會,是調節頭疼 血壓 眩暈 健忘的一個非常好的穴位。百會穴在人體的頭部,位於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間點,發跡線的上五寸,後髮際上七寸。一·按摩的方法:將雙手掌搓熱,順時針按摩100下,逆時針按摩100下。 二 ·可以用氣墊按摩梳或者空心手掌叩擊100下。
  • 百會穴——長命百歲保健穴!
    百會穴出自《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督脈的穴位。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頂部,五臟六腑的氣血都在此處匯集。通過對百會穴進行刺激按摩,可以提升人體的真氣,從而調節心腦系統的功能,是人體當中不可多得的長壽保健要穴!中醫認為百會穴具有熄風醒腦、昇陽固脫的功效。
  • 【土郎中養生】按摩百會穴位的作用有哪些 百會穴功效大全
    第一:醒腦開竅百會穴位置我們的大腦上面,並且膀胱經也是要在百會穴進行交匯的。所以說,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中也有記載,百會穴是調節腦功能的一個重要部位,所以經常按摩百會穴具有提神醒腦以及開竅的作用,對於中風還有腦膜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降血壓不頭痛,提昇陽氣防下陷的百會穴!
    百會穴非常好找,首先將大拇指插進耳洞中雙手的中指朝頭頂伸直,然後象環抱頭頂似的,兩手手指按住頭部,這時兩手中指指尖相交之處就是百會穴,用指施壓會感到輕微的疼痛。道家稱百會穴為「一身之宗,百神之會」。會是聚會,百是一百,意思就是說,很多條穴位聚集在這裡面,百會穴在人的頭頂,高高在上,人體的手足三陽經和督脈及肝經都在這裡匯合,所以中醫說百會是「三陽五會」,更兼四周經穴密布,大有百脈朝宗,君臨天下之勢。百會穴是人體陽氣匯集的地方,其功能是開竅醒腦,回陽固脫,昇陽舉陷,主治中風失語、癲狂、洩瀉、健忘、不寐、陰挺等,百會穴更對治療頭痛十分有效,古時就有評定。
  • 疲勞、失眠、健忘,取百會穴和四神聰穴!
    此時我們可以選取按摩百會穴和四神聰穴,可以有效地緩解以上這些疲勞症候群的症狀。百會穴穴位歸屬經絡:督脈。百會穴,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經常刺激該穴可以起到醒腦固脫的作用。對於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症疲勞綜合症都具有非常好緩解和治療效果。穴位用法:按摩法:將拇指指腹置於百會穴穴位上,對準穴位點按30秒,然後鬆開休息,連續反覆多次。
  • 每日一穴——百會穴
    今天要說的穴位是百會穴。首先來找一下百會穴在哪裡,在我們人頭頂,在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 神奇穴位 百會穴
    在人的頭頂的正中間的最高處有個穴會叫百會穴  百會 的意思是各個經絡的匯總之處  百會穴與人的大腦相連 對於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有著戰略性的地位
  • 百會穴——醒腦、昇陽固脫!
    百會穴為人體督脈上的穴位,中醫認為百會穴為「百脈之會」,可貫達全身。人體的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位於頭頂部,為人體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百會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所以刺激百會穴能夠起到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的功效,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 百會穴——長命百歲保健穴
    百會穴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百會穴首見於《針灸甲乙經》,歸屬督脈,別名「三陽五會」。《採艾編》云:「三陽五會,五之為言百也」,意為百脈於此交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穴的治症頗多,為臨床常用穴之一。通過對這個穴位的保健和鍛鍊可以提升人體的真氣,從而調節心腦系統的功能,對頭痛、眩暈、低血壓等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百會穴是養生保健的一個好穴位,平日有時間不妨多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