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國20個高校的25支團隊
在成都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
搭建了25個各具特色的竹構花園,
今天起至11月24日,
全部作品將面向公眾開放展覽。
25個竹構花園
在桂溪生態公園亮相
25個花園將建造在成都桂溪生態公園東園草坪區的「花園奇想」板塊內部的展覽區,分為竹構花園區和邀請賽區2個片區。每個花園建造基地面積16m⊃2;。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平面圖▲
25個花園建造基地分布平面圖▲
竹構花園區
位於東園草坪區東側,
外向疏朗,開闊明亮,
由17支第三屆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
設計競賽獲獎團隊搭建。
地塊1
作品名稱:細胞魔方
參賽院校:華南農業大學
設計構思:
抽象化展示細胞的生長過程,並將其拆解為一個個魔方小塊空間,利用竹篾柔軟特性打造空間的縱深感與螺旋感,展現不同的生命變化。
地塊2
作品名稱:迷笙
參賽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設計構思:
月華相迎晚風隨,香泛金卮煙雨微,迷行誤入竹深處,一片笙歌醉裡歸。此項設計創造了一個獨自一方天地的花園,一處朦朧而幽邃的秘境。
地塊3
作品名稱:覓羽
參賽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設計構思:
作品借鑑了東方古典文學語境中的幻蝶的形態意向,借蝶變尋秘境,引發世人對秘境的遐思與嚮往。
地塊4
作品名稱:莊生夢·迷蝶
參賽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設計構思:
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莊子·齊物論》中莊周夢蝶的典故。空間迴環而曲折,密徑通幽,芒草掩映。造型舒展起伏,無分彼此,亦夢亦真。
地塊5
作品名稱:別有洞天
參賽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設計構思:
本組的設計精確「模擬」太湖石的空間形態,以統一尺寸的構件為龍骨進行結構搭建,以自由編織的竹篾為覆面,最終營造出「別有洞天」的秘境花園。
地塊6
作品名稱:隱亭
參賽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設計構思:
以竹與草,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外搭起一座精神棲息地。用形式的純粹和簡單的重複表達對內心的渴望與追求。
地塊7
作品名稱:一方•竹裡
參賽院校:華中科技大學
設計構思:
從唐代詩人王維的《竹裡館》汲取設計內涵,從基礎的方形空間入手,運用現代的景觀語言,表達古代意境之美。凸顯了可變、可賞、可遊、可坐,一同創造了多元的竹裡空間,將「竹深無人知,唯與竹聲伴」的氛圍融入創作。
地塊8
作品名稱:曲竹 取徑 趣山
參賽院校: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設計構思:
方案概念源於《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以意化境的山水畫中,抽取起伏的山巒作為竹構的形態意向。結合人的行為,最終生成竹構形態。整體取花青的藍綠色調,遠觀顯悠然,內則點綴活潑的綠色,花期集中在6~9月,四季有景,各有風味。
地塊9
作品名稱:覓水影
參賽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設計構思:
「蒲草青青葦色新,陽光逐水水生金。」設計以「覓水影」為題,通過模擬水波的編織方式,再現了葦叢中水與光交融的場景。蜿蜒的路徑劃分出三處小花園,豐富的空間變化敘述著探尋秘境的四個階段,即窺、尋、思、品。
地塊10
作品名稱:織影
參賽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設計構思:
本構築物的主題為織影,希望通過竹子來編織光影,在現實生活中編織自己的理想。通過平面的路徑編織,營造曲徑通幽,尋求理想之感。整個平面既像是一個迷宮,又像是一個遊園,通過空間的編織,營造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之感。
地塊11
作品名稱:莫比烏斯
參賽院校:北京建築大學
設計構思:
設計源於擁抱這種最能體現人類情感的互動方式,並由此衍生出類似於莫比烏斯環的連續性設計形式。
地塊12
作品名稱:太虛幻境
參賽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設計構思:
方案通過兩種不同的編織方式,將空間劃分為虛實相間的兩部分,人可在竹編中穿梭,也可在內部空間席地而坐,頂部開口,亦可在靜謐的夜晚仰望星空。
地塊13
作品名稱:森之秘語
參賽院校:重慶大學
設計構思:
樹洞是傾吐秘密地方,項目期望打造一個人和人,人和自然能互相傾聽心聲的基地。
地塊14
作品名稱:簾幕卷
參賽院校:天津大學
設計構思: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方案根據「珠簾幕卷」的理念展開設計,希望花竹相融,簾幕載卷。竹片交織形成竹簾,竹簾旋轉生成簾幕,簾幕疊加構成畫卷。
地塊15
作品名稱:未知
參賽院校:華南理工大學
設計構思:
世間萬物均由原子構成。方案選擇用抽象的球體作為組成世界的單元,並通過球面豐富的形態變化賦予球體更多元的含義。
地塊16
作品名稱:懸鏡
參賽院校:山東建築大學
設計構思:
拱弧,以作門之象徵,寓意通往秘境的通道,上下相應喻天境地境。竹直而列與竹弧而錯形成對比,其間錯落鏡像,時、空交於一處,自成沙漏狀,靜默時間之流。界,若竹中秘境,縹緲相隔。
地塊17
作品名稱:塵垣
參賽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設計構思:
方案靈感來源於風蝕走廊,透過節理複雜的層巖,錯落有致的地形,如同勘探高深莫測的秘境,結合了風蝕走廊和竹條的共同點,在色彩,編制方面形成天然,樸素的藝術特色,形成「塵垣」的設計方案。
邀請賽區
位於東園草坪區南側,
由8支川渝本土高校團隊完成建造。
地塊A
作品名稱:輪迴之境
參賽院校:西華大學
設計構思:
將兩個封閉循環的莫比烏斯環交錯形成空間,使每一步都變幻無窮,形成豐富視角,仿佛置身於時空隧道。
地塊B
作品名稱:月中夢蝶
參賽院校:西南民族大學
設計構思:
設計採用月洞門元素,作為現實與夢境轉化的介質,穿梭在月洞門裡,猶如穿梭在夢之秘境中。
地塊C
作品名稱:「Zhu」夢蜀境
參賽院校:重慶交通大學
設計構思:
巴蜀佳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三隻竹構形似酒瓶錯落擺放,飄帶串聯彼此,形成三人對飲,酒香環繞的情境,植物配置呼應竹構曲線,呈高低有致、自然環繞分布,增添秘境氛圍。
地塊D
作品名稱:蜀韻幽景
參賽院校:四川農業大學
設計構思:
方案靈感來源於川派盆景之姿、川西林盤之境及西蜀園林之景。將巴蜀特色空間巧妙濃縮於竹構之中,感受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浸潤和薰陶。
地塊E
作品名稱:隧·燧
參賽院校:西南交通大學
設計構思:
燧火相傳,閃耀在隧道兩端的,是奮進求索的光芒,是力行求仁的溫暖,是秘境之美的印痕。
地塊F
作品名稱:蜀山秘境
參賽院校:西南大學
設計構思:
本作品利用竹的彎曲、螺旋塑造蜀地自然風貌,構建「入、尋、悟、離」四重空間體驗,使人在穿行於竹境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地塊G
作品名稱:夢·蝶
參賽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
設計構思:
整體造型內部形似蝴蝶展翅,外為扭曲不穩定的空間外部形態,在互相轉化中,究竟何為蝴蝶,何為莊周?俄而覺醒,蝶與境兀自構成一幅繾綣絢麗的美夢。
地塊H
作品名稱:蜀中茶器
參賽院校:四川大學
設計構思:
以對人地關係的探討為核心思想,以川蜀茶館文化為功能切入點,以金沙遺址出土的陶罐為形態來源,旨在利用自然竹材以及傳統的竹編工藝構築出一個與自然相對隔離,但又處處滲透自然的方寸之所,看似有形實則無形,方寸之間,自有天地。
信息來源:綠滿蓉城
原標題:《25個竹構花園在桂溪生態公園亮相,先睹為快→》
閱讀原文